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自己倒掉汙水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摘要:“虛懷若谷”,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當年毛澤東同誌率領中國共產黨進京“趕考”時發出“兩個務必”的殷切教誨,至今猶如黃鐘大呂,振聾發聵,引領中國建設與改革乘風破浪,勇往直前。新時代新征程,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歷史使命的共產黨人,必須著力修養汲取“虛懷若谷”的品格風範。

成語“虛懷若谷”出自《道德經》:“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形容非常虛心的樣子,能容納別人的意見(成熟的谷穗總是耷拉著頭,從不趾高氣昂)。老子《道德經》第十五章說:“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之為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在這裏,老子描述了一個行道之人的思考與行為特征:謹慎、警覺、嚴肅、融合、淳樸、渾厚、沈靜、飄逸。他深藏不露,小心謹慎;辦事遲遲疑疑,好像趟過冰冷的河水;待人柔順隨和,好像被春風消融的冰雪,準備流向任何地方。沒有主見,就是他的主見;沒有個性,就是他的個性;沒有特點,就是他的特點。或許這就是老子本人的真實寫照。

從古到今,關於“虛懷若谷”的典故也有很多,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禪師教做人”:為了解禪學的奧妙,有一位滿腹經綸的學者,不遠千裏去拜訪一位禪師。禪師在桌上準備了兩只斟滿茶水的杯子,然後坐下,開始講解佛學的精義。這位學者聽著聽著,覺得其中某些話似曾相識,也不是什麼高深的理論。他曾聽人說這位禪師道行高深,從他的話語中能夠得到很多啟發,但交談中並不覺得他有什麼特殊之處。於是,便認為他徒有其名,騙騙一般凡夫俗子而已。學者越想越覺得心浮氣躁,坐立不安,不但在禪師的講道中不停地插話,甚至輕蔑地說:“哦,這個我早就知道了。”禪師並沒有出言指責學者的不遜,只是停了下來,拿起茶壺再次為這位學者斟茶。茶杯還剩下八分滿,禪師也沒把茶水倒出,只是不斷往茶杯中註入溫熱的茶水,直到茶水不停地從杯中溢出,流得滿地都是。這位學者見狀,連忙提醒大師說:“別倒了,杯子已經滿了,裝不下了。”禪師聽了放下茶壺,不慍不火地說:“是啊!如果你不先把原來的茶水倒掉,又怎麼能品嘗我現在倒給你的茶呢?”

生活的哲學告訴我們,謙虛謹慎是修養深厚的表現,是高尚者的情操,是聖人君子的操守。敬人者人恒敬之,謙虛的人懂得尊敬和包容別人。反之,如果自以為是,驕傲自滿,註定是人人厭惡之人。一個真正擁有“虛懷若谷”品格的人,必然是一個優秀的人。行走在新長征路上的中國共產黨人,必須是一個心胸寬廣、淡泊名利、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的人,一個有修養的人,一個高尚的人。新時代,倡導老子倡導的“虛懷若谷”品格大有裨益。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比石頭軟,卻能擊穿石頭,人如果能虛懷若谷,戒驕戒躁,事業就能更上一層樓。全社會只有謙虛謹慎,增強憂患意識,才能獲取不竭的前進動力。謙虛謹慎、戒驕戒躁,中華民族才能常盛不衰。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改革開放取得的輝煌成就,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反復告誡全黨同誌必須始終堅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作風。2013年11月2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前往臨沭縣曹莊鎮朱村看望83歲的“老支前”王克昌,得知老人每天都聽自己講話後,真誠地說:“請你批評指正”,既充分彰顯了黨對老區人民的尊重和惦念,更折射出習近平總書記謙虛謹慎、敢於擔當、為國為民的品質,成為學習的典範。

守初心,不忘本。忘了本的聰明人,最終結局都是傻瓜。古今中外,概莫例外。在封建社會裏,人們常常以當官做老爺為榮,畢生孜孜以取。於是,一些看破紅塵的人就悟出兩條當官的捷徑:一條是殺人放火受招安,一條是隱居深山待招聘。《水滸傳》描寫了宋江等一百零八將在山東梁山泊造反起義後來受招安的故事。這支農民起義軍打著“替天行道”的杏黃大旗,確切地說他們當中沒有人能說清楚這面旗的真正含義。後來,宋江解釋說,替天行道就是為朝庭做事。這樣做就可以青史留名,光宗耀祖,榮耀子孫。於是,一百零八將有了奔頭和歸宿,他們真的替朝庭殺起人來,走上了一條自我否定的絕路。當時,方臘起義軍勢力很強大,朝庭打不下,便派遣宋江去征戰。打敗方臘以後,一百零八將死傷不少。而做官之後的宋江,日子過得並不舒心。倒是武松、魯智深等幾個沒去京城領官做的人過得逍遙自在,一如既往地快活著。這說明,一個人一旦背離初心,做了自己曾經極力反對的事情,就是墮落。宋江墮落的歸宿,就是喝下皇帝送來的那壇毒燒酒,便從此駕鶴西遊。人生被稱作單行道,調頭轉向很難,尤其是在跨進成功之門後,常常面對著眾多巨大的外來誘惑,讓人眼花繚亂、不能自己。“這山望著那山高”,宋江中了朝庭的“調虎離山計”,帶著弟兄們下山去,向心中的高矗的山巔爬去,爬上以後才發現上當,都當了傻瓜。有媒體曾梳理過53名落馬貪官的懺悔書,發現有14人以“我是農民的兒子”開頭展開敘述。其懺悔自責之意可以理解,但這也恰恰說明貪官們是一個忘了本的“壞兒子”。假如他們能真的始終銘記自己是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出身的孩子,從小就隨父下地種田,做家務活計,拾柴、撿糞、餵豬、放羊、打短工,受苦挨累,一年到頭饑寒交迫,苦不堪言,就有可能不會如此肆無忌憚地作奸犯科、違法亂紀、濫用公權、損公肥私了。現實生活中,確實大有口口聲聲標榜自己是“農民的兒子”的“壞兒子”在“身登青雲梯”後,就將自己的出身拋之腦後,與本宗漸行漸遠,不僅身體遠離了農民和土地,情感也變得疏遠起來。他們厭惡農村,蔑視農民,背叛農業,脫離農村農民的“隔心墻”壘得很高,下鄉走馬觀花,理政咋咋呼呼,說話裝腔作勢,更不用說接近鄉親、同吃同住同勞動了,不出事也就怪了。人間正道是滄桑。人生在世,忘卻本分,忘記初衷,泯滅良心,不幹人事,不走正道,腐化墮落,遲早會大禍臨頭,遭到報應。人民群眾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人民立場是我們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囑咐黨員幹部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他說,“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才能讓中國共產黨永遠年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只有不忘初心使命,牢記群眾路線,保持血肉聯系,才能凝聚起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磅礴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調心態,正航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良好的精神狀態,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人生的規律是:心態決定命運,心有多大人生的舞臺就有多大,有什麼樣的心態就有什麼樣的人生。秀才解夢的故事,最能說明這個道理。古時候,有位秀才進京趕考,住在客棧裏。考試前一天夜裏,他做了三個夢,第一個夢到自己在高墻上種白菜;第二個夢是下雨天,他戴著鬥笠還打著傘;第三個夢是夢到跟心愛的姑娘同床共寢,但卻背對背,誰也不理誰。第二天,秀才覺得這三個夢可能預示著什麼,便趕緊去解夢。算命先生一聽,連拍大腿說:“考試沒戲了,趕緊回家吧。你想想,高墻上種菜不是白費嗎?戴鬥笠打雨傘不是多此一舉嗎?和意中人躺在一張床上,卻背對背,不是沒戲嗎?”秀才覺得很有道理,便心灰意冷地回到店裏,收拾包袱準備回家。店掌櫃見狀奇怪地問:“後生,不是明天才考試嗎?咋今天就回走啊?”秀才如此這般地說了經過,店掌櫃樂了,說:“我也會解夢,我倒覺得,你一定要留下來考試。你想想啊,墻上種菜不是高種(中)嗎?戴鬥笠打雨傘不是說明你這次有備無患嗎?跟意中人背對背躺在床上,不是說明你翻身可得嗎?”秀才一聽,似乎也很有道理,於是精神振奮地參加考試去了,果然金榜題名。這個故事說明,心態不同會導致人生的截然不同。悲觀的人,先被自己打敗,然後才被生活打敗;樂觀的人,先戰勝自己,然後才戰勝生活。說到底,人生命運如何,由你自己決定。保持良好心態須做到:一是大度,即心胸寬。有句話說“呂端大事不糊塗”。其實,呂端小事也很不在乎。呂端被宋太宗任命為副宰相時很年輕,許多人不服氣。一次他列席朝議時,群臣中就有人嘲諷道:“這麼年輕就當副宰相,送了多少銀子……”顯然是對其不服。但呂端裝作充耳未聞,從容不迫地從隊列中走過。同僚中有人為此抱不平,退朝後,甚至為沒有打聽到嘲諷者的名字而懊惱。呂端便勸他們:“不,還是不要打聽的好。如果知道是誰,心中難免怨恨。不知道的話,也沒有什麼損失。”聽到這話的人,都誇贊呂端肚量寬宏,大為敬佩。大度方成大器。門縫裏看人,“扁”了別人,也“窄”了自己。胸窄多疑是痛苦的元兇,心大釋疑是快樂的開始。為人處世,將心比心。二是大氣,即有涵養。涵養就是善於理解、善於接受的能力,是對事物、對其他人保持寬容的態度。涵養是人的一種個性,它與文化修養有關,但有時不與文化修養成正比。現實生活中,滿腹經綸者行為齷齪、目不識丁者品德高尚的事例比比皆是。因為涵養不僅僅是掌握知識多少,而關鍵在於理解人的能力的高低。涵養表現在生活細節當中,一言一行都反映人的涵養如何。三是大誠,即守信用。誠是做人之道,為人之本。對自己,要真心實意地為善祛惡,光明磊落,毫不掩飾;對他人,要開誠布公,不隱瞞,不欺騙。一句話,誠實就是表裏如一,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四是大節,即有尺度。節是做人的根本。凡事須有度,哪一個方面的放縱,都可能給自己帶來極大的損傷。在《三國演義》裏,桃園三結義的三兄弟各有弱點: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飛敬愛君子而不恤小人,備則過於講究哥們義氣。劉備的江山,築於情義,毀於情義。尤其是關羽死後,為了給兄弟們報仇,劉備不顧趙雲等人的勸阻,率軍東征,結果導致劉備集團從強盛走向衰敗。教訓說明:講感情不可唯感情,哥們義氣害死人。凡事有尺度,過之不及。過分重情誼,就等於以私代公;過分行使柔術,就等於懦弱無力;過分標榜仁義,就接近於虛偽;過分強調正規,就接近於邪術。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曾經說:“事物的本身並不影響人,人們只受自己對事物看法的影響。”就是說,一切事物的根源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有權對該事物做出不同評價的我們自己,我們的信念、評價與解釋最關鍵。我們可能無法掌握風向,但我們至少可以調整風帆;我們可能無法左右事情,但我們至少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情。濕柴不能起火,灰心泄氣的人難以燃起熱情,也不會有美好的人生。做人的差距就產生在心態的調控上。血的教訓是:心態失衡,心情失控,人生航程將會跑偏。

戒浮躁,忌攀比。知足、知不足、不知足是人生航程的“校正儀”。做官做人做事關鍵在人生的價值取向,做官知足、做人知不足、做事不知足。知足者樂,知不足者勇,不知足者進,處理好了三者的關系,就能不折騰、不陶醉、不停步,從而真正拿到了人生價值的“金鑰匙”。當下的中國社會尤其是在年輕人中,或多或少充斥著浮躁、急躁、暴躁之氣。心煩意亂者有之,神不守舍者有之,東竄西跳者有之,急功近利者有之,弄虛作假者有之。為此,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寄語廣大青年學生:“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青年有著大好機遇,關鍵是要邁穩步子、夯實根基、久久為功。心浮氣躁,朝三暮四,學一門丟一門,幹一行棄一行,無論為學還是創業,都是最忌諱的。”一個人心浮氣躁,歸根結底就是缺少一些靜氣。寧靜才能致遠,平心才能靜氣,靜氣才能幹事,幹事才能成事。涵養靜氣的過程,就是在追求一種平衡,營造一種和諧,積蓄一種底蘊,成就一種境界。有一首名叫《不知足》的打油詩寫道:“終日奔波只為饑,方才一飽便思衣。衣食兩般皆具足,又想嬌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無田地少根基。買得田園多廣闊,出入無船少馬騎。槽頭結了騾和馬,嘆無官職被人欺。縣丞主簿還嫌小,又要朝中掛紫衣。若要世人心裏足,除是南柯夢一回。”確實,人的欲望永遠無止境。擁有了穩定的生活還要去追求安逸,擁有了安逸的生活還要去追求奢侈的物質享受。欲望是累贅,貪婪是毒藥。只要欲望沒有盡頭,就永遠不會有快樂。人生至理,知足常樂。有的人經常感嘆活得很累。累在哪兒了?一小半源於生存,一大半源於打油詩中的攀比,計較得太多了。攀比是什麼?是私欲急劇膨脹,是急功近利。一攀比,就會患得患失,滿腹牢騷;一攀比,就會心浮氣躁,失去理智;一攀比,就內心失衡,自卑自棄。其實,一個人是否幸福快樂,並不在於他擁有得多,而是計較得少。仔細想想,人這一輩子,赤條條地來,赤條條地走。人生需要做好心靈的減法,該舍即舍,不要吝嗇。唐朝詩人劉長卿在《別嚴士元》曾寫道:“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看不見”、“聽無聲”並非無所事事、無所作為、甘於平庸,而是一種恬淡的處世之道。恬淡就是不單純追求名利。莊子說過:“平易恬淡,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其實,人生之道極其簡單樸素,就是要有一顆平常心。俗話說,平平淡淡才是真。講“平淡”,就是對平常的生活要用平衡的心態,始終用一顆平常的心來面對生活、面對人生、面對挫折、面對災難,讓自己活得很輕松。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淡泊名利、甘於寂寞,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精神,是療治社會浮躁的一劑良藥。甘於寂寞,戒除心浮氣躁,不盲目攀比,珍惜現在所擁有的,就是世上最富有的人。當然,再謙卑的骨子裏也流淌著江河,做人要意誌堅定。車輛上路須帶“備胎”,做人做事也不可缺少未雨綢繆的底線思維。

淡名利,保誠實。做人要有基本人格,黨員幹部首先要人格高尚,忠誠老實。針對黨內存在的“兩面派”惡習,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領導幹部要把深入改進作風與加強黨性修養結合起來,自覺講誠信、懂規矩、守紀律,襟懷坦白、言行一致,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對黨忠誠老實,對群眾忠誠老實,做到臺上臺下一種表現,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越界、越軌。”明代王陽明曾用金子比喻人格,純度越高,品位就越高。國學大師王國維說過:“有境界自成高格”,這是被無數事實證明了的一條基本規律:修行靠個人。有位國王膝下無子,決定在全國遴選一個男孩為子,以便百年之後繼承他的王位。消息公布後,前來應選的孩子幾乎擠破了頭。國王把一些花種發給孩子們,告訴他們誰種出的花最美麗,就選誰做王子。幾個月過去了,孩子們紛紛端著種出的鮮花讓國王驗收。出乎意料的是,國王卻偏偏選中了一個端著空花盆的孩子。因為國王發給孩子的花種是煮過的,不會發芽。他想要選一個老實的孩子做王子。英國19世紀著名道德學家斯邁爾斯在《人生的職責》一書中,專門寫一章“正直和誠實乃安身立命之道”,強調“誠實是堅持原則、人品正直、獨立自主的核心要素。”共產黨人造福人民的本質就是求真、求是,容不得半點虛偽與作假。現在社會上假風日盛,假話、假事、假數字,不一而足,專家稱之為“社會信譽貧乏癥”。在這種情況下,黨員幹部更應該講黨性,保忠誠,提倡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反對投機取巧、嘩眾取寵、弄虛作假,確保時刻為黨和人民的利益而奮鬥,用自己的模範言行帶動社會風氣的好轉。從現實看,在兩種情況下守住誠信比較困難:一是難在有雄心的時候。雄心是創造的基礎,沒有雄心就不能成就事業。但這時候,如果把握不好,也正是容易出現問題的時候。因為有的人可能好大喜功,急於求成,圖虛名而不務實事,只顧當前不管長遠,盲目追求“轟動效應”等問題。如果雄心脫離實際,就會導致蠻幹,勞民傷財,遭受損失。1960年11月,蘇聯首腦赫魯曉夫要出訪美國,他要求航天部門在他抵達美國下飛機的同時,向月球發射一顆運載火箭。當時蘇聯運載火箭的發射研究可以說接近完成,然而接近完成並不等於已經完成。但航天部門把他的要求當成了指令,那邊赫魯曉夫到了美國,這邊則按時啟動發射按鈕,然而火箭卻靜靜地毫無聲息,一動也不動。火箭發射司令涅傑林元帥沈不住氣了,為了完成元首交給的“政治任務”,他不假思索地衝向發射現場,專家和技師們也都一窩蜂地跟了上去,抓緊搶修,完成任務。然而就在這時,火箭卻騰空而起,瞬間又跌回大地,一聲震天動地的巨響爆炸了,涅傑林元帥和幾十名專家全部喪生,使蘇聯失去了一大批航天精英,航天事業受到重創。由此可見,雄心一定要建立在科學的現實基礎之上。否則,就會招致無窮的後患。二是難在有私心的時候。私心是做事的大敵。正如清代李惺說的那樣:“名心盛者必作偽”。分析一下我們身邊發生的種種弄虛作假、形式主義現象,都是受名利驅使。其實,瞞人只能瞞住一時,世人是不會長久被欺騙的,到頭來只會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有人說,“老實人吃虧”,現實生活中的確有這種現象,但老實人吃虧不是事物的本質,老實人雖虧於一時,但絕不會吃虧一生。作假的雖能占便宜於一時,但絕不會一生都占便宜。沒準你這兒占了便宜,別處卻出了一個事,還是打一個平手,甚至把老本都搭上了。歷史表明,假話不能長久。正如林肯所說的:“你可以在一定的時間裏欺騙所有的人,你可以在所有的時間裏欺騙一定的人,但你不能在所有的時間裏欺騙所有的人。”忠誠老實的人終將取得他人的信任、敬佩和支持,虛偽的人其真實面目必將暴露無遺,小則讓人反感,大則身敗名裂。一些貪官落馬,就是因做“花活”露餡而被帶出來的。

有操守,知敬畏。人,趨於完善之後,就是動物中最好的;而一旦脫離了法律和道德的約束,卻又是動物中最壞的。放肆、放縱、放任是身敗名裂的“致命傷”,防線、底線、紅線是守護前程的“生命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領導幹部帶頭依法辦事,帶頭遵紀守法,牢固確立法律紅線不能觸碰、法律底線不能逾越的觀念,不要去行使依法不該由自己行使的權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循私枉法。有一篇小說的主人公這樣描述人生:“人生若鼠,為了一張嘴,一輩子都是瓷瓦片揩屁股,戰戰兢兢。”從某種意義上說,戰戰兢兢,可以有效地規避人生旅途上的風險和苦難。但凡出事者,皆因思想上沒防線、心裏頭沒底線、行為中沒紅線,我行我素、膽大妄為。任何人,都得有敬畏之心,懂得害怕。要樹立學法知法的觀念。法盲比文盲更可怕。現代社會就是法治社會,不學法不知法,既無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弄不好還會妨礙或損害他人和社會的利益。所以,要知道什麼事可幹什麼事不可幹,什麼人可交什麼人不可交,什麼地方可去什麼地方不可去,這就是必有的防線。要樹立虛擬世界有實禍的觀念。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在給人們帶來許多便利的同時,有害信息腐蝕人、滲透策反拉攏人、熱點敏感迷惑人等負面影響也日益顯現。所以,要知道做人做事的底線在哪裏,邊界在哪裏,不出局,不越線,確保不出事。要樹立罪與非罪的門檻很低的觀念。必須承認,罪與非罪之間確實有一道門檻,但是這道門檻決不像人們所想得那樣高,相反卻很低,低得往往一不留神就過去了,就是一念之差,一時僥幸,一時糊塗。錯與罪,都是量的積累,常常是量變不自覺,質變止不住,真正到了質變時,你不想作惡都不行了。所以,要明白政策法規的紅線是什麼?踩紅線意味著什麼?不能以惡小而為之,從小事做起,守好規矩,管好自己,把握自己;要樹立運用法律手段處理各種問題的觀念。用法關鍵是要有較強的法律意識,它包含著三個層次:一是要了解各種法律知識,這是啟迪法律意識的基礎;二是法律心理狀態,實際上是法律感,不僅包括對現行法律的評價,還包括對立法的要求。三是熟悉和掌握法律學說,這是法律意識的高級階段。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主要還是第一層次的,學法知法。當生活中碰到具體問題時,能夠知道黨和國家有什麼法律法規,自己應該怎麼辦,不這樣辦會怎麼樣?共產黨人只要不逾越做人做事底線,不觸碰法紀的“高壓線”,不斷築牢思想防線,就不會被“設局”、被“下套”,也不會掉入陷阱,倒在成功前的“一米線”上。

“滿招損,謙受益”。“虛懷若谷”,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當年毛澤東同誌率領中國共產黨進京“趕考”時發出“兩個務必”的殷切教誨,至今猶如黃鐘大呂,振聾發聵,引領中國建設與改革乘風破浪,勇往直前。新時代新征程,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歷史使命的共產黨人,必須著力修養汲取“虛懷若谷”的品格風範。

作者:徐雲鵬 言實

點擊↓↓“了解更多”查看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