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 見四條肥豬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導讀:隨著10月的到來,養豬戶期盼的“金九”宣告失敗,而“銀十”也是出師不利,剛進10月就來了個“開門跌”,而隨著豬價的下跌,4元豬價已經逐漸成為常態,華北區、東北區和西南部分地區豬價都已經“破5進4”,而華中、華東、西北地區也在破5的邊緣徘徊。在豬價“一跌不起”的過程中養豬行業悄然發生了3大變化,面對養豬業的“巨變”散養戶不僅沒有恐慌,反而笑了,這是什麼情況呢?

10月豬價依舊慘淡,4元豬價漸成常態

隨著10月的到來,9月豬價走勢已經塵埃落定,養豬戶期盼的“金九”並沒有到來,豬價反而在九月遭遇連續下跌行情,9月底豬價甚至創下了最近兩年以來的最低價。原本不少豬場對10月的豬價還是充滿了信心的,可10月的豬價依舊慘淡,甚至4元豬價已經不稀奇成了常態。

華東區穩中有跌,上海、安徽、浙江和江蘇穩定在5.1-6.6元,福建和山東遭遇下跌,均下跌0.1元。華中區漲跌互現,其中湖北穩定在5-5.4元,河南上漲0.3元,湖南和江西分別下降0.1元。華南區廣東穩定,海南和廣西均下跌了0.1元。華北區和東北區均是穩中有漲,其中河北和遼寧上漲0.1元,吉林上漲了0.2元,剩下的北京、天津、山西、黑龍江等地保持穩定,穩定在4.8-5.3元。西南區繼續走低,其中重慶和貴州下降0.1元,雲南下降0.2元,四川穩定在5.5-6元。

後續隨著產能的進一步增加,進口豬肉量的積壓,以及豬肉消費低迷的多重影響下,4元豬價成為常態,如果始終沒有利好豬價的因素刺激,預計4元豬價將會逐漸成為常態豬價。

養豬業悄然發生3大不利變化

其實從發生非洲豬瘟以來,我國養豬行業就已經發生變化了,但是2019年下半年到今年的3月份,豬價一直都是在高位運行,最低也未跌到15元,高額利潤下養豬戶完全被利益所吸引而忽視了行業內的變化,今年隨著豬價的下跌,最終跌破成本線,養豬戶再把目光聚集到豬身上才發現養豬行業已經悄然發生了3大不利變化。

1、國內豬場規模化比例明顯上漲

受歷史遺留問題的影響,在發生非洲豬瘟之前,我國多數生豬都集中在散養戶手中,非瘟發生一輪後,規模化豬場和散養戶都遭受巨大損失。而規模化豬場相比散養戶最大的優勢就是資金實力強勁,同樣都是發生非瘟,散養戶可能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才能恢復,而規模化豬場3個月後就可以進豬。經過一輪非瘟發病和復養,加上國家對規模化豬場的各種經濟補貼和政策扶持,使得規模化豬場的生豬存欄量占比明顯上漲。

2、散養戶從被嫌棄到離不開雖有轉變,但風險仍高

在此輪豬周期之前,散養戶一直處於被嫌棄的狀態,國家給豬場的補貼和政策扶持多沒有散養戶的份,散養戶只能看著規模化豬場領取補貼。但是經過這輪豬價的暴跌暴漲後,上級也意識到穩定生豬產能離不開散養戶,也就因為散養戶的快速復養,才讓我國產能恢復任務提前半年時間完成。最近幾個月生豬政策和補貼面,上級有明顯向散養戶傾斜的動作。

3、肉類消費方向發生“180度”的變化

在2018年之前,豬肉絕對是我國肉類消費的王者,而且遠高於排在後面的禽肉、牛肉等。一場非瘟不僅導致豬價的大幅下降,還導致肉類消費發生明顯變化,大量消費者放棄豬肉轉而消費牛羊肉和家禽肉。當下,雖然豬價明顯下降了,但是豬肉價格並沒有太便宜,發生“180度”變化的肉類消費一直未能得到恢復。

以上三個變化對散養戶來說都是不利的,規模化豬場占比增加擠占了散養戶的生存空間;散戶雖然得到了一定的重視,但是在國家層面相比規模化豬場,散養戶還是只能甘拜下風。最後就是肉類消費,已經改變的消費習慣短時間恐難以發生變化。

面對三大不利變化和豬價的持續低迷,原本散養戶已經憂心忡忡,可從一線豬場老板的反應來看,散養戶不僅沒有焦慮不安,反而是更高興了。原因是不少散養戶認為,豬價的下跌並不是壞事,如果豬價始終維持在7、8元這個價格,那麼就是溫水煮青蛙,養豬戶損失得更大。而如果豬價能夠大幅下跌,豬場損失加重,大量豬場因為資金問題離開養豬行業,市場生豬缺口將會加大,屆時才能有更高的價格。就像是2019年上半年豬價同樣跌到了5、6元的水平,後續暴漲到了20元。這次的下跌也是一樣的,只有持續下跌才能有更多的豬場被淘汰,養豬利潤才有可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