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親人釣魚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面對來犯之敵,他們英勇戰鬥,獻出寶貴生命。

陳紅軍、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每一個名字,都代表著曾經的鮮活生命。他們犧牲時,正值大好年華,年齡最大的陳紅軍犧牲時只有33歲,年齡最小的陳祥榕出生於2001年。

年輕生命為國捐軀,觸動了許多人。一條網友評論這樣寫道:“黃昏將至,我吃著白米飯,喝著快樂水。想不通這些身強體壯的士兵為什麼會死。我在深夜驚醒,突然想起,他們是為我而死。”

在英雄的親人、校友、戰友的追憶中,我們走近英雄。願你我心中,那個負重前行的背影越發清晰,讓我們永遠銘記這些鮮活的生命。

陳紅軍

提起部隊,你有多少壯誌豪情

談到家人,你就有多少無奈感傷

2009年陳紅軍從西北師範大學畢業,

本已通過公安特警招錄考試,

可聽說要征兵就臨時“變卦”了,

最終走進軍營。

陳紅軍(左起第二位)畢業留影

“你是我帶的第一屆學生,

個子最高,眼睛最大,

笑起來又憨又壞的那一個。”

帶過陳紅軍的老師,

最愛聽他講部隊裏的生活。

“你說帶兵最關鍵的

就是身先士卒、給士兵做好榜樣,

你帶著全營戰士在高原上訓練,

五公裏越野是每天必不可少的項目。”

官兵聊起這位營長時說:

“他最喜歡的,

似乎除了工作還是工作。”

在一本書中,

陳紅軍特意標註了一段話:

“黨把自己放在什麼崗位上,

就要在什麼崗位上建功立業。”

“提起部隊,你有多少壯誌豪情,

談到家人,你就有多少無奈感傷。

你說先完成當下的使命,

設想著退伍後與家人相守相伴。”

陳紅軍與妻子

還有4個多月就要當爸爸了,

陳紅軍身在一線仍想方設法托後方的戰友。

提醒妻子按時產檢,

他答應妻子,

等到退役後“就一起帶孩子、做飯、釣魚”。

2020年10月25日,

陳紅軍的兒子出生。

那天是中國人民誌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紀念日,

陳紅軍妻子的爺爺是一名誌願軍老戰士,

她相信這是冥冥之中的血脈傳承。

“我要把孩子好好養大,

讓他成為像爸爸那樣的人。”

陳祥榕

“清澈的愛,只為中國”

2020年5月初,

陳祥榕作為新兵第一次衝鋒。

他和戰友逼退越線人員,

之後在日記中自豪寫道:

“面對人數遠遠多於我方的外軍,

我們不但沒有任何一個人退縮,

還頂著石頭攻擊,

將他們趕了出去。”

“清澈的愛,只為中國。”

18歲的陳祥榕寫下這樣的戰鬥口號。

“我就是這麼想的,也會這麼做的。”

陳祥榕和姐姐

時隔數月,

再提起弟弟陳祥榕,

姐姐陳巧釵依然淚流滿面。

“穿上軍裝的那一刻,

他就不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公民,

身上肩負的是軍人的天職,

所以我也很為他感到驕傲。”

陳祥榕犧牲的消息,

家人至今還不敢告訴84歲的奶奶。

老人經常問起孫子的消息,

家人只敢對奶奶說,

祥榕在前線為國家效力,

不但立了功,

還送他去讀書,

以後不能常回家了。

2019年高中畢業後報名參軍,

他對家人說:

“要去就去最艱苦的地方,

到前線去。”

參軍前有為期一周的集訓,

他每日5點便起床,

繞縣環城路跑步一圈,

回到家中吃過早飯,

再去集訓場地參加訓練。

那個男孩當時覺得自己的夢想即將實現,

渾身上下都是朝氣。

陳祥榕姐姐回憶:

“那些天和弟弟說話,

感覺他眼裏都有亮閃閃的光。”

央視新聞讀者用陳祥榕的口號留言致敬英雄

肖思遠

“我們就是祖國的界碑”

肖思遠犧牲後,

戰友們整理遺物時,

看見他在日記中寫道:

“走在喀喇昆侖,

我們就是祖國的界碑,

腳下的每一寸土地,

都是祖國的領土,

無比自豪。”

這個意誌堅定的戰士,

是個愛逗父母開心的男孩。

“媽媽,今天做的啥,

多吃點兒,多休息。”

“爸爸,幹活累不累?

咱要不少種一點地。”

父母不善言談,

肖思遠總在電話裏,

讓他們放心些、開心點。

肖思遠留在家裏的照片

肖思遠犧牲後,

母親每天都在思念兒子。

有時候電話響了,

總感覺是兒子打來的。

“肖思遠有他的職責,

保家衛國,不能往後退。

這些我都明白,

但我就是特別特別想他,

我只是一個母親。”

除夕夜,肖思遠母親給兒子發了一個紅包。“雖然知道再也不會接收了,還是沒有忍住……”

在肖思遠的錢包裏,

珍藏著一個女孩的照片。

那是他的女友。

在他家的相冊裏,

也有一張兩人的合照。

他們前後相站,

笑得十分燦爛。

有人讓肖思遠媽媽

將女孩和思遠的合照放棺木裏。

肖思遠媽媽沒同意。

因為“對女孩不好,別耽誤人家”。

“一直想跟她說一聲,

‘好姑娘,別等了,好好過以後的生活’。”

王焯冉

“在鬥爭一線考察自己”

“作為一個軍人,

兒子為國犧牲、捐軀,

也是對他最好一種安慰。”

提起兒子,

王焯冉父親眼眶紅了。

王焯冉20歲時瞞著家人偷偷報名參軍,

入伍後4年多只回過1次家。

“我兒子特別懂事,

打電話永遠是報平安,

沒喊過苦沒喊過累。”

王焯冉最後一次出任務前曾留下一封家書:

“奶奶,這麼長時間裏我最牽掛的就是您。

孫子這些年一直想讓您好好享福,

可是我卻一直不在家。

爸媽,兒子不孝,

可能沒法給你們養老送終了。

如果有來生,

我一定還給你們當兒子,

好好報答你們。”

走上鬥爭一線前,

王焯冉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這個時候遞交入黨申請書,

就是希望組織能在任務中考察自己,

在鬥爭一線考察自己。”

他用青春和熱血踐行了自己的誓言。

致敬最可愛的人

“我之所以幸運,是因有諸君保護;我之所以不幸,卻是在今日才認識諸君。”當英雄的事跡全網刷屏,讀者紛紛紀念逝者,致敬那群最可愛的人。

►韋舀:這個姿勢,就像小時候母親保護我們,現在輪到我們保護母親了。

►避世:想越過我的祖國,那就從我的身上踏過去。

►十三:張開雙臂,背後是14億人民。

►燦爛千陽:這個世界並不安寧,和平年代也有激蕩的風雲。但是我們的鋼鐵長城時刻準備著……

►白bye:無論哪個時代都有這些最可愛的人,為了我們的安定生活而守護。同樣的年華,陪伴他們的不是手機、電腦和遊戲;而是雪山、鋼槍和堅定的誓言。

►暮念君安:我感到羞愧和惶恐,我含著淚,不知道該做些什麼甚至不敢說謝謝,覺得“謝謝”兩個字實在太輕了,像是多余的存在,甚至有些褻瀆。

►Charlotten:你們會一直是少年,這美好的年華、滿腔的熱血,我們來替你們守護!

►MissHe:淚目……他們也只是孩子啊!也是父親,丈夫,兒子,家裏的頂梁柱啊!

文/央視新聞整編

圖/央視新聞制圖等

清澈的愛,只為中國

大好河山,寸土不讓

讓我們銘記英雄

致敬邊防軍人

監制丨李浙 主編丨王若璐

編輯丨李明遠 校對丨高少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