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猴子變大是什麼意思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貴陽黔靈山公園內,一名遊客拿著食物走在路上,幾只猴子悄悄尾隨,準備上前搶走食物。這一切都被獼猴勸導員王仁平看在眼裏,他快步上前,猴子見狀立馬跳回樹上。

“這些猴子知道我是管它們的”,王仁平從事野生獼猴管理工作近6年,主要負責勸導遊客文明觀猴和驅趕猴子,防止獼猴傷人事件的發生,但收效甚微。

“2019年,公園內共計發生獼猴傷人事件5811起。”黔靈山公園管理處楊處長告訴新京報記者,剛剛結束的9月份,就有194名遊客被獼猴咬傷。

傷人事件背後的問題或許更值得關註:黔靈山公園現有獼猴1200只左右,遠超公園四五百只的承載能力。公園曾幾次啟動獼猴分流措施,但遭到愛猴人士的強烈阻撓,計劃幾度擱置。

目前,貴陽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和黔靈山公園已經準備相關調研和分流方案,希望在確保獼猴不被傷害的前提下,將部分獼猴分流到其他公園、養殖場和實驗室等地。

獼猴在吃蘋果。受訪者供圖

獼猴數量已達1200只,去年傷人5811次

10月14日,一位阿姨走在黔靈山公園的盤山路上,不少猴子蹲在路邊。她與猴群越走越近,突然一只猴子抱住了她的大腿。阿姨跟猴子攤開兩只手表示手裏沒有吃的,但猴子還是抓住她的右手,一口咬在食指根部,在她手指上留下兩排牙印,冒出血珠。

類似的獼猴傷人事件在黔靈山公園時常發生。

黔靈山公園位於貴陽市中心區西北,占地面積426萬平方米,每日遊客接待量約為3萬-5萬人次。黔靈山獼猴名氣很大,被稱為“靈猴”,深受當地人喜愛。

貴州師範大學自然保護與社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任曉東告訴新京報記者,今年年初實地調查得出的最新統計數字,黔靈山公園內的野生獼猴數量在1200只左右。

“1966年以前,黔靈山公園的獼猴都是在籠子中生活的。”貴陽野生動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研究員冉景丞介紹。1966年,貴州省防疫站的實驗獼猴從籠子中跑了出來,來到黔靈山公園,當時的飼養員投餵了它們。後來公園籠子中的8只獼猴也跑了出來,與防疫站逃出來的獼猴合成群。其他流浪的猴子逐漸加入,猴群在黔靈山穩定下來。

1985年,這些獼猴被通過投食等方式進行人工馴養,由“野生”轉化為“半野生”,形成種群達50余只。1986年,半野生獼猴正式與遊人接觸。

獼猴準備打人。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隨著獼猴數量不斷上漲,獼猴傷人事件也呈上升趨勢。

公開數據顯示,2003-2010年間,公園登記的被獼猴抓傷咬傷的傷人事件累計已突破萬起。2010年,黔靈山公園獼猴數量突破500只,開始臨近公園所能容納猴子的最多數量,而這一年獼猴傷人事件達到創紀錄的1604起。

另據冉景丞提供的公園有記錄的獼猴傷人事件,自2014年後每年傷人事件都在千起以上。

“2019年,公園內共計發生獼猴傷人事件5811起。”黔靈山公園管理處楊處長告訴新京報記者,今年1月至今,雖然因為疫情閉園過一段時間,但依然接到遊客被獼猴咬傷的投訴2147起。剛剛結束的9月份,就有194名遊客被獼猴咬傷。

總體來看,2003年至2019年這16年間,獼猴傷人事件總數已超過兩萬起。

最受關註的傷人事件發生在2011年,一只猴子突然躥出,抓傷了8個月大男嬰的下體,致其右睪丸被扯掉並吞食,生殖能力被嚴重影響。公園因此賠付受害者近百萬元。

此外,黔靈山猴子下山搶奪食物等擾民事件也時常發生。2018年夏季,因天氣炎熱且處於發情期的獼猴脾氣暴躁,貴陽野生動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兩個月內出動近10次“捉拿”下山鬧事的獼猴。

獼猴闖入居民樓。受訪者供圖

園方:兼顧管理和保護的責任

對於頻頻發生的猴子傷人事件,公園管理處的楊處長表示很無奈,“獼猴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我們也不能抓它。”公園要同時兼顧管理和保護的責任。

楊處長介紹,公園已采取相關措施引導遊客,包括:通過專家解讀和媒體報道,正面引導遊客文明觀猴;組織誌願者和黨員向遊客發放宣傳冊,近年已發放20000冊;用LED大屏播放宣傳片;不定時與“愛猴人士”座談,引導其不要投餵獼猴等。

此外,公園還在獼猴出沒路段設立警示牌,並組建了一支由4名專職員工組成的“獼猴勸導隊”,與十幾名保安共同勸導遊客、普及文明觀猴的內容等。當發現獼猴可能有攻擊人的行為時,他們會將獼猴驅離主遊區。

王仁平是“獼猴勸導隊”的一員,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勸導遊客不要投餵、並驅趕主幹道上的獼猴,阻止獼猴傷人事件的發生。“百來只猴子,有幾千人圍觀。”王仁平稱,有時候主幹道會被獼猴和圍觀的遊客堵住,影響公園秩序。

一開始,王仁平是用帶紅外線的手電筒驅趕獼猴。後來發現用空彈弓的效果更好,他會用假動作和彈弓皮筋崩彈的響聲嚇阻獼猴,但不發射彈丸。

“傷人並不是猴子的本意,希望遊客能保持兩米的安全距離。”王仁平表示,公園嘗試了很多方法,但關鍵還是需要遊客自身註意。

獼猴頻繁傷人,公園還組建了一個六七人的部門,主要負責處理獼猴抓咬傷和善後賠償的問題。只要遊客提供打狂犬疫苗的相關憑證,公園會按規定處理報銷事宜。

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外科醫生告訴新京報記者,如被猴子抓傷,需要打破傷風疫苗;如被猴子咬傷,則需要打破傷風和狂犬病毒疫苗。

獼猴傷人後的賠償、被毀壞設施的購置、獼猴聚集地的生態修復等都是一筆不小的費用,這給公園造成了沈重負擔。

至於公園采取的一系列應對措施,楊處長坦言:“有一定的作用,但沒從根源上解決問題。”他表示,目前公園內的獼猴數量太多了,傷人事件的發生概率也變大了。

遊客在餵獼猴。受訪者供圖

獼猴傷人事件為何頻頻發生?

“雖然黔靈山公園的猴子有野性,但很少主動攻擊人。”楊處長介紹,獼猴傷人既有動物本身習性的原因,也有遊客舉止不當的原因。例如,在繁殖期,母猴帶著幼崽活動,如果遊人沒有保持安全距離,母猴會以為遊客想傷害幼崽,進而發生傷人事件。

任曉東則認為獼猴傷人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部分遊客未建立與獼猴間正確的接觸行為,直接將食物放在手上餵獼猴,獼猴靠近後,遊客又因害怕將手縮回。這類行為會激怒獼猴,導致傷人事件發生。

二是獼猴被投餵習慣後形成了條件反射,而遊客的投餵是不定時不定點的。當獼猴餓了並看到有人拿食物時,以為那是給它們的食物,會上前抱住遊客並搶奪食物,沒有經驗的遊客很容易被襲擊。

有人質疑公園沒有及時投餵猴子,才導致猴子去跟遊客搶食進而造成傷害。楊處長表示,公園管理人員日常不會投餵獼猴,除非是極端天氣或特殊時期。疫情期間,黔靈山公園封園,獼猴因缺乏食物跑到周邊去騷擾居民。公園管理方不得不采取固定投食的方式來保證獼猴的生存,每天投入食物近500斤。

對此,冉景丞表示支持,公園的自然植被能夠供養多少猴子,就讓它存在多少猴子。從法律上、從公園管理辦法上應該完全禁止人為投食。

冉景丞認為,即便公園管理條例中明確規定遊客禁止投餵野生動物,但仍有人不聽勸告,主要原因是細則中沒有相關的處罰條款和措施。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投餵野生動物等行為的立法,讓管理者有法可依,違法者也會有所顧忌。

“黔靈山的猴子是靠人們投食才能活下來,算是散養的獼猴。”冉景丞稱,一般獼猴種群的年均增長率在5%左右已經算比較高的了,由於沒有天敵且食物充足,目前黔靈山猴子每年的增長速度接近12%,從二十多只繁衍到目前的1200只左右。

獼猴在喝飲料。受訪者供圖

應對:禁止投餵,將猴群分流

10月13日下午,一場關於如何管理野生獼猴的小型研討會在黔靈山公園舉行,公園管理方、貴州省林業局、貴州省野生動物保護站專家等多名人員出席。野生動物專家認為,黔靈山公園內的野生獼猴數量最好控制在400-500只,並禁止人工投餵。

“遊客的投食行為,也可能造成交叉傳染。”冉景丞稱,有些遊客將吃了一半的東西餵給猴子,甚至與猴子共同進食,有些猴子則爬到人的肩膀上、身上討東西吃,這個過程可能會造成交叉傳染。

除遊客投食外,當地還有一個專門餵猴的團體——“黔靈山獼猴保護委員會”。貴州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鄧懷慶的論文數據顯示, 2016年黔靈山公園內平均每天有100多人去餵猴子,其中固定的餵食人有83人,由獼猴保護委員會組織進行。

“這不是愛猴子,這是在害猴子。”任曉東稱,長期投食會改變獼猴本來的習性,甚至會威脅它們的生命安全。有些人投餵可樂等高甜度的食物,導致一些猴子出現肥胖問題,不像正常獼猴那樣身手矯健。“野生獼猴不能被當成寵物一樣對待,應禁止人為投餵。”

“黔靈山的獼猴就是在人工投食的情況下,數量大幅度增加。”冉景丞表示,猴群對人工投食的依賴越來越嚴重後,會造成譜系紊亂,導致種群質量變差,不少獼猴患病和受傷。

此外,獼猴數量過多還會對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不利影響。任曉東介紹,目前園內已經出現生態系統不平衡的問題,如獼猴去掏鳥窩破壞鳥蛋、破壞地面植被、毀壞公園設施設備等。

“黔靈山公園作為一個生態系統,要有一個整體規劃。”任曉東表示,猴群數量、猴群與人的距離都應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最好的辦法是將他們適度的分流,堅決停止人工投食。”冉景丞強調,應該按照環境容納量,嚴格控制獼猴的種群數量。

有人在投餵獼猴。受訪者供圖

為控制獼猴數量暴增,降低傷人事件發生。早在2000年,公園管理方就曾使用軟網和籠子擒獲70多只猴子,將其送至合法飼養場。2009年和2013年,公園兩次啟動獼猴分流措施,卻遭到當地愛猴人士的激烈反對,獼猴減量計劃擱淺。

“這些愛猴人士的阻止是目前最大的困難”,楊處長介紹,以前的阻力主要是獼猴保護協會等公益組織,現在還有網絡直播獼猴的團體,他們以此盈利,比較抗拒公園的管理。新京報記者在某視頻平臺上搜索“黔靈山獼猴”發現,有十余位用戶的視頻內容是專門拍攝餵食猴子以及遊客抱猴子的視頻。

對於獼猴分流這一措施,當地市民也有不少看法。

“那些猴子一直都在這裏生存,已經習慣了”,家住黔靈山附近的郭女士不贊成分流。常去黔靈山拍獼猴的路生(化名)則認為,人為分流是一種可取的方式,但要註意選擇分流地點,否則對獼猴和當地生態環境都是一種傷害。

目前,貴陽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和黔靈山公園已經準備相關調研和分流方案,並向市民征集對黔靈山獼猴管理的意見和建議。希望在確保獼猴不被傷害的前提下,將部分獼猴分流到其他公園、養殖場和實驗室等地。

“人與猴和平共處有個條件,猴子的數量得控制住。”楊處長希望大家可以理性看待人與獼猴間的關系。

新京報見習記者 吳采倩 實習生 張叢婧

編輯 劉倩

校對 賈寧 柳寶慶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