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錢被風刮走了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張祎鑫

從守島夫妻到“時代楷模”,王繼才和妻子王仕花是開山島上不滅的燈塔。32年孤島值哨,夫妻倆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踐行了一生守島衛國的誓言。

開山島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灌雲縣燕尾港鎮以東12海裏,島上無居民、無淡水、無電力,環境惡劣,氣候多變。1986年,王繼才和妻子王仕花受組織派遣登島守備執勤,32年來,夫妻倆戰勝了常人難以承受的風雨和艱險。2018年7月,王繼才在執勤時突發疾病去世。回憶過往,王仕花表示,選擇守島就意味著選擇了艱苦勤儉的生活,但王繼才常說“島雖小卻是祖國領土的一部分,在這裏守島值哨,苦也是甜的”。

圖為島上收集雨水的水窖。王繼才夫婦用泥鰍對水質進行凈化,從而獲得飲用水。

位於半山腰的王繼才先進事跡展覽館記錄著王繼才夫婦32年來的生活印記:兩人坐著泡沫削的凳子,端著白水煮面就著一碗鹹菜,身後是一塊木板、兩塊石頭搭起來的簡易竈臺,這樣的勤儉幾乎在每一張照片上都有印記。到2012年島上用上了風力發電,夫妻倆高興地坐在拼接的木板床上看電視,身後的墻上糊滿了泛黃的報紙,光亮從三合板半封著的窗子透進來,照在抽屜都丟了的老舊書桌上……

從展覽館拾級而上,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塊塊梯田。據介紹,梯田是當年的守島官兵規劃、建設的,許多還沒來得及填土,部隊就撤防了。王繼才夫婦上島後,每次去往岸上,總會帶幾包土回來,看著綠油油的瓜果蔬菜,王仕花說:“島上地塊少,收成也不行,但是靠著勤儉節約,這些問題就都克服了。”

作為王繼才同誌先進事跡報告團成員,王仕花參加完巡回報告便回到灌雲,有時候連家都不回就直接上島值班。雖然島上的條件大有改善,但是她回到哨所,依舊吃著稀粥、饅頭和自制的鹹菜。被身邊人不解時,她平靜地說:“這麼多年早習慣了。”

曾經有人以為,王繼才、王仕花夫妻倆常年守島,工資待遇肯定不低。其實,預備役民兵沒有工資,只有守島津貼。前面30年,他們每年的守島津貼是3700元。1995年,開山島建起燈塔,王繼才夫婦因肩負守護燈塔的任務,每年收入增加了2000元,但每人每月的收入仍不到300元。

圖為王繼才、王仕花夫婦在對島上破損的設施進行維護修補。

上有老母親,下有3個子女,這點收入,難以維持全家的最低開銷。為了增加點收入,王繼才托過往漁民帶來了羊羔和雞崽,嘗試在島上搞養殖。但天有不測風雲,一場臺風過後,羊羔和雞崽全被卷進了海裏。王繼才夫妻倆都是不服輸的人,先後又進行了幾次嘗試,但最終都沒有收獲。後來,在過往漁民的指點下,夫妻倆開始在島周邊的巖石縫隙間撈魚摸蝦,撿貝類、鏟海蠣、放蟹籠,大點的托漁船捎回港口去賣,以此解決維護器材、修理設施經費短缺的問題。小點的自己充饑解饞,解決溫飽問題。夫妻倆用實際行動踐行島上“以勞養武”的標語,開山島民兵哨所因此還被國防部嘉獎為“以勞養武”先進單位。

圖為王仕花在島上時撿海蠣。

“我小時候,島上物質條件不好,糧食儲備經常不足,遇上持續時間比較長的臺風,感覺小島真的與外界隔絕了,斷糧斷炊的那種感覺糟糕透了,讓人絕望!”王仕花的兒子王誌國在接受采訪時說,“我6歲那年冬天,臺風連續刮了10多天,導致船只無法出海。島上糧食和柴火相繼用完了,父親就冒著風雨去海灘上撿那些半死不活的牡蠣,帶回來撬開扒肉給我們吃。那東西煮熟了還行,但生的,真是又腥又臭,根本難以下咽。後來,臺風走了,給養船來了,爸媽看到我們狼吞虎咽的樣子,在一旁不停的抹眼淚……”

不僅如此,王繼才夫妻倆在生活上節儉得近乎苛刻:40多本海防日誌沒有一頁空白、20多臺收音機都是用到實在無法維修才買新的、10多盞煤油燈大多是磕碰壞了才更換、每次都搭乘漁船登島……這樣的“緊日子”卻從未磨滅王繼才夫妻堅守孤島的決心。

為給國家節約經費,王繼才夫婦堅持常年搭乘漁船往返。

雖然環境惡劣、物資匱乏,但是32年來,王繼才、王仕花夫婦在一件事上卻很舍得,那就是購買國旗。每天升旗、巡島、觀天象、護航標、寫日誌,夫妻倆從沒中斷過。據不完全統計,王繼才自己掏錢先後購買了300多面國旗。

對於需要幫助的漁民,他們更是“很大方”的:無論漁民們多晚出海,他們都會亮起信號燈;漁民缺糧少藥時,他們主動拿出自己備用的糧食、藥品贈送;如果有船只遇險,他們必定想方設法施救……在漁民們眼裏,他們是“恩人”更似“親人”。

王繼才、王仕花夫婦用過的物品。

一盞煤油燈、一只小煤爐、一把小鐵鏟、一根背包繩、一張由磚頭和木板搭建的小床和一個破舊不堪的小方桌……王繼才先進事跡陳列館裏的每一個物品、每一張照片都在給來訪者訴說著那段艱苦勤儉的歲月。王誌國說,“勤儉節約是爸爸媽媽能在孤島堅守32年的精神之光,也是我們要代代相傳的家風之魂。”(文中圖片均由江蘇省灌雲縣紀委監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