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給常仙燒香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作者:李文學

來源:樂亭文化研究會《讀樂亭》雜誌第56期 | 樂亭故鄉人網站(www.guxiangren.com)

題圖來自網絡

每到春節,我都會想起八十多年前家鄉過大年的情景。當年貧乏的物質條件和生活水平與現今無法相比,但總有些童年的趣事、舊情和鄉土文化風味感到溫馨和難忘。現將印象深的幾點憶述如下。

過大年要團圓

抗戰前十年是我的兒童時代,當時還沒有春節這個名詞,老百姓說除夕和元旦,就是指夏歷(陰歷)臘月三十(或小月二十九)和正月初一,叫做大年。農家過年特別註重團圓美滿,幾代家庭成員都要同堂歡聚。縣誌上收錄的過年謠,前兩句“大年二十一送閨女,大年二十二接寶貝兒”,就是指冬閑帶孩子回娘家的媳婦年前都要回到婆家去,成年在外做事和上學的家庭成員也要屆時趕回家來,同享“全家福”和“天倫之樂”。 閨女婆家路遠的要套車送,那時家鄉有個習俗(不知是否全縣都如此),送新媳婦回婆家時娘家需要派一個男孩陪同,叫“壓車”。我五歲時就曾陪大姐去過她婆家大黑坨一次。那是我平生首次到十幾裏以外出遊,一切都感新鮮。沿途經過杜小口兒、鍋兒捏(戈耳崖)、活坨(胡家坨)等名稱奇怪的村鎮,向大姐問這問那,很感興奮。到達後,親家大媽讓一個大男孩陪我在當街看風景,讓我和家長們同桌吃飯,提前給我壓歲錢,臨走還塞到車上一袋子花生大棗。 那次出行印象更深的是大姐婆家人丁興旺,歡欣和睦,紅紅火火,很有過年的氣氛。大姐融樂於其中,我很為她高興。 至於為什麼要壓車?有人說男童子命重千斤能保一路平安,長大後知道是瞎說,真意可能是為免除少婦在路途中寂寞和尷尬。

那時鄉間更引人註目的是一大批在東北經商的鄉人回家過年的情景。清末民初樂亭是晉冀魯一帶闖關東做生意人數最多的縣份,常聽說樂亭人口三十六萬,整數在縣內零數在關外;還說,樂亭村村都有下關東的買賣人,東三省縣縣都有老呔開的雜貨鋪。 縣誌記載,樂亭客商每年都有相當數量的匯款寄回鄉裏,最多一年達1000萬銀元。這些錢流入縣鎮商家和鄉村農戶,對農村經濟鄉民生活的影響不言而喻。每年臘八前後遊子們絡繹還鄉,或探親,或成婚,或興家,或養老,他們不僅帶來大箱小包的禮品年貨,珍器稀物,帶來興家的資財,幸福的遠景,紅火團圓喜慶的氣氛,還帶來一股城鎮商人之風,新穎時尚之風,使寒冷寂寞的鄉村變得熱鬧起來,活躍起來。

我們村十三戶人家中,八戶都有出關經商的人。我同族二爺四代十人在黑龍江做生意,後來他回鄉養老,和三代婆媳在家留守。每年臘月兒孫們回來過團圓年,燈節後再陸續離去。我去他家拜年,見堂兄族侄們個個身穿皮毛絨緞,帶著金鎦、懷表,有的搖留聲機放唱盤,有的拿照相機給人拍照。晚間家院內外燈火通明,點燃花炮格外新穎響亮。他們講東北的富庶興旺和稀事奇聞,什麼關東山三宗寶,黑龍江四大怪;小鬼子奸、老毛子壞、高麗棒子耍無賴。還講日本人炸死張作霖,攆走張學良,霸占東三省,宣統回“奉天”(沈陽)等等,都是我以前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形象最生動的是二爺堂屋墻上貼著一張鮮艷奪目的大幅年畫 《發財還家大過新年》。畫面上一百來人,喜氣洋洋,千姿百態。畫中間是個富家的廳堂大院,廳內擺放著聚寶盆、搖錢樹、松鶴延年畫、百福百壽圖,花團錦簇,富麗堂皇。正中坐著鶴發慈顏的老翁老太,穿戴五光十色的幾孫們簇擁在四周,有的捧寶,有的獻壽,有的奏樂,有的歌舞。庭院外倉囤累累,六畜成群,果園菜圃,河塘林木。遠處山關繚繞,海天一色,輪船靠岸,火車入關。回鄉人群車水馬龍,絡繹不絕,興高采烈,滿載而歸。畫的最上方關山之外,地遠雲高,廣廈街市,影影綽綽。在雪江冰樹高樓雲霧之上,寫著松花江、哈爾濱、同記商場、大羅新、益發銀行、益發合……都是樂亭巨商創辦的揚名全國的大商號。堂兄們說,這張畫兒年年都出新花樣,樂亭老客兒爭著買。當時我很受感染,向往著長大了也到那遍地黃金的寶地闖蕩闖蕩。

我上小學的那年,日本侵略者蠶食冀東,偽滿經濟雕零,商店倒閉,山海關封鎖,回鄉要辦出國證。過年只回來一位堂兄,準備在家鄉謀生不再回東北了。二爺老病纏身,艱難度日。家鄉過年的景象頓感蕭條,那張《發財還家大過新年》的年畫也日久殘破、消失了,可是至今我還清楚地記得它,一幅八十年前的遊子衣錦還鄉圖。

過大年的敬神

前面提到的過年謠,“大年二十三祭竈君,大年二十四貼對子 ”和“大年二十九糊香鬥”都與敬神有關。 當年農家過年敬的神,主要是竈君、財神、門神三位。祭竈在舊時代是件大事,關系到吃飯問題。 竈君的神紙貼在緊靠鍋竈的墻上,小時候聽老人們說,竈君是玉皇派到各家的代表,像元朝的“家韃子”,不僅監管你的吃喝,還監視你的言行。竈君紙的橫批是一家之主,表明他的身份;對聯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希望他向天庭匯報時多說好話不說壞話,以免明年倒黴。大人們說前清年間家家都祭竈,二十三晚上把舊竈君紙揭下來,案桌上擺放糖瓜、花生、炒豆等供品,然後點燃舊神紙,放鞭炮,送他上天,事畢供品家人分吃,等到除夕夜把新買的竈君紙在原處貼上,就算他下界降吉祥了。民國以來祭竈的漸少,到我兒時鄉間已絕跡了,但照舊吃糖瓜,貼竈君紙,還吃一頓好飯菜,叫做過“小年”。 竈君是誰?聽家鄉有的老人說是封神榜裏的張奎,他會地遁,可在地下遊動監視千家百戶。長大從古書得知,竈君即火神祝融,相傳是一位最早駕馭了火種並教會人類吃熟食和戰勝猛獸的偉人和尊神。

除夕夜樂亭方言叫“五更黑夜”,人們都要熬一宿(讀朽),叫“守歲”。天黑後有人敲門,照例是送財神的來了。所謂財神就是印在32開土制黃紙上極其粗糙簡單的木版像,每家都開門相迎,每張收幾個銅子兒。不買也可以,不過忌諱說“不”字和“買”字,只能假說已經請過了。當年村戶中請財神的不少,有的還在住室設神龕燒香上供。這種圖像是當地有人印制的,民眾自願購買,官家也不幹涉。而年畫攤上雍容華貴金盆玉樹的財神像反倒沒人供奉,只貼在墻上和福祿壽三星一起當畫兒看。在鄉間我見到的財神像都是文財神比幹,沒見供武財神關羽或趙公明的。

門神幾乎家家都貼,卻不如竈君和財神受人敬畏和尊崇。神紙從集市年畫攤或雜貨鋪裏購買,都買神態威武的將軍秦瓊和尉遲恭,沒見貼形象古怪的捉鬼能手神荼、郁壘或鐘馗的。門神和春聯一起貼在堂屋前門(門神貼在門板上,對聯在門框上)。貼上後既不上香也不揖拜,任其日曬雨淋變色破損,不到秋天就脫落了。

比起敬神的敷衍和減免,鄉間過年敬祖要虔誠和嚴肅得多。祖宗牌位或在耳房專間,或在正房堂屋。每當元旦黎明上香時,全家都要給祖宗磕頭,由長輩帶領,一個不能少。我兒時給長輩拜年都不興磕頭了,拜祖宗卻是非磕不可的。地上放個棉墊,雙膝跪倒連叩三下。小孩子也都學著一招一式地做。供案上擺的食品,改日撤下分給晚輩吃,說是祖宗的福澤子孫分享。

除在家供奉祭祀外,有的村民還要給村頭的小土地廟燒炷香。我少兒時,鄉間沒有過年上大廟進香祈福許願還願的習俗,我家附近的新莊、桑園、張各莊、瑤各莊、杜小口的幾處大廟,清末民初全推倒神像辦起小學了。這可能與商業文化的影響有關,有不少富商為家鄉投資辦學,沒見有花錢修廟宇的,結果就剩下各村村頭一間小屋的土地廟了。平時無人管理汙穢不堪,每逢過年總有人打掃整理一下,讓土地泥塑坐歸正位,兩面墻壁顯露出陰曹地獄的恐怖圖卷和夜叉無常等鬼怪畫像。土地廟的橫批是保佑一方,門聯是風調雨順和國泰民安,口氣很大,百無一能。孩子們都學會說它的俏皮話:土地爺放屁——神氣,土地佬掏耳朵——崴泥; 還跟著大人裝腔作勢地來幾句蓮花落的道白:“土地,土地,住在廟裏,受盡煙熏火燎,聽些個花子的臭屁,有心拐他兩拐——咳!神仙不與凡人置氣!” 真是可笑又可憐。

我還在本村和姥家村裏見過幾戶供妖仙的,有狐貍、黃鼬的長蟲(蛇),被尊為胡仙、黃大仙和常仙。將牌位供在室內隱秘處,為乞求妖怪不要對神經錯亂的病人繼續迷惑和騷擾。這些病人大都是可憐的中青年嫠婦和棄婦,反映出商業潮流給農村帶來社會悲劇的一面。

過大年的吃

中國的傳統節日都有一套自己的故事,多數與神靈和吃喝有關,久而久之大多淡漠了前者,只剩下幾種應節食品供人們品嘗和炒作了。過大年本是歲寒休閑、辭舊迎新、感恩祈福、闔家團圓的喜慶日子,各家勞累終年,省吃儉用,這時都要盡經濟條件之可能吃好些,穿好些,過得快樂遂心些。上述祭祀祈禱多是敷衍了事,主題實際讓位於吃喝玩樂了。

先說過年的吃。臘八之後,湯家河集市就紅火起來。農家趕年集買年貨主要是買食品,也順便買些年畫、蠟燭、鞭炮之類。 當年樂亭百姓的主糧是高粱,成年每日三頓高粱米(也叫秫米)粥飯。玉米是第二主糧,做玉米面貼餅子(雙面焦)和菜團子。 小米種量不多,做小米粥、二米(和秫米)飯、和小米面菜餑餑。 白面屬於細糧,要到城鎮用小麥換,富裕農戶只在麥收時才能吃到一兩頓撈面或烙餅。 大米本地不產,叫粳米,十分珍稀,市價十倍於高粱,富裕戶也只在過年買一點。 肉食主要是吃豬肉,吃牛肉的很少,羊肉更少。自家過年宰豬的農戶,賣不完吃不了的掛在住室北墻外冷凍或用陶罐腌起來。那時數九天滴水成冰,冰凍的魚肉可存到三月。農戶吃水產主要是大宗的河海魚(鯽魚鯉魚黃花魚梭魚等),沒見有人吃過春鰵秋鱸、一鮃二鏡等名品。 我們兒童最愛吃一根刺的油煎楞崩魚、雪裏蕻炒面條魚和火盆裏燒蚶子,特別是後兩者的鮮美滋味讓我一生難忘。當年家鄉的蔬菜少得可憐,年集上只有白菜、蘿蔔、大蔥和少許芹菜。水果更稀缺,鄉鎮集市上只有本地的鮮棗、昌黎的梨和柿子。鮮棗放在罐子裏灑上燒酒悶起來成”醉棗”,可保存較久。昌黎梨中窖酸梨最多,凍後表皮變黑,酸中透甜,有刨冰的味道。幹果本地只產花生,栗子來自鄰縣山區,小棗、柿餅來自外省,價格不菲。集鎮的糕點只有槽子糕、核桃酥、綠豆糕老三樣,除串親送禮外很少人買。食油,當年吃豬油(葷油)和豆油(素油)兩種,宰豬的人家年前把板油、掛油熬出盛在罐子裏供一年食用;豆油要拿黃豆到集鎮去換。香油也是用芝麻換的,只在給老人或病人作湯菜時加幾滴,都說“油吃一點香,加多了就不是味兒了。”

過年謠裏說二十六燉年肉,二十七殺年雞,二十八熬魚蝦,都是準備,一年中最好的飯菜就吃在除夕和元旦兩天。除夕的午飯和晚飯叫年飯,全家幾代人聚在一起,先給祖宗上供,然後把準備好的葷素香鮮端上來飽餐一頓。有的家長或老人還要喝幾盅燒酒,先斟一盅酒劃火柴點著,把錫酒壺燙熱才開始喝。席間只須說吉祥話、喜慶事,不許牢騷抱怨和出言不遜。 吃完晚飯天黑後,就到“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五更(讀今兒)黑夜了。我兒時家鄉遵循守歲的習俗。初更時兒童們成群結隊打著燈籠跑街串村地撒歡兒,大人們點門燈,放花炮,迎財神。夜深後孩子們睡了,大人們都要熬夜守歲。男的要在家院內外巡查,照顧好豬牛糧草,關鎖門戶,防火防賊。女人在屋裏包餃子,蒸幹糧(豆包、棗花饅頭、粘面餑餑等)。那年月在農村,餃子是正月初一的專享美食,因沒有青菜,都只吃白菜肉餡一種,講究的加點海米和香油。全部做完已到後半夜,大家抓緊打個盹兒,雞叫三遍都起來迎接新一年開始,頭一件事就是煮餃子,煮好先給祖宗燒香上供,然後大家吃。俗語說好吃不如餃子,舒坦不如倒著,這頓盼望已久的美食,孩子們總是被囑咐別吃撐著,吃完還要拜年。天一亮先給祖宗磕頭,然後給村鄰各家的長輩逐一作揖或鞠躬,說“你老過年好!” 大人們在當街碰面,互相作揖同說“見面發財”。 拜完年兒童們會收獲自家或同族長輩親友給的壓歲錢,都是給幾枚銅幣(俗稱大銅子兒)。有了自己的錢,就可到串街的小販那裏買糖葫蘆、糖球、花生蘸吃。村裏平時沒賣零食的,過年就為賺兒童們的壓歲錢,有時還吸引來趕集路過的吹糖人的、賣年糕的等行販。年糕也叫切糕,因諧音年字成了鄉村過年的時令食品。當年樂亭不產糯米,年糕多用黃米(粘小米)面摻小棗或用蒸黃米、蒸粘高粱米加大棗做。粘高粱碾成米做二米飯或磨成面包餑餑口感都不錯,因產量特低成稀有糧種。它箭桿兒長,穗苗兒纖細而柔韌,能刨制優質的笤帚。民國早年許多城市的老式面粉廠都用樂亭制作的專用笤帚清掃電磨的磨盤,一時成為國內的名牌產品。

我兒時家鄉仍衍襲“破五”的習俗,初五之前不做新飯,要吃年前做好的幹糧。初五開禁,放鞭炮,有的還再吃一頓餃子。破五之戒實際上無人認真遵循,初五前很多婦女帶著夫婿和子女回娘家拜年,娘家都會新做一桌好飯菜。小外孫們好吃好玩地折騰半天,衣兜裏裝滿姥姥、姥爺、姨舅們給的壓歲錢,剛撂下飯碗就催磨著爹媽回家。妗子總會裝著生氣的樣子說:“外甥是狗,吃飽就走。”童心最真,過年除了首要的團圓和親情外,其次不就是好吃好喝嗎?

一般認為過大年結束在正月十五上元節,是全民同樂、觀燈賞月吃元宵的傳統節日。家鄉那晚也有放花炮的,孩子們也有提著燈籠串街撒歡的,不過沒有除夕熱鬧。因自家不種糯米,做元宵的不多,只能到鎮上點心鋪或集市上買。正月十五晚上煮好,每人分幾個。孩子們嚷著不夠,大人說吃多了不消化,要多喝元宵湯,“原湯化元食”。

過了正月十五,大年就算過完了,還有些冰凍的餑餑和沒吃完的葷菜,細水長流地一直吃到正月底才恢復一天三頓高粱米的生活常態。

過大年的玩樂

八十多年前農村過年時的娛樂特別貧乏。不僅沒有今天的廣播電視、文化下鄉、出外旅遊,連城裏戲園的評劇、大鼓,鄉間的皮影藝人都封箱歇業回家過年了。有些中老年秧歌愛好者湊起來串村扭一扭,因鑼鼓不齊,服裝不整,角色不全,顯得七零八落。除男孩兒們跟著起哄外,觀賞的村民不多。有少數下象棋、講故事、唱小曲兒、吹笛簫的斯文人,都貓在家裏自娛自樂。有些男人無處消遣,便跑到私設的賭局裏進行賭博。當年鄉間的賭博只有最簡單的押寶、擲骰子和推牌九老三樣,聚人雜,輸贏快,作弊多,常發生爭執、搶鬥,造成親人反目,鄉鄰結怨、甚至敗家犯罪等悲劇。在這難得的休閑時光和文化娛樂的荒原裏有沒有幾樣有趣無害的消閑活動呢? 據我所見所知有三件事值得一提。

懟錘兒:是一種男孩子的娛樂。過年天寒地凍,兒童的玩樂活動受到限制。女孩兒在家繡花、剪紙、欻大把兒(豬關節骨頭),比較斯文。 男孩子大冷天不能摸魚捉蟹粘蟬捕鳥,放鞭摔炮擔心招災惹禍,扔坑兒贏制錢又被大人們禁止,在街上亂跑、打雪仗,嚓冰溜,喧鬧散亂,惹人討厭,只有懟錘兒比較有益和有趣。懟錘是兩個人腿力撞擊的對決,每人單腿直立,另一腿屈於前成4字形,一手握腳,跳動向前,相互撞搏周旋,將對手撞倒,累垮,或迫使其雙腳觸地即算獲勝。搏撞全過程中雙手不得觸及對方,違規即被判敗。此項遊戲有技術性,能活動全身有益健康,有比賽規則能玩得公平持久。我們村裏十歲左右的男孩都喜歡玩懟錘兒,並有侯樹來和李溫兩個能手。侯人高體壯讓對手生畏,卻與小個子技術型的李溫鬥得難解難分,互有勝負。李溫靈活乖巧,閃轉騰挪,侯樹來快猛而不魯莽。兩人比賽常招來許多村人圍觀和喝彩。我離鄉後,在北京遠郊曾見有兒童玩同樣的遊戲,他們叫“撞拐”,玩的人不多。二十年前,我在北京大鐘寺水果批發市場見到一群說樂亭方言的小孩玩懟錘兒,不禁上前搭話,才知他們家住新寨一帶,孩子們是隨買水果的家長來北京遊玩的。他們說樂亭已成為盛產果菜之鄉,家家有葡萄架,鄉鄉有鮮桃園,使我非常興奮和感慨。問到懟錘兒,他們說現時的春節娛樂不比城市少,懟錘兒雖仍受孩子們喜愛,但已不是過年玩樂的熱點了。

遊滸:是老年婦女(樂亭方言叫老娘nia子)喜愛的休閑活動,雖有博彩性質,但從未被當局當做賭博查禁,原因可能與賭資微小和參加人群特殊有關。遊滸就是鬥紙牌,俗稱釘馬掌兒或看馬掌兒。一般都是四個人玩,一局四圈。所用紙牌的內容與遊戲規則與搓麻將大同小異。紙牌總共30個花色,120張牌,與麻將不同的是沒有東西南北風,順序牌的名稱不叫萬、餅、條,而叫萬、餅、梭;三箭牌不叫中發白,而是根據牌的圖像叫媳婦、老蓋子、丫頭。每人持牌的數量不是13張而是16張。開始依次一張一張地抓牌,抓夠後依次進牌、出牌、吃牌、碰牌,最後和(hu)牌(叫“滿了”)結束了這一盤,再重新洗牌玩下一盤。村裏的老年婦女整年勞累,很少出家門,遊滸是他們唯一的休閑玩樂項目,拜年後的一二十天有空就聚到牌桌上。他們大多沒有心計,只經營自己的牌不顧及別人,讓少數善於思考通觀全局的牌友穩操勝券。因為只有幾十個銅板的輸贏,大家都不在意,和和氣氣,互相切磋,談笑風生,同享樂趣。鬥紙牌叫遊滸, 是因為120張紙牌上印著三十名水滸傳梁山好漢的圖像。分別是:一萬燕青,二萬武松,三萬吳用,四萬花榮,五萬李逵,六萬雷橫,七萬秦明,八萬朱同,九萬宋江。一餅林衝,二餅白勝,三餅戴宗,四餅劉唐,五餅時遷,六餅石秀,七餅楊雄,八餅薛永,九餅魯智深。一梭張順、二梭阮小二,三梭張恒,四梭柴進,五梭阮小五,六梭徐寧,七梭阮小七,八梭公孫勝,九梭盧俊義。三張箭牌分別是王英、晁蓋和扈三娘。當年水滸傳的故事在鄉村很少流傳,遊滸使這些梁山好漢婦孺皆知,甚至有些人錯把門神當成李逵和花榮了。前幾年有一位老鄉說他弄到一副紙牌,邀我去遊滸,到他家一看牌的材料和畫工都好,可惜畫的不是水滸中人而是花草蟲魚,把牌友們懷舊的熱情衝淡了。

頂牛:是用推牌九的賭具“骨牌”做遊戲,本身不是賭博,但因官方有令查抄賭具,使這種遊戲不能公開玩,知道的人也不多。骨牌在樂亭叫“牛兒牌”,總數32張,用骨頭(或竹子、黑木)做成麻將牌大小的長方塊,面上刻出小坑做為點兒。牌上的點由一至六的兩個數組合而成,具體來說:一一組成二,一三組成四,一五組成六,一六組成七,二二組成四,三三組成六,四四組成八,四六組成十,五五組成十,五六組成十一,六六組成十二。以上11個組合各兩張牌共22張;另外一二組成三,一四組成五,二三組成五,二四組成六,二五組成七,二六組成八,三四組成七,三五組成八,三六組成九,四五組成九,以上10個組合各一張共十張。遊戲由二人對弈,洗牌後每人分到16張,持3點的先出牌,隨後按相同的數頭依次輪流對接。到無牌可接時結束,判先出完手中牌的一方或手中剩余牌少的一方獲勝。我是最早跟一位老長工學會頂牛的,他有一幅骨牌,是黃銅的,自己從不賭,也不借給人,只留自己頂牛和算命用。他說“頂牛有竅門,不像推牌九耍錢,一揭兩瞪眼。牌九也有不賭錢的,每人分六張牌,組成三對比大小,三打兩勝,也挺有意思。不過人們見錢眼開,不願學這些好玩的。”我學會頂牛後,還和小學同學用馬糞紙做骨牌玩過一陣。抗戰期間,民主政府嚴格禁賭,賭具徹底銷毀,直到解放初再沒見過骨牌。1955年,我被派到蘇聯實習,在烏克蘭鋼鐵企業的俱樂部裏,看到許多人在玩和頂牛一樣的遊戲,牌具也和骨牌完全一樣,名叫“多米諾”。都做棋牌遊戲,沒有用來賭博的。他們說這牌已在歐洲流傳了幾百年,有一首同名的俄羅斯民歌仍在廣泛傳唱。還可用成百上千的骨牌擺成多米諾陣圖,有一張傾倒就引起全盤塌方式垮掉。傳媒界用它又來形容和預測政治和經濟形勢,稱為多米諾現象。使我頓時想起昔日的牛兒牌來,不知它原來是國貨還是舶來品?也不知何時何人把它變成了賭具,毒害了我國無數人和無數年,至今還沒為它洗清汙名?

過大年的書卷氣

春聯。 我上張各莊小學時,賈校長寫一筆好字,每年寒假前都自買紅紙,率幾名書法優等的同學為村民寫對聯。村民喜歡“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又是一年春草綠,依然十裏杏花紅”、“爆竹聲聲辭舊歲,梅花點點迎新春”、“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等老一套。橫批喜歡“擡頭見喜、出門見喜、人財兩旺、恭喜發財”等吉祥話。說服他們換個新詞兒都不肯,連說北方沒梅花改成瑞雪吧,一般也搖頭。他們說還是用祖宗傳下來的好。 除門聯外,有的人家屋裏還貼一種兩寸多寬四五尺長的紅紙字條,也叫春聯,內容也俗,譬如“一入新春,萬象更新,年豐人壽,日進鬥金”。 祖宗牌位的對聯一般是“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爐香”,橫批是“慎終追遠”。 馬棚或大車上的對聯是“車行千裏路,人馬保平安”,沒有橫批; 豬圈門上沒有對聯,只有橫批“肥豬滿圈”。庭院打掃後,貼起大紅對聯顯得格外紅火,學識字的兒童還能認不少生字。

年畫。 我小時候很愛看年畫,在沒有電視、畫報、故事書、連環畫的年代,年畫給了我不少知識、興趣和幻想。因為爺爺訂下家規不準家裏貼年畫,我只能到親鄰家和外界去看。年前湯家河大集上的年畫攤兒是最好的觀賞場所。攤販們把樣品用繩子掛起來或鋪展在地上,一行行五光十色、琳瑯滿目,高聲地叫賣:“買天津楊柳青的新畫兒啦!”“看看這眉眼兒,看看這顏色兒,可別當草畫兒買呀!”父親去集上和店鋪買年貨,我一直在這“畫廊”裏目不暇接流連忘返。當時的年畫大概有四類:第一“家教類”,如我姥爺屋裏貼的二十四孝圖、朱子治家格言、教兒經配畫等。第二“吉慶類”,像村鄰許多家貼的招財進寶、麒麟送子、麻姑上壽、百花迎春,喜慶有余、福祿壽三星以及群虎圖、松鶴圖、百福圖、八駿圖等。 第三“奇禽異獸類”,虎豹獅象、犀牛、孔雀、駝鳥、鯨魚等罕見動物。第四“神話故事類”,是我最著迷的。每張都是用連環畫形式講一個故事,來自古代小說、戲劇和神話,如三國、西遊、聊齋、封神、水滸、說嶽、隋唐、楊家將、包公案、施公案、濟公傳、白蛇傳、天河配、八仙過海、俚語笑話等。使我朦朧地接觸到不少古今趣聞和天外奇談,真是一種難得的精神美餐。有兩張畫給我的印象最深,一張是封神榜,長翅膀的雷震子、三只眼的楊戩、會土遁的土行孫、騎虎揚鞭的趙公明,四大金剛、哼哈二將、三姑敗陣、五嶽歸天,各種珍稀的坐騎,無數神奇的法寶,吸引我進入一個個夢幻世界。 另一張是俏皮話(歇後語),文圖並茂,幽默風趣,如“騎驢看唱本兒——走著橋(瞧)”,“老扁兒帶筆帽——雙料尖(奸)頭”, “旗桿上綁雞毛——好大撣子(膽子)”, “糞箕子蓋房——沒門兒”,“小老媽兒坐飛艇——抖起來了”, “張飛紉針——大眼兒瞪小眼兒”, “黃鼠狼下豆鼠子一窩不如一窩”,等等。俏皮話是樂亭方言的特色之一,老扁兒、糞箕子等詞語也是樂亭獨有的。當年在極缺文化雨露的鄉間,年畫對成年人也是難得的文化娛樂讀物。幾月前北京辦過一個連環畫(小人書)展覽,引起不少五六十年代出生人的懷舊之情,相約結伴看得津津有味,讓我聯想起八九十年前的年畫,恐怕難得再見了。

皇歷。對聯和年畫是單張的紙,皇歷則是一本薄書,也叫“憲書”。16開,黃皮,40多頁,每年發行一本。我上世紀四十年代後再未見過皇歷,只能根據記憶說點印象。1930年後的皇歷,開頭有兩張加頁,內容是南京政府的國旗(青天白日滿地紅)、孫中山像和政府要員們的照片 ,由當時南京國民政府主席林森開頭,接下去有汪精衛、蔣中正、胡漢民,馮玉祥、閻錫山、張學良、孔祥熙、宋子文、李宗仁、何應欽、宋哲元等。其後是正文,包括年歷和附錄兩部分。年歷每年換新,附錄含知識和迷信內容,多年基本不變。

年歷部分第一頁是對全年氣候和年景的預測,分別用龍和牛的圖象表示。龍或牛最多九條,有幾條就叫幾龍治水或幾牛耕田。治水的龍太少預示要旱,太多可能要澇。牛代表農業生產力,牛多就有望豐收。這種表達方式簡淺粗略、缺乏科學根據,但在沒有官方正道預報的情況下,老百姓只好寧信其有,對未來年景有所戒備或寄予希望。以下二十多頁是年歷的核心——日歷。當年只知陰歷(夏歷),不知陽歷。把一年的12個月、24個節氣、350或380(閏年)多天一一列出。在沒有報刊、電訊和日歷的農村,只能靠它分清本月是大月或小月、知道今天是幾月幾日,因此成了家家戶戶日常的必需。在日歷每一天的下邊,有一串玄虛、妄斷的話語,包括吉日或兇日、宜或不宜、禍福如何避趨等。僅宜或不宜就有出行、嫁娶、會客、謀事、動土、上梁、沐浴等許多項目,當年人們也多持寧信其有的態度,常常上當或誤事。有現代知識的人對此都不相信,但它從遠古的陰陽五行學說和天象歷法流傳下來,世人多不以迷信和騙術看待,至今港澳和南方仍時有此類日歷行銷。皇歷的附錄部分有些屬於普及知識和日常生活備查的內容,如全國有多少省區,幾大城市,哪些山海江湖,水陸交通路線;中國歷史有哪些朝代,世界有幾大洲、大洋,各洲有哪些大國,我國有哪些鄰國。還有怎樣寫信,怎樣記帳,怎樣訂契約,怎樣寫呈文,怎樣辦紅白事,怎樣寫門聯、春聯、喜聯、挽聯;官方都有什麼有關的法規和禁令,得病生災有哪些註意事項和藥方等等。這些知識多少有些使用或參考價值。皇歷最後不少頁全是些迷信荒誕的內容,我記得有劉伯溫的推背圖、諸葛亮的馬前課、道士驅鬼鎮妖的符咒、太上老君的拘魂單、十二屬男女婚姻相克的口訣 (白馬怕青牛,羊鼠一旦休……)等。 前三種是假托古人的卦書和讖語,被壞人用去招搖撞騙;拘魂單還會貽誤兒童的病情,造成不幸。最毒是婚姻相克口訣,千百年來算命人用它不知破壞了多少美滿姻緣!

這是八十年前我記憶中的春節,是當年兒童一年中最大的期盼。

(作者李文學,冶金工業部建築研究總院原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