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血流如註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商河故事》

簡說商河歷史

商河縣歷史悠久,自春秋戰國迄今2600余年,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勇敢、勤勞的商河人民在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創造了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為中華文化寶典寫下了不朽的一頁。

1.春秋齊邦麥丘邑

商河古為麥丘邑。據《韓詩外傳》(西漢韓嬰撰)及《新序·雜事》(西漢劉向撰)載,春秋齊侯桓公,即五霸之一,曾出獵於麥丘,見83歲的麥丘邑人,問其年齡,並求其祝自已。老人從容應對,並直言規勸“使主君無羞學,無惡下問。賢者在旁,諫者得人”;“使主君無得罪於群臣百姓……。”令桓公口服心服,“扶而載之,自禦以歸,禮之於朝,封之以麥丘而斷政焉。”

齊之麥丘在哪裏?清錢穆撰的《史記地名考》、顧祖禹(1631-1692)撰的《讀史方輿紀要》及《辭源》、《嘉慶一統誌》均明確指出:“地在今山東商河縣西北”。

今考,縣城西北二十多裏有一古城遺址,位於古商河畔、懷仁鎮古城村東南廣袤的城坡窪中,占地約9000平方米。舊時,高高的城墻上蓬蒿叢生,野生動物時有出沒。院落、大型建築物似有其形,殘垣斷續,瓦礫遍地。有點將臺、跑馬道、校場、城海子等。其周圍土丘連綿,地貌特殊。由於多年的雨水衝刷,加之建國後大興農田水利等基本建設,特別在開挖了商西河之後,遺址形貌有所改變,但大宗文物相繼出土,其中有春秋戰國時較為完整的灰陶瓦當及陶豆殘片。當今,城墻高2.7米,長100余米,城墻上下,仍野草離離,各類陶片,俯首即拾,景象蕭瑟,令人生思古之幽情。筆者於1990年曾以《麥丘辨》為題撰文,並請教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副所長、教授錢林書回信說:“今定之在商河縣西北懷仁鎮古城村東南(指麥丘),這就十分具體,很有意義了。”

然而,有的引《從征記》曰麥丘在萊蕪,也有的引《太平寰宇記》(宋樂史930--1007)曰在宋之譙縣,即今之安徽亳縣。但它們分別在魯、宋,不在齊,蓋誌者之謬耳。

還要指出的是,麥丘不僅是齊桓公所至及商河先民所居之地,也是兵家相爭的屯兵之地。《史記·趙世家》(西漢司馬遷前145年-前86年)載:十九年(即趙惠文王十九年,公元前280年)“趙奢將,攻齊麥丘,取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等還載:“後十三歲,魏與趙攻韓,韓告急於齊。齊使田忌將而往,直走大梁。”“齊因乘勝盡破其軍,虜魏太子申以歸。”惠王三十年(公元前340年)魏伐趙,齊救趙擊魏,“太子果與齊人戰,敗於馬陵,齊虜魏太子申”。魏太子即魏惠王之子,亦即梁惠王之子(魏惠王遷都大梁後改號為梁)。被虜後死於齊。而本縣鄭路鎮即有梁王冢,舊時冢甚高大,有廟數楹。1936年《重修商河縣誌·陵墓》載:“相傳即梁王所言,東敗於齊,長子死焉,遂葬於此。”現冢仍高出地面4米,南北長50米,東西寬40米,巍巍可觀。

2.朸縣與濕沃

商河縣在西漢為朸縣地。《水經註》(舊題東漢桑欽著,南北朝酈道元作註)載:“高後八年,封齊悼惠王子劉辟光為侯國也。王莽更之為張鄉也。”《漢書·地理誌》上載:“平原郡有朸縣,漢文帝時封劉辟光為朸侯,武帝時劉讓為朸節侯”。高後八年即公元前180年,同年閏九月文帝即繼位,兩書的記載是一致的。

朸縣的故城在哪裏呢?《水經註》上有兩句話關系到這個問題。即“商河又東逕初鄉縣(朸縣)故城南”、“般縣東南六十裏,有初鄉城”。據此,清葉圭綬撰《續山東考古錄》載:“朸縣故城在東北四十裏,今棘城村。”又雲:“棘城村在商河北,西北去般城裏數相符,棘,朸之轉音也”。筆者於1988年曾造訪棘城老農,均言早年村東盡瓦礫,村北有土城墻,1958年打水井時還從地下挖出瓷濕沃器片,卻有故城遺址之說。然《讀史方輿紀要》還指出“朸縣城,在縣西北,朸音力,漢置縣。”但未講出理由,也未有具體地址,可信度不大。

據歷代《商河縣誌》還載:商河漢為朸縣,後又為千乘郡濕沃縣,東漢廢,晉置濕沃,三國、晉、北齊皆因之。濕沃又在哪裏?《齊乘》(元於欽撰)引《水經》曰:“千乘縣西北五十裏有大河,河北有濕沃縣,在今高苑縣西北七十余裏也”。高苑,即今高青縣的高城,按其方向及裏程,當在惠民縣南或東南,離商河較遠。所以在隋置商河縣後,所有記載均曰在漢朸縣故地,從未提濕沃。清《商河縣誌》還引《惰書·地理誌》曰:“商河在後魏為溼沃,後齊廢,有關官故城。”關官故城在哪?至今也是個迷,待有識者考證。

3.商河的由來

商河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記載,始見於《水經》,即源於楊墟縣東。漢景帝四年,以封齊悼惠王子將盧為侯國也,城在高唐城之西南(漢高唐轄地為今禹城、齊河兩縣大部)。又北逕平原(秦置,故城在今平原城南王廟鄉張官店)東,又東北逕安德縣(西漢初置,故城在陵縣城西關)故城南,又東北逕般縣(漢置,後省歸德平,故城在德平鎮東北三十裏)故城南、東陵故城(在今樂陵市東南大顧家村北)南,又東北逕初鄉縣(朸縣)故城南,又東北逕馬嶺城(在今惠民縣東),又東逕富平縣(秦置厭次,西漢改名為富平縣,東漢復故名,城在今惠民縣桑落墅)故城北,分二水註於河。其流向及位置,無疑是今商河縣、惠民縣境內的沙河。當時所流經的八個縣名均為漢或漢以前所軒,其中朸縣、富平早在東漢即省或改名,遠遠早於酈氏註《水經》,故商河系桑欽所記137條全國較大的水道之一。當時的朸縣,僅是商河流域的一小部分。但她流經麥丘、朸縣城均不幾裏,橫亙東西,對朸縣的生產影響較大,也孕育了商河文化。

商河何時形成?又為什麼叫商河?唐《元和郡縣圖誌》(李吉甫撰)載:“漢成帝鴻嘉四年(既公元前17年),河水泛濫為害,河堤都尉許商鑿此河通海,故以商為名,後人加水焉”。唐初,滄州刺史薛大鼎還有一首詩曰:“洪流入海地無波,萬姓歡呼麥丘坡;猶恐甘棠遭敗剪,嘉名永錫許商河”。也稱頌了許商治水的功績。從明代以後,又以名宦將許商載在史誌,並供奉於縣名宦祠。

許商,西漢長安人,安長伯,治《尚書》,善為算,著《五行論》,官至九卿。據《漢書·溝洫誌》載,自成帝初至鴻嘉四年,許商先後以白博士、將作大匠、河堤都尉的官位出行治水多次。

誠然,對商河之名的來由也有其他說法,但均不為人接受。如《水經註》曰因其源頭“世謂之落裏坈,亦曰小漳河,商漳聲相近,故字與讀移耳”,但清末明初的歷史地理學家楊守敬提出疑義,並具體論證。同時,《重修商河縣誌·河渠》也對許商鑿河之說提出疑義,言:“許商駁孫禁欲開河,又安能自開河?”“許商與欽(指桑欽)同時,是商河不始於許商之明證。”的確,商受遣治水,曾與丞相孫禁“同行視,圖方略”,也確有過爭論,但爭論的焦點是“決平原金堤間,開通大河,令入故篤馬河。”大河,即黃河,並非商河。再說,商河成於西漢,欽撰《水註》在東漢,相隔至少40年,並非同時。

《元和郡縣圖誌》所說的後人加水,即商河改名為滳河,當在南北朝後期,因為酈道元為《水經》作註時仍名商河,到隋置滳河,中間不到70年。至於加水旁的原因,元《齊乘》載:“刻本或誤作滳,小子遂讀商,為滳謬矣。”

4.滳河縣的誕生與城建

商河縣始置於公元596年(隋開皇十六年)晚於商河之成600余年,而且在商字加水旁之後。其歷史資料也始見於《元和郡縣圖誌》:“滳河縣,(中,二十,東北至州八十裏)。本漢朸縣,屬平原郡,後漢省。隋開皇十六年於此置滳河縣,因北有滳河以名之,屬滄州。貞觀元年屬德州,十七年改屬棣州。”“黃河在縣南八十裏”,“滳河在縣北一十五裏”。顯然,當時河、縣同名並存,新置的滳河縣肯定未在朸縣故城,而是由河北移到河南,由距棣州40裏移至80裏(時屬棣州,其故城在今惠民縣東南,至棘城不過40來裏)其地理位置,正當今商河縣城。棘城已成為滳河縣的東北一邊陲小鎮。可見,滳河縣只是從朸縣析出的一部分。原文開頭的“中”字,系指“赤、畿、望、緊、上、中、下”七等到縣中的中縣(古代按縣的戶口、出產、形勢等劃分等級)。後周廣順三年勅:“天下縣邑素有等差……,”三千戶以上為望縣,二千戶以上為緊縣,一千戶以上的為上縣,中縣,是個不足千戶的六等縣。

滳河縣城的建設約在置縣30年,即公元621年前後。明《商河縣誌》載:“唐武德中築土城,周圍三裏,僻以四門,壘以磚瓦,上各建門樓,東曰明暉,西曰鎮遠,南曰承德,北曰拱辰。”此規模大抵含今縣府大部,文化中心、供銷大樓、郵政及電信樓、煉油賓館、縣委、紅旗旅館等,面積大約3000平方米。

建城後有記載的第一樁事是:公元818年(唐憲宗元和十三年),曹華任棣州刺史,淄青節度使李納之子李師道不平,自鄆遣部將騷之,兵及滳河,遂破縣城,殺戮甚慘。華率師逐敵,斬首二千級,復縣治。

相傳,隨著滳河的誕生和縣城的興建,以鼓子秧歌為代表的滳河文化,也日臻完善。刺史薛大鼎所寫的“萬姓歡呼麥丘坡”的熱烈場面,正是鼓子秧歌的雛形。

5.商字復原及滳河的變遷

清《商河縣誌·八景》載:“城東北三十裏有古桑一株,枝葉夭矯猶龍。相傳宋太祖微時曾臥其下,後因呼為龍桑。摘其枝栽他處必枯。枯枝復生,邑中必有登科第者。”至1936年(民國二十年),尚存桑條一株,亦屈曲可觀。今龍桑寺鎮政府院內有32年、16年重生龍桑各一株。其實,傳說何止於此,筆者少時還常聽說,縣境內的沙河是“趙匡胤銅傍鐵底的運糧河”又傳“趙家的河,朱家拱”。如此眾多的傳說,確反映了宋代對滳河的影響之大,變化之多,滳河的變遷也是其中之一。

宋初太平興國中(980年左右)樂史編《太平寰宇記》除載:“滳河縣舊十鄉,今三鄉”等以外,對滳河縣的建置沿革、滳河的地理位置一如《元和郡縣圖誌》,但時隔20多年,在“縣北一十五裏的滳河”徙為“城南三裏”,並恢復了商河舊名,也就是說滳字又去了水旁。此說一見於元《齊乘》,其原文是:“隋開皇初於漢朸縣置滳河縣,取縣南商河”,“前此皆稱滳河,至宋去偏旁為商河。”還見於《讀史方輿紀要》:“商河,縣南三裏,自德平、樂陵縣入境,又東北入武定州境。”“宋大中祥符間(1008-1016)年以商河為棣州患,議徙商河南入大清河,因鑿渠於此。”明《商河縣誌》更明確記載:“商河在縣南三裏,即許商所鑿也。”並繪制在縣境總圖上。與其同時,城北一十五裏的滳河被改稱為馬頰河,列為全縣八景之一,縣令曾一侗並以《馬頰晴沙》為題作詩曰:“曾聞洚水勢懷襄,憑軾遺蹤嘆杳茫;自昔九河稱馬頰,於今一徑繞羊腸;雨余沙淺金成礫,風起塵多土作岡;滄海桑田經幾變,神功千載總堪傷。”至清,又改為篤馬河、沙河,知縣龔廷煌又以《篤馬晴沙》為題賦八景贊,曰:“璀璨精光,沐浴朝旭;渾灝流轉,龍蛇屈曲;一氣輸金,萬楊春綠;有客問津,漢時故瀆。”至此縣北的滳河成為“十裏風塵十裏沙,河堤西望少人家;路旁桃李應無主,也放夭夭一兩花”。同時城南三裏的商河也逐漸幹涸,至清道光年間即稱為古商河,俗你朱家河。

今考縣境內的沙河及朱家河,即原縣城北、南的兩條古商河,在胡集鄉陶家村西同出一源,至惠民桑落墅又匯為一流,可見上述商河南徙,並非全部,只是在商河縣境內的一段及其以東的一部分。

至於商河自宋為什麼變化如此之大,清付澤洪主編的《行水金鑒》載,歷史上黃河流經商河縣境先後、斷續大約1500余年,從宋代至明萬歷初的500年中,其主、支流在馬頰、徒駭、北清河一帶滾動,河道極為混亂,經常數道並行。而商河正被夾於三河之間,受影響必然很大,致使河道、河名俱改。

還要特別指出的是,在宋代由於城北的商河幹涸變沙,河道南徙,商字復原,滳河告終。但作為滳河縣,仍繼續綿延,只是在置縣400多年後滳字去了水旁。

就在滳字去水旁不久,即仁宗時,並州榆次人高若訥來商河為令。“令有職分田牛,與種皆給予民,民甚苦之。若訥蒞,獨廢不耕,且著為例”,歷代傳誦。

6.第一部《商河縣誌》

1386年(元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遣大將軍徐達、常遇春北定中原,統兵至商河,縣尹梁濟民率眾歸附,仍為縣令。自然,商河即進入明代。

1587年(萬歷十五年),縣令曾一侗主修了有史以來的第一部《商河縣誌》,分輿地、宮室、食貨、學校、官師、選舉、人物、古跡、雜述、遺文十卷,90000多字。這部縣誌由於時代的局限,夾雜不少糟粕,但對全縣的政治、經濟、風土人情均有全面記載,不失為一寶貴文化貴產。

從這部誌書上可知,全縣五鄉轄六十八裏。弘治五年全縣8111戶,79890口人;萬歷十五年增至11314戶,123986口。明初原額地7938頃余,萬歷九年上、中、下地共14467頃(折征糧地19216頃余)。物產主要有黍、稷、梁、谷、麥、豆、蔥、蒜、韭、瓜、桃、李、杏、梨、棗、木綿等等;夏稅麥銀6231多兩,秋糧銀20356余兩,歲貢處長稅絲440余斤,農桑絲絹676批余,棉花735余斤。“民務耕桑而好靡費,士多聰敏而耆學;婚姻喪葬率尊文公禮,且互相周助,綽有古風;急賦稅,趨公役,頗稱易使。”

從這部誌書中還可看出:明是商河縣出名人較多的時代。僅就進士科而言,全縣自古共中19人(含原德平劃入的懷仁一帶),其中明代9人,占二分之一。城東孫集村孫毓,由進士授任監察禦使,彈劾不避權貴,讞獄多平反;升陜西右參政,以廉勤著稱,不久貶謫左布政,仍上疏論執政者,幾乎為執政者所陷;上知其忠,特令辭官歸居。毓侄識,登成化進士,任兵科給事中,升四品太常寺卿。識三子孟舉,登弘治進士,任河南臨潁縣知縣,升刑部主事,官至河南按察司僉事。識四子孟和,登正德戊辰科進士,任廣平、滑縣知縣,升雲南道監察禦史,終真定府四品知府。城西南張大人村張九敘,弘治乙醜科二甲進士,選庶吉士、兵科給事中,升吏科都給事中、太常、太仆寺卿,官至都察院左僉都禦史,進江防事,吳人稱神;移時旱蝗為孽,百姓嗷嗷,敘上修德回天書,反復時事數千言,執政者不報,乃百計調停,民僅免荒。其他如城西北李兵馬家村李馪,本為行軍貳吏,天順年間隨鎮朔大將軍石亭迎駕英宗,授河南都司,升東城兵馬司指揮,以姓及官職名村。另如,城西南隅福勝寺首座澤智,恪守戒律,尤註重修造,1468年(成化四年)與其徒浩全遍叩縣中及外邑好善者資助,重修大雄寶殿、三門,並收募緣精銅八千余斤,鑄造大士文佛,高3米,重4000余斤,使之號稱山東第二寺。惜後因火災等原因漸毀,現僅保存銅佛手指一個,重3斤,藏縣圖書館。

明《商河縣誌》載,1426年(宣德元年)9月,漢王朱高煦據樂安州(即原棣州)反,宣帝朱瞻基率兵親征,“相傳其庶人駐蹕於此”,於商河東門外迤北取土築城,成龍灣,即今東關蔬菜批發市場西側的龍灣。過去水面寬闊,水深莫測。近年由於城建事業的迅速發展,特別在田園路建成後,水面縮小,且汙染嚴重。

還要指出的是,上述縣誌,迄今570多年,所見僅現存北京等圖書館的孤殘膠卷,且頁碼錯亂。雖可有償借閱,但不易看懂。幸有人校註,有待付印。

7.三門一馬名天下

唐天寶以後,滳河西北(時為平昌縣,五代改德平縣,1956年撤銷後其東南部,即懷仁一帶劃歸商河縣)先後出了孟雲卿、孟簡、孟遲三名進士,其中卿、簡尤為著名。

孟雲卿(725-?)字升之,唐著名詩人之一。30歲舉進士,肅宗時為校書郎。其詩語言樸實,存17首,其中《傷時二首》以“虎豹不相食,哀哉人食人”之句,充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杜甫、元結、韋應物諸人,都很推重他的作品。780年(乾元三年)元結編選《篋中集》,所錄沈千運等7人之詩,共24篇,其中有孟雲卿5首。卿與杜甫友誼篤厚。758年(乾元元年),杜甫出任華州司公參遇,杜甫又寫了“冬末以事之東郊,城湖東遇孟雲卿,復歸劉顥宅下宿,飲宴散因為醉歌”記敘了相遇的情景,表達了詩友間的誠摯感情。

孟簡(?-824年),進士擢第,工詩詞,重氣節。811年(元和六年)出任常州刺史,開鑿舊有孟瀆,長21裏,溉田4000余頃,民頌其績。後又任越州、襄州、睦州刺史,官至諫議大夫。

公元934年,滳河城東孫家出了一位宰相,叫馬裔孫,字慶先,少好學,慕韓愈之為人,文章皆效之,與桑維翰並為裴嗥禮部所放進士。後唐李從珂為潞王時,招為河中觀察支使;從珂為京兆尹,徙鎮風翔,裔孫從之,以為觀察判官。潞王將起兵反,左右謀已定,招裔孫告之曰:“受命移鎮,路出京師,何向為便?”裔孫曰:“君命召,不俟駕。今大王為國宗屬,先帝新棄天下,監喪赴鎮,臣子之道,諸人兇謀不可從也。”左右皆笑其愚,從珂獨心重之。後從珂弒閔帝立,是為末帝,以裔孫為翰林學士、戶部郎中、知制誥,賜金紫;未滿歲,改中書舍人、禮部侍郎,皆帶禁職;尋拜中書侍郎、平章事,眾稱馬相。從《五代史》等資料看,裔孫純儒,性多凝滯,但處世謹慎。裔孫本裴禮部所取進士,及裔孫主持貢舉放榜時,引新進士晉見裴嗥,裴極為激動,喜而作:“詞場最喜是持衡,天遣愚夫受盛名;三主禮闈年八十,門生門下見門生。”裔孫遽登相位之後,未悉朝廷下事。其中書百職,裔孫預先未熟習,無能專決,只是署名而已。石敬塘弒末帝自立,遂居家不仕,時人稱之為三不開,即:“居家門不開,見客口不開,入朝印不開。”後李崧相晉,裔孫以賓客致仕,得太子詹事。晉漢公卿以裔孫好文章,皆忻然待之。後周太祖即位,就加檢校禮部尚書、太子賓客、分司在洛陽。每閉關養素,唯事嘔呤著述,嗜八分書,往來酬客,必親劄以衒其墨跡。將卒前,見白虺緣於庭槐,驅之失所在。感《賦鵩》之文,作《槐蟲賦》。956年(周廣順三年)秋七月卒於洛陽。本縣展家鄉孫家村北有其墓,現有石碑傾於躍進河側,長3米,寬0.6米,額上“馬”、“先”二尚能辯認。

8.好漢何止閆常留

1643年(明崇禎十四年),清兵自河間至商河,知縣劉國會、典史王傳芳率眾固守,終因糧盡無援,城陷身亡,至此,商河又成清王朝的天下。至嘉慶年間,全縣增至4萬多戶,20多萬人。

1799年(嘉慶四年)商河西北閆楊二莊發生一件驚動清廷的事。事情的原委是:1776(嘉慶元年)原德平縣從廣東來了一位買官的縣知事,名叫葉芳,到任後私自加征丁銀漕米,大刮民膏。嘉慶四年旱災嚴重,農民衣食無著,無力繳納。葉受人挑唆,誤以為閆家村廩生閆常留幕後操縱不繳,便找閆常留試問。閆常留與楊家村廩生楊橝世友善,商議一同去縣衙要求減免,並解除誤解。第二天楊橝及其子楊小等先行,奔在堂後,葉芳不由分說,舉刀奔來,楊橝正招架之際,其子楊小一氣之下抖槍將葉刺死。按清律,殺知縣要屠全縣。楊橝自知事態嚴重,想投案自首,後趕來的閆常留說:“你速走,我自有處”。就這樣。楊橝逃匿東北,閆常留挺身而出,自認不諱,後被押京問斬,並將其頭懸於前示眾。鄉人收屍後,為其鑄銀頭厚葬。從此,“閆常留,是好漢,豁出一命救全縣”的民謠,久傳不衰。

在商河這片土地上,好漢何止閆常留?1749年(清乾隆十四年),浙江石門舉人陳錕來商河為令,興利除害,勤恤民隱,歷任10年,以卓最升梧州知州,時邑浚河未竣,日夜工所,積勞成病,未離任而卒,百姓哀之。1862(同治元年)年,城東北小屯村薛鰲,趁官府成立團練之機,自辦“如意團”,並率眾進城同知縣進行抗捐鬥爭,也為此獻出了生命。1892年(光緒十八年)年,瓦屋頭村(現屬濟陽縣)楊秀章為反貪官汙史,聯系城南百村,率數千人,手持權把掃帚及長槍大刀,圍困商河城,嚇得知縣陳毓松出面道歉。

進入民國後,1919年《山東各縣鄉土調查錄》載,商河民情“善良,勤苦耐勞”;“惡劣,強悍好鬥,訟風甚熾”。1934年《山東政俗視察記》又載:“民情強悍,訟風甚熾”。這裏,他從閆常留等鬥爭的史實,偏面、過分地擴大了“強悍”一面;沒有、也不可能指出其主要方面還是商河人純樸正直,不維官,不維強,不怕死,有勇於同邪惡勢力作鬥爭光榮傳統。就在這個時候,不少有識之士,在白色恐怖下,冒著生命危險,求真理,求解放,踏上革命道路。其中有本縣殷巷鎮小於家婁凝先(1910--1984),他幼年奮進好學,1921年考入北京大學,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共青團北京市委書記、共青團河北省委秘書長。1930年受中央北方局派遣到山西任共青團特委書記。後因叛徒出賣被捕,在獄中參加領導了兩次絕食鬥爭。1937年出獄後任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晉察冀日報》副主編。1945年後受黨組織派遣赴天津從事地下工作,建國後先後歷任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主任,副秘書長、副市長、南開大學副校長、天津市政協副主席等職。還有鄭路鎮營子村張北華(1911--1975),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任共青團濟南市委書記、省委秘長,1933年山東省委遭破壞,任臨時省委書記,不久被捕。1937年7月被黨組織營救出獄後,去泰西發動組織武裝,連戰告捷,令鬼子喪膽。抗日戰爭勝利後任濟南市委書記、徐州市長、市委書記、軍管會主任。全國解放後任第一機械工業部工會主席、甘肅省委常委、監委書記。文化大革命開始受迫害而死,1978年平反昭雪。

9.浴血八年商河人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8月,侵華日軍兩次派飛機轟炸商河城,炸死10多人。11月27日,日本侵略軍約300人由惠民沿惠商公路進犯我縣,國民政府縣長石毓松及其所屬棄城南逃。緊要關頭,商河人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甘灑熱血,衛家驅寇。在如火如荼的人民戰爭中,商河軍民先後與日偽軍作戰100多次,犧牲427人。同時,艱苦的環境和殘酷的鬥爭,也造就了一代英靈。主要是:

季成寶,鄭路鎮季家村人,1938年參加共產黨領導的地下工作,以串鄉說書為名,搜集敵人情報,1942年被敵人殺害。其長子季學文,1939年參加縣大隊,戰鬥中多次立功,由班長提升為連長。在1943年的反“掃蕩”中,他潛伏在離敵人較近的藏範村,出其不備,打得日偽軍抱頭鼠竄,獲機槍一挺,小炮一門。同年秋,又智取日偽盤據的小張家據點。1944年在載擊偽樂陵縣警備大隊的戰鬥中,帶領全連俘虜偽軍30名,繳獲取機槍6挺,長短槍350余支,戰馬10匹。1945年1月在李毛村與日寇“三角部隊”遭遇,激戰中不幸犧牲。其次子季學武,16歲當偵察員,1940年被敵人殘害。“一門三忠烈,父子具英雄”的動人事跡至今流傳。

張潔軒(1914--1969)原名孫原清,韓廟鄉雹泉廟村人,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任商河惠縣獨立營教導員,1949年調渤海二分區任營教導員,轉戰南北,戰功卓著,多次受到軍委的嘉獎。建國後歷任海軍航空部科長、團政委、國防部七院第十研究所政治部主任等職務。

劉文彬(1918--1984),原名李和祥,趙奎元鄉李家集人。1939的參加中國共產黨,歷任商河縣抗日民主政府管理員、商河縣大隊文書、連指導員、營教導員、黃驊縣區長、縣大隊副政委、渤海縱隊營教導員、團政治部主任等,為發展壯大人民武裝,消滅日寇做出貢獻。建國後任華東公安後勤部政治處主任、上海邊防檢查站政委、上海公安縱隊政治部主任,後調貴州省,先後任省公安縱隊政治部主任、貴陽市委統戰部長、市政協主席等。

左棟周,1939年參加八路軍挺進縱隊商河支隊,後任中共商河縣委民運委員、商河縣政府秘書、縣長等職,建國後任禹城縣長、縣委書記,煙臺市市長、市政協副主席等。

另外,韓廟鄉燕家村李益亭、牛堡鄉大杜家村杜前、白橋鄉大呂家頂替呂本支、懷仁鎮窪李村李原方等,均於1938年參加抗日工作,建國後任黨和國家的重要職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重大貢獻。

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宣布無條件投降後,濟陽、德平等幾個縣偽軍麋集商河,約1萬余人。它們築城設險,儲備給養,欲負隅頑抗,成為魯北最大、最後、唯一的反動堡壘。8月,按照上級的戰略布置,由軍分區及縣區武裝把商河城團團包圍,並組織周圍數萬名民兵、民工在城四周挖了一條深、寬均丈余的深壕,以阻止敵人突圍。9月,渤海軍區楊國夫司令員率主力到商河,在勸降無效的情況下發起進攻,激戰三天,於9月26日全殲敵人。從此,“商河換了人間”。

反之,在抗日戰爭其間,還有一個商河人,即懷仁小街子村上官雲相,系國民黨高級將領、集團軍中將司令,於1941年1月參與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使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四軍遭受極為重大的損失,其罪責難逃。後去臺灣,1969年病逝。

10.七十二窪及清水幻象

商河縣故有聶家、陳家、團泊、姚溝、壇場、吳百戶等72窪,載在明《商河縣誌》,並曰此72窪“遇豐倍收,遇澇則一苗不遺,故諺有十年九不收,一收勝十秋之語。小窪尚多,不可勝數。”可見,72窪是商河的財富,也是包袱。

與72窪相對等的還有72官莊。清《商河縣誌·鄉裏》載,相傳順治年間河北省武邑、棗強流民來商河寄居。康熙二年知縣祖良正編為永安鄉,後改為安豐鄉。安豐鄉四鄉錯落,“東附德隆三莊,南附德順三十六莊,北附仁厚六莊,共四十五莊”,俗你:“七十二官莊”。至1830(道光十年)年安豐鄉又增至四十九莊。1910(宣統二年)開辦自治,取銷六鄉舊名,劃全縣為九區,各官莊按地域分屬之。

將七十二莊與七十二窪如此對等的呼之,因為它們有不解之緣,即官莊多居於七十二窪或其邊沿,如城東的房屯、官莊,城北的小屯、廣平店,城南的大嶺、史莊、太平、西瓦、鐵匠、欒窪等等。同時筆者了解到,這些村多雜姓,與事互相周助。也正因如此,他們團結奮鬥,對七十二窪的開墾、改造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但是,對七十二窪的根本改造,還是在建國之後。1957年在牧豬、十畝田、朱窪等十幾個大窪建國營農場,1958年後先後開挖商中、商西、商東等8條內河,378條幹支溝,新置各種林帶數千公裏,現今,整個商河大地河溝縱橫,樹木蔥蘢,明顯地被分割得如同棋盤。昔日的七十二窪面貌全非,完全成為商河的財富。

其實,自明至今,商河縣的邊界幾經變動,七十二窪也稍有變動,但增減相抵,仍統稱七十二窪。但七十二官莊,由於教育、婚嫁、遷徙等原因,早已和周圍村莊融為一體,無明顯特征。然對七十二窪的傳說,卻有增無減。以靠城較近的清水窪為例。清《商河縣誌·後跋》載:“越二歲甲午十月十三日辰時,十裏塢人見清水窪中現土城,長三裏許,城墻門樓具在,城墻上微有擔夫行人往來。適邑人王海清中武魁之會,乙未聯捷。”更有趣的是:在160年後,即二十世紀末,作家曹革非撰寫長篇章回小說《清水幻象》,寫清末民初商河知縣攜妻妾、僚屬觀賞清水窪中的幻象,現我縣與北京盛蝶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合拍30集電視劇《清水幻象》事宜正在籌劃中。相信,商河的這一清水幻象將更加炫妙離奇,廣為傳播。

商河的傳說

商河縣隸屬濟南市,春秋戰國時屬齊國麥丘邑。隋置滳河縣,因有滳河水流經得名。宋(1086年)改為商河縣。

1.許商與商河的傳說

傳說漢朝鴻嘉年間,連年洪水泛濫,吞沒了田舍,使得屍橫遍野,民不聊生,人們被迫背井離鄉,四處流浪。朝廷也曾三番五次派員治理河道,因所派的盡是貪官汙吏,庸碌之輩,不但沒能解民倒懸,救民苦難,還使得百姓如牛負重,難以生息。鴻嘉四年,暴雨連天,洪水咆哮,溢患四方哀鴻遍野,百姓妻離子散,十分淒慘。這年,朝廷委任許商任河堤都尉,責令他根治夾馬河。許商帶領隨從日夜兼程,打道前往,不日來到魯北境內。他不顧旅途勞累,立即對夾馬河進行實地考察。此時正是晚秋,本是一年中的黃金季節,這兒洪水雖已退去,卻依然滿目荒涼,使人觸目驚心。許商決心效仿大禹治水,疏通河道,為民造福。隨從們在他的率領下四處奔波,看河道、查流向、探水深、畫圖紙,披星戴月、風餐露宿忙得不可開交。那時的夾馬河經現在的禹城、臨邑、商河、濱州等地流入徒駭河,在這片土地上到處留下了許商的足跡。百姓見許商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為征服洪水不辭辛苦,都十分感動,紛紛起來響應。流落他鄉的人們陸續回來重建家園。艱苦的生活、繁重的工作,有的隨從承受不了,便流露出一些抱怨情緒。有一次,一個說:“我們的差事既苦又累、無名無利,這麼幹圖個什麼呢?”另一個也跟著發牢騷:“是啊!好處沒撈到一星半點,卻累得七死八活,真是得不償失。”許商十分嚴肅地對他們說:“食國家的奉祿,理當為民造福。我們現在吃苦,是為了從根本上解除百姓的疾苦,讓百姓有個安居樂業的棲息之地。我們絕不能有半點的非分之想。不管如何,我是橫了一條心,不征服洪水誓不罷休!”隨從們聽罷深感慚愧。許商身先士卒,帶領隨從和百姓們挖河道、築堤壩,將洪水引往渤海。他親自參加每一項工程,櫛風沐雨、披星戴月,常年工作在治水工地上,艱苦卓絕的奮鬥精神受到了百姓的贊揚。三年過後,洪水直通渤海不再泛濫成災。老百姓從此過上了安居樂業的日子。後來,人們為了紀念許商的功績,將所鑿之河更名為商河,麥邱城也改成了商河城。

2.龍桑

順時轉動擰曲身,頭頂驕陽庇帝君。

古樹千年傳佳話,枝繁葉茂靠龍根。

據傳,西漢末年,光武帝劉秀被王莽追殺,逃經商河時已三晝夜未得休息。時值仲夏正午,於一株桑樹下暫歇,不久便入夢鄉,桑樹擰曲自身隨日轉動為其遮蔭。劉秀醒來,深為感動,便道:“爾損身護駕,日後必封。”公元二十五年,劉秀登基,封此樹為“龍桑”,封那井為龍桑泉,建釀酒作坊,將龍桑泉水釀成美酒,年年進貢朝廷,以表示飲水思源。地方官吏為討好朝廷,於此樹旁建立寺院,起名“龍桑寺”。宋太祖微時,曾經此地,於寺前龍桑下小憩,臥而假寐,夢神默佑,稱帝後封寺之土地侯爵。寺之東北角上土地廟,七十二層條石臺階,門東立劉秀碑,門西立趙匡胤碑,皆長方,高二米,寬半米,惜碑文已無考。

3.金頭玉螻蛄

漢主酣然在夢鄉,莽兵追逼近擰桑。

螻蛄鬥膽驚龍駕,方使炎劉有後皇。

話說劉秀正酣睡之際,覺得身上奇癢難忍,他從夢中醒來一看,原來是一只螻蛄在身上爬撓,一氣之下便把它的頭掐了下來。這時忽聽人喊馬叫,擡頭望去塵土飛揚,原來是王莽的追兵趕到。這時劉秀才意識到多虧得螻蛄救駕,不然自己還在夢中。他從地上撿起一根草棍將螻蛄的頭和身子接起來,撮土為墓,懺悔地說:“寡人錯殺了你,你救駕有功,日後我做了皇帝一定厚封。”這時追兵已重重包圍,他急忙挺身躍馬、殺出一條血路衝出了敵人包圍。十數年過去了,劉秀中興漢室,定都洛陽,建立東漢王朝,做了皇帝。當他想起當年躲避王莽追兵逃亡商河的事,感慨萬千,便為那螻蛄雕了玉身、塑了金頭,並封它為金頭玉螻蛄。

4.龍桑寺和糖酥火燒

西漢末年,王莽借掌兵權篡奪皇位,在長安稱帝,改國號曰新。王莽怕劉家東山再起,遂對劉家大開殺戒,對漢室儲君劉秀更不放過。劉秀勢單力薄,只好聞風而逃。這日,劉秀逃到商河境內,已是三天三夜沒有歇息了,饑渴交加,精疲力盡,又逢盛夏季節,驕陽似火,更使得他人困馬乏,力不能支。看看後邊沒了追兵,便在一棵大桑樹下停下來歇息。他發現樹旁有一口水井,就解下皮囊提水來喝,井水入口,一陣甘甜沁入肺腑,頓覺渾身舒泰。他又從馬鞍上解下食袋,吃了點肉幹,便倚在桑樹上,不知不覺地進入了夢鄉。正昏睡之中,覺得右耳刺痛,用手一摸,竟是一只螻蛄作祟,遂憤而滅之。劉秀從夢中醒來,見已是太陽西斜,可他仍然感到自己還在樹陰之下,於疑惑間再看那桑樹已不是原來的形狀,原來那樹為了能給他遮陽,隨著日頭的轉動,已將自身擰了個麻花彎兒。吉人天相,萬物庇護。劉秀心中很是感動,便自言自語說:“此桑損身護駕,日後我做了皇帝一定封賞。”

十幾年後,劉秀復興漢室,定都洛陽,做了皇帝。他想起當年為躲避王莽追兵逃亡商河的事,感慨萬千,便封那桑樹為龍桑;封那井為龍桑泉。後來,為紀念劉秀在商河大難不死才有漢室中興,地方官員在這兒修建了一個大寺院,並以龍桑為名叫龍桑寺,也就是現在這個地名。

5.臥牛城的傳說

枉借鼻鉗鎖臥牛,脫韁一躍過犁丘。

華山腳下多磨難,得塑金身立濟州。

先有臥牛城,後有麥丘邑。商河城酷似一頭臥牛,故老相傳,太上老君的坐騎青牛偷吃了仙丹,被貶於此。當時此處乃一片荒涼不毛之地,玉帝罰此牛將其耕作開墾,不久便成了肥沃的良田,先民在這片土地上種植小麥,“麥丘”之名由此而得。有一個黑心的財主,欲霸此牛為己有,買通了張天師,讓太上老君打制了一副鐵鼻鉗穿在了牛的鼻子裏,栓上韁繩牽到自己家裏。一日,神牛趁人不備,掙脫韁繩朝西南而去。在犁丘(今臨邑)梵崗寺外的瓜田裏,神牛正在休息吃草,被雲遊此地的南方相士皮三發現,這位風水先生知是一寶,頓起邪念,摘取金瓜朝神牛打去。神牛受傷,長哞一聲向南狂奔,皮三追至華山腳下,將其逼入一山洞中,驅使其將隱藏在地下的金磨拉出來。神牛因瓜傷在身、鐵鉗穿鼻,受制於皮三,成年累月地拉磨不止。當金磨拉出地面之時,神牛因身體失重而竄出山洞,往西跑了不遠勞累而死。神牛拉著金磨累死的地方變成一座小山,就是現在濟南動物園內的金牛山,號稱“天下第一牛”的塑像就立在那裏,臨邑城內亦有向南狂奔的金牛雕像。

6.嶽橋的傳說

彩虹飄落化為橋,誤犯神龜屢動搖。

幸遇八仙從此過,移來東嶽鎮河妖。

早年的徒駭河,河寬數丈,水深流急。渡船在河中行駛,經常發生船翻人亡的事故。人們都以為河妖作怪。沿岸各村莊的艄公已多年不敢在河中擺渡,兩岸交通斷絕,於是南北兩岸以河為界,河北岸為商河縣,河南岸為濟陽縣,兩岸不相往來。人們都盼望來個能工巧匠,在河上架一座橋。一天,雨過天晴,東南天空出現了一條彩虹,只見這條彩虹飄飄搖搖從天而降,落在徒駭河兩岸,變成了一座木橋。據說人們的心願被已升仙人的魯班知道了,他做了一座木橋,送到了人間,從此兩岸恢復了交通。但是,這座木橋自落下後,橋身不穩,一直搖晃,只能過行人,不能走大車,幾經加固,想盡了法子,就是固定不住,誰也不知是什麼原因。有一天,八仙要東去蓬萊仙閣,乘車路過此處,見橋身搖擺,不能過河。便找來土地神詢問才知道,橋頭下壓著一只大烏龜,橋落那天烏龜到岸邊土窩裏生蛋,木橋落下時正好壓在它的背上,烏龜身子一動,橋身便隨之晃動。八仙施出大搬運之術,剎時從泰山移來一塊巨石,壓在橋頭上,木橋即可穩固。人們給橋起了名字叫“壓橋”。再看巨石下面壓著一只四肢舒展,頭朝前伸的烏龜,巨石上刻有四個大字:"五嶽獨尊"。人們這才知道,是一塊泰山石,因而改名“嶽橋”,烏龜馱石碑由此開始。至今人們還是將“嶽”讀作“ya”。

7.老姜背老婆

神仙化作賣油郎,巧借葫蘆測莠良。

可嘆群氓貪小利,老姜身後陷汪洋。

相傳商河城西北的古鬲城人有種愛占便宜的壞風氣。一天,一位賣油翁來到鬲城,他邊走邊喊:“賣油來,賣油來,一葫蘆四兩,四葫蘆半斤(16兩為1斤)。”聽到吆喝,全城家家戶戶都來爭買四葫蘆,住城東的姜老頭卻連買兩個一葫蘆,還附到賣油翁耳邊說:“老兄,你這個賣法不行啊,四葫蘆油正一斤,你怎麼按半斤賣,這樣不把老婆孩子全賠上嗎?”賣油翁毫不在意的說:“沒關系,我家買賣大”。接著又吆喝:“一葫蘆四兩,四葫蘆半斤,快來買呀!”姜老漢嘆了口氣走了。一天夜裏,賣油翁突然出現在姜老漢面前並對他說:“老弟呀,全城數你最忠厚,告訴你幾句話千萬別外傳”。接著唱道:“遠打雷,近打閃,天一下雨去廟前,門前獅子紅了眼,忙背老婆城外搬”。話音剛落就不見了。姜老頭半信半疑,仔細一想,話音還清清楚楚記得。從這天起,每逢下雨姜老頭都到廟前去看。一天正要下雨,不知誰家一個調皮孩子把吃剩的柿子皮貼在石獅子眼上。姜老頭老遠就見到石獅子兩眼發紅,急忙跑回家,背起老伴顧不得雨急路滑一口氣跑出城外,剛喘了口氣,就見一道白光伴著一聲巨響,鬲城轉眼間變成了一片汪洋。

8.一擔二進士

一路肩挑倆柳筐,邢門義養讀書郎。

名題金榜雙才子,府匾高懸寓意長。

話說明朝萬歷年間,商河城南三裏河村李氏族人中,有一男子出外逃荒,肩挑兩只土筐,兩頭各坐一男孩。經過福勝寺時,住持和尚嘆道,商河土地之脊薄,擔不得這兩個小孩子。僧眾不解其意,說,不就是兩個要飯的嗎。住持和尚說,此一擔二進士也。眾皆笑不語。逃荒者一路東北而去,走到一個叫邢家村的地方,正逢大雪紛飛,天寒地凍。清晨,大人將兩個孩子放在一戶財主的門廊下去討飯。此戶主人邢老太爺夜得一夢,夢見二龍攀柱,起床後讓家人到門外察看。家人回說,那有什麼“二龍攀柱”,只有兩個要飯的孩子,破衣爛衫,抱著柱子瑟瑟發抖。邢老太爺當即吩咐家人,把兩個孩子接到家中,並派人在門口等候其大人歸來。大人回來後被請至家中,誤為孩子頑皮或玷汙其門而遭怪罪,忙笑臉賠禮。主人說明原委,並詢問其情,交談中甚感此人忠厚老實,兩個小孩聰明伶俐。當主人得知此人除會種地外,還會做豆腐,便將父子三人留下,辟一閑院供其寄住,並出本錢讓大人做豆腐生意,兩個孩子與其子弟一塊讀書。兩個孩子不負主人厚望,十年苦讀,先舉於鄉,後來赴京會試,連捷高中,兄弟二人同榜進士。邢老太爺萬分高興,在其南院讓李氏兄弟修建進士府第。當門樓修的比邢家門高時,邢家子弟大為不悅,告之老太爺,意謂我們供他們讀書成名,莫非要壓我們一頭乎?邢老太爺說,他兄弟二人即能高中進士,必然懂得禮法規矩,且看他怎樣掛匾。門樓建好後,一巨大匾額高懸其上,上書“邢門李進士”。邢老太爺說,怎麼樣,門樓再高也是咱邢家的門。此匾額足以說明,李氏兄弟不忘老夫也。

9.馬苔畫驢

辭卻寒窗旅仕途,官升七品俸無余。

省親待客胡蘿蔔,胞姐求援贈畫驢。

馬苔,字次溪,商河殷巷鎮馬家莊人。幼乘家學,後得一江南落魄文人傳授詩詞歌賦、書法丹青,嘉慶已巳進士,安徽太平知縣。據傳,馬苔為官清廉,省親之時家鄉災荒剛過,無糧招待隨從,只好煮胡蘿蔔為餐。南方隨從不識此物,誤作人參,歸後渲染“老爺每餐用人參招待”。與馬苔有隙者乘機造謠煽動,傳至京城,龍顏大怒,傳旨滿門抄斬,得同邑、同姓、同科進士馬毓林多方周旋,以頭擔保方免。有一年,家鄉大歉,餓殍遍野,胞姐想起在南方做官的弟弟,遣子求借。馬苔囊中羞澀,無力救援,又不忍心讓外甥空手而歸,便畫了三副瘦驢相贈,並囑不到萬不得已勿賣。外甥心存怨氣,不滿而返,至章丘時盤纏用盡,遇一風雅店主,道及此行,並將畫示之。店主觀後大驚:“如此了得,沒見如此好筆墨!”遂議用真驢價格易之。外甥大喜,得一真驢騎坐,帶兩驢之錢高興離去。後馬苔歸,問及此事,連聲嘆息:“我畫的每一副驢,給三頭真驢也不換呢!”又一想,三張畫能救活姐姐一家人性命,也值。後馬苔辭官歸隱,執教麥丘書院。

10.梁王與梁王冢廟會

齊宣王二年,魏與趙攻韓。韓告急於齊。齊以田忌、田嬰、田盼為將以孫臏為軍師,出兵直走大梁。孫子以減竈法惑敵,使魏將龐涓中計,誘之馬陵,伏兵擊之。龐涓智窮兵敗,自刎而亡。齊國乘勝盡破其軍,虜太子申以歸。太子申死於途中,葬於麥丘。現存梁王冢位於商河縣鄭路鎮梁王冢村西北五百米,距縣城東南二十公裏,遺址高出地面四米,南北長五十米東西寬四十米。專家考證為春秋戰國遺址,確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自戰國時梁惠王之長子葬於此後,梁王冢以其高大加之冢上長有青草偉樹亦常有仙狐異類活動於此,人們漸覺其仙氣靈氣,於是逐漸成為十裏八鄉人們逢節遇事祭拜禱告所在。

梁王冢廟會從每年三月三日開始到三月九日結束,會期5天。廟會期間,梁王冢周圍人山人海,盛況空前。南來的北往的,燒香的逛景的,大姑娘小媳婦穿紅戴綠,人們扶老攜幼,前呼後擁,各得其樂。

11.梁王冢神草

梁王冢上草無根,包治疑難百病身。

信是仙方療效好,千家叩拜碧霞君。

相傳六百多年前,梁王冢(詳情見本詠鉤沈篇)附近的三十多個村莊突發一場瘟疫,無論男女老幼,一旦染上無一生還。一時人心惶惶,寢食難安。當地名醫束手無策,官府更是一籌莫展。三月三日,忽一身著素衣、腰系紅絲絳,手執白拂塵,鶴發童顏的老太太來到一患者家中說,“村後梁王冢,上有無根圓形異草,可醫此病”。言罷,朝冢方向飄然而去。患者家人隨即召集村人前往梁王冢,遙見老太太立於冢頂之上,面朝正南。及眾人爬到冢頂,老太太已蹤影皆無。只見一條杏黃色神符留在冢頂,上書“泰山奶奶在此”,一圓形無根草壓在符上。眾人取仙草回家服用。不幾日,各村瘟疫皆除。今天看來,這明顯是一個虛構的傳說,但就是因為這個傳說,近幾十年來,每逢三月三,方圓上百裏的人們紛紛來此祭拜求藥。一時間,梁王冢前香火不斷,且這兩年香火越來越旺,傳說也變得越來越真實。甚至周邊村裏就有人聲稱曾經親自在冢上取過藥。記者從當地村民那裏,看到了一株這樣的無根圓形草,恰如村民們所說,小草的莖有些彎曲。把這草放進水中,彎曲的小草慢慢地變直了。等將小草晾幹後,小草再次變得彎曲起來。

12.殷巷四古楊

偉岸挺拔四古楊,神通廣大庇蔭長。

參天瞻顧民間苦,坐地博施賜瑞祥。

殷巷鎮位於城北九公裏,舊稱四楊莊,因莊北有四棵古楊樹而得名。此四古楊聳立於大沙河南岸,並列於東西直線,高五六十米,形態完全一樣,就連樹杈和丫枝伸出的角度和方向都相同,看去似一座整齊之樓臺亭閣,可謂巧奪天工。民間傳說他們是皇帝的四位皇子,是兩個皇後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兩個雙胞胎,為治沙河之患,主動請纓治水,後自願化樹永鎮沙河。傳說其有仙路直通京城仙人胡同,將民間疾苦上達天庭;鄉民有難,求之必應。後朝乾隆皇帝出京南巡,見此四樹之形酷似宮殿,驚而祭拜之。

13.清水幻象

十裏漫窪十裏平,突兀顯露麥丘城。

重樓翠阜出霜曉,猶見桓公破霧行。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黃河溢患,麥丘被水,城移高地至摩天嶺附近,故址水浸淤積成今之清水窪。余幼時,常聽長者相傳,言清水窪中之古城,每六十年一顯,並傳清水坡村人起早賣柴曾誤眠城門之外。及長,以傳說為迷信。後有幸讀到《清商河縣誌》,見載“道光十四年十月十三日辰時,十裏塢人見清水窪中現土城”,感誌之言與民傳相應。曹革非小說《清水幻象》中描寫清末民初知縣攜妻妾屬僚觀賞清水窪之幻象,閱後知以“幻象”“蜃景”釋之較切,只不解大氣與光線將何處之景色折射於清水窪之中。“重樓翠阜出霜曉”,借用蘇軾“海市”詩句。

14.麥丘老人“三祝三諫”成美談

春秋時期,齊桓公打獵時追逐一只白鹿到了麥丘邑,遇到一位老人。

當得知這位麥丘老人已是八十三歲的高壽時,齊桓公便請求老人為自己祝壽。按照齊桓公的要求,麥丘老人便舉杯進酒,拜了又拜。說:“使吾君長壽,金玉是賤,人民是寶。”桓公說:“你祝的好哇!寡人聽受了。”老人又捧杯進酒,說:“使吾君好學士,而不惡問;賢者在側,諫者得入。”桓公高興地說:“好極了,看來我是碰到大德之人了,請老人家再祝一下如何?”老人又捧杯,拜了拜說,“無使群臣百姓得罪於君,無使吾君得罪於群臣百姓。”這句桓公不高興了,他認為這句祝詞比不上前兩句好,要求老人家改變這句。

老人流淚說:“希望君主仔細思考一下,這一祝詞還在前兩句之上呢!我聽說兒子若得罪了父親,還可以讓姑母向父親求情,父親也就原諒了兒子;臣子若得罪了君主,還可以讓親近左右向君主求情,君主也就赦免了臣子。而從前夏桀得罪了湯,殷紂王得罪了武王,這都是君主得罪於臣下的例子,而直到今天也沒聽說被原諒過。”

齊桓公聽後深受啟發,他親自把麥丘老人扶上車,並自己駕車回朝,在朝庭上行了封官之禮,讓麥丘老人做麥丘邑的地方官,主持地方事務。

麥丘老人三祝三諫齊桓公的故事,折射著商河人最初的民本思想。因而,“麥丘三祝”亦成為流芳百世的千古美談。

15.福慶寺

不忘佛陀真修行,效仿慈悲度眾生。

臘八共慶成道日,熬制佛粥奉親人。

商河縣常莊中學的舊址--福慶寺,原先是座古老的寺院。隨著光陰流逝,幾經戰亂,年久失修,寺院的痕跡早已蕩然無存。但一些神奇美妙的故事,卻一直在當地人們中流傳。

福慶寺歷史悠久,民間至今流傳這樣的故事。

福慶寺始於唐朝文宗年間,是商河縣唯一僅存的寺院遺址。歷經宋、元、明、清、民國等朝代有1100余年的歷史。明、清兩朝香火極盛,到達鼎盛時期,是商河、惠民乃至齊魯、華北等地的著名寺院。據傳,高僧福慶雲遊至徐太院村西北處,發現此地松柏蒼翠,楊柳茂盛,禾苗茁北,塘水清澈,頓覺此地是人傑地靈的風水寶地,決定在此建一寺院,以了結自已的終生夙願。他的舉動得到當地府衙和善男信女的積極擁護和大務支持。他傾其畢生精力,建起了占地80多畝的寺院,並以其法名加以命名,相沿至今。

(一)啞巴制作寺樣

福慶寺南邊一裏遠的地方,有個村莊叫徐太院。從前這村裏有一個姓徐的啞巴青年。他自幼父母雙亡,從七歲就跟著哥嫂過日子。

別看啞巴不會說話,可人倒是滿伶透。什麼活只要讓他看上一眼就會幹,還能創出新的花樣來。他編的涼席、草帽、花籃,做的鳥籠子,蟈蟈盒什麼的,不光樣子新穎而且還堅固。

啞巴長到十八歲時,已成了十裏八村聞名的編織巧手。這年秋天,啞巴從新砍的秫稭裏挑選出紅的、綠的、黃的、白的四色,劈成席篾,截下了秫稭稍上的挺桿兒,做成了一個一個比方桌還大的籠子。這個鳥籠子不光個大,還做工精細,設計出奇。看上去整個布局合理、層次分明。籠子裏安排了主院、陪院,有正房、有側室、有前門、有後門。高大的象廳殿,矮小的似草舍。紅色的是柱,綠色的是窗,白色是壁,黃色是頂,白白綠綠,紅黃相間,十分好看。乍一看,形似一座華麗的寺院。

就在這年,啞巴身染暴病不幸死去。哥嫂二人非常悲痛。為表手足之情,特意請來僧人為啞巴誦經超度亡靈。其中一位僧人,看中了這大鳥籠,願花三百兩銀子將這鳥籠買下。

相傳,福慶寺就是這位僧人讓工匠們仿照啞巴做的鳥籠建起來的。這位僧人就是後來福慶寺的方丈。

(二)魯班顯靈

很久以前,一位雲遊四海的高僧來到了商河東邊的常莊村,看重了常莊東南方的一塊風水寶地,便同幾位佛門子弟聯名上疏官府,買下了這塊土地,要在這裏建一寺院。

建寺消息很快傳遍了十裏八村,引得那些能工巧匠們從四面八方來到這裏爭工獻藝。開工這天,一位僧人將一個比方桌還大的鳥籠子放到工匠們面前,用手指著鳥籠子說:"各位師傅,這就是寺院的圖樣,哪位願為首施工?"工匠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覺著很為難。就連很有名氣也很有文氣的李木匠,也只是低頭不語,一籌莫展。

李木匠的幾個徒弟年輕好勝,看到這個場面便七嘴八舌的說:"師傅,您挑頭咱師徒幹。這有啥?樓臺亭閣咱啥沒建過,還蓋不了個和尚寺嗎?"在場的工匠們一想,正好借這個臺階,就隨聲附和地說:"是啊,還是李老師挑頭吧"。見此情景李木匠也不好意思再推辭,只好硬著頭皮應下這建寺差使。這陣子,李木匠可真有點騎虎難下,整天瞅著鳥籠子反復琢磨,始終也沒理出個頭緒來,心裏又煩又悶。

正在這個當兒,下八仙中的魯班去看他的趙州橋,路過此地。他聽到這個消息後心想"我何不到場點化點化他們,也好給我的徒孫們爭爭氣。"想到這,就立即變作一個又矮又瘦的小老頭,去找這裏的工匠李木匠。

李木匠正為建寺圖樣的事犯愁,忽聽說有人求見。走出工棚一看,見是個又瘦又矮的小老頭。渾身衣裳破爛,滿臉灰塵,幹枯的手又黑又臟。腳上趿拉著一雙快掉底的鞋,背後背著一套生了銹的木匠家什,一看這副樣子就讓人不舒服。李木匠把魯班打量了一番就問:"有何貴幹?"魯班說:"請師父行個方便,給我找點活,也好混碗飯吃。"

李木匠不冷不熱地說:"混飯吃?八成是想混副棺材板吧!你偌大年紀,沾風即倒,木匠行裏的活你能幹啥?也好,給你找點力所能及的活吧。"說到這裏,他右手一指東邊一根兩摟粗,一丈長的大木頭說:"你去那刮樹皮砍木楔吧"。

魯班很快刮完了大木頭的樹皮,然後拿起破墨鬥,在大木頭上橫三豎四,左五右六,歪七斜八地打起墨線來。不大一會兒,就把這根木頭打了個遍,看上去誰也不知道是下的什麼料。最後他把木頭豎在了一塊大石板上,就去找李木匠。

這時候李木匠正和幾個高手藝的木匠圍著鳥籠子,商量建寺圖樣。魯班走過來看了一眼,便放到李木匠跟前一個紙條,上面歪歪斜斜地寫著"建寺寺不見,知妙有何難,忠心良知變,高城需地看。"李木匠回頭一看,見又是那個矮瘦的小老頭。正想發作,只見魯班忙賠禮說:"冒犯,冒犯"。李木匠又看了看那紙條,瞬間茅塞頓開。只見他一拍大腿,忽地站起來說:"對呀!按諧音不就是見寺似不見,直描有何難,中心量至邊,高呈需低看嗎。"其他幾個木匠還是迷惑不解。李木匠說:"我給你們解釋一下,見寺似不見,就是說,寺院的樣子已經擺在這裏,怎麼像看不見一樣呢?直描有何難,是說按照籠子的每組結構劃下來,量出尺寸,然後再放大,再設計就不難了。中心量至邊,就是在測量的時候先從中心向四邊量。高呈需低看,也就是把籠子吊在高處,再去看籠子的影子。同時還可以變化一下光照的方向,就能劃下籠子每個側面的尺寸"經李木匠一解釋,大夥頓時全明白了,圖樣的難題解決了。可是,再找那個小老頭卻不知去向。李木匠趕忙跑到那根大木頭旁去找沒找到,看到的只是那根立在石板上的大木頭。李木匠命人把木頭放下,誰知這根木頭一放下卻成了一堆大大小小的木楔。李木匠一下子明白過來,料想是他的祖師爺魯班顯靈,他連忙跪倒磕頭,對天叩拜,感謝祖師爺下界傳藝。

建完福慶寺,正好用完魯班解好的那堆木楔。而每塊木楔都是拿過來就用,不需再砍。從此便有了"秀才怕寫貼,木匠怕砍楔"說法。

魯班顯靈的故事,成了當地流傳的佳話。

16.福勝寺

古寺庭深殿五重,巍峨壯麗顯崢嶸。

晨鐘暮鼓警塵世,丈六金身兩噸銅。

福勝寺位於商河縣城西南隅,始於漢,唐武德年間重修,前後殿增至五重,雕鏤極工。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福勝寺首座澤智與徒弟浩全募緣精銅八千余斤,鑄造大士文佛,置於福勝寺大雄寶殿之中,銅佛高3米,重4000余斤,盤坐余蓮花座上,雙手合十,笑眼微睜,嘴角上翹,兩耳朝環,耳垂下端綴一付碗口大金環,頭頂桂冠,莊嚴世尊,銅佛背後鑄有大明成華十八年鑄造字樣。大銅佛兩側,嚴密復選假木雕刻釋迦、彌陀二佛立於左右。大殿制度宏深,氣象軒豁,巍然煥燃,金壁輝煌,觀者皆稽首生敬。募資重修大雄寶殿及三門,使之號稱山東第二寺,以“梵宇春暉”名列商河八景之一,香火興旺。後來福勝寺被焚,嘉木雕刻釋迦、彌陀二佛均被燒焚,唯銅佛完好無損。辛亥革命後,該寺曾被命名為中山公園,解放前,漢奸田敬堂於1943年修復部分建築,改稱大寺,將大銅佛供奉於正殿。1945年商河解放後,拆除寺廟,重蓋小屋以保護大銅佛。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為保護大銅佛,將其移至縣文化館院內特加保護,但後來仍未逃脫慘遭毀壞的厄運,被視為“四舊”砸爛後當作廢銅賣掉。現僅剩一個手指,重1.5公斤,藏於縣文化館。福勝寺廢迄,原址北部現為原西酒廠及商河縣畜牧獸醫站家屬院,1969年縣政府將南部修建為革命烈士陵園(1996年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福勝寺遺址是目前我縣唯一保存較好的大形寺廟遺址,其文化內涵豐富,保護價值和歷史價值較高。

17.許佑寺

許佑寺位於商河縣縣城東龍桑寺鎮寬河街村,該村為明清官辦古驛站駐地(古代商河縣有四個驛站,寬河村為縣東驛站),當時寬河街也是鄉所駐地和有集市的村莊。村內街道是十字街,和商河城相似,也分為東西南北街。村的周圍都修築了又寬又高的圍墻,專門為防賊寇騷亂。各街頭築有墻門,並修建廟宇四座,東街二郎廟,西街土地廟,南街關公廟,北街鄭公廟。村北有個大寺院,名叫“許佑寺”,占地四十多畝,迄今仍有高臺瓦礫,古井猶存。據傳,該寺廟始建於宋末元初,毀於清代。當時廟宇建築宏偉莊嚴,僧人眾多,香火甚盛,名揚四鄉,並有“先有許佑寺,後有寬河街”的說法。廟中有大鐘,可讓四個人在裏面看打牌,現大鐘去向不明。

商河縣歷史遺址

1.打狗店遺址

打狗店遺址:位於商河縣韓廟鄉打狗店村西首,距縣城30公裏。分布面積為100×130平方米,埋入地下約4米,2008年3月打狗店村委修建魚塘時被發現,經濟南市考古研究所考古專家考察認定為商周時期的古村落聚住遺址。保存較好,是濟南市黃河以北,衝積平原地區商河縣境內,為數不多的商周時期的古村落聚住遺址,出土數量較多的灰夾砂陶鬲口沿,鬲足,灰夾砂陶片,極具商周時期的文化特征,同時出土較為完整的類似骨刀的骨質器物一件﹙現存於商河縣文物管理所﹚,其文化內涵豐富,保存較好有較高的保護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對深入研究商河縣,商周時期歷史文化,提供了祥實的實物資料。

2.西瓦屋頭遺址

西瓦屋頭戰國遺址:位於商河縣玉皇廟鎮西瓦屋村西,距縣城20公裏。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新發現文物保護單位,分布面積為400×300平方米,2009年春挖土築路時距地表3.5米處,出土部分戰國時期的陶器物殘片和高足豆柄,同時在遺址內發現一形制較大的古墓(因使用機械夜間作業已全部毀壞)出土部分戰國時期的陶器物碎片及構築墓室所使用的石板等,是濟南市黃河以北,衝積平原地區商河境內為數不多的戰國時期的古遺址。其文化內涵豐富,保存較好,具有較高的保護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對研究濟南市黃河以北,衝積平原地區商河境內戰國時期歷史文化意義重大。

3.營子遺址標本

營子戰國遺址:位於商河縣鄭路鎮營子村北500米處,距縣城25公裏。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新發現單位,是戰國時期的小城址,分布面積為400×350平方米,遺址呈長方形分布,中部現存有兩條南北走向高嶺,高1.5米、寬5米。是營子遺址的內城墻,東西間距150米,南北長300米。遺址內土丘連綿,瓦鑠遍地,殘破的建築磚瓦隨處可見,采集到數量較多的陶器標本,經濟南市考古研究所考古專家考察認定為戰國時期的小城遺址。該遺址保存較好,具有較高的保護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是深入研究濟南市黃河以北衝積平原地區戰國歷史文化,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4.蘇王遺址

蘇王遺址:位於商河縣韓廟鎮蘇王村西北300米處,距縣城30公裏,東西長150米,南北長150米,呈方形狀,遺址北部存有50×50平方米的高臺,高1.2米,於2008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發現,高臺斷面遺存暴露,文化層清晰,存有殘破的建築磚瓦及陶罐口沿、陶質器底、陶器物碎片等,漢代文化特征凸顯,經有關考古專家考察認定為漢代古村落遺址,其文化內涵豐富,保存較好有較高的保護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同時對進一步研究濟南市黃河以北,衝積平原地區商河境內漢代歷史文化提供了詳實的信息資料。

5.大屯遺址

大屯遺址:位於商河縣韓廟鄉大屯村西南300米處,距縣城30公裏,分布面積為110×170平方米,高出地面1米左右,呈長方形高臺狀,2008年全國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被發現。遺址文化層清晰豐富,采集到數量較多的瓷器物碎片,陶罐口沿及深灰色陶片和建築磚瓦等,其文化內涵豐富,是目前我縣唯一保存較好的兩晉時期的故聚落遺址。有較高的保護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對研究我縣歷史文化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6.古城墻遺址

古城墻舊址:位於縣人民公園西北角,始建於唐武德中期,是商河古縣城的內城墻,土築而成,明清兩代對其進行修善。原古城墻墻基底寬15米,上寬10米,高7米,毀於民國末年。據明清縣誌記載原城墻呈橢圓狀,周長3裏,設有四門分別為東曰(明暉),西曰(鎮遠),南曰(承德),北曰(拱辰)。現存有長50米,寬15米,高1.5米的城墻基址是原城墻由東門連接南門的其中一段,於2009年被公園管理處復原供遊人參觀。

古城墻遺址,歷史悠久,距今1388年,是千年古縣的歷史見證,於2009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被記錄登記並加以保護。殘存的古城墻不僅是我縣人類歷史及城市化發展進程的縮影而重要的是保存至今其文化內涵豐富,底蘊渾厚,對研究我縣歷史發展及城市建設具有較高的保護價值和研究價值。

7.臺子劉遺址

臺子劉遺址:位於商河縣賈莊鎮臺子劉村西北200米處,距縣城20公裏。北與古麥丘邑古城址相望,該遺址高出地面4.5米,呈方圓形狀,占地面積為60×60平方米,高臺頂部現值有樹木,蓬蒿叢生,野生動物時有出沒,斷面處殘留大量繩紋筒瓦和刻有幾何紋飾的殘磚,其文化內涵豐富,保存較好,幾經專家考證為秦漢遺址與古麥丘邑古城遺址一脈相連,具有較高的歷史研究價值和保護價值。1996年被確定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商河村莊的故事

在商河肥沃的土地上,孕育著很多村莊,入村的村碑上記錄著每個村的歷史演變。有些村碑或者鄉村誌上記敘了一個又一個的歷史故事,它們講述了村莊名稱的由來或在傳遞村裏人某種希冀和信仰。張大人村、龍桑寺、前後四羊……這些有意思的村名就藏了不少故事。

1

張大人村

2

龍桑寺

3

前、後四羊

4

張公亮村

5

張天鵝村

6

嶽橋村

7

亞林庵村

8

玉皇廟

9

楊家樓村

10

李桂芬村

11

高仙莊村

12

寬河村

1.張大人村

張大人村位於商河縣城西南10公裏、玉皇廟鎮政府駐地北5公裏處,“張大人”村名延續了500余年。

據考證,張氏家族始祖張巨川攜子於1368年因避戰亂遷至商河。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朝廷下令在全國範圍內推行裏甲制度,遂被編戶在縣治西南20裏許順德鄉七裏二甲。後子孫繁衍,裏甲內無異姓,人丁旺盛,故稱“張家老莊”。

自張氏始祖張巨川1368年遷居以來,距今已有640多年。其中最輝煌的時期是從明朝宣德(公元1426年)到萬歷(公元1619)年間,張氏四世祖到十世祖,舉人、經元、貢士、進士頻出,父子、叔侄、兄弟同仕,祖孫三代同受誥封,兄弟三人同登皇榜,前後為官者共有20多人,先後有五道聖旨嘉獎為官者的父母,前後共有12座皇帝賜建的功德牌坊。

公元1505年,張氏七世祖張九敘於弘治十八年(1505年)考中進士,欽點翰林院庶吉士,忠君愛國,有大臣之情操,最終提升為兵部左侍郎,加銜少司馬,為當世名臣,人稱“張大人”,因其命村名為“張大人村”。又因傳說張氏七世祖張邦瑞為郎中時,以年歷資格應調至蕪湖紮新關,可得黃金萬兩,但張邦瑞力辭不要。明世宗登極時,曾賦七言詩兩首加以贊賞。明世宗為親王時,與張邦瑞有朋友之交。公元1522年,明世宗登寶位時召之重用,張邦瑞仍上書力辭,以知府而告終。皇上嘉獎:張邦瑞“誌節清廉”,稱張邦瑞“有大人之風”。因此表彰其村為“張大人村”。故“張大人村”的稱呼延續至今。

2015年,張大人村“二甲張”七世祖張邦輔夫婦的墓誌銘出土,墓碑上的文字對於研究張大人村的歷史發展有重要意義。

2.龍桑寺

龍桑寺是商河東部的一個鄉鎮,距離商河縣城15公裏左右。相傳,西漢末年,王莽借掌兵權篡皇位,在長安稱帝,改國號曰新。王莽怕劉家東山再起,對劉家大開殺戒,對漢室儲君劉秀更不放過。劉秀身單力薄,只好聞風而逃。

這日,劉秀逃到商河境內,已是三天三夜沒有歇息了,他饑渴交加,精疲力竭,又逢盛夏季節,驕陽似火,更使得他人困馬乏,力不能支。看看後邊沒了追兵,便在一棵大桑樹下停下來歇息。他發現樹旁有一口水井,就解下皮囊提水來喝,井水入口,一陣甘甜沁入肺腑,頓覺渾身舒泰。他又從馬鞍上解下食袋,吃了點牛肉幹,便倚在桑樹上,不知不覺地進入了夢鄉。

劉秀這一覺睡得美極了。正當他酣睡之際,覺得身上奇癢難忍,他從夢中醒來一看,原來是一只螻蛄在身上爬,一氣之下便把它的頭掐了下來。擡頭一望太陽西斜,可自己仍然還在桑蔭之下,再看那桑樹已不是直直的,而是擰了個彎兒為他遮身。真是吉人天相、萬物庇護。劉秀心中很感動,便自言自語地說:“桑樹損身護駕,日後我做了皇帝一定加封。”話音剛落忽聽人喊馬叫,遠遠望去塵土飛揚,原來是王莽的追兵趕到。這時劉秀才意識到虧得螻蛄救駕,不然自己還在夢中,“我如命歸九泉,大漢江山也無指望了。”他從地上撿起一根草棍將螻蛄的頭和身子接起來,撮土為墓,懺悔地說:“我錯殺了你,你救駕有功,日後我做了皇帝一定加封。”這時追兵已重重包圍,他急忙挺身躍馬,殺出一條血路衝出了敵人包圍……

十數年過去了,劉秀中興漢室,定都洛陽,建立東漢王朝,做了皇帝。當他想起當年躲避王莽追兵逃亡商河的事,感慨萬千,便封那桑樹為龍桑;封那井為龍桑泉;為那螻蛄雕了玉身、塑了金頭,並封它為金頭玉螻蛄。後來,為紀念劉秀在商河大難不死才有漢室中興,地方官員在這兒修建了一個大寺院,並以龍桑為名叫龍桑寺。劉秀又叫在這兒建釀酒作坊,將龍桑泉水釀成美酒,年年進貢朝廷,以表示飲水思源。

龍桑樹不知何年何月完結了它的生命,金頭玉螻蛄也不知去向何方,但龍桑泉水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在流淌。如今在龍桑寺鎮早已沒有龍桑泉水,前幾年修建龍桑公園的時候,當地政府在公園內移入了桑樹,雕刻了金頭玉螻蛄,在雕刻背面記錄了龍桑寺的傳說。當地人有一個說法,當時劉秀曾對金頭玉螻蛄說“去山裏吧”,結果金頭玉螻蛄錯聽成“去山東吧”,所以山東等地多螻蛄。

3.前、後四羊

村裏流傳著“四只羊”的故事

前四羊村和後四羊村位於孫集鎮的西北角,在這裏一直流傳著一個關於“四只羊”的故事。相傳,漢光武帝劉秀途經商河(當時並非叫商河)去南陽,淩晨時分在此地,深夜在濃霧中清晰地看到四只羊在大霧中角抵,故而得名四羊塢。羊在古代寓意吉祥,在四羊方尊中借四只卷角山羊來象征腳踏實地,故而當地人曾將此地解釋為寶地。

4.張公亮村

十歲幼童替父申冤

張公亮村位於許商街道辦事處,明代商河有一告老還鄉的兵部馬侍郎,橫行鄉裏,無惡不作。青龍莊張富輝為人正直,好打抱不平,被馬侍郎誣告打入死牢。張富輝10歲的兒子張公亮替父申冤,只身進京告狀,歷盡千辛萬苦打贏了官司。十歲稚童進京告狀、替父申冤的故事傳遍齊魯大地,張公亮遠近聞名,成了青龍莊的代名詞,慢慢地將青龍莊村叫成張公亮村了。

5.張天鵝村

一只天鵝帶走了九十九只鵝

張天鵝村位於鄭路鎮西南約十華裏,相傳清朝乾隆年間,此地原為一片窪地,一位張姓老人在此養了九十九只鵝,總是湊不起一百只。突然一天,一只天鵝從空中飛過,高叫一聲,九十九只鵝隨之向南方飛去(現在章丘一帶有一村名為落鵝寨,傳說是這些鵝停歇過的地方)。從此,老人開始了艱辛的開荒、耕種。很快就使這裏變成了春華秋實的沃土,周圍的鄉親以為這裏有天鵝留下的靈氣,便聚集過來,命名張天鵝村。

6.嶽橋村

嶽橋村位於白橋鎮,早年的徒駭河,河寬數丈,水深流急。渡船在河中行駛,經常發生船翻人亡的事故。人們都以為河妖作怪。沿岸各村莊的艄公已多年不敢在河中擺渡,兩岸交通斷絕,於是南北兩岸以河為界,河北岸為商河縣,河南岸為濟陽縣,兩岸不相往來。人們都盼望來個能工巧匠,在河上架一座橋。

一天,雨過天晴,東南天空出現了一條彩虹,只見這條彩虹飄飄搖搖從天而降,落在徒駭河兩岸,變成了一座木橋。據說人們的心願被已升仙人的魯班知道了,他做了一座木橋,送到了人間,從此兩岸恢復了交通。但是,這座木橋自落下後,橋身不穩,一直搖晃,只能過行人,不能走大車,幾經加固,想盡了法子,就是固定不住,誰也不知是什麼原因。有一天,八仙要東去蓬萊仙閣,乘車路過此處,見橋身搖擺,不能過河。找來土地神詢問才知道,橋頭下壓著一只大烏龜,橋落那天烏龜到岸邊土窩裏生蛋,木橋落下時正好壓在它的背上,烏龜身子一動,橋身便隨之晃動。八仙施出大搬運之術,霎時從泰山移來一塊巨石,壓在橋頭上,木橋即穩固。人們給橋起了名字叫“壓橋”。

再看巨石下面壓著一只四肢舒展,頭朝前伸的烏龜,巨石上刻有四個大字:“五嶽獨尊”。人們這才知道,是一塊泰山石,因而改名“嶽橋”,烏龜馱石碑由此開始。至今人們還是將“嶽”讀作“ya”。

7.亞林庵村

古時候,麥丘邑(今商河懷仁古城)西南十裏處有一高地,周圍松柏蒼翠,茂密遮天。林中有一院落,名為養神庵,王福順一家在此居住。

王福順膝下有孿生兒子,長子王平,次子王鄂。父子三人都愛書如命,手不釋卷,尤其福順老人,年近七旬仍嗜書成癖。近日,他又借來《奇門遁甲》一書,晝夜苦讀,廢寢忘食。

王福順看了《奇門遁甲》,探得書中奧妙、隨希望寄托於兒子身上。從此,他將草堂的橫匾改為養龍庵,由潛心養神改為蓄意成龍。

一年後,王福順用奇門遁甲之術,按陰陽五行,八卦方位,分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葵水,中央戌已土,把個養龍庵整套院落布置停當,形成一個陣局。隨即又在八卦中宮處挖了口東西向橢圓的深井,作了他死後變龍的安排。

王福順苦心操勞,氣衰力竭一病不起。他自知楊壽將盡,便把兩個兒子叫到跟前,囑咐:“十天後就是甲子日,是吉日良辰,我要在那天歸陰。死後切勿將我裝棺入殮,把我赤身裸體葬於深井,頭朝東方,頭上戴個鏟頭,手和腳各套上個鍾金,封好井口。一百天內誰也不準啟封看屍,千萬照我說的去做,否則前功盡棄,大禍臨頭。”

甲子日夜間子時,王福順吞金身亡。王平、王鄂照爹的囑托將他安葬。就在快要下葬的時候,王鄂見其父一絲不掛,於心不忍,便給父親穿上條褲頭封號了井口。為掩人耳目,在院外又搭一靈棚,放一空棺供親戚朋友吊唁。一家人守口如瓶,處處謹慎,但等百日後真龍歸海,天翻地覆,一躍成為當代君王。

京城有一善識星象的大臣。此人姓鮮,博學多才,通曉奇門盾甲之術。常與皇帝觀星,測蔔、解夢,說道,深得主子寵愛,人稱仙大人。

一天,仙大人夜觀星象,查知紫微星移位,,中宮暗淡,奎星充光。便測知主宮真龍即顯,要改朝換代,新主當立,乃不祥之兆。不由得大吃一驚,慌忙稟報皇上,領了禦旨出門暗地查訪。

仙大人扮作商人,騎一頭毛驢,帶上羅盤,照觀星臺所示方向,行了數日來到了養龍庵。見此處松柏碧綠,白楊參天,流水飛雀、炊煙繚繞,宛如玉帶祥雲。他觸景生情,稱贊道:“真乃仙境,藏龍臥虎之地也。”走近一看,才知是按奇門遁甲術,設置的一所院落。頓時愕然失色,沒想到鄉間竟有如此高人,定要看個究竟。想到這裏,借天色將晚,敲門投宿。

王家兄弟見是過路商人,便留了下來。夜間仙大人偷偷起床,見院內無人,放好羅盤,對準星位,悄悄地摸到井邊。他挪開井蓋,見井下金光閃閃的一條巨龍伸向東方,身上已長出了鱗片,但不知腰間為什麼還有一黑箍。仙大人知道倘若這條巨龍鉆入東海,王氏兄弟就成了真龍天子。他趕緊畫了道符,投入井內,蓋好井口,回到屋裏。翌日,仙大人辭別了王家,回京復命。

一月後,朝廷派來兵馬,圍困了養龍庵,廝殺了王家滿門,焚燒了王家宅院,並在院中深井上面修建了一座神殿,塑上二十八宿神像,借助神靈,壓住井下這條龍,永久不讓他出世。而後,皇帝又禦筆親書壓龍庵三字大匾,懸掛殿前,以示其威。

後人就把壓龍庵訛傳為亞林庵。

8.玉皇廟

玉皇廟,傳說是玉皇大帝出生的地方。話說盤古開天辟地以來,天地間一切祥和,後來諸神開始爭鬥、人間荒淫無度,使得天地三界大亂,太白金星因此下凡尋找才德兼備之人來做三界大帝,後來到了張家灣,發現人稱“張百忍”的張友人,將寨內治理得非常和睦,並且為人和善慈悲,因此帶回天庭做了玉皇大帝。人們為紀念他的善事善舉,建起了一座廟,譽為“玉皇廟”。隨著歷史的演進,“玉皇廟”被後人沿用至地方行政區域的代稱。

9.楊家樓村

傳說明朝年間,楊四湖在沙河岸邊開了一家"四湖客棧"。他樂善好施,不畏權貴。一秀才進京趕考病在店中,他請醫熬藥,精心伺候,待病愈已誤考期。楊四湖解囊相助,送秀才返回故裏。一日縣令至此住店,楊因客滿而辭,得罪了縣令。日後縣令借故發難,封了他的店門,並罰他雇40輛大車往武定府運糧。不料武定知府正是進京趕考的秀才。知府為報恩贈他若幹錢糧。楊四湖得贈銀在"四湖客棧"建起了兩層土樓,名曰"楊家樓",後來村落便以楊家樓為名。

10.李桂芬村

話說康熙帝登基這年的秋天,在商河縣仁厚鄉(即今之殷巷鎮)一戶人家生下一個男孩,聽到接生婆道喜說又添了一位公子,孩子的爹卻高興不起來,因為他很久以來一直盼著的是生個女孩。原來,這戶人家祖上就是京城禦苑裏專門看護梨園的管家,老人家告老還鄉之際把京城禦苑裏上好的鴨梨苗木帶回家來,經過幾代人的精心養護,到康熙登基這年,村裏家家戶戶都成了種梨的行家裏手,村裏人都以種梨為榮,這家人更是因為祖上的流傳下來的好技藝倍受推崇。可美中不足的是這家人幾代下來雖說家族興旺,但總是沒有千金之喜,到這孩子還在娘胎時,他上面已經有了五個哥哥。於是,他爹娘就商量等他出生不管是男是女,一定要取個女孩子的名字,所以還沒出生就先取了個名字—李桂芬,接生婆給他爹報喜的時候,他爹也就當即拍板說男孩就男孩反正就叫他李桂芬了。

李桂芬的童年是在家裏的梨園度過的,生於斯、長於斯,成年累月的耳濡目染,不但對梨園感情深厚,性情也如甘甜的鴨梨,他不僅敦厚樸實、濃情似水,而且上孝下悌、待人友善,深得鄉親們的喜愛。源之於先天的性情相通,加上常年的細心揣摩,李桂芬對於梨樹的栽培管理,自有過人之處。後來,兄弟分戶過日子,李桂芬什麼財產也沒跟家裏要,就要了家裏的二畝梨園。經過自己的精心照料,他的梨園每年不僅產量多,而且品質上乘,成為本縣每年必選的進京貢品之一,在京城一時傳為佳話。

除了喜愛梨園管理,李桂芬另外一個愛好就是跑秧歌了,可惜的是因為村裏當時沒有自己的秧歌隊,每年元宵鬧十五時,他只能眼睜睜看著外村的秧歌隊來本村表演,自己只能在場外的角落裏跟著蹦跶,同時也滋生了一定要辦起本村秧歌隊的強烈念頭。正好,康熙19年初奉天遼陽人白昆玉上任商河縣令,這位新任縣令也是位秧歌迷,就鼓動到春節的時候操辦全縣的秧歌比賽,一時成為全縣熱點話題。依靠梨園過上富足生活的李桂芬再也坐不住了,他興奮地跑到族長家裏去,說要把當年的梨園收入全部捐出來操辦村裏的秧歌隊參加比賽,得到族長支持後他興衝衝回到梨園更加賣力地養護著。轉眼,秋天到了,李桂芬每天看著梨園裏碩大澄黃的果實,耳邊不由自主地湧動著震天的鑼鼓聲,心裏無比甜美,就等著收獲的那天了。

眼看著梨園就要收獲,李桂芬也感到離自己的夢想越來越近。可天有不測風雲,一天晚上,李桂芬剛在梨園的老屋裏睡下,就聽外邊人聲嘈雜,原來江湖上時稱“三毛眼”的土賊來梨園打劫,李桂芬人單力薄,痛苦地看著一眾土賊在梨園裏糟蹋,最後,為首的三毛眼又看上了梨園裏一棵最大的梨樹,命手下砍倒這棵梨樹為自己打制坐椅。這棵樹可是李桂芬的心頭肉,他一直奉為梨王格外上心,眼看土賊們的斧頭就要落下,李桂芬奮不顧身地衝上前去保護梨王,可土賊們這時也紅了眼,就拿斧頭往李桂芬身上砍去,直到李桂芬血流如註沒有一絲氣息。之後,武秀才劉青芝率眾把土賊趕跑,發現李桂芬已然氣絕身亡,但仍圓睜雙目,兩手死死抱著已經倒下的梨王。

三天後,村裏的百姓號哭著把李桂芬下葬。來年春天,人們驚奇地發現李桂芬家梨園裏那棵梨王根部長出了新苗,漸漸長大,轉眼夏天成樹掛梨了,到秋天成熟的梨子比以前更加甜美。人們認為這是李桂芬復生了,是老梨樹顯靈了。有人試著對著這棵梨樹喊叫“李桂芬”,霎時梨樹的樹冠晃動不止,滿樹的葉子沙沙作響,人們以為這是梨樹的回應,更加相信這棵樹是李桂芬的化身了。趕上這年秋天康熙皇帝南巡路過德州,就有地方官員把這棵樹上的梨子呈上,皇帝贊不絕口,當聽到說梨樹死而復生的事後,當即口諭敕封“李桂芬梨”。後來,人們就漸漸地把這個村叫做李桂芬村。現在,不僅李桂芬梨名揚四海,那棵死而復生的梨樹也一直保存至今,算起來它已經有300多歲了,但它還是年年結果,興旺不衰。

人們覺得這是一片神聖的土地,是梨樹的家園,人們又在這個地方種起了梨樹。以後再沒有間斷過。直到今天李桂芬村裏的大片梨園,就是在李桂芬梨園的原址上發展起來的。

今人有詩贊曰“時過境遷三百年,沃土育出貢梨園,一口香梨芳四溢,殷巷貢梨美名傳。”李桂芬地下有知,也該感到欣慰了吧。

11.高仙莊村

在麥丘之城商河縣的東部,有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村莊:高仙莊村。

在高仙莊一代代的老百姓心中,那就是村裏的保護神女神仙,孝子賢孫的典範:只為守候先父墳墓,一生未曾婚嫁的孝女:高仙姑。

在我兒時的記憶裏,我是聽著她的故事長大的,我們都尊稱她為高大姑、姑姑……

相傳,西晉年間,高大姑的父親高欄在朝為官,得知皇帝病重,心急如焚,隨去東海尋求醫治良方靈芝草,東海龍王信聽奸臣挑撥,陷害高欄,將其葬身於入海底,使其不被別人發現……

許久未歸的高欄,讓姑姑之母心生擔憂,郁郁寡歡,久病不起,抱病而終,孝女高仙姑先後失去了疼愛自己的父親母親,傷心欲絕,誓死要把父親遺骸找回,與母親合葬……

高仙姑獨自劃船前往東海尋父,一路走,一路哭泣,聲聲呼喚父親,歷經了千辛萬苦,終於到達東海,東海龍王矢口否認陷害忠臣,說並未見過高父,高仙女圍在東海哭了三天三夜,她的哭聲驚天地,泣鬼神,感動了生靈,感動了萬物……更感動了雲遊的觀世音菩薩。

觀音菩薩洞悉了事情的來龍去脈,訓斥東海龍王將其父親歸還,東海龍王知道自己犯了大錯,但又不知道高父葬於何處……

觀音菩薩被高仙女的孝心打動,隨手取下頭戴的玉勺金簪,讓她挖三勺,就可以找到父親遺骸,高仙女感激涕零,磕頭叩拜感謝觀音菩薩的大恩大德……

第一勺下去,海水舀幹,到處一片淤泥連天……

第二勺下去,淤泥全無,到處都是屍骨殘骸……

第三勺,菩薩略實仙法,口念高欄之名,隨即高父遺骸顯現……

菩薩命令東海龍王把高父遺骸安全送回故鄉,與高母合葬,代父母合葬後,讓孝女高仙姑位列仙班……

東海龍王和高仙姑一路艱辛,舟車勞頓,途徑高仙莊村南徒馬河,人發馬累,下轎休息,高仙姑牽著馬兒一塊到河邊喝水,馬兒喝了水以後立馬精神抖擻,連連奮蹄,向姑姑和東海龍王跪拜;因為東海龍王經菩薩指點,想報答菩薩、和高仙女的不怪之恩,對此地早施了仙法,變成了風水寶地,讓高仙女將父母葬於此地,並許願此處以後百裏內不會下冰雹砸壞此處所有生靈,此處以後會風調雨順,人傑地靈,孝子賢孫輩出。高仙姑聽從了東海龍王的建議安葬了父母雙親,隨即和觀音菩薩請願,不願位列仙班,願做個凡人守候父母墳前,盡子女一片孝心,終身不嫁……

觀音菩薩心存善念,對高仙女的做法大加褒獎,準予為其父母守孝,賜名:高仙女,位列十大孝女之首;村莊賜名“高仙莊”。

2014年,高仙莊村的父老鄉親為了感念高仙姑多年來給村裏帶來的保佑,於是集資修建了墳墓和事跡瞻仰杯,並且塑造了雕像,以供村裏後人瞻仰懷念。每年農歷的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四鄰八鄉的人都會來上香磕頭。祈求高仙姑的保佑。

距今約幾百年了,方圓百裏,未曾下過冰雹,連年風調雨順,家家順風順水,戶戶和睦相處,孝子賢孫不計其數……

12.寬河村

寬河村位於龍桑寺鎮西南部,東與孫集鎮北李家村為鄰,西與孫集鎮梁家村、小呂村隔河相望,南與孫集鎮南郭家村接壤,北與雙楊孫村連接,全村呈方正形。

寬河村原名寬河街,據商河縣誌記載,寬河街為明清官辦古驛站駐地(古代商河縣有四個驛站,寬河村為縣東驛站),當時寬河街也是鄉所駐地和有集市的村莊。村內街道是十字街,和商河城相似,也分為東西南北街。村的周圍都修築了又寬又高的圍墻,專門為防賊寇騷亂。各街頭築有墻門,並修建廟宇四座,東街二郎廟,西街土地廟,南街關公廟,北街鄭公廟。村北有個大寺院,名叫“許佑寺”,占地四十多畝,迄今仍有高臺瓦礫,古井猶存。據傳,該寺廟始建於宋末元初,毀於清代。當時廟宇建築宏偉莊嚴,僧人眾多,香火甚盛,名揚四鄉,並有“先有許佑寺,後有寬河街”的說法。廟中有大鐘,可讓四個人在裏面看打牌,現大鐘去向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