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夢大全周易解夢炕席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古都西安的文化底蘊深厚而悠久,

它的歷史厚重感

任何一個現代化城市都無法取代。

而西安高新區,

一個代表西安乃至西部高新科技產業前沿的領地。

一直以來都是以“時尚+科技”的形象

亮相於大眾眼前。

眾所周知

一個城市的長遠發展,

僅僅依靠現代化是遠遠不夠的,

還需要文化來支撐,

因為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靈魂。

西安高新區

作為全國年輕一代城區中的佼佼者,

在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的背後,

隱含著歷史與現代的碰撞。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一個城市的歷史遺跡、文化古跡、人文底蘊,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文化底蘊毀掉了,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要把老城區改造提升同保護歷史遺跡、保存歷史文脈統一起來,既要改善人居環境,又要保護歷史文化底蘊,讓歷史文化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

作為西安最具現代化的城區,

高新區並不缺少厚重的歷史文化。

現在,跟著小新一起“穿梭古今”,

品味高新區的人文之美~

提起高新區,你先能想到什麼?

是璀璨奪目的夜景?

是高樓聳立的大廈?

還是卓然領先的科技?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但若說高新區鼎鼎有名的街道,

我想熟悉高新區的人們一定會先想到唐延路。

唐延路擁有著西北最大城市景觀大道,

可以說是西安城南最摩登的街道之一。

但這個極具現代化的地方,

其實也存留著古老的印跡。

西安高新區地名

多以“高新、科技”取名,

唯有唐延路的名稱源自遺址。

古老的隋唐城墻、延平門遺址

這便是唐延路命名的由來,

意為唐代的延平門遺址在這裏。

唐長安城墻遺址公園與唐延路緊密相連,

為這裏的繁華增添了不少文化氣息。

唐城墻遺址公園

唐城墻遺址公園,

是西安歷史最為深厚的公園之一。

它位於唐延路與灃惠南路之間的黃金地帶。

歷史上,

這一段唐城墻內有一座城門——延平門,

延平門建於隋初,

是隋唐長安城西城墻的最南門,

由北向南經過7個裏坊,

分別是崇化、豐邑、待賢、

永和、常安、和平、永陽。

1

2

3

4

5

6

7

唐城墻遺址公園

橫跨七個裏坊

延平門復原圖

唐城墻遺址復原處

“昔時金階白玉堂,即今惟見青松在”。

滄海桑田,

時間帶走了這座宏偉的城墻,

但卻抹不掉人類文明的印跡。

這裏有過風花雪月的無盡繁華,

也有過人走茶涼的悲傷。

紋樣

寶相吉紋

福鏡遺風

高新區將唐城墻遺址打造成街心公園形式,

以雕塑、園林景觀為表現手段,

同時考慮到周邊居住小區密集、人口集中的特點,

增加體育健身、兒童娛樂等設施,

在寸土寸金的都市黃金地段中

為市民提供一處集藝術享受、

文化鑒賞、活動休憩的高品位場所,

可以說唐城墻遺址公園的歷史人文價值

遠遠大於商業價值。

融匯古今,

來到這片鬧中取靜的唐城墻遺址公園,

你會恍若走入唐朝那盛大的都城長安。

說到高新區的歷史文化沈澱,

另外一個不得不提的便是木塔寺公園~

木塔寺遺址公園

木塔寺

隋唐長安城內著名寺院,據稱為“關中八大寺院”之首。始建於公元603年,是隋文帝為獨孤獻皇後所立,初名禪定寺。到了唐武德元年間改為莊嚴寺。後因寺內有木塔,俗稱木塔寺。它位於長安城西南隅永陽坊東半部,規模宏大,曾建有一座規制相同的七層木塔,氣勢宏偉。木塔寺在長安城的諸多佛寺中一直處於十分突出的地位,香火隆重。歷經千年的滄桑變遷後,目前僅存清康熙年間所建山門、東西偏殿和法堂等幾處遺跡。

2009年9月,

西安高新區決定在原木塔寺遺址的基礎上

建設木塔寺遺址公園。

它位於西安高新區一期和二次創業區交匯處,

北臨科技六路,南靠科技八路,

西接唐延路,東依太白南路。

公園在主體上以傳統園林為表現形式,

增加了許多具有時代感的現代元素,

最終形成了帶有遺址保護性質的現代中式園林。

“鋪首”造型石雕藝術

古總持寺木浮圖所在地

龍形印章漢白玉雕刻

內有6座大型書法浮雕

塔剎”石雕藝術品

雕刻有40多國文字的石柱

七座蓮花座臺石雕

木塔寺遺址公園以唐代元素為點綴,

配以佛教文化和詩歌、書法、雕刻,

以現代元素詮釋古老盛景,

暗喻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今,

木塔寺遺址公園

集詩歌哲學、美學體驗、生態園林為一體。

我們仿佛從木塔寺遺址公園中,

依稀看到了木塔寺昔日風采。

城市發展需要歷史文化的傳承。

一個城市要是留不住文脈,

文化很難得以延續,

市民就會少了歸屬感與自豪感。

高新區在尊重歷史、保護歷史文化的前提下,

對歷史文化遺存進行了合理開發。

除此之外,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方面,

高新區也是十分重視。

今年年初,高新區舉辦了

2019西安高新非物質文化遺產展。

通過展覽展示、現場表演、互動體驗等方式,

呈現來自高新區各鎮街的

曲藝、技藝、民俗三大類20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

為廣大市民群眾帶來一場獨具匠心的傳統文化之旅。

讓我們在品味“非遺”無窮魅力的同時,

也感受到了高新區對文化建設、文化傳承的重視。

新時代賦予傳統文化新內涵,

更帶來發展新機遇。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

是一個地區與民族文化“靈魂”的顯現。

在提倡弘揚“工匠精神”的當下,

“非遺傳承”對於高新區來說可謂是意義重大。

魚化泥叫叫制作工藝

古琴

眉戶曲子戲

集賢鼓樂

北張村楮皮紙

高新區興隆街道北張村的楮皮紙制作技藝起始於漢代,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在歷史的傳承過程中,北張村一直沿用的傳統造紙工藝,全部由手工完成,這種古老的手工藝使用工具簡單,但操作工序復雜,出一張成品紙要經過72道工序,需要付出非常艱辛的勞動。

魏氏霸王針點穴推拿技藝

西安魚化地區漳滸寨村的魏氏霸王針點穴推拿技藝起源於清末宮廷禦醫王郎中,是吸收歷代針灸點穴推拿手法的精髓後創立。魏氏技藝是將針灸、推拿、點穴、正骨混為一體,集民間中醫之大成,同時周易、武功、醫療三者兼學,可以說一個人就練就了十八般武藝。

千年手藝編蘆席

西安市谷子硙村的編織蘆席技藝有三百多年歷史。主要編炕席、席包,同時還編織頂棚席、席籠等,長期供應著鄠邑和長安大部分群眾的生活所需。蘆席編織技藝包括加工蘆篾和編織兩部分,共有十余道工序,其中包含著獨有的經驗知識和技能,它是早期人類利用自然創造生活文明的典範。在時光的流逝中,一代代手工藝者用溫暖厚實和粗糙的手掌,將承載著人類生命體驗和情感記憶的蘆席延續下去。

對於高新區而言,

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絕不僅是“沈睡的故事”,

更是高新區開創光輝未來的重要基石。

創新與傳承是文明發展的永恒主題,

高新區正努力將文化標簽和文化形態,

體現在城市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的方方面面,

彰顯於群眾實實在在的生活中,

書寫屬於自己的“高新文化”。

<End>

轉載請註明出處

編輯:鄢詩敏

審核:周艷濤

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點擊查看往期文章精選

這裏是高新!

劃重點!一張圖帶你了解高新區2019年工作要點↓ ↓ ↓

回首2018 | 一圖讀懂高新區2018年工作成績單!

射虎、十二轉就在明天!這個元宵,高新刷爆朋友圈!

玩轉民俗 | 非遺過大年,來高新玩點兒不一樣的!

花車!音樂!美食!狂歡!跨年還能這樣嗨?這次又被TA秀翻了!

八大突破工程兩百個突破項目!高新開啟2019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無夜景,不高新!

西安高新MIST音樂節華麗落幕!錯過了現場的你,還有機會!

喚醒你的高新記憶 !追光逐夢,城市蝶變故事大揭秘

一見傾“新”,你想了解的西安高新都在這裏!

“高新效率”升級項目落地,超然“成績單”彰顯“高新加速度”!

喜歡本文的親們,請在頁尾點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