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白蛇舔臉是什麼意思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七夕節陷入消費主義的泥淖,是現代都市人最大的悲哀。

我們似乎能用“錢”解決一切節日帶來的問題,但愛情的真摯,似乎比以往少了許多——或許電影院,才是能帶給情侶們真正感動的地方吧。

有一部愛情片,在《八佰》的強勢下預售票房過億,上映兩天便拿下超3億票房,對國產愛情片來說,它可是個奇跡——《我在時間盡頭等你》。

跟《超時空同居》《不能說的秘密》等時空設定愛情電影相似,《我在時間盡頭等你》也是一部輕奇幻愛情電影。

某個小鎮,一個名叫林格的小男孩從小失去了母親,性格孤僻,幸得有愛跳舞的小女孩邱倩的陪伴和安慰。

兩人從小就相互喜歡。

不久,邱倩搬家,兩人有十年時間沒再見面。

17歲上了高中,淘氣還喜歡作弊的林格(李鴻其 飾),發現新轉學到自己學校的女孩,就是兒時玩伴邱倩(李一桐 飾)。

從青梅竹馬到再次相遇,兩人的友情順理成章發展成了愛情。

那層窗戶紙沒被捅破,一個晚上,林格送邱倩回家時,鼓起勇氣表白但未能說出口。

走到半路準備回去再次表白,卻目睹邱倩出了意外。

看著醫院的屍體,林格痛不欲生,他拿出了自己和邱倩小時候的信物手表,許下了想為愛人犧牲一切的願望。

隨後指針走動,時空轉換,他的願望實現了。

從地上爬起來,林格的年齡大了很多,長出了長長的胡子和頭發,但外面的世界卻回到了邱倩出事之前。

林格高興地跑出醫院,回到家吃父親做的飯,父親卻完全不認識他,還把他當賊打了一頓。

去找自己的兩個死黨,兩位同學也不認識他,他就像從來沒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過一樣。

原來這塊表,是重置時間的機關。

一旦機關開啟,重置時間的人就會被世界“刪除”,關於他的一切,在新的時空都將不復存在。

沒人認識他,也沒人記得他,他不曾存在過,只有隨身物品可以跟著他穿越時空。

而且即便觸發機關,時間也是守恒的。雖然邱倩得救,林格卻要以自己生命為代價。

他會變老。

摸索清楚這些後,林格用自己的記憶讓自己的兩位好朋友再次認識自己。

為了能以新的身份和邱倩相愛,林格在背後默默幫助她,並用自己打零工的血汗錢,撐起了邱倩留學海外學舞蹈的願望。

在美國,林格為邱倩租好了房子,交了學費。

自己西裝革履出門,幹的卻都是體力活。

而邱倩對這一切一無所知,她以為自己的男友“老林”做著收入不菲的白領工作,也以為自己出國留學的學費是慈善基金會的獎學金。

畢業後,兩人回到國內發展。邱倩成了一位專業的芭蕾舞舞者。

可意外再次出現,邱倩演出時被燈架砸到,又一次失去了生命。

這次,林格悲痛欲絕,他會選擇再次拯救邱倩,自己卻在犧牲生命的同時還從她的世界裏消失嗎?

劇透就到這,剩下的留給大家自己看。

講愛情的電影有很多,但像《我在時間盡頭等你》這樣,很好適配七夕節的愛情電影卻並不多見。

相比於2.14,七夕才是中國傳統且正統的“情人節”。

而在消費主義的洪流中,這部電影卻給了我們最真摯的中國古典範兒愛情。

這裏番茄君不深究關於時空穿越的合理性和科學性,畢竟這不是一部硬科幻,探討時空科學問題沒有任何意義。

但在愛情觀和故事架構上,《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卻深得古代愛情故事精髓。

沒錯,宿命。

就像梁祝,像白蛇,也像聶小倩和寧采臣,林格和邱倩的愛情,蒙上了濃濃的宿命論陰影。

小時候的那塊手表,便是維系他們愛情並讓他們陷入這種因果循環的核心。

而激發這塊表的催化劑,便是林格對邱倩撕心裂肺的愛。

如果在停屍間外,林格復活邱倩犧牲自己的意願沒有那麼強烈,時空也就不會被重置,影片的故事也就不會發生。

我們有一個詞叫命中註定,他們的相愛就是命中註定。

就像祝英臺回望梁山伯的那一眼,就像寧采臣遇到聶小倩的那個晚上。

但宿命通常是悲劇的,因為命中註定的事,往往很難靠人力改變。

片中曾不止一次地渲染宿命論的悲涼。

林格和邱倩在美國租住時,就曾碰到過一個算命的神婆。

神婆拉著邱倩的手,表情驚恐萬狀:“你不屬於這個世界”。

在臨走的時候,她又不止一次告誡林格,不要再犧牲自己,不要再反抗命運。

這幾句話就像預言,在之後的情節中一一實現,可深陷愛情的林格,卻一次次在用自己的生命做著孤獨的抗爭。

越是在悲劇的大背景下,越能體現出兩位主人公愛情的真摯。

這種真摯,對一部輕奇幻愛情電影來說已足夠具有戲劇張力,也已足夠震撼。

其實宿命論下的愛情故事,是很難與現代愛情結合在一起的。

不僅因為現代社會沒有當時那種禮教束縛(梁祝),更沒有所謂“人妖殊途”的神話普遍共識(白蛇等)。

所以往往現代電影中“宿命”的出現,會自帶塑料感,因背景的虛假,故事本身所表達的情緒也就乏善可陳。

但《我在時間盡頭等你》用時空轉換的奇幻設定,完美中和了愛情宿命的缺陷。

男女主在一次次的相認相知,到最後的互相付出和犧牲,每個情節都讓我們只看到了兩顆靈魂,真正赤忱得面對對方,然後被電影中那種純粹的愛震顫。

於是我們歡喜,我們落淚,因為我們看到了理想中愛情的樣子。

有人詬病說,電影裏林格為了愛人單方面放棄了一切,單方面的付出和犧牲,真的就是愛情嗎?

影片給了我們一個大前提:每一次時空重置,邱倩都不再認識林格,所以從觀眾的角度來說,林格似乎是單方面的付出,但並不意味著他就是現代愛情認知中的“舔狗”。

畢竟邱倩熟知林格的時候,他們是真心相愛的。

愛情,從本質上來說,無關功利,無關時代,無關年齡,是心和心碰撞,是靈魂和靈魂的憐惜。

可作為一種情感,愛又是主觀的。

人們根據自己的經歷,給愛賦予了各種各樣意義。

有人覺得愛是幸福快樂,有人覺得愛是掙紮和圍城,有人覺得愛是永遠在一起,有人覺得愛是放手和不打擾。

不在別人的情境中,不要隨意討論別人的愛情。可《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卻用這種架構,給了我們足夠令人信服的愛情詮釋。

就像梁祝愛而不得,只能以蝴蝶雙宿雙飛;就像羅密歐和朱麗葉,只能以毒藥成全愛情。

你能說梁山伯太兒女情長,又能罵羅密歐太偏激尋短嗎?

讓愛情中的付出有真實的質感,讓犧牲不僅僅是犧牲,而是對愛情的極致追求。

讓短暫而美好的愛情時光有了初戀的味道,讓林格和邱倩有了甜中帶鹽的悲劇氣息。

這種古典與現代的碰撞,這種付出與接受的對接,才是林邱愛情的主旋律,才是貫穿整部電影的主線。

你大可以吐槽電影中車禍的橋段太過俗氣,也可以說它的時空設定不夠硬核,卻無法否認它傳達的超正的愛情觀。

這是對如今建立在物質基礎上愛情的控訴,也是對中國傳統愛情觀念的一次虔誠探尋。

它既是故事,也是態度;

它既承襲著“七夕”的衣缽,也拓展著“情人節”的邊界;

它教會男生應該怎麼去愛,也教會女生,應該怎樣對待愛自己的人。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