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懸崖上摘棗子的簡單介紹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中國日報7月24日延安電(記者曹音)蘭馮成童年的顏色是“土黃色”。那時他的家— 昝家山村,還位於黃河峽谷地帶沿河的半山腰上,常年風沙肆虐、土路難行。趕上下雨,黃河水量增大、泥沙泛濫,想要出門幾乎不可能。

這個位於陜西省延安市宜川縣壺口鎮的小村落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生存環境惡劣,交通不便,用蘭馮成的話說就是“種地靠老天,外出找水喝”。

回憶起當年“寸步難行、苦不堪言”的日子,70歲的蘭馮成說:“別看我就住在黃河邊,離黃河也就三五公裏路,但那時去一趟要翻好幾道溝,沒兩三個小時根本到不了。”

今年7月,蘭馮成又回到了“半山腰”。望著滿山郁郁蔥蔥的側柏、油松,蘭馮成笑得合不攏嘴。而這一切改變源於20年前在陜北延安開啟的一場“綠色革命”—— 退耕還林。

由“黃”變“綠”

延安市植被覆蓋度退耕還林前後對比

黃河流經黃土高原,落差大、水流急,加之黃土高原土質疏松、地形破碎,長期的陡坡開墾、過度砍伐等造成植被破壞,一下大雨,大量黃土就會隨著雨水流入,將黃河染成黃色。

陜西處於黃河中遊,地理位置重要,生態功能突出,黃河在陜西境內全長719公裏。曾經嚴重的水土流失,既危及黃河中下遊安全,也嚴重制約陜西發展,特別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因此,陜西的水土保持在全國一直舉足輕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黃河治理的重點在中遊,中遊的重點在陜西,陜西的關鍵在水土保持。”陜西延安宜川縣副縣長曹紅星說。

“延安的宜川縣地處黃河中遊壺口瀑布之濱,黃河在宜川境內全長66公裏,是黃河中重要的生態屏障。”他補充說道。據他介紹,20世紀80年代,全縣平均每年輸入黃河的泥沙約為950萬噸,使宜川陷入“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的困境,被國家確定為貧困縣。可以說,生態脆弱成為制約宜川經濟社會發展的最主要因素。

距離宜川縣約三小時車程的吳起縣情況類似。“當年漫天黃沙,我根本不敢穿白襯衣,不管洗得多幹凈,出門沒多久就都是土。”吳起縣村民閆誌雄回憶時說。

90年代末,延安響應黨中央提出的“再造一個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區”口號,率先在全國開展大規模退耕還林。

專業造林隊植樹造林現場。宜川縣林業局供圖

閆誌雄和蘭馮成都表示,讓村民去種樹最初並非易事,很多百姓觀念轉變不過來。57歲的閆誌雄說:“我們這裏環境惡劣,種地靠天,收成不好,很多人甚至不能自給自足。有人認為如果不種地了,而去種樹,豈不是更沒的吃了,所以多少有些顧慮。”

閆誌雄年輕時常開車在外面跑,見過世面,對於退耕還林的理念接受起來容易一些。他知道,想要改變家鄉的面貌,必須要轉變保守的觀念。於是,他不厭其煩地給其他村民講種樹的好處,告訴大夥政府會給補貼和糧食,還鼓勵他們外出務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蘭馮成也是如此。作為當時昝家山村的村支書,他先說服了幾個相熟的村民,幾個人帶頭種樹,再到各家各戶去做工作。

就這樣,1998年,吳起縣首開全國封山禁牧先河。一年後,退耕還林大規模在延安展開。20年間,延安退出一片片青山,還出一窪窪綠地。

據曹紅星介紹,經過這些年的黃土高原生態修復,延安已從過去的“黃馬甲”變成了“綠馬甲”,植被覆蓋度由46%提高到81.3%,年入黃河泥沙由治理前的每年2.58億噸降為0.31億噸,降幅達88%。“一碗水半碗沙”成為歷史。

懸崖種樹

懸崖上種樹的王小紅。宜川縣林業局供圖

黃河沿岸山勢陡峭、土層淺薄,通過多年經驗,宜川縣總結出一套石坑客土造林方法和大苗深栽深埋造林技術:山勢陡峭留不住土,就用砌壘石坑的辦法;石質山地土層淺薄、土壤貧瘠,就回填客土;天旱沒水,就引水澆灌;風力大,就深栽深埋;兔害嚴重,就栽大苗。

陜西省宜川縣麗紅專業造林隊隊長王小紅自2004年就帶著造林人員在壺口瀑布上下遊的黃河右岸種樹。據他介紹,砌壘的石坑基本可以做到“結實踩不塌、澆水水不漏、栽樹深度夠”。憑借這一套“懸崖種樹”的方法,他零事故、高質量地在懸崖上造林5000多畝。

但偶爾也會遇到險情。“今年4月,我在壺口瀑布上遊右岸一個10米多高的懸崖上種樹。當時背著4、5公斤重的樹苗,用繩子吊著從峭壁上往下順時,差點就掉下了懸崖。”王小紅說。回想那個瞬間,他還心有余悸。

王小紅負責的麗紅專業造林隊,主要由本地吃苦耐勞、責任心強、熱愛林業的農民組成,一些隊員參加植樹造林10余年,經驗豐富。近年來,專業造林隊伍在不斷擴大,全縣共成立了8支隊伍,王小紅所在的隊伍已發展到30多人。

據宜川縣林業局副局長郝雲峰介紹,經過這些年“懸崖種樹”,宜川縣現在基本實現了壺口瀑布景區右岸山體、核心段公路和旅遊沿線直觀坡面的全綠化,壺口瀑布周圍林木覆蓋率達到80%,促進了黃河沿岸水土流失治理,提升了壺口瀑布景區環境質量。

鄉村振興

專業造林隊植樹造林現場。宜川縣林業局供圖

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不僅讓延安地區的山更綠,水更清,還推動了當地綠色發展。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數據顯示,2019年,延安全市蘋果種植面積達到380萬畝,年產量300萬噸以上,年產值130億元,花椒、核桃、紅棗等幹雜果產值13億元,林下經濟產值達到1.2億元。

生態改善帶來經濟收入的同時,也給村民生活帶來了變化。

接過蘭馮成的“接力棒”,蘭天剛繼續帶領村民在山上種樹,但他也盤算著挪出“窮窩”。“百姓拿到退耕還林的補貼後,大部分到外地打工,有了一定的經濟收入。看到家鄉天藍了、水清了,也都想回來,但如果還住在半山腰恐怕發展受限,所以我就謀劃找個更有前景的地方。”蘭天剛說。

經過多次討論和調研後,時任村支書蘭天剛將昝家山新村選在了距離壺口瀑布景區不到6公裏的位置,2014年,村民通過移民搬遷工程來到了新家,住進了樓房,走上了“林景旅遊”的生態富民發展之路。

“生態好了,路好走了,來我們這兒看黃河的人更多了,”60歲的蘭天剛說,“村民們經營民宿、餐飲,還種植果樹,收入比以前也翻了好幾倍。”

聽著蘭天剛講著村子的巨變,回想退耕還林一路走來的艱辛,站在旁邊的蘭馮成連說了三遍“值得”。

延安市退耕還林前後對比

來源:中國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