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大公雞被黃鼠狼吃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近十年在上海幾乎絕跡的小靈貓最近又出現了!

3月3日,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綠化市容部門獲悉,去年6月以來,復旦大學新江灣城校區內的多個紅外監控點多次拍到小靈貓的照片。

供圖:王放

供圖:王放

貓的身體,黃鼠狼的頭?

一些師生在該校北部區域也曾有疑似目擊到小靈貓的經歷,他們普遍覺得這種小靈貓有點像“貓的身體加了一個黃鼠狼的頭”,“感覺膽子不大不小,遇見時會打量我們一下,再扭頭離開”。

小靈貓別名七節貍、筆貓、烏腳貍、香貓,體重2千克到4千克,體長46厘米到61厘米,體型比家貓略大,嘴部尖,額部狹窄,耳短而圓,眼小而有神,四肢細短。自衛時,可從肛門腺中排出一種黃色而奇臭的分泌物。

小靈貓的基本毛色以棕灰、乳黃色多見,唇白色,眼眶前緣和耳後呈暗褐色,背部有3條至5條連續或間斷的縱紋,有不規則斑點,尾巴上的毛通常呈白色與暗褐色相間的環狀。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今年2月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和農業農村部發布的新版《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小靈貓升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其在上海地區數量極少,主要生活在低山森林、闊葉林的灌木層、樹洞、石洞等處,以鼠類、小鳥、蛙、蛇、蜥蜴、昆蟲等為主食,也吃植物的樹根和果實。

“至少拍到兩只。”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王放表示,僅從尾巴來看,一只長一點,一只短一點,也有可能拍到了不止兩只,但因為小靈貓為獨居夜行性動物,晝伏夜出,晚間拍攝效果較差,且其體型較小,活動速度較快,很難根據所拍小靈貓的身上花紋等特征做更進一步的精確個體識別。

上世紀末普查:已經絕跡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近幾十年尤其是近十年,小靈貓在上海的記錄少之又少。

1992年2月,家住新橋路的兩位居民去洗菜時,發現一只灰黑色的“狐貍”在水鬥裏喝水。一陣追逐後,有居民用臉盆扣住了它,還有居民稱鄰居家兩只公雞很可能是被它咬死的。後送至上海自然博物館,經專家鑒定,這只“狐貍”其實是小靈貓。

1992年2月,被居民抓住的小靈貓 顧力華 攝

2005年3月的一個晚上,寶山區一位居民發現了一只“有些像貓又有些像黃鼠狼”的小動物,當時它因後腿受傷已幾乎昏厥。次日,這只可憐的小動物被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站的工作人員護送到上海動物園,接受隔離治療、檢疫及觀察,才發現是當時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靈貓。

2005年6月,浦東新區唐鎮一村民在唐鎮工業開發區一未開發地塊內的小河邊用網捕捉龍蝦時,意外捕獲一只形似家貓的野生動物,經浦東新區林業站工作人員鑒定為小靈貓。經測量,這只小靈貓足有4千克重,體長60多厘米。之後,這只小靈貓在外環綠帶中被放生。

上世紀末,由原上海市農林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牽頭的一項野生動物資源大普查結果顯示,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小靈貓在上海已經絕跡。

保持距離就是最大的保護

小靈貓“重出江湖”,讓專家學者喜出望外。

王放透露,已組織研究團隊對上海新江灣城地區的小靈貓現狀開展調查。本周,15臺紅外相機將分別放置在區域內小靈貓很可能出現的點位。通過三四個月的觀察,爭取發現小靈貓並統計出該地區小靈貓的數量及分布情況。

對於小靈貓在上海長時間的“沈寂”,並沒有太多研究資料來解釋原因。

王放認為,很可能是小靈貓對人類幹擾過於敏感,無法適應上海灌叢、草叢等生境較少的城市環境,也可能與早期人們缺乏野生動植物保護意識,濫捕濫殺有關。

據介紹,小靈貓有高度發達的囊狀香腺,靈貓香與麝香、龍涎香、河貍香並稱“四大動物香”,這一度讓野外的小靈貓難逃厄運。時至今日,國內仍有一些地方將野生小靈貓視作“野味”。

去年,浙江溫州泰順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隊通過紅外相機首次拍到了小靈貓的身影,這也是近30多年來浙江省內首次獲得野生小靈貓的影像記錄 圖片來源:新華社

“我們對小靈貓的了解還遠遠不夠。”王放表示,同樣是城市,但在越南、老撾等東南亞國家的一些城市,野生小靈貓卻能適應下來,繁衍生息,形成種群。這不禁讓人憧憬,未來,在大家的保護下,新江灣城地區是不是也能留住並“養活”小靈貓,成為新世紀以來上海第一個小靈貓成規模的野外棲息地。

這一切還有待觀察和探究,在有結論前,上海野生動植物保護部門還是呼籲廣大市民克制住好奇心,不要去尋找小靈貓,避免對本就十分脆弱的生境造成難以預料的幹擾和破壞。

就算偶遇小靈貓等野生動物,也不要去觸摸、餵食,和它們保持距離,給它們空間、自由,就是對它們最大的保護。

欄目主編:張奕 題圖來源:王放

來源:作者:陳璽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