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錢撕掉了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文|王丹

距離2020年已經不到100天,要不要來本日歷?隨著更多主體擠入文化日歷這個戰場,“開賽”的日期也比以往提前了。

《故宮日歷》《豆瓣電影日歷》《單向歷》《物種日歷》《漢字之美日歷》《紅樓夢日歷》《果殼日歷》《親愛的日歷》……人們可選的文化日歷,兩只手已經要數不過來了。

鑒於文化日歷特殊的銷售周期和規律,文化日歷出品方要做的當然就是“先下手為強”,提前鎖定回頭客和潛在用戶的錢包。

對於不少70後、80後的人來說,上上輩手撕老黃歷是關於童年不時會跳出的一個場景:燈光昏暗、屋內蒸汽繚繞,一雙幹癟的手撕掉日歷本的一頁——新的一天開始了。

時過境遷,雖然現在有更多更便捷的日期查詢工具,但這種手撕日歷的“儀式感”,人們依舊需要。

之前粉絲經濟的發展、“故宮”等文化“IP”的培育,讓這波文化“IP”衍生品有著很好的市場接受度。更不用說,文化日歷精美的裝幀、時尚的設計、高級的質感,100元上下“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傳統老黃歷上的周公解夢、時辰兇吉被“進化”為只屬於當代人,準確的說是當代年輕人的宜忌指南;精美的碑帖、每日金句箴言成為“鎮歷之寶”。

“時間永遠分叉,通向無數的未來”“每一個靈魂是一個世界,沒有窗戶”“你必須內心豐富,才能擺脫這些生活表面的相似”……這些箴言是如此簡潔和肯定,讓你覺得不容辯駁、很有道理;這些箴言超過多數人的閱讀經驗和範疇,陌生化的表達總是帶給人獨特的體驗;更多時候,你心中頓感震顫,因為這些箴言所表達的內容和情緒與那一時刻的你是如此契合,你默喜於這種神秘的聯系。

正是因為有這些心理基礎和鋪墊,朋友圈裏的“曬日歷”行為才漸成風潮。

你被這些印制在文化日歷上的金句箴言所打動,仿佛在這些金句箴言中又找到了生活的意義和勇氣,這種自我感動又促使你通過分享行為尋求一種更大範圍內的共鳴,陷入刻奇。

在不少文化批判學者眼中,這種以“模仿”“低廉”為特征的情感抒發,遮蔽問題、欺騙自我,雖然它們可以撫慰人心,但也無比空洞,無益於人們增加對生活的深刻認知和解決之道。

或許可以通俗地說,這不過是心靈雞湯在“後雞湯時代”的替代物,他們有著相同的情感邏輯和特征。

當然,正如“刻奇”這一概念的重要發展者昆德拉所說,刻奇是人類無法完全避免的情況。人們總是要為日常的生活尋找並包裝各種意義。

而且,碎片化的金句箴言完美匹配了人們早已被割得支離破碎的時間,通過制造的幻覺完美緩解了人們的知識焦慮。

可以大膽預測,這種品類的文化日歷還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持續熱賣。

來源:光明日報客戶端

責編:王子墨

編輯:孫小婷 張雪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