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下雨奔跑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所謂“雨中奔跑淋雨少”到底對不對呢?

  話說有一個意大利少年,平時很關心家裏的事情,特別願意幫助媽媽做家務,一天他在一個小朋友家裏玩,玩著玩著下起雨來了,他想起媽媽到市場買東西去了,園子裏還晾著衣服,於是匆匆告別,飛跑著回家,到家一看,晾著的衣服沒怎麼太濕,才淋了幾滴雨。他知道,初夏時節相鄰的兩個地方有時候不會同時開始下雨,這是常有的事。晚上少年把當天的事情告訴媽媽,媽媽很是高興,誇兒子一舉做了兩件好事:下雨跑著回來身子少淋雨,及時趕回衣服沒打濕。“雨中奔跑淋雨少。”這是一句老話,相傳約500年前,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自然科學家、工程師達·芬奇提出了這一看法,幾個世紀以來,大家都相信這一觀點。但有人認為上述看法不一定是達·芬奇的觀點。

  意大利確實有一位物理學家,名叫佛朗哥·博奇,他詳細地研究過下雨和淋雨的關系及其影響因素。他認為有些因素是必須考慮的,比如雨的強度(大小)、風力和風向等。而且至今為止的計算模型都局限在六面體或圓柱體,現在博奇首次采用運動模型,這個模型很像人,通過這一模型,博奇研究出了一個數學公式。結果表明,下雨天奔跑並非永遠是最好的辦法;如果天正好在下毛毛細雨,而雨水是從上面往下垂直降落的,在這種情況下,頭和雙肩構成了身體其他部分的“屋頂”,使其他部分保持幹燥。如果以正常速度走路,淋雨就會較少,而那些快跑者卻在迎接前方積聚的大量雨水。

  倘若雨水被風吹得撲面而來,此時采用跑步為好,人在跑步時身體往往容易向前彎曲,雨水和身體構成較小的“遭遇面積”。要是雨從你的背後打來,則最好用速度較大的跑步來應對,並盡量去適應和趕上風速(實際上是很難做到的,只能盡力而為)。博奇的“雨天行進”公式被人稱為“意大利人在雨中”,研究這個問題的人似乎多為意大利人。有人還將博奇的研究結果概括成簡單的幾句話:下雨天,無風走步,迎風跑步,背風疾奔。但這一切都不能被要求百分之百地精確,雨滴的大小也在其中起作用,至於起什麼作用,尚在研究中。(陳鈺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