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大山披滿綠葉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作者丨金建國

28歲的海歸女碩士龍晶睛在抖音上火了。

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工作學碩士,畢業後,圍繞著她的標簽不是“高學歷精英”、“都市白領”,而是“湘西大山”、“農村支教”。外界大多數人經常問她,圖什麼?

17歲時,龍晶睛第一次走進山區支教,農村的貧瘠和閉塞、艱苦的教學條件給了她極大震撼,公益理想從那時起在她腦海中生根發芽,此後幾乎每年,她都要參與山區支教工作,到現在已經堅持了十年。她已經成為一名鄉村教育公益創業者,帶領更多誌願者來到農村孩子們身邊。

和孩子們一起舞蹈、徒步......支教片段被她用手機記錄,發布在抖音賬號"Gina的支教日記"上,目前已經吸引25萬多粉絲關註。於是,全國各地的網友都看到了這個山區孩子們的燦爛笑臉。“怎麼加入你們?”很多網友這樣留言。

“他們從來沒見過手機”

第一次到鄉村小學支教,出於一種天真又純良的好奇。那是2011年,她17歲,在美國讀高中。暑假,她在網上魚龍混雜的信息中,搜索、聯系上了湘西鳳凰縣山江鎮的好友小學,組織起一支二十多人的誌願者隊伍前往支教。

龍晶睛是長沙人,在城市長大,家庭條件優越。從小所受的教育讓她懂得應當幫助他人,她一向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捐贈活動,將洋娃娃和課外書寄到山區。可是,貧瘠的童年究竟是什麼樣的,她很難想象。“山裏的小孩過著怎樣的生活?我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呢?”

前往支教的大巴車開了六七個小時,抵達山江鎮,再往山上走,沒大路了。他們找了一輛農用拖拉機,載上全隊人和行李、生活物資。龍晶睛和另一位誌願者擠進拖拉機後鬥的縫隙裏,一路顛簸,塵土飛揚地來到好友村。其他誌願者則踩著泥巴山路,走了兩三個小時。

誌願者們寄宿在好友小學校長家。他們剛在院子裏卸下行李,幾個小孩子就跑過來玩,有些羞怯,但很好奇。孩子們最感興趣的是誌願者人手一只握著的手機,他們從來沒見過手機。

龍晶睛見到了一對姐弟,瘦瘦小小。她問,小朋友,幾歲啦?女孩說她10歲了。這個回答讓龍晶睛意外,"她還沒有我7歲的表妹高"。

學校是老舊的平房,只有兩間教室,室內昏暗,上了年頭的木頭桌椅也都破破爛爛。給孩子們上課的,只有一個校長和一位老師,教基礎的語文和數學。龍晶睛給學生們上英語課,她想教"ABCD",卻發現孩子們不知道"英語"是什麼。

孩子們認識的世界就是自己生活的村子,遠方指的是跟爺爺奶奶去趕集的鎮子。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生活在哪個國家,也不明白國內和國外的區別。好友村的小孩子們第一次學外語,格外激動。每天清早剛睜眼,龍晶睛就聽到樓下院子裏孩子們興奮的童聲——"Good morning"——此起彼伏。

好友村的生活給了龍晶睛強烈的衝擊。一切都如此不便,時不時就停電,啪地一聲燈就滅了。采購食物,他們得跟著趕集的老鄉翻一座又一座山頭,從早上一直走到正午才到鎮裏,人都要被太陽烤化了。村裏沒有自來水,他們打井水洗冷水澡,竹竿掛上床單,在院子裏搭了露天"浴室"。

打水對她來說當然是個重體力活,拎半桶水,她的胳膊就開始打顫。可村裏那些瘦小單薄的孩子,力氣卻大得驚人,用一根扁擔挑起滿滿兩桶水,在山坡上走得又快又穩。龍晶睛得知,孩子們的父母都在遠方打工,他們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從小就是幹活的一把好手。

那次支教只有短短一周,離開的時候,孩子們伸出小手和她拉勾,實心實意地說著:"姐姐,你們還要再來呀。"龍晶睛被深深地觸動了,可越是如此,她越是迷茫。

她見識到了真正的貧窮,但自己無法真正幫到孩子們。更何況,中國還有那麼多偏遠的農村,成千上萬條件艱苦的孩子。第一次支教後,她就這樣,帶著無力而沈重的心情回到了學校。

一張照片爆火之後

好友村支教的故事還在繼續,在他們離開村子的幾個月後,給龍晶睛帶來第二次巨大震動。

轉折是這樣發生的:一起支教的攝影師夥伴拍下一張照片——好友小學女生抱著弟弟坐在教室裏聽課,在網絡上得到了大量轉發和點贊。一時間,那個偏僻山村的留守兒童成了全國人民關註的焦點。愛心機構和網友在短時間內籌集了100萬元,重建了好友小學校舍,孩子們擁有了夢想中心和免費午餐。

龍晶睛在網上見證了這一切,她無比欣慰,又覺得不可思議。回想起來,自己當年興衝衝地就去支教,在聯系學校時挑了一所條件最艱苦的,而攝影師也許只是隨手拍下了這張照片,傳到網上,所有這一切,讓這所大山深處的小學被外界深切關註到。

她用蝴蝶效應來歸納,"每個參與者的一點舉動,最後給這所小學的孩子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誰說一個人微不足道的力量是沒用的呢?她重新樹立了信心,立刻燃起了對鄉村教育更大的熱情。做力所能及的公益,她用一個下午寫出了“一美元愛心公益金”的募捐策劃案,隨即在網上組建起團隊展開行動,利用周末和假期跟夥伴們一起上街募捐,將籌得的善款和物資郵寄回山區學校。

那些年做鄉村教育公益全憑一腔熱血。"一美元"募捐和山區支教占據了她高中到大學課業以外的大部分時間。她牽頭的誌願者團隊幾乎都由留學生組成,成員分散在世界各地,有各自的生活軌跡。

起初的熱情消退後,許多人忙起自己的學業和工作,誌願服務變得懈怠下來。龍晶睛還是個缺乏經驗的學生,遇到許多次項目推進難以為繼的時候,一籌莫展,也哭過鼻子,好在一年年堅持了下來。

龍晶睛的大學專業是傳播,按照既定軌跡,她將在畢業後進入一家內容或傳播公司,成為一個都市白領,而公益會是她始終堅持的業余愛好。不過,就在本科實習時,她在公司接到了一項搜集整理優秀公益廣告的任務,一次性看了許多富有創意又效果顯著的公益傳播案例。

比如耐克設計的一款鞋盒,當你買入一雙新鞋,把鞋盒翻過來,就成了一個印上地址、蓋好郵戳的快遞盒,你可以直接將閑置的舊鞋子裝進去,郵寄到非洲貧困地區。此類創意公益項目讓她看到了一種新的職業可能,也許可以將自己在內容創作和傳播推廣上的專業特長,與長期實踐的公益事業相結合。

為了更好地實現鄉村教育的公益計劃,龍晶睛在本科畢業後申請上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生,系統性地學習社會工作專業。每年暑假回國,她都組織一群誌願者,跑到湘西大山裏實踐與鄉村教育相關的所學所思。就這樣,支教行動延續10年之久。

2018年,龍晶睛在研一回國的假期期間,成立了善吟公益助學服務中心。她招募員工,與固定山區學校合作,開展長期的支教項目,使一線老師能夠跟蹤孩子們的成長,及時反饋村裏的需求,同時對接外部企業和社會資源,拓寬籌款渠道。此外,她和團隊還開發了短期支教旅行、義工旅行的付費項目,反哺機構項目的運作,形成了一個小商業模式。

機構成立的頭一年,龍晶睛和大部分成員都在海外。等她畢業回國,全心投入機構工作,又趕上了疫情,項目進展阻礙重重,收入來源也不穩定。大家把各自的工資收入回捐機構,撐過了一些艱難時刻,終於走上了正軌。

大自然中的詩歌采風課

8月,一個晴朗的夏日,龍晶睛帶著湘西花垣縣南太村的小學生們走出教室,在山林裏上了一節詩歌采風課。他們走在曲折的山路上,看綠葉,看白鷺,看遠處的藍天白雲。

龍晶睛說:"我看到今天的雲朵特別漂亮,還有太陽一瞬間發射出來的光芒,特別美。"一個拿著筆和本子記錄自然筆記的男孩,立刻接著說道:"預示著我們將走出黑暗。"

"這個好!"龍晶睛用力點頭,衝他伸出大拇指,高興得雀躍起來。這個場景記錄在龍晶睛的抖音賬號上,一位網友評論:"孩子很自由,鳥也很自由,你也很自由啊。"

這是她支持鄉村教育的第十年。她和機構的夥伴為大山裏的孩子們設計了全面的"8知"課程體系。比如,知"知"是語數英基礎課程;知"藝"是音樂、舞蹈等藝術課程;知"心"是心理健康和人際交流課;知"己"則培養孩子們的自我認知。

第一次來到南太村,小朋友們看到外面來的人,表現得害羞而沈默。看到孩子們怯生生的眼神,龍晶睛覺得心疼。這些年輕的支教老師們給學生們上課,還和他們一起跳舞、打球、玩遊戲,信任就在日積月累中建立起來。

現在,孩子們和他們一起玩、一起瘋,那是只屬於兒童的單純的快樂。在日復一日的接觸中,這些孩子越來越開放、自信,面對手機鏡頭拍抖音,敢於表現自己。一些變化顯而易見。最直觀的是,支教工作開展了一兩年後,許多孩子的考試成績顯著拔高。

還有一些課程的開展,完全從零開始,比如龍晶睛給孩子們講的性教育課。第一堂課上,她教學生認識自己的身體,講到"陰莖"、"月經"這樣的詞匯時,孩子們嘻嘻哈哈地笑,用一種玩笑的態度掩飾害羞。龍晶睛有十足的耐心,她列舉了一些社會上出現的侵害案例。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遇到壞人這樣做,我們該怎麼辦呢?"她拋出問題,孩子們便安靜下來聽講。隨著話題的深入,她觀察到學生們的表情逐漸認真、嚴肅起來,甚至流露出擔憂的神情——孩子們重視起了性和生理安全知識。

山裏的孩子喊龍晶睛"小龍姐姐"。小朋友的表達是直來直去的,他們喜歡她,就告訴她,還給她寫了好多信,說"要向你學習"。她從這些天真直白的"表白"中獲得了能量。她說:"這是人與人之間愛的傳遞。"

"我主動選擇了這種生活”

她並不認同"放棄高薪、奉獻鄉村"一類的媒體敘事,"我沒有放棄,沒有犧牲。生活在美麗的風景、淳樸的環境裏,被孩子們單純的喜歡所圍繞,我的精神特別富足,收獲特別多,我是主動選擇了這種生活"。

在抖音賬號@Gina的支教日記裏,孩子們生活學習的點滴片段、與誌願者們互動的可愛場景,被記錄下來,被點贊轉發,被更多人看見。許多愛心企業聯系龍晶睛提供捐贈。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的人懷著熱忱向她咨詢,希望到湘西村小支教。

有人質疑龍晶睛的支教行動過於高調,但她說:"我不像大家所理解的傳統的教育工作者,但我所做的事情肯定能產生更大的能量。"抖音賬號的成功運營印證了傳播的力量。更多社會資源、更多優秀的支教老師,加入到了鄉村教育事業中。

10年支教實踐,如今,龍晶睛已經明白,公益行動並不能只倚靠熱情和頗有些中二的信念。她有了更加長遠和深層的思考,曾經看似遙遠而崇高的鄉村教育理想,現在落實為理性考量下的具體規劃和一步一步積極的實踐。

教育是一個宏大、復雜的命題。龍晶睛說,“我們需要張桂梅老師那樣,將一生奉獻給學生的無私榜樣,但更多不足夠偉大高尚、能力不足夠強的普通人,也應該有機會參與到教育公益事業中。”

她永遠記得自己在街頭募捐時,曾遇到的一位收廢品的流浪漢。他用撿來的空瓶換了20塊錢,捐給了山區的孩子。"公益慈善其實就是這樣,是很多小小的愛心,舉手之勞、力所能及的舉動,共同匯聚起很大的力量。"

同樣,鄉村支教也無需被賦予艱苦、奉獻和神聖的光環。"不是只有教授了多少知識、貢獻了多少時間精力,才有資格被稱為老師",龍晶睛說,"'教書育人'更重要的是'育人'。

支教更重要的是通過課堂的方式跟孩子們產生連接,在這個過程中,讓這些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看到新的人和事物,感受到被關註,被愛——這樣的感受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會是非常美好的體驗。"

就像十年前好友村抱著弟弟上學的小女孩,她已經長大,讀了師範專業,畢業後回到家鄉,成為了一名鄉村教師。愛和希望就這樣傳遞下去。

#當鄉村老師遇上山裏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