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圈豬兩頭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吳承恩在《西遊記》第18回中對豬八戒的形象是這樣描述的:“黑臉短毛,長喙大耳,穿一領青不青,藍不藍的梭布直裰,系一條花布手巾”,毫無疑問,原著中的豬八戒是一頭長相醜陋的黑豬,絕不是影視劇中“白白凈凈、憨態可掬”的呆子形象。

在1962年的戲曲電影《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中,豬八戒的臉譜也是黑色,當時人們還沒有“白豬”的概念。

如今上了年紀的人經常會感嘆,現在豬肉的味道不如以前的香,以前過年煮上一鍋豬肉,一條街的人都聞得到香味,現在怎麼吃都吃不出來以前的味道。這除了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能吃到肉不再是“奢侈”,經常吃肉造成的新鮮感、滿足感降低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豬的品種變了!

【早在五六千年前中國就開始馴化豬作為家畜】

早在遠古時期,中國人就馴化了牛、羊、馬、豬、狗、雞六畜,古語有雲“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說的就是它們。豬在古時候叫“豕”,是六畜之首,在新石器時代就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出土過大量陶土燒制的紅陶豬、灰陶豬,紅山文化遺址中也出土過很多玉豬。豬多子有福相,是早期人類重要的食物來源,甚至有無“豕”不成“家”的記載。古時候在祭祀活動中也經常用豬來祈福,中國馴養豬作為家畜至少已經有五千余年。

而我們馴化的本土豬實打實的幾乎都是“黑豬”,有很少一部分是“花豬”,體形短粗,沒有純白色的長條豬。很多80後應該還能回憶起來小時候鄉下養豬的場景,那時候幾乎養殖的都是黑色的本土豬,而90後的人去回憶養豬的場景,大多已經是白色的豬了,中國人對豬毛顏色的認知,明顯產生巨大變化,這短短幾十年到底發生了什麼?能讓“黑豬”都變成了“白豬”。

【黑豬在“黑白”大戰中完敗】

五十年代中國從蘇聯小規模引進了“大白豬”,到了六七十年代,大規模引進英國的“約克夏豬”,丹麥的“長白豬”,美國“杜洛克豬”等外國品種的豬,而這些豬有一個明顯的標誌:全都是白色的豬。這些豬經過數代的雜交、優化使其更適合在中國養殖,但需求量不大,一直沒推廣開來。

到了八十年代,開始富裕起來的中國人對豬肉的需求猛然增長起來,人們突然發現豬肉不夠吃了,這時候這些“洋白豬”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本土的黑豬,按照200斤出欄來算,需要生長10-12個月,一些品種甚至需要一年以上才能長這麼大,而一頭洋白豬只需要5個月,就能長到200-300斤。加上相對黑豬來說,洋白豬“不挑食”,產出的瘦肉也多,飼養成本低,養殖戶賺的錢卻更多了。短短幾年時間,由黑豬主導的國產豬肉一下就就被國外白豬給打敗了,從此白色的洋豬遍地,中國人腦海裏豬的顏色,也逐漸從黑色變成了白色。

除了養殖成本高,本土黑豬消亡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肥肉太多了,中國的土豬幾乎都屬於“脂肪型”的豬,這也是我們長期馴化過程中的自然選擇,這種土豬長大後能胖出來一臉的褶子,腿短肚子大,肚皮經常能貼地面走。而人們富裕起來以後,對瘦肉的需求量是要大於對脂肪的需求的,這樣能產出60%以上瘦肉的“洋白豬”就又占到了先機,徹底將國產土黑豬“雪藏”了起來。

【黑豬的味道是不是真的好】

黑豬肉和洋白豬的味道對比到底如何?拋棄一些主觀因素外,從客觀上來講養殖一年以上的才出欄的黑土豬,是比四五個月就出欄的洋白豬肉香味更足的,市面上現在也有很多賣黑豬肉的,價格比較昂貴,但確實更好吃一些。

浙江有一種本土黑豬叫“兩頭烏”,那是用來做東坡肉的上上之選,當年蘇東坡寫《豬肉頌》的時候,想必用的也是它吧。

——老井說——

東北也有一種純黑色的古老豬品種,為啥東北的豬肉燉粉條、鍋包肉、溜肉段名氣那麼大?少了這黑豬肉,吃到嘴裏都不香了。還有山東做豬頭肉一絕的“裏岔黑豬”;海南臨高也有吃米飯和小魚幹長大的“臨高乳豬”,這些都是超級優質的本土黑豬肉,口感極佳。

即便本土黑豬曾經“黯淡無光”,但只要愛吃的、會吃的、懂吃的人存在,國產黑豬就不會滅絕。現在吃肉的問題已經不是問題了,為了更極致的享受,更美妙的口感,人們遲早會慢慢舍棄洋白豬,重新去發現“國貨之光”的黑土豬之鮮美。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喜歡專註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註我,享受美食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