周公解夢夢到四塊玉石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這是柔情似水的七夕,這是佳期如夢的七夕。

七夕節前夕,記者了解到,3500余名東城社工當中,有57對社工夫妻檔,他們當中有同年報考社工的“同窗”、有因工作結緣的“師徒”、有夫妻兩人一同報考社工“CP”......

在疫情常態化的工作環境,他們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關鍵的兩件小事”。對於他們來講,七夕節是一個被工作衝淡的節日,但他們始終不會忘記,他們因社工“結緣”的愛情故事。

王佳、蘭宇——師徒情誼 情定永外

這些天,王佳正在為桃園社區5棟80年代的老樓“物色”物管會成員,包括1名居委會委員、1名產權單位負責人、5名居民代表。“不找順著居委會說好話的居民,要尋找能夠建言獻策的居民代表。”王佳說,物管會成立之後,最重要的事情是“虛懷納諫”,當好居民和產權單位(物業單位)的“中間人”。

王佳和蘭宇夫

話音未落,王佳電話響了,有居民反映,桃園南街10號院1號樓4單元冒煙了!

她和社工武斌馬上到現場查看情況,一位獨居老人忘記關火了,糊鍋冒煙了。從發現到處置,僅用了7分鐘。

工作麻利、雷厲風行,這是王佳的一貫作風,她的愛情故事也因此開始。

王佳是2011年東城區招收的第一批社區網格助理員,在琉璃井社區工作一年後,因為工作表現出色,她被社區主任選做新人蘭宇的“師父”。

一年間,寫材料、調解居民之間的矛盾、舉辦社區文藝活動......王佳傾囊相授,蘭宇很快就進入了角色。當這對好搭檔,漸入佳境,開展社區工作越來越如魚得水,王佳以社區藝術骨幹的身份,調至管村社區。

不能天天見到王佳的蘭宇,此時坐不住了。他鼓足勇氣和王佳表白,從表白到領證,雖然只有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但這份感情沈澱足足一年。

疫情期間,早7點到晚10點的工作節奏,王佳所在的桃園社區是老舊小區的聚集區,蘭宇所在的琉璃井社區正在做望壇棚改的收尾工作,他們倆沒有精力照看剛滿周歲的孩子,將孩子托付給老人照看。原本會叫“媽媽”的孩子,突然間不叫了,對媽媽和爸爸開始陌生起來。“這是我最不想看到的,但是為了疫情防控,只能暫時把小家放放。”

目前,垃圾分類和物管會是王佳最為關心的“兩件小事”,她說:“30余項社區工作,只有過硬的業務能力而沒有奉獻精神,那我們的工作就是紙上談兵。社區的工作沒有轟轟烈烈、沒有慷慨激昂、更沒有氣壯山河,有的是柴米油鹽、家長裏短、繁復瑣細。”因為生在永外、長在永外、工作在永外,王佳有著一種強烈的歸屬感,她說:“服務好社區百姓是感情驅動、責任使然。”

孫文博、劉菲——同屆情誼 一面結緣

孫文博是生在龍潭、長在東四、工作在西唐社區的東城社工。

無獨有偶,劉菲是生在四塊玉、長在四塊玉、工作在四塊玉的東城社工。

劉菲填寫人口普查登記表

他們報考社工的初衷也很相像,“家近是一寶”。

2011年,劉菲和孫文博同時報考東城區體育館路街道網格助理員。面試當天,她倆一同候場,一面結緣。

通過面試之後,劉菲被分配到四塊玉社區,孫文博被分配到西唐社區。

錢鐘書先生在《圍城》中講過一個浪漫的觀點:吃飯和借書,都是及其曖昧的兩件事,一借一還,一請一去,情份就這麼結下了。

他們的情份是在工作中結下的。

由於網格每日要報送屬地情況,有一段時間社區網絡上傳出現問題,他們需要到街道上傳情況說明,一來二去,兩個人慢慢熟絡起來。

如今9年過去了,劉菲和孫文博兒女雙全。他們很感激這份工作,讓兩人相遇。“同樣的工作,對方的難處和煩惱,可以感同身受,回到家還能把各自社區在工作上發現的好辦法好經驗互相分享。”孫文博說,最近兩個人正在忙第七次人口普查,西唐社區人普的難點是人戶分離,轄區內有15個普查小區、268個平房院和7棟簡易樓、5578人戶籍人口。孫文博借助派出所、社保所、房管所(現北京京宏第一房屋管理有限公司)的力量,找到戶主在各處留下的聯系方式,盡可能尋找到本人,核實現住址等信息。劉菲正在忙著畫普查區的建築圖,給建築物標上代碼......

談及七夕節怎麼過?他們相視而笑,“七夕可能會值班吧!”百姓過節,幹部在崗。這句話紮根在心中,成為一種下意識的回答。

鄧海紅、張婕——紮根社區 初心不改

王佳和蘭宇、劉菲和孫文博都是“80後”社工,在社區工作8-9年。

鄧海紅和張婕夫婦是“60後”、“70後”社工,2006年他們夫妻二人一同報考東城社工,紮根社區十四載。

在疫情期間,鄧海紅說:“社工是不穿防護服的戰士!”

和平裏街道七區社區鄧海紅和東河沿社區張婕(一家三口)

1月23日,他愛人張婕“迎戰”。

那一天,張婕到東河沿甲6號進行“地毯式”摸排,敲開其中一扇門,還沒說話,那位居民就咳嗽了幾聲,登記信息時得知,這位居民從武漢回來並伴有低燒。

恐懼和責任交織,張婕完成了摸排登記工作,並聯系疾控中心。

等待采樣結果時,鄧海紅和張婕決定,把13歲的孩子送到爺爺奶奶家中,老人叮囑他們:“註意安全,安心工作!”

通過核酸檢測並結合臨床診治,那位居民並不是新冠肺炎,鄧海紅和張婕長舒了一口氣。

從一天工作8小時、10小時、12小時,到最吃緊時候14小時工作時間,超負荷運轉,鄧海紅和張婕一心撲在工作上,隨叫隨到。

當下,他張羅四年的“停車自管會”有了眉目。

四年前,鄧海紅到和平裏七區當書記,他通過多次召開居民代表大會,清理了社區裏的僵屍車、拆除了私裝地鎖、拆除違建、擴路修路、修整草坪,並和轄區單位談好了錯時停車的方案。

目前,已完成車輛測算,中核地質局、化工規劃院等單位登記車輛1180輛,轄區居民登記車輛868輛,9月份開始對轄區單位車輛實施收費管理,10月份對居民車輛實施收費管理,每月繳納低廉的車位費用,居民和企業職工再也不用為“搶車位”,著急上火了。

疫情期間,東城社工用腳步丈量社區每一寸土地、用語言安撫每一顆緊張的心靈、用行動保一方平安。疫情常態化的今天,他們圍繞垃圾分類、物管會、第七次人口普查緊張而又忙碌的工作。57對東城社工夫妻檔,七夕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