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夢夢到空心蘋果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圖為盧氏縣範裏鎮新莊村村民在香菇冷藏倉庫,交驗剛采摘下來的新鮮香菇。 聶金鋒 攝

圖為盧氏縣範裏鎮新莊村村民在香菇冷藏倉庫,交驗剛采摘下來的新鮮香菇。 聶金鋒 攝

中新網鄭州11月26日電 題:河南盧氏“蝶變記”:“窮山窩”變“四美村”

作者 趙偉濤 聶金鋒

位於河南省西部的盧氏縣,是鄂豫陜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盧氏縣坐落著4037座山峰,密布著2400余條河流澗溪。“八山一水一分田”上呈現出“一溝十八岔,岔岔有人家,多則三五戶,少則一兩家”是貧困戶的居住環境。2016年年初,盧氏全縣有貧困戶19645戶,貧困人口63134人,貧困發生率達18.9%,脫貧攻堅任務異常艱巨。

2020年11月14日,季芹子家的網店開業。 聶金鋒 攝

“十三五”期間,盧氏縣在扶貧政策的助力下,實行“三避開”“四靠近”,即避開地質災害區、洪水威脅區、基本農田區,靠近縣城城區、產業園區、鄉鎮鎮區、旅遊景區,統籌規劃集中搬遷安置點55個。易地扶貧搬遷9214戶,讓3萬余名貧困群眾走出荒山野嶺,走進宜居家園,在金融扶貧、教育扶貧、產業扶貧等各項精準扶貧政策疊加助力下,邁上了脫貧致富奔小康之路。

窮山窩變“四美”幸福村

風光秀麗的新莊村位於盧氏縣範裏鎮東北部,一度是遠近聞名的深度貧困村,全村轄4個村民組,建檔立卡貧困戶50戶168人。

“曾經的新莊因為沒啥產業,地又少,農閑的時候,群眾無所事事。”村主任趙江回憶道。

圖為在盧氏縣興賢裏易地搬遷社區嘉德實業扶貧車間,脫貧戶楊建霞正在縫制布偶玩具。 聶金鋒 攝

精準扶貧以來,新莊村在結對幫扶單位的助力下,確定了育新人、優環境、興產業、強生態的總體規劃,開展文明創建活動,建設了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房,在房頂建成了120千瓦的光伏發電站,在公路邊建起了有68個標準化香菇大棚和一個冷庫的香菇生產基地。先後在荒坡建成了千畝連翹基地,在村前洛河邊上修步道、植綠竹、建木屋,將老舊房屋改造為特色民宿,帶動自駕遊消費。一系列的產業打造措施,為新莊村的經濟發展註入了動力源泉。

“真沒有想到,過去的鳥不拉屎的地方,現在大家都說,俺們這是幸福村。”村民楊增亮興奮地介紹著,“關鍵的是種香菇、搞農家樂、在民宿打工,足不出村就能掙到錢。”

2018年新莊村貧困發生率由24%降為0.69%,基礎設施完備,集體經濟收入達26萬元,昔日的“窮窩窩”蝶變成了“四美”幸福村,實現了脫貧。

從荒山高坡走出“網紅”

“知道嗎!人家芹子現在是‘網紅’,現在可火了!”11月12日,伏牛山深處的盧氏縣朱陽關鎮朝陽社區內,鑼鼓喧天,人來人往,眾多搬遷群眾聚在季芹子家,在祝賀她家網店開張的同時,還向季芹子“取經”。

圖為在興賢裏社區重陽節孝老愛親活動中,李天星為社區老人端餃子。 聶金鋒 攝

澗北溝村天池埡組位於朱陽關鎮的西北部大山頂上,算得上是山溝裏的山溝溝。山上有6戶人家,過去交通極為不便。季芹子一家3口人之前就住在山頂上,當時只有3間破房子,是村裏的貧困戶。

如今53歲的季芹子一家三口都從大山頂上搬到鎮裏的易地扶貧搬遷社區,季芹子通過金融扶貧政策貸了3萬元政府貼息款,種植14000余袋香菇,年毛收入達到了7萬余元,季芹子也成了遠近聞名的致富能手,脫了貧。

“季芹子現在是‘網紅’。”朱陽關鎮副鎮長王洋介紹說,“咱們鎮裏有木耳、空心掛面、橡子涼粉、香菇等土特產,貨源充足,天時地利人和都有了,季芹子開網店一定行。”

萬人社區邁向小康路

河南省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是距離盧氏縣興賢裏社區,共安置建檔立卡貧困戶2757戶11227人。

興賢裏街道辦主任黑華寧介紹,興賢裏社區建設之初,就做好同步規劃,配套醫療、銀行等職能部門服務機構15個,確保群眾“搬得來”。

同時,通過大力開展轉移就業,向外輸出勞動力;在社區開發保潔、保安等公益崗位;為社區配套554個香菇種植大棚;為1357戶社區搬遷群眾提供金融扶貧6507萬元,解決群眾產業發展缺少資金難題;多措並舉,實現社區有效勞動力6530人全部就業。

此外,社區還堅持扶誌和扶智相結合,建立“雙扶驛站”,用勞動換積分,積分換物品,參與居民2685戶,參與率達97.6%。近年來,社區內逐步形成了鄰裏和睦、居民安居樂業、治安環境好的和諧幸福景象。

“小區裏群眾自編自演節目,演員都是社區住戶,大家都把社區當成自己的家。”在每月一次的興賢裏脫貧大舞臺活動中,誌願者李天星自豪地說。

據悉,5年來,盧氏縣在55個搬遷安置點建設產業基地71個,帶動2583戶10539人受益;建成扶貧車間23個,提供就業崗位6026個;建設光伏電站8個,實現了產業配套全覆蓋,累計退出貧困村156個。今年,經河南省政府研究批準,盧氏縣正式退出國家級貧困縣序列。(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