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別人地裏發新芽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文 |南都周刊特約撰稿姬尊雨 管薇

在2020年的尾聲,古城西安給世人遞上一份新年禮物:西安十六國墓葬發現彩繪建築,出土壁畫、土雕建築以及彩繪陶俑等。

2019至2020年,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南郊少陵塬區域配合基本建設過程中,考古發掘了3座規格巨大、形制特殊、結構完整的十六國時期高等級墓葬,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十六國時期最大的墓葬。

其中,三座大墓的編號分別為焦村M25、焦村M26和中兆村M100。焦村十六國大墓位於少陵塬西北部,中兆村十六國大墓位於少陵塬東北部。

幾鏟子下去就能“挖出一座盛唐”

“少陵塬”這個地名,稍作回味就能識別出它獨特的詩意和古色。少陵塬又名鴻固原,在今陜西長安縣東南。《類編長安誌》曾記載,少陵塬“在今鹹陽縣南四十裏,南接終山,北至滻水,西屈曲六十裏,入長安縣界,即漢鴻固原也”。

在高中地理課本中,就曾介紹過黃土高原地形中的“塬,梁,峁”三大地形,而“少陵塬”中的“塬”是黃土高原地區一種特有的因衝刷而形成的土臺或者土高地,是陜西常見的地貌之一。

西安周邊便有許多這樣以“塬(原)”命名的地方,有發掘出十六國大墓的少陵塬、陳忠實小說《白鹿原》中上鹿村所在的白鹿原、漢唐時的皇家禦花園荊山塬等等。

除了負有盛名的各種“塬”,少陵塬背後的另一個故事則與“詩聖”杜甫有關。這位出生於河南鞏縣的詩人,被後人稱作“杜少陵”,就是少陵塬是他漂泊生涯中居住時間最久的地方。如今,少陵塬上也保留了一座明朝建的杜公祠。

此外,少陵塬近年來考古發現不斷,西漢張安世家族墓、唐韓休墓、郭子儀家族墓都位於此塬。網友建議,原地建起一座博物館都不為過!

這次,少陵塬帶給世人的文化記憶,不在秦漢,也不在盛唐,而是在具有鮮明特色的十六國時期的寶藏。

墓道上方土雕建築全景(圖源:中國文物報)

“從墓葬形制來看,長斜坡墓道東、西兩側有收分生土臺階;墓道過洞上方有土雕建築模型;這種形制是十六國時期墓葬形制的突出特點。出土的武士俑、甲騎具裝俑、鼓吹依仗俑、陶牛車、九盤連枝燈等皆具十六國時期的特色。”

考古專家表示,其出土文物帶有濃郁的時代特征,體現了民族融合背景下文化相互影響與交融的特點,是目前發現的十六國時期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結構相對完整、隨葬品較為豐富的陵墓,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

騎馬擊鼓俑(圖源:中國文物報)

話說回來,這樣的高規格墓葬在臥虎藏龍的少陵塬也算不上稀奇事兒。僅僅在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50米的少陵塬南緣,考古人員已經發掘出大約500座墓葬。除去一些漢墓外,西周墓葬有470余座。

有趣的是,發現這些距今約3000年的遺跡的契機,竟源於2004年西安修建從西安到柞水的高速的意外驚擾。

少陵原西周墓地航拍

難怪網絡上流傳著段子,調侃西安是中國城建圈裏最讓人“頭疼”的城市,隨便幾鏟子下去就能“挖出一座盛唐”。

2011年,歷時5年完工的西安地鐵2號線終於通車,畢竟,在地鐵的建設過程中,就曾挖掘出了130多座古墓,出土文物超過200件。從西漢王侯將相到明代朱氏藩王,仿佛在一條歷史走廊中實現了一次古今文明的穿越。修一修地鐵,挖一挖文物…西安修地鐵最累的不是工人,是文物局啊。

2014年8月1日,西安地鐵4號線又挖出了明清石雕,疑為明末楚王負的文物。2019年3月,西安地鐵5號線二期工程中,發現了疑似雍王章邯都城。根據文物處主任的介紹,每條地鐵的修建過程中都曾挖出過墓葬或文物,其中數量最多的當屬2號線。

除了修地鐵,在西安高校圈兒裏還流傳著這麼一個傳說:“修新校區沒挖到過先人的墳,都不算你是西安的大學。”

說到古墓數量之多,就必須得提2001年西安郵電大學在長安區征地1000畝地建設新校區的“奇聞”了。挖掘機那麼一挖,果不其然,就挖出了寶貝。茅坡的1000畝地裏,挖出了從戰國到唐代的古墓共計600多座。

而級別最高的,當屬2004年發現於西安財經學院新校區的“疑似夏太後陵”,迄今為止我國發掘的規模最大的戰國時期陵園建築。夏太後其人,就是秦始皇的祖母。雖然這座墓葬已經被盜嚴重,但挖掘過程中出土的一件“六馬鞍車”仍考古專家們感到興奮,所謂“天子駕六,諸侯駕五,卿駕四”,這也就是說,墓主人的身份異常高貴。

在上個月,西安市閻良區秦漢櫟陽城遺址考古發布了2018-2020年考古收獲:第一次大面積發掘出了戰國中期秦國宮城遺址內的後宮生活區。

櫟陽城遺址發掘現場(圖源:西安晚報)

正值《大秦賦》熱播之際,這一考古發現十分應景地為劇迷腦補了一場年終大戲。

而它掀起西安城的大秦文化熱潮之前,現象級綜藝《國家寶藏》和網劇《長安十二時辰》也早已把古都長安的歷史文化魅力豐富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杜虎符

從葡萄花鳥紋銀香囊、杜虎符、懿德太子墓壁畫《闕樓儀仗圖》,到放大仙燈的興慶宮、張小敬的任職地萬年縣、劫持李隆基走的興慶宮到曲江池的夾道,西安城的記憶被一次次激活,其蘊藏的文物和建築被廣泛關註和討論。

有著3100年建城史的西安,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歷史博物館,沈積千年的地下乾坤,時不時“悄悄上新”,然後驚艷所有人。

129座博物館,在這裏與古今對話

依據國家文物局發布的《博物館定級評估辦法》《博物館定級評估標準》《評分細則計分表》(文物博發〔2020〕2號),中國博物館協會官網2020年12月公布了“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的公告”,全國共有74家博物館被中國博物館協會評估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其中,西安市新增2級1家,3級4家,收獲頗豐。

截至目前,西安全市通過定級評估並備案的博物館數量達到了17家,含國家一級博物館7家,國家二級博物館4家,國家三級博物館共6家。

在一級博物館的梯隊裏,西安僅次於北京排名第二,代表著這座千年古城的璀璨和榮耀。

論總數,西安市內的博物館也毫不遜色。根據陜西省文物局數據,西安市內共有125座不同級別大小的博物館,這還不包括4座名頭更響亮的省直屬博物館:漢陽陵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

據《西安晚報》報道,西安市內的博物館數量和質量位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平均每6.2萬人就擁有一座博物館。

以西安繞城高速作為邊界,圖上的每一個小紅點就代表了一座博物館,其中的雁塔區、碑林區、新城區更是當之無愧的“博物館之king”。

擁有如此豐富的文化資源,博物館成為西安人和外地遊客休閑娛樂的好去處。近年來,各大博物館參觀量逐年穩步增加,展覽舉辦數量每年200個以上,舉辦各種活動數量達500余次,持續舉辦公益講座、公眾教育、研學旅遊、“博物館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進軍營”等各類社會服務活動。

在陜西歷史博物館還沒有上線門票預約系統前,門票都需要通過拿著身份證在現場排隊的方式領取。每位西安人都不會忘記陪外地朋友,在清晨6點半站在陜西歷史博物館的排隊長龍裏領免費門票的日子。

陜西歷史博物館“免費不免票”,需要提前按時段預約才能進館參觀。但是有時候,常設展館的免費門票實在太難搶到,不少人就會選擇花30塊錢買張“大唐遺寶: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特展票。

何家村的文物早在1970年就已出土,但這個轟動世界的考古發現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秘不示人。直到2004年5月,被矚目許久的何家村金銀器精品才在北大正式展出。

時間推移到2017年,由張國立擔任001號講解員的文博探索類節目《國家寶藏》開播,第一件代表西安的文物就是收藏於陜西歷史博物館的何家村窖藏文物“葡萄花鳥紋銀香囊”。

當時,很多人對陜歷博的選品感到不解,畢竟,在人們的印象裏,陜歷博的鎮館之寶應該是鑲金獸首瑪瑙杯、舞馬銜杯皮囊式銀壺,或者獸首瑪瑙杯…總之,怎麼著也不可能是那件被演員馬蘇拎到手裏的小小香囊。

但其實這件銀香囊,代表的楊貴妃與唐玄宗的愛情故事。

根據文獻記載,在楊貴妃被勒死後,唐玄宗非常想念她,專門派了高力士找楊貴妃的遺體,只可惜馬嵬坡下,貴妃的遺體已經朽壞,“唯香囊猶在”。

除了故事感,香囊還充滿了黑科技。三個旋轉軸互相垂直,三個圓環相互制約,在重力的作用下,無論香囊內部的球體如何轉動,裏面的香料都不會灑落。現在裝修設計中常用的“萬向支架結構”,就來自於古代的香爐,通過這一結構制造的陀螺儀等在現代航空航海中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類似銀香囊這樣,故事性和稀缺性並存的國之重器,在陜西歷史博物館多到數不過來。

2002年1月18日,由國家文物局印發的《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中共有重要文物64件(組),12件來自陜西省,其中國家一級文物舞馬銜杯皮囊式銀壺和獸首瑪瑙杯均被收藏於陜西歷史博物館,其余文物散見法門寺博物館、西安碑林博物館等。

隨後,國家文物局在2012年、2013年分別公布了第二批、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名單,在三批名單中的195件(組)文物中,收藏在陜西歷史博物館的文物就有9件…這也就是為什麼老西安人都建議遊客在參觀博物館時,一定要請講解的原因。

沿著陜西歷史博物館所在的小寨東路,再拐個彎兒走上慈恩西路,不到8分鐘的車程,就進入了大雁塔和大唐不夜城景區,這裏同樣分布著西安曲江藝術博物館、西安美術館等多家博物館。

畢竟,西安城有129個博物館,隨便一個拐角都可能迎來與古今對話的即興邂逅。

短視頻入場,打開西安的方式還有…

作為十三朝古都,長安城可以說是很多人心中的白月光。現如今人們到西安尋訪古長安城的蹤跡,打卡博物館、登古城墻、穿漢服到大唐芙蓉園拍照……塵封的歷史發新芽,文化旅遊、歷史旅遊……一大把新玩法也應運而生。

說起西安城市歷史遊新玩法諸多爆款裏的“驚鴻一瞥”,提名最多的一定是大唐不夜城街頭扮演“唐妞”不倒翁的演員馮佳晨。如果要排個輩分,馮佳晨從“素人走紅”轉型“旅遊大使”的資歷,算得上是“甜野男孩”丁真的前輩。

2019年11月,馮佳晨因為一段“大唐女子絕美牽手”短視頻在網絡上走紅。視頻中,真人化的“唐妞”穩穩地運作不倒翁底座,體態端莊,羅扇輕舞,顰笑優雅,將中國唐朝美人的嫵媚嬌羞演繹到極致。為一睹其風采,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前來“打卡”,影響力急劇膨脹。

馮佳晨逐漸成為西安旅遊的代表人物,除了作為舞蹈演員,她還積極化身陜西文旅推薦使者、曲江文化旅遊推廣大使,利用自己的IP流量傳播西安的濃厚歷史文化底蘊。

今年12月15日,在2020年西安市“青春建功國家中心城市建設一尋找身邊好青年”的發布儀式上,馮佳晨穿著一身漢服登臺領取了“西安好青年”獎項。用她自己的話來說,“我只是曲江文旅裏普通的一員,一直也只是盡全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更多的朋友了解我們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

除了“一眼萬年”的馮佳晨之外,西安的線上流量也隨著網紅小視頻的風靡而不斷劇增,是當之無愧的“短視頻之城”。

在文化名都身份的加持和短視頻打卡的加碼下,2019年西安旅遊人數突破3億人次,旅遊業總收入3146億元,獲評全國網紅城市十強、夜遊人數指數第5、全國暑期十大熱門旅遊目的地、全國首批研學試點城市。

在疫情對旅遊業嚴重影響的2020年,陜西也積極搶抓國內跨省旅遊的恢復機遇。十一黃金周期間,西安接待遊客1474.81萬人次,收入111.40億元。

在各大旅遊APP發布的“十一”黃金周旅遊熱門地圖數據中,西安都位居全國前十,穩居熱門旅遊城市第一梯隊。

從千年傳統文化到當代城市氣質,無論是依靠十三朝古都歷史的文博展覽,還是大唐不夜城的不倒翁小姐姐,西安城的文化,正在全世界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