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金子和玉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公元前21世紀前後,大禹治水,有功天下,被舜立為繼承人成為天下共主,國號“夏”。接著召開塗山之會,召集部落聯盟,號召天下諸侯。為了紀念塗山大會,將各方諸侯進獻的金(古時稱銅為金),鑄造成九鼎(即 冀州鼎、 兗州鼎、 青州鼎、 徐州鼎、 揚州鼎、 荊州鼎、 豫州鼎、 梁州鼎、 雍州鼎)鑄成,鼎上鑄著各州的山川名物、禽異獸。九鼎象征著九州,其中豫州鼎為中央大鼎,豫州即為中央樞紐。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陽城,借以顯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從此一統。九鼎繼而成為“天命”之所在,是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征。

夏朝(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夏朝共經歷十四世、十七王,他們分別是:禹、啟、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胤甲、孔甲、臯、發、夏桀,前後約四百七十一年 。夏時期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和玉制器物並存。夏作為上古三代的開始,為華夏文明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禹之子啟,承襲父位,中華歷史第一個家天下的王朝-夏朝。天下由原來天子和四嶽共治共和變為落聯盟社會。夏的最後一個國王是桀,他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百姓弗堪”,“湯遂率兵以伐粲,走鳴條而死”,湯建商而踐天子位,國號“商”。 此前,夏朝的部落經過發展融合,許多部落已經發展成為“方國”,商王國時期的國家是一種方國與方國的聯合體,稱為“方國聯盟”

從商湯建國至商紂自焚,商朝歷史一共經歷近600年的歷史。從公元前1577年至前1046年,前後相傳17世31王,延續600年。末代君王商紂王於牧野之戰被周武王擊敗後自焚而亡。

商朝文化方面的發展主要在青銅技術進一步成熟,能夠使用天然合金黃銅之類。在“君權神授”觀點的支配下,祭祀神的文化發展到高峰;形成了法律(《湯刑》外,還有《甘誓》 《盤庚》、《伊訓》)和官制卿士三公,掌占蔔、祭祀、記載的史,掌占蔔的蔔、掌祈禱鬼神的祝,掌記載和保管典籍的作冊(又稱守藏史、內史),武官之長的師長,樂工之長的太師、少師。軍隊編為左右中三師,形成了一個比較完善的官僚體系。

據考古發掘和甲骨文記載,主要有戰車、弓、箭、戈、矛、刀、斧、鉞、幹盾、矢鏃、頭盔、甲胄等,其中戈、矛、刀、斧、矢鏃、頭盔等是用青銅鑄造的。

上面簡單介紹一下夏商文化的基礎,有些與主題沒關系的事夾帶一點是為了讓讀者盡量了解一些那個時代的信息,重點介紹周朝的文化形成。

《史記周本紀》記載:周的祖先“後稷(管農業的官名)”名棄,是帝嚳元妃姜原“踐巨人腳印而孕”,出生後從小喜歡種樹麻、菽等作物,長大後“好耕農”,“帝堯聞之,舉棄為農師”。因“天下得其利”而被堯帝封於邰。傳至第四代公劉,國於豳。“復修後稷之業,”“居者有其業,民賴其慶,百姓懷之,多徙而保歸焉。”“周道之興自此始”,所以古詩中多有贊美公劉的德行。

公劉之下第九代,傳到一個甚稱偉大的人物,古公亶父,史記和左傳裏都不惜刀竹記載了公古公亶父一次非常明智仁德的舉國大遷徙。“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財物,予之。已復攻,欲得地與民。民皆怒,欲戰。古公曰:“有民立君,將以利之。今戎狄所為攻戰,以吾地與民。民之在我,與其在彼,何異。民欲以我故戰,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為。乃與私屬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於岐下。豳人舉國扶老攜弱,盡復歸古公於岐下。”

《尚書大傳》裏說:“周人奔而從之者三千乘,一止而成三千戶之邑。”一戶若按五口人計,這次遷徙大概共一萬五千人左右,由豳至岐約二百五十裏。

古公面對戎狄之攻,力量有“三千之乘”,有“民心皆怒欲戰”的士氣可用,能戰而徙。《尚書大傳·略說》:耆老對曰:“又欲君土地。”太王亶父曰:“與之!“耆老曰:“君不為社稷乎?”太王亶父曰:“社稷所以為民也,不可以所為民亡民也!”耆老對曰:“君縱不為社稷,不為宗廟乎?”太王亶父曰:“宗廟,吾私也。不可以私害民!”遂杖策而去。

說文解字:社,從土從示,本指土地神;稷,從禾從畟,本指五谷神。在農業時代,二者合起來就成了國家的象征。《禮記》上說“國君死社稷”,意思是國君要與國家共存亡。這話聽起來悲壯,但實行起來就不是那麼一回事。每當到了國家存亡之秋,國君總是號召人民為國家而戰,他不可能執戈操矛衝在第一線,因而即使死也總是死在民眾的後面。亶父看出了這一點,並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說:國家是為民設立的,哪有為民而讓民去死的道理?於是他和當時的第一夫人太姜,騎著馬到漆水西岸考察了一番,回來就帶領他的親屬來到岐山腳下,開辟了一塊新的土地叫“周原”。

古公臨出發前他召開動員大會說:“現在戎狄大規模地侵略我們,要的無非是土地與百姓。對百姓來說,跟著我與跟著別人有何區別呢?土地則本來就是養活人的。只要它在那裏,它就能養活你們。這麼說來,你們現在摩拳擦掌準備戰鬥,無非是為我個人。但打仗是要死人的,為了我的王位讓你們的父親或兒子去死,我不忍心這麼做。你們當初立我為君,是希望我能給你們帶來益處的,但現在為了我的王位,搭上你們的性命,這不是本末倒置了嗎? ”“宗廟”是屬於我本人一家一姓的,我怎麼能因一家之私、一姓之私害了你們大家的性命?因而他毅然決然放棄了土地,放棄了祖宗的靈堂,來到了岐山腳下。這是不是石破天驚的演講?

古公卒,傳位季歷,季歷傳位姬昌,就是西拍,稱文王。文王篤仁而禮賢下士,“士多以此歸之”, 孤竹伯夷、叔齊,商舊臣太顛、閎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這引起了商紂王的忌憚,派兵把他抓到羑裏(現湯陰縣)關押起來,並且把文王的大兒子伯邑考抓來煮了給文王吃,以此來考驗他,在散宜生等人尋找天下的美女、寶馬等珍奇異物獻給紂王後,放了文王。

周文王在羑裏也沒有閑著,用蓍草和烤龜殼占蔔,把伏羲根據河圖和洛書作的八卦,結合實際情況,把八卦分別兩兩互相重疊,從而推演出了六十四卦。這就是最初的《周易》。 陽的對立變化,來闡這出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 以簡單的圖像和數字,以陰和紛紜繁復的現象。

文王在用蓍草推演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驚天的秘密,商紂的天命將被周替代,於是回到西岐就加快了滅商的部署和準備,但是沒多久就死了,想起紂王殺自己的兒子逼著他吃的殘忍,至死沒忘交代太子姬發滅商。

姬發即位後第十一年,盟天下八百諸侯,於牧野一戰,紂王兵敗鹿臺自焚,周朝建立,姬發就天子位後即大封天下。有功之臣,姬姓子弟,前朝遺孤都得到分封,中國社會進入分封制。

這個時候,周武王患了抑郁癥,哥哥被紂王所煮和滅商的壓力讓他天天晚上做惡夢,身體越來越差。他的弟弟周旦(史書稱周公)天天為他解夢,這是一種為了減輕武王壓力的安慰方法。

但是在此過程中不乏總結了商紂的殘暴,周人本來具有仁愛的傳統,這一傳統在周公輔政過程、制定周朝管理制度中被理論化系統化,即以人法天,天生萬物,為而不害,人從天道則以人類為本的理想綱領《周官》,同時制定有關冠、婚、喪、祭、鄉、射、朝、聘等禮儀制度即《儀禮》。

周朝的文化制度是禮樂制度,是以樂從屬禮的思想制度。以“禮”來區別宗法遠近等級秩序,同時又以“樂”來和同共融“禮”的等級秩序,兩者相輔相成。在統治階級內部所設定的等級具體表現為“天子八佾,諸公六,諸侯四”。古代舞隊的行列,八人為一行,叫一佾。按周禮,天子的舞隊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諸公六佾,諸侯四佾,士二佾。這樣,階層不同從而使用舞隊樂工人數甚至車馬數量的不同,是為了給人們灌輸君權至上無人能與之相抗衡的等級秩序思想。

前面說介紹過,商朝的祭祀文化發展到了高峰,這是一個依靠以青銅技術發展,王朝實力強大而趨向野蠻的惡習,王朝征伐不止,而征伐的主要原因竟然是為了獲得人牲,用人來當作祭牲,並且認為地位越高的俘虜越能得到神的青睞。祭品在拜過祖先之後,由子孫或尊貴的客人分食的。那麼商人、商王將人牲做成給祖先的食用祭品之後,自己就吃人了,這與《史記·殷本紀》:“囚文王,文王之長子曰伯邑考質於殷,為紂禦,紂烹為羹,賜文王。”恰好吻合了。

甲骨文合集499,“而二”,就是烹煮了兩個人牲(羌人)用於祭祀。《禮記·明堂位》:“昔殷紂亂天下,脯鬼侯以饗諸侯。”《戰國策·趙策三》:“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紂之三公也。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於紂。以為惡,醢鬼侯。”

商朝所轄的方國都受盡“大邦殷”的欺淩壓榨,尤以羌國為甚。歷代用得最多的人牲就是羌人,隔三差五就要對羌作戰,動輒就要殺祭幾百個羌族戰俘。公元前1059年,周武王聯合庸、盧、彭、濮、蜀、羌、微、髳等西南和西北諸方國,起兵討伐商王國,商朝遂亡。

所以,周文化的誕生、發展、成熟,是當時社會跨進文明的一個巨大的進步,王國維說:“中國政治與文化之變革,莫劇於殷、周之際”。 殷周之變,是文明與野蠻的分水嶺。殷周之際的劇變,最重要的是殷商殺人祭神制度被廢除。周滅商後,建立的“周官”和“禮樂”制度,才是華夏文明的真正根源。

以人法天,天生萬物,為而不害,人從天道則以人類為本的理想綱領的《周官》思想,是周人上祖古公的家訓,至周武王取得天子地位後引以為治國理念,並發展成為後來的儒家學說(前秦儒家)。

《呂氏春秋·審為》篇,在論述亶父的故事之前開宗明義,就講:“身者,所為也;天下者,所以為也。審所以為,而輕重得矣。”

意思是說,人的生命是最終目的,“天下”不過是實現這一目的的憑借。弄清哪個是目的,哪個是憑借,才會知道輕重得失。不知道輕重得失的人常常會做出“斷首以易冠,殺身以適衣”的蠢事;而知道目的和手段的人,如太王亶父“可謂能尊生矣”,“能尊生”就是能尊重生命,把人的生命,而不是把王權放在第一位。因為王權是代表國家是為人而設立的,人設立它的目的是為了“利”眾生中的每一個“自己”。這個“利”包括每個人的幸福、尊嚴以及享受公平對待的權利。

《尚書·周書·蔡仲之命》道:“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民心無常,惟惠之懷。”意謂,皇天這個至高神是沒有親屬的,對人沒有親疏之分,只會佑助德行高尚者;而民心的向背,則只會由仁愛的德政所決定。這深刻地影響了儒家,產生了仁政、愛民,以民為本的思想。

當然,周文化中的“禮樂”所存的等制度的級弊端和遺害,這個留待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