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之夢見穿破衣下雨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2月下旬,甘肅定西市“通渭小曲”傳承人孫維民(左一)和臨時搭檔演唱小曲,其身後懸掛著各種樂器。 閆姣 攝

2月下旬,甘肅定西市“通渭小曲”傳承人孫維民(左一)和臨時搭檔演唱小曲,其身後懸掛著各種樂器。 閆姣 攝

中新網蘭州2月24日電 (閆姣)18歲吹嗩吶、20歲彈三弦、22歲學板胡……因從小耳濡目染,甘肅定西市通渭縣李家岔村孫維民與“通渭小曲”的吹拉彈唱結下不解之緣。他說,“我們一家五代人,對小曲可謂到了癡迷的地步。父親80歲重病時,躺在床上插著氧氣,嘴裏還在哼小曲。”

孫維民生於1966年,那時候電視、戶外電影、手機都還沒有普及,農民們勞碌一年,只有過年時耍社火、唱小曲作為娛樂。尤其通渭小曲,腳本內容豐富,演唱形式多樣,能充分展示農民的文化技藝,宣泄其富足之情,因此深得當地民眾喜愛,成為了風靡一時的“鄉村經典”。

孫維民常聽父親說起,家中祖先都愛好小曲,並經常免費教村民們傳唱,久而久之在村裏形成過年唱小曲的習俗。在他記憶中,父親戴上幹農活時的爛草帽,穿一襲破衣衫,再將臉塗花,就是村裏“最靚的醜角”。農村沒有專業的服裝和道具,所有隨處可見的生活用品和農業用具都變成了“舞臺道具”。

14歲時,孫維民第一次唱小曲,情緒非常激動。他描述說,隱約聽見村裏“咚咚咚”的鼓聲響起,他在家裏便坐不住了,顧不上吃飯,急忙穿戴演出衣服。那時沒有化妝品,他就“啐”一口唾沫,和著白面抹在鼻梁上。有時也找些鞋油、口紅塗在臉上。“一切就緒後直奔社火場地,人心裏‘輕’(高興)得很。”

為便於愛好者學習傳唱“通渭小曲”,孫維民一改此前口口相傳的習慣,挖掘整理小曲劇本。圖為其整理並修改的部分劇本。 閆姣 攝

到了演出時間,村民們搬著凳子,鎖上門全家去看,場子被圍得水泄不通。因為身材瘦小,孫維民父親和哥哥像“保鏢”一樣護著他,以防被人“踩爛腳後跟”。演完後,村民為演員們備上洋芋菜,他才感覺到餓,直接上手抓,邊吃邊砸吧嘴感嘆,“好吃!”

孫維民回憶說,通渭小曲鼎盛時,他們一家有三個人活躍在舞臺上。然而,2010年以後,隨著各種影像設備的衝擊,以及外出務工、上學人員的增多,唱小曲的演員逐年減少,過年時的氛圍也早已不在。“心裏挺難過,但是也沒辦法。”他無奈地說。

由於小曲本身的喜慶成分,經過多年演變,已不再局限於傳統節日,而是發展成大小節日的慶祝節目,甚至是農村人茶余飯後、田間地頭、下雪下雨時的“精神食糧”。喜好小曲的人總願意請幾個“唱把式”和“彈拉家”,幾個人擁爐而坐,吃著小菜,飲著烈酒彈唱小曲,曲盡人醉,躺仰待旦。孫維民說,今年過年期間,他們整整唱了八天八夜。

孫維民於2016年被評為通渭小曲的市級傳承人,他在城裏搭建了“通渭小曲直播間”。2月下旬,中新網記者走訪了位於定西市安定區的“小曲直播間”時看到,裏邊擺放了十多件樂器,房間一隅是直播設備。孫維民介紹說,他直播演唱小曲已有三年時間,粉絲有一萬多個。受他影響,其妻子、女兒、孫子都愛上了吹拉彈唱。

目前,孫維民的徒弟有40多個,都是慕名來跟他學習小曲。他說,以前是口口相傳,知識都裝在腦袋裏。如今為了促進傳承,他將曲調、曲牌和劇本都挖掘整理成冊,計劃今年出書,便於更多感興趣的人學習。

定西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胡建軍接受采訪時說,通渭小曲戲以及定西剪紙、通渭皮影戲、岷縣青苗會等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該市根據當地“非遺”資源的自身特點和內在規律,探索出了生產性保護的方式和方法,引導非遺文創企業和傳承人不斷挖掘、研發具有一定市場潛質的非遺文創產品,使非遺逐步走上了“生產性保護、開發性發展”的路子。(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