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路過莊稼地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一、乾陵選址的傳說

據說唐高宗逝世後,武則天詔令當時聞名朝野的大術士袁天罡和李淳風為皇上選擇葬地。二人遊遍九州,半年後回京交旨,都不約而同地說把陵址選在好畤縣(今陜西省乾縣)城北的梁山上,武則天便派人同他們一起去查看。

20世紀初乾陵

到了梁山,二人不約而同地走到梁山主峰半山腰停下,指著一塊地方說這就是選定的葬地。使臣問何以為據?袁天罡說,他在這裏埋下一枚銅錢。李淳風說,他在這裏釘下一顆鐵釘。使臣創開土,發現李淳風的鐵釘正好釘在袁天罡所埋銅錢的方孔中,在場的人無不拍手稱奇。使臣回京後,將所見所聞如實報告給武則天,武則天聽後噴噴稱奇,重賞袁、李二人,並決定將陵址選在梁山。

20世紀初乾陵司馬道

二、乾陵地宮鑰匙的傳說

傳說,乾陵地宮陪葬的金銀珠寶車載鬥量,地宮大門的棒槌形鐵鑰匙卻被守陵人不小心丟在乾陵溝壑中。一個道行很深的名叫達爾卻吉的喇嘛聽說此事後,便來到山上四處搜尋。

一天下大雨,達爾卻吉忽然發現東乳峰上的闕樓下金光閃閃,而且天上大雨傾盆,但那塊地上一點雨也未落。於是,達爾卻吉斷定這塊地下一定有寶物,便到附近農家借了一把鋤頭一陣狂挖。果然,挖出了一塊奇怪的石頭,樣子像一個石鼓,雕著許多奇怪的花紋,頂端還刻著一行填金篆字,旁邊畫著一輪彎月。拿著這塊石頭直奔乾陵,借助這塊石頭沒費多少勁就打開了乾陵地宮的第一道大門。誰知進去五六丈,竟然一頭撞在了另一道石門上。

這次,達爾卻吉用這塊石頭怎麼也打不開這道門。門鑰匙在哪兒呢?這天晚上,達爾卻吉夢見一位身穿朝服的官員說,另一把鑰匙在周家。於是天一亮,達爾卻吉就直接去了周家,看見周婆婆正用一把大鐵錘洗衣服。達爾卻吉施展法術把那把大鐵錘弄到手後就直奔乾陵,這次他非常順利地打開了第二道門,只見門裏面是金碧輝煌的殿宇和無數金銀珠寶。達爾卻吉兩眼圓睜,恨不得將所有珠寶都帶走。忽然,殿後出現兩名武士,把達爾卻吉捆了起來。武則天在一群宮女的簇擁下坐在大殿的龍椅上怒斥達爾卻吉,將他打入地牢,還把地宮鑰匙收入地宮,嚴加看管。從此,人間再也沒有發現過乾陵的鑰匙,幾千年來再也沒人打開過這個神秘的地下宮殿。

三、武則天怒貶牡丹

傳說,武則天當了皇帝之後,有一年重返長安,時值隆冬,大雪紛飛。武則天攜大臣、宮女到上林苑飲酒賞雪,大家喝酒吟詩,好不熱鬧。

武則天發現,皚皚白雪下有朵朵紅梅迎雪盛開,高興地吟起詩來。陪同賞花的大臣們看她如此好興致,爭相給她敬酒。這時,有大臣說:“梅花再好,畢竟是一花獨放,陛下如能下道聖旨,讓滿園百花齊開,豈不更妙?”其他人搖頭說:“如今三九寒天,梅花開放正合其時。若要百花齊放,須待來春。”當時武則天已有些微醉,故並未在意,由宮女摻扶著回到宮裏。回宮後,武則天酒興未消,仍想著讓百花競艷的事,於是令宮女拿來文房四寶,當即寫就《臘月宣詔幸上苑》:“明朝遊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寫完讓宮女拿到上林苑焚燒,報花神知曉。

第二天,武則天一覺醒來,醉意已消。這時,宮女進來稟報,說上林苑的花一夜之間全開了。武則天一聽大喜,想起昨晚寫的詩,急忙來到上林苑,舉目一望,滿園的芍藥、玉蘭、海棠、芙蓉、丁香等全部怒放。燦爛的朝霞映著花朵,皎潔的白雪襯著綠葉,各色花朵迎風搖曳,婀娜多姿,妖媚動人。這時,滿朝文武聽說寒冬臘月百花盛開,甚是驚奇,都跑來觀看。武則天溜達著來到一片牡丹園,發現牡丹枯枝獨立,沒有開放,不禁怒火中燒,心想牡丹抗旨不遵這還了得,於是下令:“牡丹抗旨不遵,將其連根鏟除,貶出長安,發配洛陽。”誰知,這牡丹也奇怪,一到洛陽便生根發芽,並開出了美麗的花朵。武則天知道後更加生氣,下令火燒牡丹。無情的大火映紅了天空,一株株牡丹在大火中痛苦地掙紮、呻吟,然而人們驚奇地發現,牡丹雖然枝幹已焦黑,但那盛開的花朵卻更加鮮艷奪目了。牡丹由於凜然正氣和對權貴不低頭的傲骨,後來被尊為百花之王,而洛陽牡丹慢慢地便聞名天下了。

四、乾州四寶的傳說

鍋盔、掛面、餷酥、豆腐腦被稱為乾州四寶,是乾縣著名的傳統小吃,被評為“中華名小吃”“陜西名小吃”。乾州是乾縣的舊稱,因唐朝時曾在這裏設立州府而得名。在《易經》裏,西北方稱為“乾”,而乾縣的位置恰恰在古城西安的西北方,故得名為乾縣。這裏地域遼闊,土地肥沃,民風淳樸,物產豐富,是關中地區盛產小麥的縣。因而,這裏的群眾多以小麥為主要糧食,並能做出各種花樣的面食,尤以鍋盔、掛面而馳名。

乾縣鍋盔歷史悠久。相傳,當年為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則天修築乾陵時,成千上萬的工匠、軍卒的飯食不能按時做成,因此影響了工程進度。無奈之際,有一名軍士將面壓在頭盔裏,放在火上烤,結果竟烙成了一個香酥可口的餅子。這種餅子邊薄心厚、表面鼓起、香味異常,吃了耐饑,久存又不鍍,受到廣大民工、士卒的歡迎和贊賞。因其形狀像一個頭盔,故名“鍋盔”。乾陵竣工了,鍋盔也以它獨特的優點而世代相傳,並延續至今。

掛面,也叫酸湯面、酸湯掛面,看著細而白,吃著筋而滑,並且耐存、耐煮,便於攜帶。不僅在乾縣境內,掛面已成為關中地區群眾日常食用和饋贈親友的一種佳品。相傳在修築乾陵時,士卒和民工不分酷暑嚴寒日夜苦幹,當地群眾為使他們吃上面條,便把揖好切細的面條搭在竹竿上曬幹,然後切斷捆把,連同調好的酸湯送到工地,面下鍋煮熟,入酸湯食之,不但能充饑,還能解乏止渴,的確為上等慰勞食飯。後來有人在酸湯中又加了漂躁,就成了如今的酸湯掛面。

餷酥是用馬油和面,包以冰糖,用青紅絲、綿白糖作餡,入鍋油煎,餅即發起成泡,顏色金黃,香酥可口。據傳餷酥原為宮中食品,唐代祭祀乾陵時將其作為供品敬獻,隨之流傳到民間。因馬油難得,故今多以豬油代之。

乾縣豆腐腦也是乾縣著名小吃。傳說修築乾陵時,士卒、工匠們用黃豆磨成豆漿,衝沸後飲用,後來有人不慎將石膏掉入豆漿中,豆漿凝結,有人放膽去嘗,很是好吃,此後人們便有意給豆漿中放入適量石膏讓其凝結,於是一種新的食品就這樣產生了。因其狀酷似腦髓,故人們起名豆腐腦,這個名字一直流傳至今。

五、翁仲偷瓜的傳說

凡是到過乾陵的人都知道,在寬闊的司馬道兩旁,整整齊齊地站著10對石人,他們個個身材高大魁梧,神態威嚴莊重,仗劍而立。這就是翁仲。

相傳有一年盛夏,老天爺幾十天都沒有下雨,好多人不堪酷暑而失去了生命。在乾陵侍立的翁仲渴得實在受不了了,於是一天午夜,一個翁仲聞到附近陽洪一帶出了名的白兔娃梨瓜的香甜味,忍不住跑到瓜田裏偷瓜吃。看瓜的吳老漢搜尋偷瓜者時,忽然聽到一聲巨響,一個黑乎乎的東西飛了過來落在他腳下。吳老漢嚇得半死,醒過神來一看,一個石官帽砸進地裏足有半尺多深。

原來,翁仲逃跑時恰好遇到了出來巡視的武則天,她一看翁仲的狼狽樣就明白了,她雖然很同情翁仲口渴難耐,但想到翁仲擅離職守,並且偷吃老百姓的瓜果,便怒火中燒,摘下翁仲的官帽削其官職,令隨從打他五十大板後讓他回到原位侍立。第二天,吳老漢順著翁仲留下的腳印尋去,發現在乾陵司馬道東側最北端的翁仲站立處沒有了腳印,吳老漢再往上看,發現這個翁仲的官帽不見了,由此斷定他就是昨晚的偷瓜者。現在到乾陵參觀,若是發現哪個翁仲沒有官帽,那他一定就是當年偷瓜的翁仲了。

六、袁天罡相面

袁天罡喜歡研究學問和學習技藝,他精通相術,看相的故事在“兩唐書”中皆有傳述。

袁天裏罡算命最準、最神的當屬給武則天算的一卦。據說,武則天還在繈褓中時,一天他到揚州都督府長史(即副都督)武士彟家中做客,見到武士彟的夫人楊氏,馬上說她“福大命貴”。這引起了楊氏的興趣,趕忙招來大兒子武元慶和二兒子武元爽請袁天罡為他們看相,袁天罡說“官三品,保家主也”。果然,到唐高宗時期,武元慶因門第關系官至宗正少卿,武元爽後來官至少府少監。楊氏又引出大女兒,也就是武則天的姐姐、後來的韓國夫人,袁天罷說:“此女貴而不利夫。”後來她嫁給賀蘭越石,果然早寡。最後,楊氏又讓人抱出穿著男孩衣服的武則天,袁天罡仔細觀察她的面相,驚呼:“龍瞳鳳頸,極貴驗也!若為女,當做天子。”

七、武則天馴獅子驄

獅子驄是外邦進貢給唐太宗的一匹馬的名字,由於鬈毛像獅子,所以叫作獅子驄。這匹馬長得高大威猛,神駿異常,但是性子暴烈,沒有人能馴服得了它。唐太宗是愛馬之人,為此很是著急。有一天,他帶著一群妃嬪到馬既來看這匹馬。唐太宗圍著獅子驄轉了一圈,不由得嘆息:“這真是一匹好馬呀,可惜就是沒人能馴服它。”眾妃嬪都默不作聲,一片寂靜。突然,武則天挺身而出,說:“陛下,臣妾能制服它。”唐太宗吃了一驚,只見武則天款款地說道:“不過,臣妾需要三樣東西。第一,鐵鞭;第二,鐵錘;第三,匕首。”唐太宗說:“這些都不是馴馬的東西,你要這些東西幹什麼?”武則天笑道:“陛下,這馬如此暴烈,必須用特殊手段。臣妾先用鐵鞭抽它,如果它不服,臣妾就用鐵錘錘它的腦袋;如果它還不服,臣妾就用匕首捅了它。”唐太宗聽後,倒吸一口涼氣,面前這個嬌弱如花的女子怎麼說起話來這麼狠呢?一時間唐太宗不知道該說什麼好,過了好一會兒才說了一句:“你真了不起!”

八、乾陵翼馬的傳說

沿乾陵司馬道北上,越過一對直刺雲天的華表,可以看到兩匹栩栩如生的翼馬。翼馬同其他馬的外形一樣,只是多長了兩個雲朵似的翅膀,所以又稱“天馬”,古語有“天馬行空”一詞。

乾陵石雕為什麼要設置翼馬,關於此有許多神奇的傳說。

其一是這樣說的:相傳,武則天是玉皇大帝的外孫女,她從小在天宮裏長大,聽過《牛郎織女》《天仙配》等仙女下凡的故事,長大後尋死覓活地要到人間去,玉帝和王母娘娘沒辦法,只好讓她下凡投胎。幾十年過去了,武則天從降生、進宮做才人、出家當尼姑、奉詔當皇後,一直到君臨天下當上聖神皇帝。有一年王母娘娘過生日,想起人間還有個外孫女非常傷感,想召她回天宮相見。但又一想,她已經在人間做了一國之主,而國不可一日無君,況且她長期受凡俗的熏染,身上的仙氣已減去大半,要回天宮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趕到的。於是,玉帝便下令讓粥馬溫把天宮的天馬賜給武則天。從此,武則天便騎著這天馬往來於天地之間。這天馬胛肥體壯,身生雙翼,不到一個時辰就能行十萬八千裏。武則天在世時,經常騎著天馬視察。這天馬陪同女皇販濟過災民,處置過貪官,征戰過疆場,為武周江山的鞏固立下了汗馬功勞。武則天死後,還經常和唐高宗騎著天馬巡遊天下。因而,在乾陵石刻中,才把兩匹翼馬排放在顯要位置。

九、六十一蕃臣像無頭的傳說

來乾陵遊覽的人看到61尊石人雕像後,無不為唐代高超的雕刻藝術所感染,被這群棚栩如生的石像所吸引。但見石人無頭,又感謂萬千,不禁心生疑竇:這些石人的頭都到哪兒去了?

傳說,那尊背刻“十姓可汗阿史那元慶”的無頭石人,原型是一位名叫阿史那元慶的少數民族首領,他的兒子阿史那石明聽說有人雕了父親的石像立於乾陵前而大為光火,就跋山涉水來到乾陵,一看果然如此,便舉起一塊石頭要砸碎石像,但被守陵人發現後毒打了一頓。阿史那石明因此懷恨在心,便想出借刀殺人的詭計。一天夜裏,他摸黑竄進附近的莊稼地裏大肆踩踏莊稼,又趁機造謠說乾陵的石人成了精,晚上在田裏亂竄踐踏莊稼,只要砸掉他們的頭,他們就不能禍害莊稼了。謠言一傳十、十傳百,人們信以為真,紛紛衝上乾陵奮力砸去石人的頭。阿史那石明趁機撿回父親的石像頭,用包袱裹住背回家。從此,乾陵的六十一蕃臣石像就成了無頭石人。當然,這只是傳說,不可當真。有人認為,乾陵石人無頭,可能與大自然的破壞有關。因為乾陵地處關中盆地與渭北高原的斷裂地帶,據方誌記載歷史上這裏曾發生過好幾次大地震,在毀滅性的大地震中地動山搖、墻倒屋塌,那麼石人倒伏,摔掉頭顱是有可能的。還有人認為,乾陵六十一蓄臣像整齊劃一地集體無頭,應與人為破壞分不開。乾陵所在的乾縣,在古時即為絲綢之

路的要衝,歷史上亦為兵家必爭之地。千余年來,這兒不知發生過多少戰爭,乾陵這個難得的制高點自然是在劫難逃,而61個石人的頭很可能就是在戰爭中被人為破壞的。

十、武則天與香妃糕

唐太宗李世民駕崩後,作為才人的武則天以唐制被發落到感業寺削發為尼。青燈黃卷的枯燥生活讓武則天不但心灰意冷,而且容顏日漸憔悴。一個偶然的機會,武則天聽說蜂花粉駐顏美容的效果非常好,於是她不僅早晚以花粉為食,還時常用雞蛋清調和花粉敷在臉上。時間一天天過去,奇跡一點點出現,武則天原本陰晦暗淡的膚色漸漸褪去,眼角的皺紋也不知不覺消失了,她重新變得光彩動人。容光煥發的武則天恢復了以往的自信,她用美麗的容貌、聰慧的頭腦再次吸引住了唐高宗,後來得以重返皇宮,並最終做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得勢後,認為蜂花粉功不可沒,從此對蜂花粉情有獨鐘,常常命宮女采集花粉制作成各種糕點供自己食用。因為長期食用花粉,後來武則天即使七八十歲了,仍然紅光滿面、精力充沛,處理起朝政來也是得心應手,絲毫不顯老邁。武則天還在後宮下令,不得泄露蜂花粉能養顏美容的事,否則將受到嚴懲。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這一皇宮秘方還是流傳到了民間,愛美的女子們都開始用花粉來養顏美容,並把花粉糕稱作“香妃糕”

十一、武則天與飛蛾撲火的隱喻

相傳,武則天當政時,一位朝中老臣看她殺人太多,就對她說:“您這樣殺人,誰還敢當官呀?”武則天聽後不急不惱,只是讓那位大臣晚上再來一趟。當然,老臣嚇得夠嗆,不知武則天要如何處置自己,不禁感嘆:真是伴君如伴虎啊!當天晚上,武則天讓人在殿臺上點了一堆火,那位老臣看了更是膽戰心驚,不知所措。黑暗中,只見無數飛蛾飛來,紛紛撲向火堆,飛來多少就燒死多少,但即使這樣,還是不斷有飛蛾飛來。武則天指著火堆,笑著對那位老臣說:“這就叫飛蛾撲火——自取滅亡,本性使然也!”老臣松了一口氣,馬上明白了武則天的用意。

這一方面是用飛蛾撲火來警告自己,另一方面也是在說,只要有高官厚祿,人們的貪婪本性就會驅使一撥一撥的人趕赴考場,從而不用擔心沒人敢做官。

十二、乾陵與“分土”金箭

唐朝末年,黃巢聚眾在山東起義,他所向披靡,很快就攻打到陜西關中。途徑乾陵時,黃巢心生歹意,想挖掘乾陵盜取寶物以充軍飼。有此想法後,黃巢便讓士兵在乾陵腳下安營紮寨,安頓停當之後,親自指揮幾十萬士兵開始挖掘乾陵。正挖得起勁,忽然烏雲滾滾,天昏地暗,剎那間狂風大作,暴雨傾盆。黃巢見狀只好收兵,決定等天晴再挖。但如此者三,每次開始挖陵都會風雲突變,無果而終。士兵們都認為這是武則天顯靈,不讓挖她的陵墓,所以都心灰意冷,消極怠工。但黃巢心有不甘,心想自己東征西戰連戰連捷,豈能被一個死了的女人嚇倒,那樣豈不毀了自己“衝天大將軍”的名號。正思索間,黃巢忽然想起了他的“分土”金箭。說起這支箭,來歷可不簡單。傳說黃巢在山東起兵率眾經過泰山時,恰遇一只巨大的金雕口銜一支箭在他頭上盤旋,繞了三圈,然後丟下箭向東飛去。黃巢感到十分納悶,他撿起金箭,只見箭桿上寫著“分土”二字。雖然不知其意,但黃巢意識到此箭應該非同尋常,於是就把這支箭帶在身上,決定不到萬不得已時不用。如今,眼看盜陵不成,士氣低落,黃巢就想起了“分土”金箭。莫非這支箭就是用來分乾陵之土的?想到此處,黃巢拉弓搭箭,對準乾陵射去。

其實,黃巢帶兵盜掘乾陵,武則天的在天之靈是知道的,但她不以為意。因為她知道乾陵的土很神奇,無論挖多少第二天都會自動復原,黃巢兵馬雖多,但也奈何不了乾陵。加上有風婆、雨伯的幫助,黃巢遲早會知難而退。直到黃巢拔出“分土”金箭,武則天才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這支箭是上天賜給黃巢的,威力無窮,若是真的射中,乾陵必定會土崩瓦解,她也會暴屍山野。

但按照天意,這“分土”金箭本是指“分土而治”,意思是未來的五代十國有黃巢的一份天下。想不到黃巢曲解其意,用它來毀陵掘墓。眼看神箭飛來,武則天急忙抓起一把“昆侖石精”撒了出去,轉瞬間乾陵之土變成石頭,土堆成了一座堅固無比的石山。“分土”金箭分得了土,卻奈何不了石,神箭觸石墜地。黃巢大驚,想把神箭收回,不料空中忽然飛來一只金雕,銜起神箭直飛雲外,瞬間不見蹤影。黃巢不由帳然,心中冰涼,只得收兵。說來也怪,失去了“分土”金箭,黃巢在戰場上節節敗退,最後在泰山狼虎谷兵敗自殺。

十三、江潭感孕的傳說

在四川廣元(唐時稱利州)一代,有江潭感孕的傳說。說是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彟在利州做官時,一日其妻楊氏在官邸附近的黑龍潭劃船玩耍,正高興間忽然看到一條黑龍遊來,楊氏很是驚恐,嚇得花容失色。黑龍看似兇惡,但似乎並無惡意,只是跟著楊氏的小船遊了一會兒就消失了。過了很久,楊氏才平復心情,但內心依然喘喘不安。沒想到楊氏回家後就有了身孕,懷胎十月後就生下了武則天。

十四、狄仁傑解夢

傳說,聖歷元年(698)一天晚上,女皇武則天做了個夢,她夢見一只色彩斑嫻的鸚鵡拍打著雙翅在天空翺翔,一會兒飛到東,一會兒飛到西,自在逍遙。突然,天上飄來一朵白雲,遮住了鸚鵡。等雲朵散開後,鸚鵡又出現了,但武則天發現不對勁,鸚鵡的兩個翅膀不見了,不能飛翔,只能趴在地上哀鳴。

武則天覺得此夢不祥,所以好多天都悶悶不樂,又不知向誰傾訴,後來她想起了狄仁傑,而狄仁傑此時也憂心仲仲。原來,武則天當上女皇後,根據慣例在位期間要選定接班人。關於此事,朝中分成兩派,以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武承嗣為首的一幫人建議從武姓子弟中挑選一人立為太子,而以狄仁傑、李昭德等為代表的李唐舊臣則堅決反對,認為大唐江山本就姓李,建議武則天立李顯為太子,將來還政於李顯。

武則天當時為此事煩惱不已,立娘家武姓子弟為接班人吧,恐怕會激起朝中大臣的強烈反對;還政於李家吧,又心有不甘,所以很矛盾。狄仁傑當然知道這些,他了解武則天的脾氣,如果跟武則天對著幹,采取強硬的態度要求立李姓子弟為太子,武則天極有可能會采取以暴制暴的手段,從而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於是他決定等待一個好時機。

機會終於來了。武則天找來狄仁傑,將夢中所見原原本本地告訴了狄仁傑,要狄仁傑說說這夢代表什麼。

狄仁傑腦瓜轉得飛快,聽武則天說她夢裏出現了鸚鵡,馬上就聯想到眼下的立儲危機,於是他一本正經地說:“鸚鵡鸚鵡,陛下姓武,所以那鸚鵡定然是陛下您了。至於兩個翅膀,就是陛下的兩個兒子啊。陛下夢見鸚鵡的兩個翅膀不見了,說明陛下的兩個兒子沒有得到重用。如果陛下能再次起用兩位皇子,兩個翅膀自然會重新好起來的。”

武則天認為狄仁傑說得有理,不久就詔令天下,立李顯為太子。另外,為了避免自己死後侄子和兒子相互殘殺,她還將太子李顯、相王李旦、太平公主及武姓侄子召集在一起,帶領他們祭告天地,讓他們許諾和睦相處,並立下鐵券作為憑證。

狄仁傑抓住了武則天不敢逆天的心理,巧妙地利用解夢之機解決了一場政治危機,不可謂不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