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之夢見壘圍墻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光明日報記者 李丹陽 楊逸夫

乘飛機越過天山、穿過塔克拉瑪幹沙漠,當遊客向舷窗外眺望,定會驚嘆於人的力量——在白雪與黃沙圍裹下,只要有人類生活的地方,便硬生出一片片綠洲。萬裏公路環塔裏木盆地而伸展,穿過縱橫的田野、牧場和生態林,串起林立的高樓和廠房,勾勒出生機勃勃的南疆大地。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努力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生態良好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一年來,南疆廣大幹部群眾牢記囑托,凝聚起幹事創業的強大合力,“讓沙漠退步,將戈壁變綠,使百業繁庶”。走進南疆,如今是看不盡的“亞克西”。

無邊漠野崛起萬畝林海

金秋時節,來到去年剛剛擴建完成的阿克蘇地區溫宿縣柯柯牙紀念館,登上39.7米的高塔觀景圓廊,便能看到環繞四周的萬畝林場,置身“綠色海洋”,幾乎忘了這裏就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的邊緣。

柯柯牙,維吾爾語意為“青色的崖壁”,但此“青”卻非綠色,恰恰相反,是指烈日將本就幹燥的沙土曬得冒出“青煙”來。

20世紀80年代之前,阿克蘇市、溫宿縣曾被荒漠戈壁包圍,沙漠離城區最近只有6公裏。城區東北的柯柯牙,幾無植被,每到冬春時節,來自這裏的風沙一夜之間便可侵襲萬畝田地,人們待在家裏不敢出門。

根治風沙,唯有植樹。當地也曾試過,溫宿縣《鄉土誌》記載:清末的溫宿王聘請吐魯番工匠前來開鑿坎兒井,引地下水墾田造林,卻因耗資甚巨而作罷。

一個人的力量是弱小的,但當黨把各族幹部群眾團結在一起時,便迸發出磅礴力量。1986年,阿克蘇啟動柯柯牙綠化工程,30多年間組織了上百次綠化造林大會戰,成千上萬人前赴後繼投身這項事業。

曾是柯柯牙綠化工程首批37名護林員之一的宋建江,這樣描述當年的場景:數萬名各族幹部群眾和學生冒著風沙,騎自行車10余公裏來到柯柯牙揮鍬掄鎬。

種樹,伴隨30余載治沙造林,已內化為阿克蘇人最樸素、最自覺的生態意識。種樹功臣、快80歲的依馬木·麥麥提說:“我這輩子最驕傲的就是做對了兩件事,一件是全程參與柯柯牙綠化工程植樹造林,把每一棵樹都當成我的孩子。另一件就是我的兒子艾斯卡爾、女兒阿米娜接替我的工作,繼續照看我的‘孩子們’。”

一代接著一代幹,荒漠崛起萬畝原。目前,柯柯牙已完成人工造林100萬畝,阿克蘇全地區森林覆蓋率從3.35%增加到8.9%。生態好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也開始顯現。

“現在,誰不知道我們阿克蘇的蘋果和核桃?在阿克蘇、溫宿等縣市,林果業收入已經占到農民收入的50%以上。”一位當地政府幹部說,阿克蘇現已建成環塔裏木盆地450萬畝特色林果基地,推出薄皮核桃、冰糖心蘋果等“金色名片”,同時推動林果種植、果品加工、生態旅遊康養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生態林、景觀林、經濟林,在昔日風沙之源築起的“綠色屏障”,也成了群眾的“綠色銀行”。

稻花香裏拉起薩塔爾

在職業學校學習烹飪的21歲小夥兒阿布來提·買買提阿布都拉即將畢業,如今除了去餐館打工,他有了更好的選擇——用美食吸引更多遊客到家裏做客。

阿布來提家在和田縣罕艾日克鎮稻香村,緊鄰塔克拉瑪幹沙漠,卻以萬畝水稻田而聞名。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新疆持續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為鄉村振興註入蓬勃生機和活力。今年7月,和田縣投資7000余萬元對這裏改造升級,打造田園綜合體·民俗文化村。短短兩個多月,200多戶農房煥然一新,村民們吃稻米之余又吃上了“旅遊飯”。

“稻香村生態優勢突出,鄰萬畝水稻田,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示範點。因此,乘著鄉村振興東風,我們將這裏打造成了吃、住、遊、樂、娛一體的民俗特色村。”罕艾日克鎮鎮長乃比江·多來提說。

阿布來提的母親卡買爾尼沙·尼紮米丁望著自家墻上懸掛的新、老屋舍對比照片感慨萬千:灰暗的墻壁被粉刷成明亮的黃色,新砌的院墻裝上了雕花院門,庭院裏搭起景觀葡萄架,改造的同時保留了“阿依旺式”民居風情。

“有設計師參考我們的想法,幫著設計。我最開心的是單獨隔出了一間房做小超市。”卡買爾尼沙說,村裏給每家每戶規劃了不同的風格和產業,有的做民宿,有的開餐館,有的保留過去的饢坑開起了烤饢店。現在,卡買爾尼沙一家務農之余,就在家門口售賣紅棗、核桃等特色產品,收入顯著增長。

如今,稻香村裏最熱鬧的地點,要數村口的“樂器之家”小院兒。閑暇時,村民們都喜歡聚到這裏,拉起心愛的薩塔爾,跳起歡快的麥西來甫。沙海、稻香、美酒、音樂,吸引來源源不斷的遊客,感受頗具“煙火氣”的民俗風情。

據了解,改造後的民俗村會按照“統一運營、分類經營、品牌為主、農戶參與、收益共享”的模式運作,讓村民共享鄉村振興成果。

“西塞明珠”帶動全域旅遊振興

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縣,坐落著全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被譽為“西塞明珠”的博斯騰湖。在這裏,全國最大的野生睡蓮群與大片的自然蘆葦傍水而生,不僅風光旖旎、水產豐富,而且孕育出不少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蒙古族服飾制作技藝、刺繡技藝、祝贊詞、薩吾爾登舞蹈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博湖縣經濟要發展,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依托博斯騰湖。”博湖縣文旅局局長戰立軍介紹,當地發展生態旅遊和文化旅遊,不僅帶動了縣域經濟發展,讓各族群眾在旅遊服務的過程中增收致富,而且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了更好的傳承和保護,全域旅遊被真正打造成了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幾年前景區湖水還是墨綠色的,現如今清澈見底。湖區野生鳥類多樣,登記在冊的鳥類就有198種。”蓮海世界景區副總經理韓建波說,為了保護博斯騰湖的生態環境,上遊的工廠被統一搬遷至別處,景區的燃油船舶被換為電力船,原來湖水水質只是二類標準,現在已經達到一類。

同時,博湖縣投資建立了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中心,讓非遺有了保存和展示場所。非遺傳承人在景區和鄉村旅遊點演出,把傳統技能展示出來,讓遊客在欣賞之余加深了解。蒙古族刺繡和手工藝產品展銷活動的開展,更是提高了非遺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今年開業的“東歸西海部落民宿”主打蒙古包客房,同時配有特色餐飲、非遺展演等項目,遊客前來住宿,不但能體驗特色建築,還能品嘗傳統美食、欣賞非遺節目。非遺傳人在服務遊客的過程中得到相應報酬,更加激發了他們把技藝傳承下去的積極性。

“陽光銀行”富了高原村莊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巴音庫魯提村曾是深度貧困的牧業村。如今,村莊不僅完全脫貧,去年村集體收入還增長了70萬元,同比上升83.2%。

脫貧致富,離不開村後山頂的“陽光銀行”——由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援建的光伏扶貧電站。從2019年10月並網運行至今年8月,電站累計發電170萬度,年收入不低於70萬元,成為全村穩固集體經濟收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保障。

扶貧電站的收入,全方位地用到了村莊的發展上。據了解,電站的發電收益80%用於幫扶,20%用於發展產業。幫扶資金優先保障全村無勞動力的30戶貧困戶,每戶每年發放3000元補助。此外,招聘約15名貧困戶承擔公益性崗位工作,月工資有2200元。

“村裏利用發電收益創造的這十幾個公益崗位,主要錄用文化水平較高的年輕人,不僅解決了就業,而且為村裏發展培養了後備力量。”中國華電集團派駐巴音庫魯提村第一書記陳大為介紹,村裏正研究商議下一步在全村建設分布式光伏,在實現電力自發自用的基礎上,余電上網,進一步減輕村民用電支出,促進村莊供暖問題的解決。

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全疆共建設92個這樣的光伏扶貧電站。新疆的陽光正轉化為當地居民看得見摸得著的收益,成了名副其實的“陽光銀行”。

《光明日報》( 2021年10月10日06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