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黑貓和白狗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夢境是人類從古至今都無法準確破解的謎團,無論是中國還是那些崇尚自然科學的西方國家,都無法準確地破譯夢境的內容。對於人類而言,夢境總是帶著一抹神秘的色彩。

而夢境與人們的生命是緊密相關的,有些學者認為,當人們進入夢境的世界之中,那裏有神秘的預言以及無上的智慧等待著人們去發現。更有學者認為,夢境其實是比人類清醒的時候所看到的世界更加的真實。

當夜幕悄悄降臨,人們漸漸睡去,夢境的魔法悄然釋放,人們開始進入各種各樣絢麗奇幻的夢境之中。

曾經有一位詩人這樣描寫過夢境:“夢境,在太陽的光輝與月亮的柔光之間生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伴隨著人們穩定而綿長地呼吸生長。”

中國古代的詩人們曾經用:“夢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樣唯美的詩句來描寫夢境,比喻自己的相思之苦。

也有詩人用:“歸夢隔狼河,又被河聲攪碎。”這樣淒淒慘慘的詩句來抒發自己對於家鄉的懷念。

還有詩人用:“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這樣悲涼的詩句來描寫自己內心的悲痛與傷心。

從古至今,無數的詩句都在以描寫夢境來抒發作者們的真情實感,而夢境輾轉於各類詩人的筆下,也因此得以世代相傳。

第一、清明之夢

夢境的種類其實是非常多的,有些是貼近現實的,有些是天馬行空的,有些是不符合常理的,甚至還有些是與倫理道德背道而馳的。

20世紀的中後期,歐洲逐漸興起了一陣有關於“夢境的功課”的狂潮,在當時的社會大環境之下,這就是對於唯物主義和物質主義的極大反對。

有關夢境的一切都成為了歐洲學者們夜以繼日研究的重要課題,他們沈浸於探討和研究一切有關於夢境的內涵、夢境的誘因以及夢境的利用等主題。

經過學者們的不斷研究,他們發現了一種比較奇特的夢境。學者們給它取名叫做“清明之夢”,當人們進入“清明之夢”的夢境之時,他能夠清楚明白地感受到自己是身處於夢境之中,甚至還有些人可以清楚自己正在做夢。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福克斯曾經指出,夢境中所透露出來的信息並非是人的無意識行為,而是意識的本身。這個觀點十分的新穎,而福克斯能夠自信得提出這個觀點是基於他廢寢忘食的實驗、觀察以及分析。

或許有許多人都曾經有過“清明之夢”的經歷,但是大多數人清楚自己正處於夢境這種感覺只是一閃而過。

但是,也有一小部分人,他們既能夠感受到自己處於夢境之中,又能夠回憶起現實生活中的記憶,而對於這類人而言,控制夢境,就變得有可行性了。

雖然這個觀點聽起來十分的玄關,但是,經過心理學家們的實驗觀察,利用“清明之夢”來控制夢境並不是一件無法完成的事情。

第二、半夢半醒的狀態

俄國心理學家烏斯寶斯基也將“清明之夢”稱之為是一種“半夢半醒的狀態”,他曾在自己的書中列舉過這樣一個例子:在這棟房子之中,只有我和一只黑貓,就此之外沒有任何人,我一定是在做夢,我告訴我自己。

但是,我要怎樣證明自己是在夢裏呢?不如這樣吧,我現在想象那只黑貓其實是一只巨大的白色狗狗,如果黑貓真的變成了白狗,那麼就能夠說明我此時此刻正處於夢境之中。

因為如果不是在夢裏,黑貓是絕對不可能變成白狗的,物質不會隨著我的意識形態而發生任何改變。

我的話還沒說完,假設黑貓真的變成了白狗,那就說明,我確實是夢境之中,並且此時此刻的我是一種清醒的狀態。

事實上,現在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控制”一詞並非是一個正面的詞匯,放松自己的情緒與狀態,實際上要比時刻控制著自己的情緒和狀態更加健康,而夢境之中暴露出的自己通常是日常生活中我們忽略的自己。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人們之所以想要掌握自己的夢境,就是因為想要去除心中積累已久的欲望。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是想要真正地了解自己,畢竟,夢中的自己其實就是一個隱藏著的“真正”的自己。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編輯 | 前後黑白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Satterthwaite TD, et al. (2014) Impact of puberty on the evolution of cerebral per- fusion during adolescenc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11:8643–8648;Skene NG, Roy M, Grant SG (2017) A genomic lifespan program that reorganises the young adult brain is targeted in schizophrenia. eLife 6:e17915;Mercier, H., & Sperber, D. (2011). Why do humans reason? Arguments for an argumentative theory.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34(2), 57-74.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