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黃花樹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張法祥 品讀延津

“胙城”的“胙”字用得極少,以至於許多人不認識,一查字典,標準音讀zuo,是古代祭祀時供的肉。在延津縣,自古以來人們都讀作zhu,字稀奇,此地歷史也相當久遠,鮮為人知。

據《左傳》記載:“凡、蔣、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是說這6個小諸侯國為周公後代封地。“周公”即周公旦,西周初大臣,姓姬,名旦,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因被封於周地居官,故稱周公。曾助武王滅商,武王死後,成王繼位,因成王年幼,由他攝政,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不服,起兵反叛,周公旦親率大軍平定叛亂,並乘機擴大周朝統治地區,大規模分封諸侯,把他的一個兒子伯倏封於胙,時稱“胙國”。

不過那時的“胙國”,其都城並非現在的胙城。清康熙《胙城縣誌》載:“周封別子於胙,此胙之始。址在今胙城東35裏龐固社,俗呼城上是也。”原來這裏還有胙亭、胙伯墓,後被大水淹沒,今早已不存。現在的延津縣司寨鄉有大龐固、小龐固村,王樓鎮有大城、小城村,4個小村相距幾裏,相傳就是周朝時胙國的都城。20世紀80年代在大龐固村還挖掘出刻有“胙國”字樣的古磚。《國名記》載:“胙國,今滑之胙城,燕並之,故曰南燕。南燕城,古燕國也,滑州胙城縣是也。”這就是說,到了戰國時代,“胙國”作為國名不存在了,被燕國兼並後稱為“南燕”。對此,《史記》也有註:“燕,古國名,姬姓,在今河南延津東北。開國君主伯倏,相傳為皇帝後裔,後人亦稱為南燕。”“南燕”之稱就是為了區別於“戰國七雄”之一的“燕國”(今河北北部、遼寧南部一帶)而言。隨著時代的變遷,先後稱南燕國、南燕縣、東燕縣等。

到了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因黃河決口,“水失燕國”,遷縣治於西35裏之華裏店。於是,華裏店作為胙城縣的縣城,從此被稱為胙城。這就是今天延津縣胙城鄉鄉政府所在地的胙城。

胙城縣治所為何遷到華裏店

胙城縣治所為何西遷華裏店?“華裏”是唐太宗李世民手下的開國功臣之一劉政會父親劉插的號,劉插是西漢河間王劉德第15世傳人,西漢出現“梁陳之亂”,劉插“守道不仕”,“遷於胙而隱焉。寡言笑,絕聲聞,故世率無知者”。劉插的兒子劉政會,跟著李世民的父親李淵打天下建有奇功,被封為“邢國公”。李世民登基後,將其作為24位開國功臣之一,畫像陳於淩煙閣。父以子貴,劉插居住之地亦因以名為華裏店,在當時是一個相當繁華的集鎮,因此後來又叫“華裏鎮”。胙城縣治所遷到華裏鎮後,擴建、修廟、起會,從此更加繁華。明朝從宣德二年到萬歷三年的164年中,先後有明朱皇族7個王封於此。

胙城縣並入延津的前後

明洪武十年(1377年),胙城並入汲縣(今衛輝),洪武十四年(1381年)恢復胙城縣,屬衛輝府轄。明萬歷八年(1580年)沙壓胙城幾為廢墟。清雍正五年復壓。是年,撤銷胙城縣制,部分村莊並入汲縣與滑縣。縣治所在地所轄十九裏(相當於保)並入延津。民國十四年(1925年)延津原轄六保,與胙城之十九裏統一劃為5個區,胙城為四區治所。1946年撤區建鄉(鎮),全縣劃為8個鄉(鎮),胙城為華裏鎮治所。建國後,全縣劃為7個區,胙城屬四區。1955年撤區建鄉,成立胙城鄉。1958年改為胙城人民公社。1978年復為胙城鄉至今。

胙姓之謎

“胙城”的“胙”字,原來還是一個姓氏。臧厲和等編的《中國人名大辭典》“姓氏考略”記載:“胙,《通誌》周公之後,今滑州胙城是其國,為南燕所並,子孫以國為氏。《路史》祭公後有胙氏。”但在這本人名大辭典中卻查不到一個姓“胙”的人名,現在的胙城鄉也根本沒有一個姓“胙”的,該姓氏從何時消失,因何消失,有待查證。

胙城的苦難歷史

據史料記載,自周定王5年至明成化15年(公元前722年——公元1478年),黃河流經胙城2200年間,大的決口改道25次,小的決口、漫溢不計其數。胙城正位於古黃河故道腹地唯一的雞心灘,歷史上風沙、鹽堿、旱澇多災,“沙壓胙城”、“沙壓吳起城”、“沙壓神邱集”等講述風沙危害嚴重的“沙壓”傳說,都發生在胙城縣境內,足可見胙城歷史上自然災害之重,人民一直掙紮在饑寒貧困線上。

今日胙城

歷史發展到共產黨領導的偉大的改革開放年代,古老的胙城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經過幾代人的防風治沙、植樹造林、除澇治堿、興修水利、科學種田,胙城歷史上的“風沙、內澇、鹽堿”三大自然災害被徹底征服,目前早已是田成方、林成網、路電通、旱能澆、澇能排,旱澇保收,五谷豐登,農、工、商並舉,各業興旺。胙城作為延津縣一個有悠久歷史文化的鄉鎮,各項工作均走在全縣前列。優質麥漂洋過海出口國外,無花果防癌、抗癌一枝獨秀,由胙城機械廠起家而發展壯大的宇隆公司(原縣輕化機械廠)成為全縣機械行業的骨幹長盛不衰,民營企業西貝公司生產的保健品暢銷全國各地——。胙城城隍廟作為文化遺產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近幾年每逢農歷4月初4,城隍廟會人山人海,熱鬧非凡,胙城村委會聘請的“梨園春”名演員連演3天大戲——。胙城,以她古老而悠久的歷史文化吸引著八方遊客,勤勞智慧的胙城人民使古老的胙城不斷煥發出勃勃生機!

南燕國(胙國)遺址

延津縣城東北22公裏處的大城村,古為南燕國都、南燕縣(後改為胙城縣)治所。宋熙寧年間,黃河泛濫,一片汪洋,胙城縣治所西遷35華裏的華裏店(即今胙城鄉政府所在地)。之後,這裏逐步演變為村莊,初名“城上”。現存遺址,南北長2000米,東西寬1500米,當地群眾在平整土地時曾挖出過舊城墻遺址,村北有土丘,相傳為南燕國皇宮遺址。1980年,村民在土丘前又發現水井墜痕滾,滾呈圓鼓狀,重約兩噸,據傳這樣的滾有十個,已發現七個。該地自西周至北宋約2000年,一直為政治、經濟、軍事、交通重地。因當時城圍較大,所以叫“大城”。

大城村東南3華裏的小城村,相傳為南燕國的打造兵器工廠。宋時,胙城縣城(大城)被黃河水淹沒,部分村民遷此,因距大城較近,故稱“小城”。當地群眾在挖塘起土時,曾挖出舊城墻和樽(酒器)陶盤、陶罐等100余件,傳說為皇族禦用餐具。

把燕郭遺址僅僅理解為今大城、小城恐怕不夠全面,因南燕國前身為胙國,清《胙城縣誌》載:“周封別子於胙,此胙之始,址在今胙城東三十五裏龐固社,俗稱城上是也”。現在的延津縣司寨鄉有大龐固、小龐固村,村北依太行堤,堤北就是南燕國遺址即大城、小城,二者相距不過幾裏之遙,完全可以理解為同一個地方即胙國(南燕國)舊址,只是因黃河泛濫過後,人們懷念故土回鄉定居,才形成了今天大城、小城、大龐固、小龐固四個村落。

南燕國的故事

 1,“水失燕國”

說南燕國不得不說胙國及胙城。據《左傳》記載:“凡、蔣、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是說這六個小諸侯國為周公後代封地。“周公”即周公旦,西周初大臣,姓姬,名旦,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因被封於周地居官,故稱周公,曾助武王滅商。武王死後,成王繼位,因成王年幼,由他攝政,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等人不服,起兵反叛,周公旦親率大軍平定叛亂,並乘機擴大周朝統治地區,大規模分封諸侯,把他的一個兒子伯倏封於胙,時稱“胙國”。根據清《胙城縣誌》記載,胙國“址在今胙城東三十五裏龐固社,俗呼城上是也。”原來這裏還有胙亭、胙伯墓,後被大水淹沒,早已不存。前幾年在大龐固村還挖掘出刻有“胙國”字樣的古磚。《國名記·戊篇》載:“胙國,今滑之胙城,燕並之,故曰南燕。南燕城,古燕國也,滑州胙城縣是也。”是說,戰國時,胙國被燕國兼並,稱“南燕”。隨著時代的變遷,先後稱南燕國、南燕縣、東燕縣、胙城縣等。到了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因黃河決口,“水失燕國”,遷縣治於西三十五裏之華裏店。於是,華裏店作為胙城縣的縣城,從此被稱為胙城,即今延津縣胙城鄉鄉政府所在地的胙城村。

 2,秦滅南燕

秦始皇五年(公元前242年),楚、趙、韓、魏、衛五國合縱伐秦。兵敗,在衛地的濮磨訂立條約,割濮水的磨臍潭以北的地方歸南燕。當年,秦又滅南燕,遷南燕君伯倏於衛地的延鄉(今河南省封丘縣城)。伯倏的兒子在延鄉病死,伯倏想念兒子,在兒子墓前築祭臺,叫封丘臺,又名慕子臺。

 3,王子克奔燕

周桓公二十三年,桓王死,桓王的兒子,名叫佗,繼位後稱周莊王。莊王四年,輔佐莊王的大臣周公黑肩打算殺死莊王,立莊王的兒子克。黑肩的這個計劃被另一個大臣辛伯發現,辛伯報告了莊王,莊王怒殺周公黑肩,並要追查王子克的罪責,克連夜逃奔到南燕國避難。

 4,謀召燕、衛師

周莊王十五年,莊王死,其子厘王胡齊即位。厘王三年,齊桓公開始稱霸。五年,厘王死,其子惠王閬即位。惠王二年,當初莊王的寵妾姚氏生下子頹,頹很受人寵愛。等到惠王即位,惠王奪其大臣的園林作為自己的獵場,遭到大夫邊伯等五人的強烈反對而作亂,他們策劃召集燕國和衛國的軍隊討伐惠王。惠王逃奔到溫(國名,周武王時蘇忿生受封都於此,今河南溫縣),不久又逃到鄭國的櫟(鄭國邑名,今河南禹縣)。邊伯等人立了厘王的弟弟頹為王。頹設宴招待邊伯等五位大夫,奏了全套的舞樂。此事遭到鄭國與虢國兩國國君的反對。惠王四年,鄭國和虢國興兵討伐頹並將頹殺死,重新迎立惠王。

 5,燕姬夢天與之蘭

鄭文公有位妾,是南燕國姬姓女子,因此稱“燕姬”。燕姬做了一個夢,夢見天帝給她一支蘭草,還對她說:“我是伯倏,是你的先祖啊,把這枝蘭草作為你的孩子,蘭花有通國之香。”燕姬把夢告訴鄭文公,文公就讓她侍寢,而且給她蘭草作為信物。不久,燕姬就生下一個兒子,取名叫蘭。

鄭文公有三位夫人,被她寵愛的五個兒子都因犯罪而早死,他一怒之下把其余的公子們全部驅逐出國,燕姬生的公子蘭投奔到晉國。鄭國與晉國以前有矛盾。鄭國幫助楚國攻打過晉國。鄭文公43年,晉國聯合秦國共同討伐鄭國,公子蘭跟隨晉文公圍攻鄭都,平時蘭侍奉晉文公恭敬小心,晉文公非常愛憐寵幸他,於是蘭就私下在晉國活動,以企圖進入鄭國做太子。晉國攻打鄭國,提出一個條件,只要接受蘭回鄭國做太子就可以罷兵。鄭文公召集群臣商議,大夫石癸說:“我聽說姬姓之女是後稷的正妻,她的後代應當有興旺的。子蘭的母親,就是姬姓後裔啊,況且國君夫人生的兒子都已死去,余下庶出的兒子沒有像蘭那樣賢能的。如今城圍情急,晉文公提出立蘭為太子的要求,這對目前鄭國來說,還有什麼比答應這個要求更好的呢?”於是答應了晉國,訂立盟約,立了蘭為太子,晉國軍隊才撤離。45年,鄭文公去世,子蘭即位,這就是鄭繆公。

何南燕之有

公元前242年,秦國大將蒙驁攻魏,奪取酸棗、燕、虛等20城,設東郡,郡下設縣,改南燕國為南燕縣。自此,“南燕國”作為國名不存在,以後一直有“南燕縣”之稱。“南燕國”從西周武王滅商後伯倏立國開始,歷經東周、春秋、戰國到秦統一中國止,不過在後期實為晉、魏等國的附屬國。隋朝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年),文帝覽奏狀時,發現有“南燕縣”名,曰:“今天下一統,何南燕之有?”遂改南燕縣為胙城縣。唐武德二年(619),又在“胙城縣”地名基礎上設置了“胙州”,原“胙城縣”又改為“南燕縣”,屬“胙州”。武德四年廢胙州,並南燕入胙城,即撤銷了南燕縣,將其並入胙城縣。自此,“南燕”之稱在歷史上才真正消失。

杏母娘娘的傳說

與大城村相距三、五華裏的幾個杏莊,王樓鄉的喬杏莊、張杏莊、吳杏莊,司寨鄉的王杏莊,這四個“杏莊”均與戰國時代南燕國的杏母娘娘有關。

傳說南燕國有位女英雄,大家都稱她為“杏母娘娘”,其明顯標誌是頭發稀,但很賢惠,且能征善戰,作戰勇敢,戰死在軍陣上。她的精神和品質感動了神仙,刮起一陣大風,卷動風沙,鋪天蓋地,把女英雄的死屍掩埋得規規矩矩,嚴嚴實實。神仙為什麼要起動風沙掩埋杏母娘娘的屍體呢?據說是南燕國戰敗了,全軍覆沒,最後剩下這位杏母娘娘,她在沙場上和敵人戰了七天七夜,殺死了無數敵人,最後一個倒下。由於她的士兵們都死光了,自然無人為她收屍,神仙念她是位好人,故而起風,用沙土掩埋之。也正因如此,大風刮起的沙土都非常幹凈,裏面沒有任何雜質和汙穢的東西。直到現在,這種沙土由於幹凈、柔軟很受人們特別是小孩子們的歡迎,大家總愛光著腳板在沙土上玩耍。這都是神仙感念杏母娘娘的恩德,不忍心用臟土掩埋屍體,謂之“天葬”。

杏母娘娘墓葬處的具體位置在今太行堤龍門口向北一千米處,剛解放至五十年代初期還有一大土堆,後夷為平地。附近百姓被其情其景所感動,尊稱其墓為“杏冢”,與內蒙古一帶稱漢王昭君墓為“青冢”情理相通,後來,這一帶百姓為紀念杏母娘娘,將自己居住的村莊取名“杏冢”。隨著人口的增多和姓氏的劃分,又有了“張杏冢”“喬杏冢”“吳杏冢”,“王杏冢”先叫“小杏冢”,後來王姓人口增多,又嫌“冢”字欠雅,清末民初,更名“王杏莊”,其他三個“杏冢”的“冢”字改為“莊”字,也都在清末民初時期。

胙國舊址大、小龐固

這是一個古老的村莊,它的悠遠和厚重、滄涼和輝煌是波瀾壯闊歷史發展的一個縮影。九曲黃河從這裏流過,綿延巍峨的太行古堤從這裏穿過,氣勢恢宏的明代鄭氏古墓群靜臥在這裏。

以大堤為界,堤北曾是南燕國城;堤南是西周胙國所在地,史稱龐固社。公元前11世紀周公旦之第六子伯倏分封於此。秦滅南燕後稱東燕縣、南燕縣,隋文帝開皇18年改為胙城縣。宋熙寧年間,黃河泛濫,古胙城由此西遷三十五華裏新址。原有的胙亭、胙伯墓已消失,今有數百塊胙磚散落民間。

至元代,村裏多為杜姓人家。村南系杜家花園,有井數十眼。相傳杜家因犯天條,觸怒皇上被滿門抄斬,後鄭氏始祖鄭德因躲蔽戰爭率親從共城遷徙於此。明代大龐固發展至鼎盛時期,建99座樓,全村有八大家八小家,萬頃良田,家財萬貫,富庶一方,街道修建與衛輝府馬市街一模一樣,今村仍遺留有上馬臺、石鼓。至20世紀30年代村內99座樓幸存的唯一一座樓坍塌(這是75歲的鄭保順少年時見到的),遺址尚存。

至清順治十三年4月,胙城知縣為大龐固立一座界碑,碑中記載胙城縣龐固地方交界:北至滑縣牛市屯集二十五裏,南至封丘縣大村集二十裏。迄今界碑仍存。當時,東南莊是大龐固的夥計院,俗稱東南院,是長工居住的地方,為了便於南部田地耕作方便,故人們便在此安營紮寨,時間長了便成了東南莊。今封丘縣黃德鎮、辛莊、安上集、陳固鄉梅口及本鄉半坡張等村的地塊仍延續叫“龐固窪”一名。

據考證,從元代至今鄭德落戶大龐固已有700多年歷史。在此期間,龐固鄭氏人家不斷因戰爭、災難、疾病、饑荒等緣故,先後遷出。遷至本鄉的有:鄭紙坊、王紙坊、東南莊、前司寨、小龐固、於莊等9個村;遷至本縣的有:縣城北街豆腐莊、塔鋪北鄭莊、南鄭莊、僧固鄉位莊、李莊、甘泉、新莊,胙城鄉胙城、王堤,位邱鄉前、後、中三個位邱等村;遷到外縣的有:開封邊村、甘河沿、封丘鄭賈村、黃德、七城、滑縣牛屯、鄭莊、殺圪垱、原陽縣川村、劉後、齊街,杞縣鄭莊,以及新鄉縣、鄢陵縣;遷到外省的有陜西西安鄭家胡同,吉林、黑龍江、遼寧、青海、甘肅、山東等省,人口愈萬人,僅滑縣鄭莊遷出300多年,目前人口已達1500口。故常有生活在異鄉的大龐固村鄭氏後裔到此尋根問祖。

今日大龐固有1000多口人,近2000畝土地,緊鄰新長公路北線,交通通訊便捷,群眾生活安居樂業。全村均系鄭姓,脈絡清晰。原國民黨中將鄭裕如就是該村人。

“龐固社”古鐘 。據傳,大龐固村從明代傳下一對洪鐘大呂,可謂是珍寶。鐘高2米多、鐘鼻有1米長、鐘寬需3人合抱,裏面轉圈能坐四個人,體重2噸多,雙鐘均鑄有“龐固社”字樣,鐘周圍皆成方框,一行是人物肖像,一行是字,記載了鑄鐘的歷史及鐘所含金、銅、鐵的數量。鐘下面有八個翅,鐘頂部是個大鼻,大鼻是龍頭,龍頭中間是眼,預備用大杠吊起。此鐘在清涼寺,村裏人一有急事就撞鐘召集人。鐘的響聲清脆悅耳,能聽幾十裏,且余音繚繞。

此鐘存至1958年大煉鋼鐵,所有含鐵的東西被一律沒收,大鐘因此被人砸掉;另一只鐘20世紀40年代初,被土匪李小孩、張繼坤部下的八支隊攻打封邱山莊寨村時掠走。解放後,村裏多次派員追討未果,兩鐘自此消失。

鐵柿樹 。 大龐固村南菜地長著一棵柿樹,俗稱“鐵樹”,系明代所栽,樹高約4丈,樹冠約12米長,樹主幹需兩人合抱,最粗的分枝也有一摟粗。“鐵樹”經過風霜雨雪洗禮,枝杈雄渾蒼勁。樹東1米處,有一口老井,村裏人常在這口井上推水車,樹得益於井的滋潤,樹根系極其發達,如一塊大盤石支撐著這棵根深葉茂的古樹。每逢盛夏時節,人們到此,避暑納涼,樹冠如一把墨綠色的巨傘,樹下涼風習習。每到深秋,橘黃色的柿子爬滿枝頭,遠看象二棵黃花樹,多時樹上能下30多挑柿子,約1500多斤,柿子個大、甘甜。從明代至今,這棵鐵柿樹見證了歷史,給祖祖輩輩龐固人奉獻豐碩的果實,成為人們心目中不老的寶樹。

胙城城隍廟的傳說

延津縣胙城鄉胙城村有座城隍廟,關於城隍廟,有一個“胙縣令舍身救龍宮,明太祖通令封城隍”的傳說。

據《胙城縣誌》載,當年武王伐紂,戰將黃飛虎在胙城縣城內西北角穿洞破敵,留下飛虎洞遺址。武王滅殷後,分殷之畿內地為三個諸侯國,以監殷民,史稱三監。同時還分封了許多小諸侯國,胙即其中之一,時稱“胙國”。周公子伯倏在胙國封侯後,為紀念黃飛虎,在“飛虎洞”前建一雄偉壯觀的大殿――城隍廟。據說,明朝以後,全國各地的城隍,只有胙城的城隍可以穿龍袍,帶金冠,人們都說,是明太祖朱元璋親口封的。

話說明太祖朱元璋在應天(今南京)稱帝,政通人和,百廢俱興。元宵佳節,舉國上下,彩燈棋布,國都應天,遊人如織。一派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

突然,正宮馬娘娘的寢宮被煙火引燃。一時,大火衝天,濃煙四溢。皇宮裏,頓時亂成了一鍋粥,盡管太監們奮力搶救,怎奈火勢兇猛,潑水如油,眼看娘娘寢宮內,價值連城的珠寶將焚於一旦。只見一人奮不顧身,冒著生命危險,跳進火海,進而復返,把馬娘娘的心愛珠寶全部搬出來。馬娘娘目睹此人壯舉,贊嘆不已,命太監詢問身世。此人回答:“胙城縣令黃飛虎!”馬娘娘很覺奇怪,殷商時史書上有個武成王黃飛虎,如今相隔14個朝代,怎麼又冒出個黃飛虎?又一想,天下之大,慕英雄而隨其名者也不足為奇。於是,就向太祖皇帝上奏章,召胙城縣令進京加官進爵,以報舍身救火之恩。可是,等胙城縣令進京後,馬娘娘一看,大失所望,原來縣令並非救火之人,只得命其暫回,事情也就擱了下來。

寒暑交替,轉眼三載,春回大地,百花爭艷。一日,明太祖朱元璋忽然心血來潮,意於出巡,便命人備好儀杖帶著馬娘娘啟程北上。途經胙城縣城,聞得城隍靈驗,便由縣令引路,到城隍廟進香。禮拜之後,馬娘娘擡頭看城隍儀容,不覺“啊”了一聲,原來她發現坐在暖閣之上的泥塑城隍總覺有點面熟,只是胡子被燒焦了。再仔細審視,不覺恍然大悟。原來3年來查訪不到的救火英雄正是這位城隍。即向朱元璋討封,朱元璋命人取出皇綾,親筆寫上“敕封司民顯右伯”幾個大字,並通令天下:天下城隍,唯以胙城城隍為尊,可戴金冠,穿龍袍。馬娘娘又親手為他繡了龍袍,並賜給金瓜、鉞斧、朝天登等全副鸞駕。從此,胙城城隍廟日夜香火不斷。為紀念朱元璋所封,胙城縣令定於4月初4為廟會,每到這一天,方園百裏的人們紛紛趕來進香。

作者簡介:張法祥,縣廣電局原編輯記者,現供職於縣關工委。著有《延津鄉村記憶》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