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大全周易解夢打架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澎湃新聞記者 徐明徽

今年是農歷辛醜年,又來到一個“牛年”。最近一期行知讀書會“文博淘寶季”活動邀請到了藝術史博士、上海博物館書畫研究部副研究館員顏曉軍來為讀者解讀中國歷史上的畫牛作品。

顏曉軍為讀者解讀古畫中的“牛”

牛在中國古代的農耕文化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牛的馴化歷史伴隨著人類文明與社會的形成、發展。歷史上曾有很多品種的牛,據科學研究,今天的家牛主要起源於西南亞幼發拉底河中部的原牛和印度河谷的瘤原牛。

牛是遠古時期的部落圖騰,並被賦予了神性,直到今天的一些少數民族中,牛仍然是重要的神祇形象。牛也是中國古代祭祀的重要犧牲,稱之為“太牢”,規格非常高。每年的立春節氣,都有“鞭春牛”的習俗,以示勸農之意,祈禱風調雨順。

人們寫詩文歌頌牛,用畫筆描繪牛,寄托了對牛的豐富感情。從新石器時期的巖畫,至後世的墓室壁畫、卷軸畫,乃至文人畫,牛的形象頻繁出現,蔚然大宗。其藝術手法也經歷了長期的演變,形成了各種不同風格。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描繪牛的作品,主題多樣,有騎乘、耕田、鬥牛、牧放等,並出現了唐代韓滉、戴嵩這樣以畫牛著稱的人物。

顏曉軍先介紹了《周易》中牛的意象。《周易》中說:“坤為牛。”王弼《疏》中提到:“坤象地,任重而順,故為牛也。”人們把牛比作坤卦,把馬比作乾卦。牛是陰卦的象征,和馬比起來更加厚重,行動更緩慢,但是牛仍然相當有爆發力,人們認為這種爆發力和能量可以映射到人的精神狀態中,於是將牛當作神來崇拜。在神話故事裏,炎帝的形象就為“牛首人身”。佛教、密教中,牛是重要的神祇。

(傳)唐 梁令瓚 《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 鎮星(局部)

唐代梁令瓚的《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中,牛作為神祇,是最重要的五星之一——土星的代表。牛是神靈,也是祭神的最高級別的“犧牲”,用牛來祭祀,在古代稱為“太牢”。

除了神祇形象,古畫中另一大主題是騎牛乘車圖。顏曉軍介紹,《楚辭•天問》中有商王亥趕著牛車到有易氏地區,有易之君殺王亥,奪其牛群的記載,說明在商代用牛拉車已很普及。漢初,天下雕敝,將相出門亦乘牛車。牛車行走緩慢而平穩,且車廂寬敞高大,如稍加改裝,在車廂上裝棚施幔,車廂內鋪席設幾,便可任意坐臥,形成偏愛。魏晉,諸王乘犢車,以雲母飾“雲母車”,帶屏蔽、駕八牛。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卷》中可見牛車。

除了乘坐牛車,人們也采用直接騎牛的方式,騎牛者一般為牧童,或是高人、閑散之人,以明代張路的《老子騎牛》圖為代表。春秋末年,天下大亂,老子欲棄官歸隱,遂騎青牛西行。至靈寶函谷關時,受關令尹喜之請著《道德經》。老子為“東方聖人”,東方為青色。後世遂以水牛為“青牛”。

明 張路 《老子騎牛》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農耕是牛的重要功能之一。春秋戰國時期,鐵犁出現,人們開始用牛犁耕並逐漸推廣。“鞭春牛”是吳越傳統年俗。立春日,造土牛以勸農耕,州縣及農民鞭打土牛,象征春耕開始,以示豐兆,策勵農耕。《周禮·月令》記載:“出土牛以送寒氣。”這一風俗盛於唐、宋兩代,宋仁宗頒布《土牛經》後,鞭土牛的風俗傳播得更廣了。

清 陳枚 《耕織圖冊》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古代帝王非常重視耕作與蠶織,這兩類重要的農事活動經過總結與描繪後,形成了耕織圖。清代畫家陳枚所畫的耕織圖冊就詳細刻畫了耕作的主要過程。“明明垂柳下,春水滿山田。農夫寒帶雨,耕破一溪煙。”耕牛,在天地間行走,步伐織成最美的詩。

南宋 李迪 《風雨歸牧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牧牛是人們很樂於表達的領域,無論是詩歌、繪畫,還是書法。牧童騎著牛吹著橫笛的樣子,給人以非常放松的精神暢遊。宋代畫院畫家的狀物能力達到了巔峰,南宋畫家李迪所畫的《風雨歸牧圖》尤為生動。“這幅畫描繪了夏天暴風雨即將來臨,兩個牧童騎在牛背上,急急忙忙趕回家的場景。前面的牧童為了避開狂風,在牛背上蹲坐,拼命拉住鬥笠不讓它掉下去。後面牧童的鬥笠不小心被風吹掉了,他大概發出了聲音,於是前面的牛和牧童都回頭看,想知道發生了什麼。畫面情節性很強,十分生動。”顏曉軍介紹,“人們還用手指印來表現牛,清代指畫家高其佩的《指畫牛圖》就是用大拇指指紋畫成的。”

清 高其佩 《指畫牛圖》遼寧省博物館藏

牛在人們心中的形象是任勞任怨、勤懇踏實的,但同時牛也極具爆發力,鬥牛的場面顯示了牛之野性和兇頑。“戴嵩畫牛”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有一天一個小牧童看到了戴嵩的一幅鬥牛圖,牧童說,牛打架的時候會把鬥牛的力氣用在角上,尾巴抽縮在大腿中間,現在畫上的牛卻是擺動著尾巴在鬥,這幅畫畫錯了。如今一些少數民族仍然保留了“鬥牛節”傳統。臺北故宮博物院這幅傳為戴嵩的《鬥牛圖》正體現了牛的勇猛。

(傳)唐 戴嵩 《鬥牛圖》軸 臺北故宮藏

很多文學典故裏,都有牛的痕跡,如“對牛彈琴”。漢人牟融在《理惑論》中說:“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對牛彈琴”說不通,不是牛沒聽見,而是牛覺得你彈得不好聽,它不欣賞而已。清代石濤畫《對牛彈琴圖》,以牛自況,表達了不聽世人謗議,我行我素、張揚個性的觀點。

清 任熊 《寧戚飯牛圖》 上海博物館藏

“寧戚飯牛”講的是寧戚輾轉來到齊國,餵牛時遠遠望見齊桓公,便敲擊牛角、放歌抒懷,被齊桓公賞識的故事。“牛角掛書”最初和老子有關,宋人黃文雷在《和陶》中說:“牧牛上陽坡,角掛上下經(道德經)。”“牛角掛書”的典故也與李密有關,《新唐書·李密傳》說到李密“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作的《牛賦》,短短幾百字表達了對牛的深切的同情。

責任編輯:梁佳

校對:劉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