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吃減肥藥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對偽心理學說不

什麼是心理學?色彩星座、催眠讀心、潛能開發、心理操縱、成功學等等,這些東西是心理學嗎?心理學是否等同於弗洛伊德?是否等同於心靈雞湯、人生哲理?這些問題,都能在本書中找到答案。

《和偽心理學說不》的作者是聲名卓著的加拿大心理學家——斯坦諾維奇。這本書被全球

300 多所心理學高等教育機構采用,書名最準確的翻譯應該是《與眾不同的心理學》。

與常見的心理學入門教材不同,它並沒有系統性地全面介紹心理學的各類知識,也不涉及技術化較強的統計學、實驗設計、心理測量,而是專註於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這本書只教你科學的批判性思維與方法,讓你更容易判斷什麼是真,什麼是假,更好地理解心理學。

心理學為什麼與眾不同?這是因為這門學科最容易被人誤會,也最容易被專家、媒體、機構、騙子濫用。心理學研究的是與人的自身生活密切相關的一些問題,也是最關心和最熟悉的問題,比如:什麼樣的人容易討人喜歡?人為什麼要自殺?意念能不能被植入夢中等等。

越是關心與熟悉的問題,就越容易被人利用。因此,大眾媒體與市場上充斥著各種關於潛能提升啊,性格與色彩啊,星座分析啊,讀心術啊等話題,還有那些偽大師、偽專家們。這些偽專家們打著心理學家的旗號從中漁利。

心理學不是玄學,也並不神秘,而是一門科學。心理學如果失去了自己的科學標準,也就失去了它獨立存在的價值。接下來,讓我們帶著敏銳的好奇心,帶著探索新知的審慎,帶著到底什麼才是心理學的疑問,跟隨作者的思緒抽絲剝繭,化繁就簡,揭開心理學神奇的面紗。

在回答什麼是真正的心理學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在公眾眼裏,心理學是什麼樣的?事實上, 心理學在目前公眾眼裏的形象並不是十分正面,心理學研究結果也常常被大眾批評。

有一項調查分析,超過一半的受調人群是不信任心理學的。公眾對心理學的認知也存在偏差。這種認知偏差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心理學被誇大到萬能化。

很多人認為,學好了心理學就能讀心、能算命等等,這是一種誤解。實際上,這種超心靈體驗並不在心理學研究之列。

2、心理學被神秘化和曲解化

很多學心理學的人會被經常問到,你會解夢嗎?會催眠嗎?這些提問意味著另一種對心理學的曲解。在普通大眾眼中,可能覺得心理學就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或者就是心理咨詢。

實際上,弗洛伊德的研究一直備受爭論,而且在心理學科只占極小的一部分。弗洛伊德的問題在於他的數據不足以支撐他的理論。而心理學的特性是用科學的方法尋求對行為的理解。

3、心理學是不可實證的科學。

這種觀點在一些偽專家的論述中常常能見到。比如激發潛在心靈能量,第六感覺等等,這些詞語和現象都是無法被觀察而實際測量的。但往往這些說法,還特別受普羅大眾的歡迎。

前面我們說了這麼多對心理學的誤解和曲解,那麼,真正的心理學到底是什麼呢?

心理學是有關行為的,以數據為基礎的科學研究。心理學中有關行為的結論都有科學依據,心理學的應用都源於科學方法,並經過科學方法的檢驗。

現代心理學具有松散性。具體來說,構成心理學的不是一套宏大的理論,而是許多不同的理論,每個理論僅能解釋行為的有限方面。比如,在美國心理協會下設的分支機構有 54 個, 每個分支下面又有非常多的子分支。我們經常關心的心理健康問題,僅僅只是其中一個非常細小的分支。

科學有緊密相連的三個核心特征:

1、系統的實證主義;2、產生大家共有的公開知識;3、實證性的、可解決的問題。

什麼是系統的實證主義?

實證,意思就是基於觀察實踐。也就是說,科學家是通過探究世界來發現世界的。在你看來, 現在這可能是個不爭的事實。但在那個拒絕使用望遠鏡的年代,在很久以前,人們一直以為知識只有通過冥想或者從權威那裏得到。

比如,在伽利略以前,有一位學者就宣傳人有七竅,因此,天上就有七個星星。今天我們嘲笑古人的愚昧,都是事後諸葛亮。

當然,單一的實征主義是不夠的,必須是系統的。單一的、非結構的觀察不會發現科學知識。例如,從起床到就寢的整日記錄,雖然這是大量的事實,但並不會加深你對世界的認識。科學的觀察通常是為了檢驗理論:它是想透過測試各種不同的說法,來理解我們的世界,去支持一些結論,否定另一寫結論。

再來談一談,什麼是共有的知識?

共有的知識有兩個特點,一是重驗性,二是同行評審。重驗性的意思是能夠進行重復驗證。同行評審的意思是,這個結論或者研究發現必須經過多個科學家的評審,才能發表。一般偽科學通常不通過科學出版物來發表,而是通過媒體直接公布。比如,受大眾歡迎的色彩性格學,就不是共有知識,而是一種偽科學。

最後我們來看看什麼是實證性的、可解決的問題。

也就是說,科學家所解決的問題是指:那些能用現有的實證技術找到答案的問題。一些玄學或者神學問題,不在科學探討的問題之內。

比如吧,人性本善還是本惡?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這些都不是可實證的問題。再比如,這個宇宙存在神靈嗎?也不是可實證解決的問題。

科學的進展通常是通過提出理論假說開始,由此推展出預測,再經實驗來驗證,到最後根據實驗修正理論。

這裏可能會有一個誤解,我們說科學家只關註可以用實證方式解決的問題,並非意味著所有問題都可以被劃分為可解決和不可解決的。

現在不可以解決的,隨著理論和實證技術的發展,有一天會可以解決。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有一句名言:心理學有一個漫長的過去,卻只有短暫的歷史。說心理學古老,是因為自人類有了意識以來,就從未停止對自身問題的探索。說心理學年輕,是因為現代科學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至今不過短短 130 年。

心理學是一門新興的科學,因而經常會與世俗智慧相衝突。了解這種衝突,有助於我們理解: 為什麼有人反對將心理學視為一門科學,並對心理學持敵意態度。

千百年來,人類總喜歡總結自己的行為模式與為人處世的準則,這些總結就形成了一系列的民間諺語。這些諺語是人類的整體智慧,為我們怎樣對待自己,或者對待他人的看法,提供了評判的標準。

對於普通民眾來說,最喜歡的就是,用這些民間諺語來解釋自己或他人的行為與心理。然而, 這些常識或者世俗的智慧,往往是自相矛盾的,是不可證偽的。

比如“三思而後行”與“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小別勝新婚”與“眼不見心不煩”;再比如“欲速則不達”與“兵貴神速”;“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與“三個和尚沒水喝”;

再再比如,“安全第一”與“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今天的事情今天做”與“車到山前必有路”。

無論發生什麼事,這些民間諺語就會被擡出來解釋一番。難怪我們都認為,自己是判斷人類行為或個性的高手。然而,人們傾向於認為兩個矛盾的諺語都是對的。人們愛用它們,就是因為它們難以駁倒。

不過,問題在於,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們對於這些固有的常識、文化信念往往是錯誤的。比如吧,我們經常聽說的俗語“熟得早、衰得快”,也就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道理,在兒童心理學的研究中,發現這個俗語表明的事實並不準確。

我們先來談第一個問題:可證偽性。前面我們提到:科學家提到的可檢驗的理論,是有可能被證偽的。那麼,這個可證偽是什麼意思呢?

可證偽性,又稱可反證性、可否證性,也就是這些結論必須容許邏輯上的反例的存在。我們來看一個例子:“太陽從東邊升起”——這個結論可以被證明是假的,只要我們找到一次太陽不是從東邊升起的情況,就可以證明該結論是錯的了。但是,事實上,這個結論並沒有被證明是錯誤的,那就說明這個結論是科學的。

再比如,我們常說的:天下烏鴉一般黑。烏鴉都是黑的,但是,也許有一天,在巴西熱帶雨林的部落中發現有只烏鴉它是黃色的,那麼“天下烏鴉一般黑” 這個命題就被證偽了。這個命題就是可證偽的。也就是說,這個俗語的事實是不準確的。

再來看幾個不可證偽的實例:比如,只要誠心足夠,就能起到作用。再比如,你只要愛我, 我不用說你就能懂我。這些話都不可證偽。

可證偽在某些領域是區分科學與非科學的標準。如果一個理論不可證偽,並且和自然界的真實事件沒有關聯,那麼,它就是無用的。心理學裏一直充斥著不可證偽的理論,這也正是心理學發展緩慢的原因之一。

關於可證偽性就先談到這兒,想深度研究的朋友,可以看卡爾·波普爾的著作《猜想與反駁》, 接下來我們要談的是操作主義。

科學進步的關鍵在於接受操作主義,而不是本質主義。

科學的心理學不試圖回答本質主義的終極問題,而是將概念建立在可觀測的現象基礎之上。比如,我們來到這個世間是為什麼?生活的意義是什麼?這些都是終極問題,無法用科學來證偽。本質主義者過於關註術語、概念、或者定義。而操作主義者立足於可觀測事件,或者與可觀測事件相關聯,通過一系列操作,去作科學定義。

這些概念非常難懂,這樣,我們通過例子來具體說明一下操作主義。

比如,關於智力這個詞,我們個人的理解就是,聰明不聰明。對於操作主義者來說,則是通過智力量表測量對象所處的智商維度。

再比如,關於焦慮,個人定義的話,就是感覺不好,或者不舒服。而對於操作主義者來說, 是通過問卷和生理指標測量可重復個體,再進行比較。

再看一個曲解比較多的例子,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相對論”一詞公眾都理解為“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而事實上,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正是尋找物理現象的恒定屬性,起初命名為 “恒定論”。

理解操作性定義,有助於我們更好的理解心理學。因為在心理學理論中,很多概念都被媒體或者大眾所曲解與誤解了,而不是采用操作主義者的概念。

這種誤解,也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預設偏見。由於心理學使用一些來源於日常生活的詞語, 如智力和焦慮,許多人對於這些術語的含義有著預設的想法,因此往往意識不到,對這些術

語進行操作性定義的必要性。第一個因素是個案研究。

個案可以為研究尋找有趣的現象和關鍵的變量,但不能用於對理論的檢驗。這個比較好理解, 比如,我們不能因為看見一個天鵝是黑色的,就得出結論說,所有的天鵝都是黑色的。

第二個因素是見證敘述。

見證敘述為偽科學、偽心理學大開方便之門。舉一個例子,在某些減肥藥的廣告中,經常有一個胖子,吃了藥後變得特別瘦,然後對用戶說,你看我怎麼樣怎麼樣。

見證敘述和個案研究都是所謂的孤立事件,缺乏比較性的信息。這種見證敘述和個案研究有著高度的誤導性,嚴重阻礙我們科學地理解問題。

個案與見證敘述沒有價值,是因為沒有控制變量,受多方面的幹擾,比如,安慰劑效應能帶來大量的個案與見證。什麼是安慰劑效應?就是一個病人,由專家或者醫生給他喝白開水, 然後謊稱給他喝的是特效藥,病人得到了心理安慰,這種情況對病情會有一定的好轉。

據研究,安慰劑效應在治療抑郁癥的作用是 29%,十二指腸潰瘍是 36%,偏頭痛是 29%。各類庸醫騙術大行其道,憑借的就是大群體診療提取“自愈者”,並利用對療效滿意患者的見證敘述,引導場面。

個案與見證敘述看起來可信,一是因為它們比幹巴巴的理論更為鮮活生動。二是心理學理論中的巴納姆效應。前面提到過的星座性格分析,就是典型的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是 1948 年以雜技師巴納姆的名字命名,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認為每個人都會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這種描述即使十分空洞,但有些人仍然認為它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這種人。

比如,在星座性格分析中,說摩羯座的人:性格心懷大誌、堅忍不拔、有強烈的進取心、精神世界的領袖,矛盾結合體。摩羯座的人一聽,就會覺得,好像是這樣子的哦,自動對號入座。這就是巴納姆效應在起作用。

第三個因素是,將相關的事物理解成因果關系。

兩個變量相關,並不一定代表它們就有因果關系,也可能是這兩個變量都與第三變量有關。或者說,存在相關,不能確定哪是因,哪個是果。比如,四肢發達的人,學習成績並不好。這兩個是相關因素,但並不是因果。四肢發達,體育成績好,學習成績不一定就不好。

第四個因素是概率。

心理學和其他大多數的學科一樣,得到的是概率性結論,並非 100%的都正確。人們雖然知道概率,但在生活與實際中,卻很少會運用概率,這就導致人們認知上的錯覺。比如,人們經常因個案的鮮活性被迷惑而改變看法。

第五個因素是偶然性。

個案和單一事件具有很高的偶然性。因為這種偶然性的作用,我們不能準確預測每一個個案。比如,表示自己可以在個體上進行預測,是臨床醫生經常犯的錯誤。然而,事實上,心理學做出的預測是對總體趨勢的概率性預測。

一般來說,大眾喜歡事物的規律性,不承認偶然,希望能控制偶然,並將偶然朝自己願意接納的方向幻想出一個因果關系。這就導致大眾對偶然性事件會經常出現認知偏差。

無巧不成書,所以,你要多相信巧合,不是所有的巧合都有因果,都有陰謀。

雖然公眾對心理學話題非常感興趣,但並不代表公眾就喜歡真正的心理學。真正的心理學不招人待見的原因有七點:

1、心理學研究的領域決定了它會衝擊人類的世俗智慧。

在第四節的時候,我們就講過,心理學科學往往與世俗的智慧相衝突。相衝突的後果是什麼呢?假想一下,當你與一個心理學科學家一起聊天時,你說一句俗語或者諺語,然後心理學家就冒出來說,哥們,這個是錯誤的觀點。再發表一下你對別人的看法時,心理學家又會說, 這個觀點是不可證偽的。你只能感嘆一句,哥們,還能不能好好聊天?

而且,在真正的心理學科學大行其道的時候,你會發現,會有很多權威人士因此而下崗失業。因為心理學研究的成果,會對他們的地位和語言的權威性形成巨大的衝擊。不僅僅如此,大眾媒體,也沒辦法混生活了。因為大眾媒體也是喜歡用個案與見證敘述的群體。

2、江湖騙子們常借心理學販賣偽科學騙術,讓人們對心理學有了諸多誤解。

如今,類似色彩性格學、星座性格學說、各種潛能開發班等等行業,它們是一個巨大的利益集體。這些利益團隊打著心理學的旗號,招搖撞騙。報紙、圖書、電視、廣播節目、各類新媒體等傳播渠道,也因各種利益關系而推波助瀾。各種組織和協會也蜂擁而來。簡而言之, 偽科學是一個油水非常豐厚的行當,無數人靠公眾的盲從、盲信而獲得利益。

3、人們過度神化心理學,以為它能解釋一切問題,卻被告知其實不能。

心理學相對於其他科學,是一個相當年輕的學科,還是一個方興未艾的學科。很多問題懸而未解,也有很多問題根本不是心理學能解釋得了、能解決得了的。比如,關於超能感應,關於夢的解析,關於讀心術,這些都不是心理學所能解決的。

出於對人生的無奈,出於對命運的恐懼,往往大眾對這些問題都是最感興趣的。結果發現, 真正的心理學無法解決這些,就轉而去信偽科學了。

4、市場需求導致被包裝過的偽科學比真理更廣為流傳。

偽科學之所以比真理更廣為流傳,就在於各類團隊或個人出於利益的目的,過度營銷。在營銷中,有趣的東西比無趣的更受歡迎,故事敘述比論證過程更受歡迎,誇張與生動比冰冷的數字更受歡迎。

5、心理學家的貢獻常被其他學科掩蓋。

心理學領域往往和其他科學領域有很多的交叉研究,導致這些年心理學家的含義已經含混模糊了。許多心理學研究者在標識自己時,往往把自己的研究專長加在心理學家之前,例如自稱,認知心理學家,進化心理學家,神經心理學。而有的人呢,幹脆放棄心理學一詞,例如, 神經科學家,認知科學家等。

6、從業者的不科學行為踐踏了心理學科學。

很多自稱為心理專家的,他們不規範不嚴謹的行為,也破壞了公眾對真正心理學的看法。曾經看過一個所謂的心理學專家,他稱抖腿的行為是因為心理壓力。其實,抖腿可能是因為無聊,或是因為從小養成的壞習慣,也可能是因為犯了抽搐癥。

7、心理學產生於一個民主的時代,每個人都可以發出哪怕是錯誤的聲音。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每個人都是心理學家。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套關於人類行為的理論, 如果沒有這些理論,可能我們很難活下去。比如,我們在評論一個人時,就會援引這套理論, 說這個人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面相和善,或者經常微笑。

在很多人眼中,這套理論往往會與真理的心理學科學相混淆。我們個人的心理學知識,多數是菜譜式知識,我們沒有深刻地探究這套理論是否真的有道理,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區分這種個人的心理學知識和心理學科學,就在於能否通過科學評估。可惜的是,個人是不具備這種系統性的評估條件和知識的。

心理學科的理論必須符合可證偽的標準,這就是心理科學與普羅大眾的心理學的不同之處。

《和偽心理學說不》這本書就解讀到這裏了,不知大家有沒有收獲?最後,大家不妨思考幾個問題:

1. 從操作主義來想一個問題,計算機能思考嗎?判斷的辦法是什麼?

2. 你的性格有點弱,這句話可以被證偽嗎?為什麼?

3. 高房價是購房熱造成的,這句話對嗎?為什麼?

4. 巴納姆效應對你起作用嗎?你相信星座學嗎?你認為你的星座性格分析說的是不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