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兩只手臂長滿水泡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查證專家:@護膚在西塘 |浙江大學附屬二院嘉善分院皮膚科主任醫師

炎炎夏日,小姐姐們的防曬工作越做越精細,

陽傘、防曬霜、墨鏡、寬沿帽、防曬服、口罩......還有青島阿姨那令人印象深刻的臉基尼。

相比於小姐姐,男同胞們在防曬這方面就遜色許多了。然而據研究顯示,男性才更容易被陽光傷害!

以癌中之王黑色素瘤為例,據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數據顯示:超過90%的黑色素瘤都是由於暴露於陽光或其它紫外光中導致的皮膚細胞受損所引發的。

因不註意防曬,男性黑色素瘤(堪稱絕癥的皮膚癌)的死亡率高達59%,明顯高於女性。

除了黑色素瘤,根據另一項研究:過去10年男性患皮膚癌幾率增長了55%,比女性高出了20%!這些數字都在說明一個事實:男性應該比女性更重視防曬!

可根據統計數據,男性關註防曬的人數比女性少了近50%。

在進行了一番調查後,辟謠君發現導致男生疏於防曬的原因主要是:傳統思維作祟,認為防曬是一件很“娘”的事,是女生的專利。還有部分男生可能是因為“懶”。

今天辟謠君將逐一擊破這些謠言和刻板印象,並介紹一些簡單易行的防曬知識,讓每個人都可以遠離紫外線損害。

防曬也需要男女平等

是的!因為在紫外線面前人人平等,無論是男女都會被紫外線傷害。

太陽光照射入地球後,分為紫外線、紅外線和可見光,其中對人體傷害最大的是紫外線,它還可以細化為:長波紫外線(UVA)、中波紫外線(UVB)和短波紫外線(UVC)。

UVC會被臭氧層吸收,所以不足為慮。

剩下兩種紫外線就沒那麼好對付了,特別是UVA,它可以輕松穿透雲層、玻璃、衣物、表皮,直接抵達皮膚真皮層。

紫外線會對真皮層的膠原蛋白、彈性蛋白進行毀滅性打擊。這不僅會影響皮膚彈性加速皮膚衰老,還容易引起光敏性疾病、甚至皮膚腫瘤。

為了減少紫外線的傷害,人體會分泌一種叫黑色素的物質。黑色素可以吸收紫外線,減少紫外線對人體的傷害。通常來說,紫外線越強烈,體內合成的黑色素就越多,皮膚會漸漸出現應激反應,開始變紅、變黑。

但很可惜,黑色素抵禦紫外線的功能是有限的,而且受損細胞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自我修復,有時候舊傷未愈又添新傷。

除此以外,由於男女生理構造不同,男性從事的工作也更偏向室外工作,比如:貨車司機、建築工人、軍人、銷售等......相比於女性來說暴露在紫外線下的時間和場景也更多。

在陽光面前人人平等,男性甚至比女性更應該註意防護。

防曬的意義只是防曬黑嗎?

錯錯錯,大錯特錯。

相比於美白、防曬傷,防皮膚病和皮膚癌才是更為重要的。

前邊我們提到,當紫外線照射皮膚時,人體會分泌黑色素進行自我保護。但這也意味著你已經被曬傷了,皮膚病甚至皮膚癌的幾率將大大提升。

因曬傷而引發的皮膚病,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也就是老百姓生活中常說的“曬紅了”,本質和燙傷類似。日曬傷通常是由過度接受UVB(中波紫外線)後產生的一種急性炎癥反應。

暴曬數小時後,在曝光處出現鮮紅色的紅斑,嚴重者可出現水泡、破裂、糜爛;隨後紅斑顏色逐漸變暗、脫屑,留有色素沈著或減退。

自感皮膚燒灼痛明顯,嚴重的可出現全身癥狀,如發熱、頭痛、乏力等,甚至可以休克。

2.多形性日光疹

這種皮膚病多發於春天或初夏。患者在享受陽光後,面部或手臂易出現一些亮晶晶的皮疹,並伴隨皮癢癥狀。如果做好防曬後,這種皮疹幾日後會自動消失。

除皮疹外,有時還會出現紅斑、丘疹、結節、水泡、糜爛、結痂、落屑或苔蘚化皮疹。

3.慢性光化性皮炎

這種疾病多見於老年男性,主要致病光譜包括UVA、UVB和可見光。

急性期皮損表現為暴露部位水腫性紅斑、散在丘疹、丘泡疹以及糜爛、滲液;慢性期為暗紅色、增厚的扁平斑塊、丘疹、結節,部分苔癬樣變。

久而久之,就算衣物遮住的皮膚上也會出現皮疹。此病後期成假性淋巴瘤樣,即光化性網狀細胞增生癥,臨床上成獅面樣肥厚浸潤斑塊。

以上是我們常見的光線性皮膚病,此外,還有令大家膽戰心驚的皮膚腫瘤,也常和防曬不到位有關。

一顆黑痣能要人命?

每個人身上都會有幾顆痣,正常情況下這些黑痣,對我們不會產生什麼不良影響。但如果這些黑痣和組成它們的黑色素細胞發生癌變,就會形成臭名昭著的黑色素瘤。

它會從一個小黑點瘋狂長滿四肢,全身。最終變成大泡、大泡加小泡,潰破流水流血。

曾經因為病程發展迅速,跳躍性轉移,黑色素瘤是不治之癥。《非誠勿擾2》中孫紅雷扮演的李香山就是因為這種病去世的。有些相對幸運的病患雖然暫時保住了生命,但也經歷了截肢的痛苦。

目前對黑色素瘤最好的防治手段還是早發現早治療,如果你發現身上的痣出現,

形狀很不對稱,邊緣不規整,顏色不均一,直徑超過5毫米,原本平的痣明顯增大、突然鼓起。

那建議你去找專業的皮膚科醫生做個檢查。

近幾年我國黑色素瘤發病率有所提升,但還是比更喜歡曬日光浴的西方人發病率低一些。相對而言,國人更常見的是日光性角化病、皮膚基底細胞癌和皮膚鱗狀細胞癌。

這三種疾病在早期都會出現小丘疹、小結節,表面可有鱗屑。隨著病程加重會出現潰瘍、糜爛。

除此之外,日曬還會加重黃褐斑、白癜風,紅斑狼瘡等疾病。

看到這裏,各位小夥伴是不是對曬太陽有一絲絲擔心了呢?那如果紫外線這麼毒,我還要不要曬太陽了呢?別慌,只要學會正確防曬,太陽對我們還是利大於弊的。

如何正確防曬?

截止目前,國際上公認的科學防曬方法為ABC原則。ABC原則為三個英文單詞的縮寫,A為Avoid躲避,B為Block遮蓋、C為Cream塗抹防曬霜。

1.躲

最好的防曬技巧是躲。每日10:00-15:00是紫外線最強的時間。惹不起躲得起,所以這個時間段盡量少暴露在太陽下。

2.硬防曬(遮擋)

通俗理解就是通過外界穿戴遮擋陽光,以減少對皮膚的刺激。常見的方式有打傘、戴寬邊帽子、戴墨鏡、穿長袖等。當然這是比較傳統的,現在科技帶來新生活,有很輕薄的防曬衣、防曬傘、防曬口罩之類的。

但要註意紡織品的種類、顏色、密度都會影響防曬效果。在選購防曬衣物時,一定要關註UPF值。UPF指的是紡織品防紫外線的性能。UPF在50左右、紫外線透過率小於5%,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曬效果。

同理還有口罩,不同材質和生產工藝決定了不同用處,有些可以防飛沫傳染,有些防霧霾,要認清主打防曬功能。另外隨著時間推移和洗滌,防曬衣的實際效果會打折扣,別指望一輩子不離不棄!

3.軟防曬(防曬霜)

一般分為物理防曬霜、化學防曬霜。這兩種防曬霜的差異主要在防曬原理差異,雖然在質感和使用方式上略有不同,但是效果都是很好滴。

防曬霜上常見的兩行數字是SPF以及PA。

SPF值是日光防護系數的英文縮寫,主要防UVB引起的皮膚曬紅反應。一般說來,防曬霜SPF指數越高,所給予肌膚的保護時間越長。

市面上一直被大家嫌棄指數太低的SPF20的防曬霜,用15(分鐘)*20=300(分鐘)。300分鐘就是這款防曬霜的防護時間。如果外出僅在5個小時以內,一款SPF20的防曬霜完全夠用。

PA+是防UVA引起的曬黑。

市面上的防曬霜一般存在PA+、PA++和PA+++三個等級。PA+表示低效防護,PA++表示中效防護,PA+++表示高效防護。

一般情況下,每一個“+”,代表防曬霜可以延緩肌膚被曬黑的時間為2~4倍。

可以按照自己不同的使用場景,選擇合適自己的防曬霜。

關於防曬霜的幾個常見誤區

1.塗點就行?

無論使用哪種防曬霜,使用量一定要夠。其實很多人,靠著一瓶防曬霜度過了一個夏天,使用量遠遠不夠。量不夠時,完全達不到防曬效果。一般一張臉需要硬幣大小的防曬霜才夠。

2.出門前半小時提前塗?

其實未必!防曬霜不需要吸收。

只要輕輕拍勻(別使勁打圈),停留在角質層表面,靜待成膜起效即可。

目前工藝多數防曬霜成膜時間很快,根據使用說明,不必呆板的等二三十分鐘才敢出門。

3.是否需要隔兩小時補塗?

作為重癥懶癌患者,我是從內心抗拒這樣的說法,尤其在室內工作就算了吧。

實際應用中要考慮這款產品性質如何,是否防水?有沒有明顯出汗……

如果是在海邊衝浪,那還是要及時補塗的。

4.陰天也要防曬嗎?

很不幸,目前的看法還真是這樣。

UVA作為光美黑的老大,比勞模還勞模,一年四季從不偷懶,陰天雨天照樣工作。

加上UVB、藍光等兄弟姐妹時不時助力。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希望各位朋友無論男女,都能從今天起重視防曬,正確防曬。如果身邊有不註意防曬的朋友,一定要讓他們知道呦~

參考文獻:

《全球人群因患皮膚癌導致的死亡率不斷上升 男性尤為明顯》,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澳大利亞:防曬可降低年輕人群黑色素瘤風險》,北京大學腫瘤醫院

《美國、中國、全球!三大癌癥報告出爐,中國表現“搶眼”》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郭軍:“黑老大”死磕黑色素瘤的血性》,醫默相通

《Skin cancer rates rocket by 45% in 10 years》,Cancer Research 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