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返老還童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一代女皇武則天,君臨天下半個世紀,在男人的世界指點江山,生殺奪予。她依靠自己的智慧和鐵腕,讓曾經高高在上的男人們俯首稱臣,唯命是從。她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至高無上的女皇,她傳奇的一生註定名垂史冊,萬代傳揚。

但走上權力巔峰的武則天,直到臨死才明白,她只是一個女人,一個可以被男人高高捧起,也可以被男人狠狠摔下的女人,不管是她的權欲滿足,還是身心滿足,都離不開男人,因為這是一個她無法改變的男權世界,她可以戰勝男人,但永遠也取代不了男人。

一、立太子,是武氏還是李氏,只屬於女皇的糾結。

在立太子這個問題上,武則天陷入了長期的糾結。是立侄子武承嗣還是復立兒子李顯,關乎國事家事,更關乎很多人的生死,這的確是屬於女皇才有的糾結。

從她走上了“稱帝”這條孤獨的道路開始,權欲始終是勝過親情的。她想把親手開創的大周帝國傳至千秋萬代,她怕重蹈呂後的覆轍,更怕還政於李唐,史官會抹殺她的歷史功績。因為她知道,歷史都是後人書寫的,而且是帶有“偏見”的男人們書寫的,對她這個偉大的“叛逆者”,史書定會“反攻倒算”,難得公正。

所以,在武則天的內心深處,決意立武姓子侄為太子。盡管她知道武承嗣和武三思臭名昭著、劣跡斑斑,但她就要這個“武”字。她甚至想到過讓兒子李顯改姓“武”,既傳承了她的江山,又敦睦武李,化解爭鬥,避免流血衝突,豈不兩全其美。但武則天想得太美了,朝堂那些男人一點也不讓步,並通過“半勸半逼”多方施壓,她難以招架。除了幾個小角色和武承嗣花錢鼓動的遊民,朝廷肱股之臣如狄仁傑、李昭德、吉頊、岑長倩、格輔元、歐陽通等,都極力反對冊立武承嗣,狄仁傑和李昭德還以“太廟”、“解夢”等玄說勸喻女皇,武則天看到民心思唐,不敢強逆,只得不情願地復立李顯為太子。

武則天面對這群咄咄逼人的“男人”,一定動過“殺機”,但年老體衰的她,已經無力提起那把曾讓群臣戰栗的刀了。

盡管迎回了太子,可武則天並不甘心,但她一面求仙問藥, 一面改元“久視”,緊緊抓住權利不放。她擔心一旦放手,那些表面臣服的男人們會用更殘酷的手段對付她及武姓家族,她突然害怕起男人來。

神龍元年,趁武則天生病之際,一向對她俯首帖耳的“五個男人”發動政變,殺死了她最貼心的“兩個男人”,將她從皇帝的寶座上拉了下來,不可一世的女皇,最終敗在了男人手裏。

二、蓄男寵,是心理還是身體的欲望,只屬於女皇的罵名。

在封建正統觀念裏,武則天是個異類,只因為她是個女人。

但無論是作為一個女皇,還是一個女人,她都需要得到男人的滿足,有心理需要,自然也有身體需要。所以老年武則天開始蓄養男寵,薛懷義、張宗昌、張易之,也許還有幾個隱秘的。

她這是在向世人炫耀,男子為帝可以嬪妃成群,作為女皇的她也應該有侍奉的男寵,她想同享和男性帝王一樣的權利,因此,在“性”這個敏感問題上,她也要效法男性帝王,即使不是為了“性欲”,也可以擁有幾個安慰寂寞,消解老來愁的年輕異性。

如果說“收了”薛懷義,還是為了滿足身體需要,那麼讓張氏兄弟侍奉左右則多是為了“心理”上的滿足,畢竟七十多歲的老太太了,每天疲於應付政治鬥爭,攘外安內,早已心力交瘁,“性趣”能有多高呢?就算是生活優裕,保養得法,兼服春藥,也難以讓一個垂暮老嫗返老還童。

她需要的是情感伴侶,因為身為帝王,她幾乎沒有陪伴和慰藉的人,當朝堂的旨令和群臣的奏對聲遠去以後,她退居寂寞的深宮,除了幾個只會“喘氣兒”的宮女,連個說話的貼心人都沒有,孤獨如影隨形,揮之不去。這讓她感覺比殘酷的政治鬥爭更可怕。養幾個男寵,聊些與朝政無關的閑話,喝點花酒,唱段小曲,排遣孤獨寂寞,這對於尊貴的女皇而言,無可厚非。

“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佳麗三千”,這是男性帝王後宮生活的真實寫照。漢恒帝在後宮蓄美五千,連中國“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入宮三年也未能得幸。唐明皇李隆基蓄養在全國的宮女嬪妃更是達四萬之眾,這是怎樣龐大的數字啊!但他貪心不足,竟然還把自己的兒媳楊玉環也占為己有,但任這般的“縱情濫欲”,也並未被世人指責,反而是津津樂道,傳為佳話,白居易的一首《長恨歌》更是稱頌了這“千古不朽”的愛情。

武則天前後不過幾個“情人”(現代稱男性閨蜜),連三千佳麗的零頭都沒有,卻被冠以“荒淫無道”,背負千古罵名。歷史對這位女皇的“性”生活顯然有失公允,公平地說,無論是“暴政”,還是“荒淫”,撇開性別不論,武則天肯定不是“之最”。

三、無字碑,是無言更是無奈,只屬於女皇的沈默。

關於武則天的無字碑,有“功德無量”文字不足以稱頌一說;有“罪大惡極”無臉自評一說;有“自知自明”任由後人評價一說。不管哪一種說法,千百年來人們對她的評價可謂褒貶不一,眾說紛紜,因為人性的醜惡與美麗,陰暗和光明,在她身上都體現得淋漓盡致。

巨大的無字碑,在風雨中矗立千年。武則天知道,在男權的世界,她篡權奪位,婦道為帝,無論多麼英明偉大,都會被視作“大逆不道”,如果她為自己歌功頌德,樹碑立傳,肯定會招致謾罵詆毀,唯有“一言不發”,讓有識見、明是非的人去自由評說,才能聽到一些公正的“聲音”。而歷史也證明,那塊碑上,密密麻麻寫滿了武則天的功過是非,還原了真實的武媚娘、武昭儀、則天皇後、一代女皇。這高大的碑身裏,隱藏著一個女人、一個妻子、一個母親、一代帝王蒼涼悲壯的故事。

武則天終究是個悲劇人物,她終其一生,也未能戰勝男人世界,最後她連為自己說話的機會也放棄了,唯有沈默,是她對這個世界最好的訴說。

四、石榴裙,是淚痕還是血跡,只屬於女皇的深情。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在感業寺的四年,是武則天人生中最灰暗的歲月,對情人李治的思念,支撐著她活了下來,那是他最深愛的男人,也是她唯一的感情寄托。透過字裏行間,一個美麗多情,多愁善感的女子讓人心生憐惜。

她的溫柔和深情,就鎖在了這口箱子裏,她的哀愁怨恨,也在那箱子裏。箱子合上,她是叱咤風雲的女皇,箱子打開,她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水一般的女子——武媚娘。

孤家寡人,冷面熱心,道是無情,卻有情。

一代女皇,原來媚娘,千秋功過,任人評。

謝謝賞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