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宿舍床下有鬼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本來,Sir是想要看看今年幾部國慶檔大片的熱身情況。

結果一打開想看榜,不禁露出一個“咦”的表情:

《長津湖》。

《蘭心大劇院》。

然後……《淩晨兩點半2》???

什麼鬼,想看人數還排在《我和我的父輩》前面。

更詭異的是,這個片子連個預告片都還沒出。

再一查前作分數。

豆瓣底線:有被試探到。

如今,續集來了,暫定下個月上映。

就這PPT都不稀罕用的字體。

關鍵是這片三年前就說要上映,結果現在都沒上。

這也是想看人數還挺高的一個原因,時間長,累計的。

國產恐怖片還在拍,但又完全沒拍。

因為它就像是老婆餅,你知道裏面一定沒老婆。

《淩晨兩點半2》上榜,投射出的是一幅諷刺的畫面:

斷了氣的國產恐怖片。

和咽不下氣的國產觀眾。

01

國產恐怖片大逃亡

過去你對國產恐怖片的印象是什麼?

有礙觀瞻,密密麻麻。

爛歸爛。

但基本每個月都有好幾部要衝衝業績。

2016年,國產恐怖片達到“巔峰”。

有69部之多,全年總票房達到了4.1億。

各種IP續集層出不窮,國恐界兩個“超級”IP《筆仙》《碟仙》,就占了半壁江山。

再之後,情況就急轉直下。

17年48部,18年30部,19年24部,去年6部,今年截止目前5部。

△ 圖源:燈塔數據

奇怪嗎?

你可能發現,Sir給“巔峰”打上了引號。

因為那更像是水藻爆發,在瘋長,也在汙染著水體環境。

在一片烏泱泱中,你記不住任何一個。

蕭條,緊接而來。

那些曾經的國產恐怖片裏的弄潮兒都去哪兒啦?

《網絡兇鈴》的出品人盛育彬,正在做一部正能量青少年足球電影。

《碟仙》系列的發行公司基點今年恐怖片發行業務全線暫停。

國內恐怖片領域內頗有名氣的導演、制片人牛朝陽(代表作有《床下有人》系列、《白狐》、《半夜不要照鏡子》),居然改行潛心研究起了傳統文化,還推出了一個少兒教育app。

△ 以上內容源自《毒眸》采訪

陸詩雨,你可能不記得他的名字。

但一定記得《還珠格格》裏的柳青。

曾經,他以年均一部的速度生產著3分上下的國產恐怖片。

導演們都改行了,但事實證明,觀眾還沒有放棄國產恐怖片。

而最近這三年,他的作品名字分別是《奶奶的家》《花開並蒂》和《讓愛不孤單》。

質量是否有所改觀不得而知。

但畫風,絕對是180°的突變。

逃離國產恐怖片。

當然不是由於觀眾的罵聲,而是真的已經賺不到錢了。

02

你知道國產恐怖片有多努力嗎?

國產恐怖片也是曾經被當香饃饃捧過。

這爆款,誰見誰饞

2011年《孤島驚魂》靠著楊冪大賣9000萬。

14年《京城81號》以4.1億的成績創造了國產恐怖片的最高記錄,至今無人可破,以一己之力推高了此類型的票房天花板。

號稱“亞洲版《鬼影實錄》”的《B區32號》,大賣1600萬。

聽上去普普通通?

但要知道,這部片僅投了7萬元。

“以小搏大”正是這一時期國產恐怖片的重要特點。

都說拍電影像賭博,而恐怖片更是把這種賭博精神貫徹到了極致。

賭贏了,血賺;賭輸了,小賠。

這種抽獎式制作,結果就是粗制濫造和無腦跟風。

海報,好像是共享了素材庫。

一溜的龜裂紋理效果混搭翻白眼。

不夠,那就再加個血盆大口。

這部《鎖》,海報把女主做出了尖叫雞的既視感。

還自己發明了一堆獎項。

以下這幾個獎不知道毒飯們認不認識,反正Sir是一個沒聽過。

不止獎項,國產恐怖片還擅長發明各種神奇的頭銜。

《床下有人》:華語首部睡前鬼電影。

《校花詭異事件》:首部華語校園題材恐怖靈異電影。

《怨靈宿舍之白紙女生》:中國首部紙人還魂鬼電影。

《碟仙之畢業照》:中國首部畢業季鬼電影。

實屬精細化管理了。

雖然這些海報難看得個個是笑話,但它們居然已經是這些片子裏最恐怖的部分了。

至少海報裏真的“有鬼”。

比如開頭提到的《淩晨兩點半》。

海報搞得狐假虎威的,但等Sir點開一看。

才發現它是這種貨色,海報裏的元素,電影裏一個都沒體現。

全片最恐怖的畫面也就是這個突然跳出來的老奶奶。

好恐怖!她居然想深夜碰瓷!

乍一看,它擺出了一副“內有惡鬼”的架勢。

這個神秘老奶奶一本正經地跟男主角說出了這個片子的核心場景——一個廢棄工廠。

“很重要的事情”,這句話她還重復了三遍。

荒郊,半夜,廢棄工廠。

好像是野生鬼魂的棲息地。

但是又又又一次,國產恐怖片證明了自己的純潔

不僅沒鬼,連命案都沒發生,就是個打擊拐賣兒童的公益片。

真鬼不夠,那就色鬼來湊。

眼看著找不到刺激的觀眾要罵娘,國產恐怖片就會用美色來補償。

可好歹……也上點心吧!

女主角們被各種美容針打得僵硬的臉,比電影本身嚇人多了。

女主角們反倒更像那個隱藏起來,一直沒被發現的鬼。

豆瓣2.8分的《筆仙詭影》。

當你點開會發現,它的畫風是這樣的。

鬼沒有見著半個,胡搞瞎搞的淫男亂女倒是一大堆。

國產恐怖片。

還致力於將JK制服發揚光大。

在擦邊球的邊緣,反復擦。

《女生宿舍》是個韓國色情片。

可我們的恐怖片《女生宿舍》,看著其實也差不多。

餵餵餵,這捆綁手法有必要這麼專業嗎?

導演你說你上的不是日本函授誰信啊?

如果說女性,還要想盡辦法擦邊球。

那麼男色,就簡單粗暴多了,懟著就拍。

挖空心思的國產恐怖片。

終於掏空觀眾的期待。

但觀眾的期待,就人間蒸發了嗎?

03

饑不擇食

《頭腦特工隊》把我們的情緒,擬人成了5個角色:樂樂、憂憂、怕怕、厭厭和怒怒。

主線也是講樂樂(Joy)去尋找丟失的憂憂(Saddness),以拯救離家出走的青春期女孩萊莉的公路冒險故事。

我們習慣把情緒分為“好情緒”和“壞情緒”。

認為樂樂理所應當統領全局。

但是導演Pete卻說:“《頭腦特工隊》真正的主角其實是憂憂,主題是告訴我們悲傷的重要性。”

而對於國產電影的觀眾來說。

我們丟失的角色,其實是怕怕。

《京城81號》掀起恐怖片前所未有的高潮,卻也是最後的晚餐。

它的成績,無法被續寫。

2019年還有部《碟仙》賣了五千多萬的票房,而去年國產恐怖片總票房才3300萬。

2016年背負巨大期待的《中邪》。

被認為是國產電影久違的真·恐怖片。

但5年過去了,還是沒上映。

恐怖被驅逐。

剩下的只有搞笑片、擦邊球片、可怕片、奇葩片。

感謝國產恐怖片讓我們知道,原來恐怖和搞笑只有一線之隔。

以前的恐怖片市場還有一些多少帶點咖位的藝人出演。

張雨綺、余文樂、馬天宇、林心如、吳鎮宇、張智霖、陳坤、韓雪……

現在一個都找不到了。

更早的2004年,有部電影匯集了王誌文、吳倩蓮、張耀揚、於娜、李小冉、廖凡。

今天你絕對想不到,這樣的陣容會出現在一部國產恐怖片裏。

拍國產恐怖片的人都去哪兒了?

大概都去拍短視頻和網大去了。

於是就有了《鬼吹燈之黃皮子墳》《興安嶺獵人傳說》這些帶著恐怖片元素的網大。

為什麼會這樣?

一句話總結的話,或許是拍國產恐怖片真的沒有尊嚴。

制作恐怖片在業內一直處於“鄙視鏈底端”,盛育彬和賈澤龍都曾遇到身邊的一些導演及演員,一聽到是恐怖片都不願意接。馬凱在First展映中認識的一些青年導演,雖然會對恐怖片展開討論,但並沒有人表達出拍攝這種類型片的意願。

毒眸

國產恐怖片,如若被嫌疑的松子的一生。

我們需要國產恐怖片,只是我們對於國產恐怖片不再敢抱有期許。

《撞邪31號》的路演現場,大概沒有觀眾自發參加,就忽悠來了一群老年觀眾。

國產恐怖片能滿足觀眾想看大尺度內容的需要,給不了惡鬼,就給艷鬼。

國產恐怖片把觀眾對於凝視恐怖的需要轉化成了消費低俗色情的需要。

但恐怖片帶給觀眾的應該是凝視禁忌,甚至挑釁、突破禁忌的快感。

好的恐怖片看似講妖魔鬼怪,實則還是在講人如何應對人力所不及的世界。

它能給予觀眾的衝擊和震撼,遠不止嚇你幾秒鐘那麼簡單。

比如麥浚龍的《僵屍》。

你細看,會發現它講的其實是執念。

有人執念陽間,有人執念死去的親人,有人執念往日的時光。

正是這些放不下的執念,經年累月,不減反增,最終,化成鬼怪的糾纏。

用麥浚龍話說,這是“一個對被遺忘的恐懼的故事”,一個後生仔獻給香港電影(也是香港這座城市)的情書/挽歌/遺書。

再比如陳國富的《雙瞳》。

它帶領我們看到好的局限,也看到壞的邊界,它承認,每一種對好壞的判定,都有它的盲點。

它講的是我們對認知的失控、對善惡的失控、對自以為了解的自己的失控。

我們習慣性地逃避恐懼,掩蓋恐懼。

卻忽略了

恐懼恰恰是人一種隱秘的情感需求。

我們需要偶爾突破常態,才能緩解常態中的麻木。

我們需要看見“不可知”和“不存在”,才能夠重新確認已經擁有的價值。

國產恐怖片可以被抹去。

但我們想要感應未知的欲望,無法抹去。

緊缺改變了偏向。

過去,最受期待的是好萊塢大片。

而今年被影迷們催得最急的,變成了恐怖片

《靈媒》《致命感應》《哭悲》。

熱搜閱讀上億是分分鐘的事。

前兩部倒是可以“看”了。

可是卻並不順心。

《致命感應》因為刪減4分鐘引來一部分差評,官微發聲明呼籲支持正版。

《南巫》,對於網上流出的資源,導演自制視頻反擊。

而《哭悲》,近日版權方宣布延後流媒體上線計劃,也就意味著相當一段時間內,我們還是沒機會看到。

看個恐怖片,也那麼尷尬和曲折。

於是,也就出現了詭異的一幕,一個三無恐怖片《淩晨兩點半2》也能“力壓群雄”讓許多觀眾翹首以盼。

國產恐怖片還在。

消失的,是觀眾對於優質恐怖片的選擇機會,只有對著劣質的仿冒品饑不擇食。

國產恐怖片該罵。

但又完全不該罵。

因為你知道,它沒有機會。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哆啦C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