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給死人送飯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如果隨便問一人:“你知道怎麼吃飯嗎?”,他大半會把眼一瞪:“幾十幾的人了,飯還能不會吃!”可是,吃飯絕不僅僅是把食物扒拉到嘴裏那麼簡單。

張元軍丨文

十幾歲的兒子還在學習吃飯,這咋回事?

兒子十幾歲了,還在學吃飯階段。

我們家,一天這三頓飯,早上匆匆忙忙吃一點,就各自上班去。中午大多一碗面條,也沒什麼講究。

到了晚上這頓飯,才是最正式的。擺上三四個菜,或炒或涼拌,熬一鍋小米粥,烙幾張餅,這就滿滿一桌子了。

母親向來是固定位置,原來父親在世時,也是這樣,那個位置,他們不坐,別人是不會坐的。

那天晚上,一家人照常圍坐晚餐。

兒子夾起一片肉,都快送到嘴邊了,定睛看了看,又送回盤子裏,然後換了一片。母親問他為什麼,他說那一片有點肥。

母親說,咋能這樣吃飯啊,你不喜歡吃肥的,不要緊,但你夾起來,再放回去,就不對了,這片肉你是不吃了,但讓別人怎麼吃?

兒子倒是很聽話地點了點頭,接下來,吃菜不夾起來看了,而是瞪著眼睛伸著腦袋,像小雞刨食兒一般,東一下西一下,把不想吃的扒拉一邊,想吃的挑出來吃了。

把我氣的鼻子都歪了,瞪著眼睛呵斥道:“好好一盤菜,讓你給翻的亂七八糟,像什麼話!”

他茫然地擡頭看看我,似乎還有些委屈。

母親說我,別衝孩子發脾氣,你又沒教,他咋知道?

她然後對兒子說,你已經十幾歲了,有些規矩必須得懂。有時候會去小朋友家吃飯,有時候會參加宴席,不懂吃飯的規矩,人家可是會笑話你沒“家教”的。

你夾菜的時候,最好只夾對著你那一面的菜,哪怕你非常喜歡吃,吃了半盤,但是剩下的半盤菜看起來也還是像剛端上來一樣,讓別人好下筷子。你再喜歡吃的菜,也不能吃太多,總要給別人留一些。

母親說的“家教”這個詞,觸動了我。

家教,家教,重點是“家”裏面的“教”,當別人說,這孩子沒一點“家教”,其實並不只是說孩子,而是更多的指向孩子的家庭,尤其父母長輩。

爺爺像個武林高手,筷子就是他的武器

記得小時候,爺爺的家長作風很嚴重,在我們這個大家庭中,說一不二,規矩森嚴。

飯桌上,他不坐,別人不敢坐;他不動筷子,哪個也不敢吃第一口。

我們小孩子有時忍不住,手伸過去,爺爺像是個武林高手,“你不動,他不動;你一動,他先動”,拿起一根筷子啪地一下,就敲在我們的手背上。

我們吃飯快了、聲音大了,他立刻訓斥,吃飯別吧唧嘴,牲口吃飯才哢哧哢哧響,人咋能那樣吃飯。

那時吃飯用大瓷碗,覺得端著比較重,就彎腰曲背撅屁股趴在桌子上,就著碗口往嘴裏扒飯,他又呵斥,你沒手嗎!懶得碗都不想端,“手不扶碗窮苦一生”,你明不明白!

有時閑得無聊,拿筷子敲幾下碗,他更是眼一瞪,說,你將來是不是想當要飯的叫花子!

吃米飯時,提醒我,把你的筷子在嘴裏吮幹凈了,再去盤子裏夾菜,別筷子上粘了一溜子米粒,就去夾菜,你把菜夾走了,米粒留在盤子裏了,讓別人咋吃!

現在想來,那個畫面真的是不忍睹視,不過理兒還真是那個理兒。

後來,他年齡大了,行動不便,一個人在距離廚房稍遠靠山的窯洞裏住,母親做好飯,盛的第一碗,都是讓我給送到爺爺跟前。

有一次飯盛太滿了,筷子不好放,我就把筷子斜插進了碗裏,端了過去。沒想到,他氣的臉色都變了,把桌子一拍,厲聲質問我,你這是上供的嗎?給死人送飯才筷子插碗裏,你懂不懂?

把我嚇得落荒而逃。

但他的那個窯洞我還是很喜歡去的,因為親戚們送來好吃的,都是放在爺爺的床頭,他擁有的只是管轄權和分配權,享用權大多還是屬於我們的。

即便在餐桌上,雖然我們不能先動筷子,但有些好吃的,他也只是象征性的吃個一兩口,多數也是進了我們的肚皮。

總之,那時跟爺爺一個桌子上吃飯,立的不正坐的歪,少有對的時候,大氣兒都不敢出。

有時還講一堆的大道理,聽的飯都吃不香,很是壓抑。

當時,心裏想,將來我有了孩子,一定不在飯桌上訓斥他。可轉眼的到了如今,自己也是這個臭秉性。

想想也沒辦法,在家裏,飯桌就是一個課堂,不在這時候這地方教育他,在什麼地方教育他呢?好不容易當了一會家長,不在這地方耍耍老子威風,到哪裏耍呢?

祭祀儀式上才反手倒酒倒茶,我被現實打了臉

不過,現如今,作者我也堪堪算個斯文人,多少養成了一些不太壞的行為習慣,真是多虧了爺爺飯桌上反復的“訓誡”。

可即便如此,偶爾還是會丟醜。

某次宴席間,我起身給別人倒茶,那是個鐵茶壺,又大又重。

其中一位長者坐在自己右手較遠的位置,我為了順手,就反手握著茶壺柄,給他添了茶。可是過後,發現那杯茶他再未喝過一口。

退了席,我們分手話別時,他把我拉在一邊,笑吟吟地低聲說:“年輕人,以後不可以反手給人倒茶的,按咱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習俗,只有祭祀儀式上才反手倒酒倒茶。”

把我窘了個大紅臉。

有遠房的表哥來我家做客,中午,母親在廚房包餃子。我陪著表哥在客廳聊天,餃子做好端上來,碗還熱得燙手。但我平常喜歡吃熱的,所以嘴巴也練的耐了高溫,三下五除二就給吃完了。

表哥估計是怕燙,才剛剛吃了小半碗,但看我在旁邊瞪著眼無聊,也加快了速度。

誰知嘴上功夫不到家,一個餃子吞到嘴裏卻下不去,在裏面轉了半圈,實在受不住又給吐了出來,弄的一臉尷尬。

第一碗吃完後,說什麼也不回碗,直說吃飽了。

表哥走後,母親訓斥我,你幾十歲的人了,飯都不會吃!客人吃飯,你瞅著點,人家吃的慢,你也慢點,人家快,你也盡量跟著。別自己早早吃完了,瞪著眼看人家吃。你說人家是吃飯呢?還是跟你聊天呢?

我頓悟。

想起來上中學時,語文課本中的一句話“習慣不嫌其多,只有兩種習慣養成不得 ,一種是防礙他人的習慣,一種是不養成什麼習慣的習慣”。

只要心中有他人,事事為他人著想,不只是飯桌上,包括其它方方面面,許多規矩我們自然就會明白,許多習慣我們自然就會養成。

老有人說:看一個人可交不可交,跟他吃一次飯就行了,我深以為然。

聖人語:“食色性也,人之大欲存焉”,“民以食為天”,“吃”是人的基本欲望,在這上面能有所控制的人,人品修養應該都不會太差。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作者簡介

張元軍,鞏義人,七零後,一個喜歡寫農民的農民。

豫記·甄選河南好物

在微信中搜索salome1203,添加小秘書微信

進入“豫記·河南好物群”,獲取更多豫地風物。

(添加時請備註“豫地風物”)

THE END

歡 迎 投 稿

郵箱 yujimedia@163.com

豫記系頭條號簽約作者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salome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