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見他不理我周公解夢的簡單介紹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人類的大腦好像一部自動運轉的機器,不斷進行思考和判斷,也正是這些思考和判斷影響著我們的情緒。

諾貝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把思考分為兩個系統:快系統和慢系統,慢系統是理性分析的,正確率高,但是效率較低;而快系統往往是自動的,效率高,但更容易出錯。

我們的情緒更多的是受到快系統的影響,同時因為其較高的出錯了,所以很多的負性情緒都源於快系統陷入了認知的誤區。

認知理論總結了很多的認知陷阱,比如災難化、非黑即白、過度概括等等。今天我想從另一個角度,歸納一下合理認知的兩個原則。

第一原則,我總結為“有效原則”,就是能夠大概率的解釋我們的經驗世界。我們學習的所有自然科學知識基本都符合這個原則,比如牛頓力學,現在知道它不是絕對的規律(只適用於宏觀和低速的物質),但可以解釋生活中大多數的力學現象,所以我們不必時時采取質疑的態度。

但有些心理問題就違背了這個看似簡單的規律,比如說常見的“疑病癥”(DSM5中稱為疾病焦慮障礙),特點就是總懷疑自己得了某種嚴重的疾病,多次到醫院檢查都沒發現問題,但自己仍然堅信自己得了病。

第二原則,我總結為“有利原則”,也就是在無法判斷規律性的時候,采納一個對自己有利的解釋。

我常舉這樣一個例子:某人走在路上,看到一位同事,熱情地打招呼,但同事低頭看手機走開,沒有回應。這個情景可以有多個解釋,比如:

“同事故意不理自己,裝作看手機”

“同事專心刷視頻,沒看到自己”

“同事正接到一個十分重要的信息,雖然看到了自己,但無暇回應”。

這些解釋一時都無法證明,那麼該如何選擇呢?應用認知的第二原則,自然不會選擇第一個理由,因為這個不是一個讓自己有利的想法。

所以,有效和有利是兩個讓自己免於陷入認知誤區的有力工具。

但這個工具的熟練運用還需要練習,比較簡便的一種方法就是經常問自己這樣幾個問題:

“這個想法有什麼證據嗎?”

“以往的經驗支持這個想法嗎?”

“還有別的解釋嗎?”

“這個想法會讓事情變得更好嗎?”

作者介紹

作者:張若萊

京師博仁全職心理咨詢師

從業經驗:5年 1000+小時

擅長領域:焦慮、抑郁等情緒、人際關系、青少年親子關系、厭學等

寄語:要得到不一樣的結果,最好做些不一樣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