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在別人面前撒尿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作者 | 小甜甜

昨天晚上發生了一件很尷尬的事。

4歲的兒子在浴室裏洗澡,我擔心水盆裏的水冷了,進去想給他重新換水。

沒想到一進去就看他揪著自己的小雞雞玩得不亦樂乎,還說:

“媽媽,你看,這個好好玩啊,好舒服啊。

你要不要摸一摸?”

老母親當場懵逼,上演一個什麼叫尷尬到什麼叫腳趾頭能摳出來三室一廳。

孩子對於人體,尤其是性器官的好奇,幾乎是與生俱來的。

這不是性早熟,而是每個孩子都要經歷的關鍵期。

孩子對性的好奇,是有階段的,每個時期都有所不同。

3-6歲:“我從哪裏來”

大概每一位家長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遇到過奪命三連問:

媽媽,我是從哪出來的?

為什麼我有小雞雞你沒有?

為什麼男孩子尿尿時站著,女孩子卻蹲著?

我不知道你們是怎麼回答的,我只記得小時候,當我問我媽媽,她非常不耐煩地把我扒拉到一邊,嚇唬我:

垃圾桶裏撿來的,你親媽媽把你扔了,你得聽話知道不?

嚇得我好長一段時間都乖乖聽話,生怕一個不小心,就被“新媽媽”扔了,當然等我慢慢長大,也就知道這是騙人的。

但我很羨慕小區裏的一個小女孩,她爸爸媽媽感情很好,當她問媽媽這個問題的時候,她媽媽非常大方地告訴她:

你是從媽媽肚子裏掉出來的,因為爸爸媽媽相愛,才有了你呀,所以你也是我們的小寶貝。

這樣的對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讓我生活在惴惴不安的環境下,甚至會懷疑我的爸爸媽媽並沒有那麼愛我,甚至缺失安全感。

直到我長大了,才發現這樣的並不是個例。

我們上一代的家長,很少有把“性”以及相關的知識擺在臺面上來,在他們看來,這不是小孩子該知道的,甚至如果被小孩子追問,還會羞惱,指責孩子:

“那麼小年紀,整天胡思亂想,不學好!”

其實,從3歲開始,孩子的性別意識開始出現。

註意,這裏的“性別”和“性”還有所不同,主要是指:

他們會對性器官產生興趣,開始好奇男孩和女孩的不同。

你是男的,我是女的。

你站著尿尿,我蹲著。

他們也會開始十萬個為什麼:

它為什麼長這樣?

噫,爸爸的小雞雞為什麼比我的大?

但這並不代表,這就是“壞孩子”。

3-6歲,是孩子的性蕾期,他們也會產生所謂的“性快感”,所以會有騎枕頭,摸小雞雞這種事情的,這些行為也都是正常的。

之前看網上有個帖子,網友說,他很小的時候不懂事,有段時間隔著褲子會抓小雞雞,被媽媽看見後,不分青紅皂白上去就打了他兩巴掌,罵他:不要臉!

這件事給他產生了非常深刻的陰影,導致長大後他“談性色變”,30多歲也不結婚,並且認為這就是不好的,令人羞恥的,不堪入目的。

這種根植在心裏的羞恥感,很難得到消解。

但凡,當時家長稍微懂一點性知識,告訴孩子,引導孩子,態度再溫和一點,都不會這樣。

圖片來源:《看起來很美》

所以,家長這時候,最好的做法,不是阻止,不是辱罵:

· 不要一驚一乍,不要打罵,不做負面的強化

如果孩子不是身體不舒服,就沒關系,不要特意去管他,讓他自己安靜地待一會兒。

如果你特意去強調,甚至情緒化,孩子對這個原本沒那麼在意的事兒,或者是無意識地行為,就更上心了,會好奇,變本加厲。

你可以說:

“很舒服是嗎?

但是我們在外人面前不可以這樣做哦,隱私的地方是不可以給別人看,也不能給別人摸的,而且這也是不禮貌的。”

給孩子安全感和界限意識。

其實,當家長放平心態,順其自然了,

孩子自然就對了。

對他們來說,這根本不是什麼不可告人的東西,他們就是覺得舒服了摸一摸,就像鼻子,嘴巴一樣,沒什麼區別。

· 不回避,不隱瞞

這個期間,面對孩子對性的好奇,以及“我從哪裏來”的問題,不要隨意應付,更不要編一些離奇的謊話。

你可以說:

“爸爸和媽媽相愛了,我們想要一個既像爸爸又像媽媽的小寶寶,於是爸爸就把身體的種子種到媽媽的身體裏,你在媽媽的肚子裏慢慢長大,十個月,你就從媽媽的肚子裏生出來了。

· 借助合適的工具,進行性教育課。

3-6歲,在孩子出現性別意識的時候,也是進行性教育的黃金時刻,

可以在洗澡或者換衣服的時候告訴孩子:

小背心、小褲衩覆蓋到的地方,

堅決不允許別人觸碰,

觸碰別人的這些地方也是不可以的。

每個人的身體只要自己不願意,

都不可以被別的人觸碰。

即便是寶爸寶媽們,觸碰寶寶的身體,親吻寶寶,也是需要寶寶允許。

你的身體你有說“不”的權利。

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科普的性教育繪本和動畫片:

3+《乳房(小雞雞)的故事》《我從哪裏來》

4+《我為什麼會生病?大醫生向孩子解釋身體的奧秘》《我討厭男孩(女孩),其實也不是》《請不要隨便摸我》《我不害怕突發危險系列》

5+《小威向前衝》《媽媽下了一個蛋》《威廉的洋娃娃》《我們的身體》《東方兒童性教育繪本系列》

強烈推薦這個動畫短片《小威向前衝》

6-11歲:開始知道了害羞

前段時間,我朋友說她9歲的女兒現在回到家就把門關上,你如果不敲門進去是要生氣的。

姥姥生氣得不得了,跟她“告狀”:

你看看你閨女,一個人在房間裏不知道幹啥呢,也不讓我進。

她還發現過,姥姥偷偷地從門縫裏看孩子是否在認真學習,她強烈反對了這種行為,因為孩子已經開始有了隱私意識了,家長不能隨便越過孩子的界限。

這件事,她化解得很棒:

首先,她肯定了孩子的感受(是不是有自己的小空間的感覺很棒呀?);

其次,她采用了共情(媽媽也是這樣過來的,日記本都偷偷藏起來),讓孩子明白這是正常的,消除對家長和長輩。

再者,她及時將規則告訴孩子(但是,你一定要記得,如果有什麼事拿不定,一定要告訴媽媽,媽媽會幫助你的。),讓孩子知道底線在哪裏,底線會讓孩子感覺安全。

最後,她的態度始終是平靜溫和的,沒有大驚小怪,沒有破門而入,更沒有粗暴指責,而是給予了孩子充分的尊重和信任。

圖片來源:《婚紗》

· 尊重孩子的空間

6-11歲,孩子開始有了隱私意識,知道了害羞,

他們洗澡的時候要把門關上,也習慣自己單獨住一個房間,更是知道了自己的性器官和別人的器官是不同的。

父母要盡量處理好家庭關系,

異性父母和孩子相處註意分寸。

即便是父母,也需要在孩子允許的情況下才可以觸碰孩子。

同時能要告訴孩子:

如果別人觸摸你後,讓你不舒服,甚至讓你保密,

這都是不對的,你一定要說“不要碰我“,

重要的是,一定要告訴家長。

·註意孩子的異常

其實,這個年紀的小孩子,已經懂得不會在公共場合摸自己的隱私部位,如果出現了這種行為,那你一定要註意了:

1.是不是身體不舒服?

有的男孩子會有包皮,他的隱私部位不舒服,小丁丁會發炎,所以家長要及時帶孩子就醫,判斷是否需要做包皮手術,尤其是一二年級的時候很多。

國外著名兒科教科書《尼爾森兒科學》建議:

如果孩子排尿的時候,包皮內鼓泡明顯,或過了10歲用激素外用治療也沒效果,則建議手術。

2.是不是心裏有變化?

之前有個老師說,班裏新轉來的一個學生就經常出現摸私處的情況,但醫生檢查是沒問題的。

原來是最近父母在鬧離婚,經常吵架,他非常沒有安全感,只能刺激私處。

心理學家說,當孩子遭遇突然轉學、課業壓力大、考試前夕、家庭氛圍凝重、父母離異等時,就容易出現自慰。

如果孩子對這種行為產生依賴,並且情緒上出現問題,會默不作聲,甚至和之前有很大的變化,父母就要及時幹預了。

·解決孩子的困惑

相比於6歲前的大大咧咧,敢上去就問:“爸爸,你為什麼要趴在媽媽身上啊?”

這時候的他們,已經是個大孩子了,能從心裏察覺的這是令人害羞的事,他們也會下意識回避,很羞澀,但同時,也充滿了好奇。

與其讓他們自己胡思亂想,從別人嘴裏,網上等你無法控制的渠道得到一些訊息,還不如坦蕩回答孩子的困惑,

同樣可以準備一些科普的性教育繪本和動畫片:

6+《學會愛自己》《女孩,你該知道的事》

8+《爸爸說給青春期兒子的秘密話》

父母用書:《從尿布到約會》《重要的“性”影響孩子的一生》

12-14歲:青春期的衝動

12歲之後,孩子身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女孩會來月經,男孩也會變聲、喉結突出,甚至會遺精。

這個時期的他們情感萌動,對異性產生強烈的好奇和幻想。

家長們切記:不要焦慮。

同時要告訴他們性心理和性道德:

“性是美好的”,但同樣,“性也會傷害一個人”;

告訴他們避孕套和艾滋病是怎麼回事;

不要輕易嘗試,不僅是對別人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

不要不好意思講出口,只有消除孩子們對性的神秘感和好奇感,才能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階段的衝動,以免因為無知而犯下大錯。

避免傷害別人,也避免被別人傷害。

每每讀到《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都讓人不寒而栗:

他發現社會對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強暴一個女生,全世界都覺得是她自己的錯,連她都覺得是自己的錯,罪惡感又會把她趕回他身邊。

她才知道最骯臟的不是骯臟,而是連骯臟都嫌棄她。

我是餿掉的柳丁汁和濃湯,我是爬滿蟲卵的玫瑰和百合,我是燈火流離的都市裏明明存在卻沒人看得到也沒人需要的北極星。

……

可是她有什麼錯呢?

當弱小的女孩用面包塗奶油的口氣對媽媽說:“我們的家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

媽媽卻詭異地看著她:“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性教育不就是這樣嗎。”

她一時間明白了,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還沒開學。

一個如此精致的小孩是不會說出去的,因為在父母眼裏這是臟的,她就覺得自己太臟了,自尊心往往是一根傷人傷己的針。

在這裏,自尊心會縫起她的嘴。

缺失性教育的孩子,走過危機四伏的成長,每個人都是青春的幸存者。

所以,不要談性色變,孩子每一個關於“性“的關鍵階段,都離不開父母的保護和引導。

那些難以說出口的“性教育”,一旦你放下心裏的那層隔膜,就會發現沒什麼大不了的。

性教育做得好不好,需要知識和技巧,

但更需要父母的智慧、包容和溫暖。

—— End ——

作者:小甜甜,1歲小甜甜協會宇宙第一後援團,自由撰稿者,旅遊雜誌專欄負責人。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