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夢見老公網魚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三塔路上的運河邊,有一“狀元及第”的牌坊,牌坊前是一河埠頭,河埠頭的平臺上,整齊地排著十來只長方形塑料桶,桶後面站著一排人,有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雙手合掌低著頭。那不是在拍電影鏡頭,也不是在看有人跳河,那是一群放生者,正在舉行放生儀式。

塑料桶裏裝著各種魚類,大部分是鯽魚,其他也有鯉魚、黑魚、甲魚、泥鰍、黃鱔等,而岸上已有幾個老漢拿著撈竿在等著撈魚。路人有人在忿忿不平:“人家在放生,這些撈魚的真不是東西,不怕報應。”

而我們生活在運河邊的人,對這種場景早已習以為常,我說:“每天不知有多少魚被放下去,撈走的只是極少部分。而且那些在河邊不遊走,浮在那兒的魚,不撈走也是死。第二天飄在河邊白花花的死魚,還汙染了河水。有些魚類根本不適合在運河裏生長。”

那天有親戚來,去用餐走過運河邊,一輛電瓶三輪車飛快地從我們身邊擦過,路人不滿:這綠道上怎麼能駛電三輪?還那麼快?我一看就說:“是放生的,車上是魚,去前面河埠頭。”

親戚問:“你怎麼知道?”我說開三輪的就住在我們家一樓,夫妻倆賣黃鱔的。聽說是放生,親戚說那我們看看。我告訴說,等不及的,她們要好一會,長的個把小時,要做儀式的。果然河埠頭兩位女士等著,看魚桶放在了河邊,就拿出了手機。

一般來說,寺院組織的放生,有三個程序:灑凈誦偈、說三皈依、放生發願。這都是在僧人的主持下進行的,程序十分復雜,沒個半天怕是結束不了。而民間自發的放生,就沒那麼多規矩,但誦經和發願還是必做的。你看女士用手機放音樂就是誦經,誦《心經》、《往生咒》和《大悲咒》。而發願就隨各自情況了,放生的目的就是求福報,希望有好的報應。

佛家放生一般定在每月的初八、十五、二十五、三十,或菩薩的紀念日。可民間卻沒有這樣的講究,我聽樓下的鄰居說,每天都有好幾百斤魚被拉去放生。

本來一樓的夫妻倆長期在附近吉水菜場賣黃鱔、劃鱔絲,可近些年以賣放生魚為主了,常見男的騎著電三輪趕來趕去,把成筐的魚倒進運河裏。

那天見他往菜場邊上的運河倒了六筐魚。我好奇,問六筐魚應該有上萬條吧,這魚那麼小,才兩指大。女的回答:“沒有,才千把條,今天的魚大。”我說你們這魚不放生沒人要的,誰吃那麼小的鯽魚。男的說,進來就是放生的,不放生根本沒人要。你看,這放生已成了一條產業鏈。

放生興於佛教,以宋代為甚,佛門禁殺生,僧人不殺生,並要求信佛之人也不殺生,於是就衍生出放生習俗。

我的家鄉諸暨,宋代時有個縣令叫潘華,是個信佛的人。在他做縣令時,禁止全縣捕魚,後來奉詔入朝做官,他放心不下這魚,就說,夜裏做了個夢,夢見江河裏的魚向他哭訴:“長者走了,我們不免被人宰殺。”於是專門寫了《夢魚記》,希望後人也禁止捕魚。

我們無法猜測這夢是否是真,後來者是否也禁漁,但縣城前的浦陽江裏魚確實多,小時候在江裏洗澡,只要拿住毛巾的四個角,兜一下總能兜住幾條小魚。而江對面有專門以打魚為生的村子,叫鸕鶿灣村,常見鸕鶿灣村捕魚的船隊,在江上一字兒排開,將鸕鶿趕到江裏捕魚。

後來由於生態遭到破壞,江河裏的魚越來越少了,政府有關部門不得不每年進行放流,以恢復生態系統。與江河中的魚同時消失的,還有一種職業:漁夫。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大概是生活好了,老百姓有錢了,出現了放生者,使江河中的魚又多起來,現在的運河邊隨處可見垂釣之人,以及撈魚、網魚的人。這是好事,說明生態系統在恢復,說不定在不久的將來,漁夫會重出江湖。

我不是信佛之人,也不放生,聽說放生的人,是不吃放生之物的,而我大概是做不到不吃魚的。但每當我看見運河邊的放生者,見他們在默默禱告,我也在為他們祈禱:願放生者好人有好報,發的願得以實現。願魚兒們暢遊江河,魚蝦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