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媽媽下雨天賣菜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審核發布 | 三聯.CREATIVE

日本築地市場

被譽為“東京廚房”的築地海鮮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產市場之一。日本很多生鮮海產都在那裏完成批發、競拍和交易,流入鱗次櫛比的料理店和日本國民的餐桌。

而在中國,全新的生鮮交易方式正在出現。很多菜農、代辦和菜老板這些處於蔬菜行業上下遊的人們,選擇在快手直播間裏集聚。那些需要運輸到全國各地的多種蔬菜交易在這裏進行,定西芹菜正是其中之一。

每天傍晚六點,甘肅中部小城定西的幾千菜農都為同一件事懸著心——市場供需情況怎麼樣、今天的菜價是多少。

“內官營鎮兩塊三毛,三岔路口好的能過三塊,誰有黃桿子五指菜給我拉過來。”主播王東平普通人長相,說著一口流利的方言。雖然這場直播僅持續了三分鐘,但是仍然有五百多人觀看。如果你在甘肅定西打開同城直播,或許會刷到幾十個類似的直播間。而這些直播間的主題只有一個:蔬菜。

為了省時間,菜農們在菜地裏吃午飯

菜農劉盛正開車走在路上,今天天氣不錯,收了6噸菜。他催坐在副駕駛的老婆趕緊點開直播,把當天的菜價告訴他。這時,直播間中蔬菜代辦王東平的聲音傳來,聽到當天的菜價後,劉盛立即把車調檔加速。因為今天菜價不錯,劉盛想著三岔路口一定熱鬧,早點過去交易完,晚上就能睡個好覺。

劉盛有200畝地,132000平方米,相當於1/3個天安門廣場,18個足球場,憑借這些菜地,他的年收入能達到數百萬。在菜地見到劉盛時,身材瘦削、皮膚黝黑的他正給裝芹菜的車噴水。因為日曬,他皮膚黝黑,臉上還有大大小小的溝壑。他害羞靦腆,講話的時候雙手纏在一起。如今,在甘肅定西,像劉盛一樣的菜農越來越多,種菜重新成為了當地最掙錢的生意之一。

天氣不錯,劉盛一家忙著給芹菜清洗裝車

沒有誰會比菜農、蔬菜代辦、菜老板更加了解中國蔬菜行業四十年來的變遷。中國蔬菜行業和城市化進程緊密勾連,改革開放帶來了人口流動,伴隨著城市居民對蔬菜的需求,一些蔬菜產區逐漸形成。擁有“高原夏菜”產業的定西小城就是這段歷史的一個縮影。

隨著時代發展,曾經亂象叢生的蔬菜市場,如今正悄悄發生變化。

01

“瞎交易的時代結束了”

在定西,像王東平一樣的蔬菜代辦主播就有幾百人。他們大都在40歲上下,穿著打扮並無講究,平日裏,他們的直播間總有數百位觀眾圍觀,留言不斷滑上去,氣氛緊張而活躍。

最要緊的報菜價會被安排在直播最開始的幾分鐘,之後,蔬菜代辦們會分析最近各蔬菜產地的天氣,判斷近期的市場行情。如果最近的菜價比較高,像劉盛一樣的菜農們就會抓緊放水、追肥、早點收割,趕上菜價高的時候再進行售賣。

甘肅定西

因為從業年限久,王東平被身邊人譽為定西“芹王”。7到10月是定西芹菜收割的季節,接著就到了陜西西安和江蘇徐州的芹菜收割季。那幾個月,王東平會跟著芹菜跑,一直到冬天,芹菜全部收割完,他才能回家。大家開玩笑說,“哪裏有芹菜,哪裏就有芹菜代辦老王。”

雖然直播間裏,王東平操著一口熟練的定西方言,但他其實是個不折不扣的外鄉人。出生於寧夏西吉的他17年前來到定西做蔬菜生意。一年絕大多數時間,王東平會在賓館一間不足十平米的房間裏居住。他會叮囑老板,被套不用天天換,因為他不適應消毒劑的味道。

王東平在看菜

窗臺旁邊的衣架上晾著幾件夏天的T恤和冬天的外套,旁邊有兩雙鞋,一雙剛洗過,另一雙上沾滿了泥。9月還是南方溽熱的時節,但是,在下了一場雨的甘肅定西小城,王東平已經套上了加絨外套,他弓著背坐在床邊,表情羞澀。

過了一會兒,談到下雨天的蔬菜行情,王東平終於開了金口,“下雨菜少,菜價高,菜農和代辦都更忙碌了。”接著,他開始分析蔬菜市場的波動變化。在聊天的結尾,他語調升高,說“瞎交易的時代結束了。”

上世紀八十年代,因為家境貧困,王東平早早輟學開貨車。當時,一大批像他一樣的貨車司機會從南方運貨到新疆,為了降低回程空車的成本,司機們開始琢磨把北方的東西運到南方去賣,幾番摸索,他們決定運菜。這源於優質的高原夏菜恰好填補了南方夏季高溫造成的蔬菜短缺,因而在南方市場大受歡迎,而芹菜正是其中最負盛名的品類之一。

下雨天,鏟菜女工們加緊了手裏的工作

在蔬菜產地,外地老板只要將需求提供給代辦,代辦就會去當地找符合要求的菜,收取一些中間費用。用蔬菜代辦的話來說,“代辦就是媒婆婆,給菜做媒婆婆。”

腦子靈光的王東平知道,做蔬菜代辦,首先要認識上遊的南方菜老板,可是,誰會為一個素不相識毛頭小夥的商業大計買單呢?他先印了名片,給周圍的貨車司機每人發一盒,拜托他們到南方的蔬菜市場到處發一發,就這樣,他積累起了最初的菜老板資源——兩位長沙的 ,一位阜陽的,三位西安的。但是他也曾被這樣找來的菜老板合起夥騙了300萬。最後王東平只能自掏腰包,花了兩年時間才把欠債的窟窿給補上。

今天的菜很緊俏,

代辦們早早就守在了菜地等待菜農鏟好的菜

清晨的代辦點,

菜農五彩的農用小車一字排開,

緊急裝菜運輸出城

即使有了老板,拿到訂單,王東平還要解決一個難題,就是找到靠譜的菜農。作為一個外鄉人,他只能用最笨卻也是最直接的辦法——沿公路開車,遇到菜地就停下來,找菜農要電話。

早年還是現金交易,每次王東平沿公路附近的菜地找菜農時,都會提前一晚從銀行取出30多萬人民幣,用黑色蛇皮塑料袋裝好隨身攜帶。遇不到菜農時,他會將袋子偽裝得像普通雜物一樣,往車裏隨便一塞。

因為怕被人騙,王東平還會隨身帶著合同,不會寫字的菜農會在上面按紅手印,他會將菜農的身份證拍下,錢先預留給菜農,再三叮囑他們晚上把菜送來。即便這樣,菜農偶爾還是會臨時把菜高價賣給別人,這時,他只能再去高速路上等著,有時幾個小時都不一定能等來一輛送菜車。

02

“反正我已經決定要種地了”

王東平為了找菜一籌莫展時,菜農劉盛正發愁給自己的菜找銷路。

不過,高速公路上的討價還價,在劉盛眼裏,是另一番情形。“路邊叫價的這些都不靠譜”、“菜價不透明,代辦賣了多少錢,我們是不知道的,比如說你賣了2塊,你告訴老百姓說我賣了5毛。”

甘肅定西

因為不認識靠譜的菜老板和代辦,劉盛沒少被坑過。以前,他聽說高速路口有代辦收菜,就會拉著一車菜跑過去。有時雙方談好了價格,菜卸一半對方臨時卻要降價。有時對方故意說菜的品質不好,只肯給幾毛錢。有時雙方商量好了價錢,對方讓他在路邊等等再結賬,但等到晚上九點一過,菜就不值錢了。

劉盛經歷的這些困難,父母都看在眼裏。7年前,劉盛決心回鄉種菜,這在一輩子務農的父母看來,無疑是瘋了,他們常說,“種地是最辛苦的活。”有一年遇到天災,父母種了一年的地,最後連一袋面粉都買不起。那年春節成為劉盛父母最刻骨銘心的記憶,因此他們每年都在勸兒子放棄。

初中畢業後,劉盛做過廚師,後來又去了新疆做建築工人,直到2014年,老婆的朋友種芹菜,趕上菜價高的好時節,一斤突破了三塊錢,一畝地就有近三萬塊錢收入。劉盛知道後“大腦一熱”,當即決定回家,學種菜。他湊出了八萬元,包下了十多畝地,“反正我已經決定要種地了。”

劉盛夫妻正細心拾掇菜地裏的雜草

定西的水含堿量大,堿水種出來的芹菜保質期長、口感好、顏色翠綠。不過,種芹菜可是個技術活,第一年,劉盛的菜地裏每天狀況百出,一個月過去一根苗都沒見到。

劉盛父母記得,自打兒子成年後,每年過年才能見到他,後來兒子回家了,仍然只能聽到他一直在打電話。兒子的煩心事從來不會和父母說,但是種過地的老兩口比誰都清楚什麼時候兒子會格外憂心忡忡,比如遇到不好的天氣時。

03

被短視頻打開的局面

“老鐵們快看哪,下雨了!”

短視頻裏,一位大約五十歲的農民,站在自家門口,歡欣鼓舞地用手去接雨水,翻一翻他此前的視頻,全是大片土黃色皴裂的地面。多虧了9月的幾場及時雨,才讓今年幹旱的情況不那麼糟糕。

2019年,老天爺沒有像如今這樣來救場,劉盛和王東平的日子都不好過。種菜靠天吃飯,雨水多了、少了,甚至一場意外的冰雹都能讓幾十畝地絕收。那年受天氣影響,南北方的菜同期上市,菜價拉得很低,一斤只能賣六七毛。劉盛賠了二十多萬,沒辦法,他只能找鄰市的化肥廠,給肥料做打包,幹了幾個月,才掙夠了過年的錢。

正在忙碌的菜農

一個偶然的契機,兒子教會了他玩快手,他在“同城頁面”刷到了很多和他類似狀況的菜農,也在快手關註了講實用種菜知識的專家。曾經因貧困早早輟學的劉盛,開始把努力學習的精神發揮到極致,他跟著視頻學習土壤養護技術,在信任的主播直播間買二氫鉀和葉面肥。

而那時的王東平則收不到符合他要求的蔬菜,正坐在賓館裏焦頭爛額,他擔心明年菜老板可能轉而去找別的代辦收菜。王東平開始思考自己的職業新出路。晚上回到賓館就會刷快手,對他來說,這是緩解一天疲憊的最好方式,而這個習慣他保持了6年。

晚上躺在床上無聊時,他第一次嘗試打開直播,聊點什麼好呢?一個代辦最擅長的,就是講菜。他來了精氣神,開始嘮最近的蔬菜行情,漸漸地有菜農會留言,今天菜價怎麼樣?賣的好不好?之後菜農越聚越多,他漸漸養成了每天開直播聊菜價的習慣。

王東平在快手直播間與粉絲互動

除了直播外,王東平也開始有意識地在平臺上發布芹菜需求的消息,發布的第一條和芹菜相關的視頻就有人評論留言、私信,問他芹菜的價格、產地。他來了信心,幾乎每天都發一條需求,有時甚至一天發幾條。漸漸地,他每天有處理不完的菜農和外地菜老板們通過私信、電話來的信息。他們線上聊好情況,第二天會到約定地點賣菜、收菜,整個過程順暢又高效。

除了問菜價,有人會在私信裏詢問想找卸菜的活兒,有人會推銷自己的運輸車,還有外地老板發來私信,想合作做生意。

王東平的快手賬號裏,除了有工作,

還有對好久不見家人的思念

代辦們幾乎不約而同地留意到了這麼一個新穎的方式,之前閑暇時間大家刷快手玩,現在紛紛開始用它拓展工作。為了方便收菜,代辦們會就近住在一家賓館,以至於吃飯閑聊時也會開個直播聊菜。當地的菜農、代辦都開始在平臺上聚集。菜農和代辦將“互相關註”稱為“發大財了”,這是發菜的諧音,對他們來說,有菜就有錢,有菜就有希望。

04

手機滑動小小的屏幕,

就能解決困擾多年的難題

劉盛刷到王東平的直播時,心裏想“這人可靠,說話不拐彎抹角的。”劉盛私信他,向他講自己的種植規模,講當天有7000斤菜等待收購。當時的他正因為虧損而難熬,眼前這一車的菜雖然品相不差,但因為市場的細分需求不同,他一直沒找到合適的買主,再拖延下去,菜會越來越不值錢。

而正在三岔路口等菜的王東平即刻回復“你送過來我瞧瞧。”劉盛送去時已經是晚上九點多,最後,王東平選擇收下那一車菜,因為這車菜正符合他要菜的標準。

合作多次後,劉盛愈發覺得王東平敞亮、實在。王東平也對劉盛夫婦格外放心,只要是他們兩口子送來的菜,準能收拾的幹凈妥帖。這幾年,只要王東平缺貨了,就會提前一天給劉盛打電話,劉盛就會把菜送過去。

王東平和孩子們

其實,手頭的蔬菜對接不到合適的市場,不僅困擾劉盛,也困擾著定西幾千菜農。定西有近百位蔬菜代辦,每個人都會對接不同的市場。過去,想要了解五個不同市場的行情,至少得給五個代辦打電話,如今菜農一次性就可以了解菜價,知道今晚自家的菜去哪裏交易能賣上好價格。

手指滑動小小的屏幕,就能解決困擾多年的難題,這是過去的劉盛無法想象的事情。

今年收成不錯,劉盛一家很開心

福建李老板是關註王東平的客戶老板之一,他親歷了這些年因為政府的重視和互聯網的加持給自身帶來的轉變。

他現在每天要從王東平這裏收一萬斤芹菜,第二天這些菜會出現在福州的超市、餐館裏。早在十多年前,收菜不像現在這樣方便快捷,他得同時聯系好幾位代辦,用幾個省的芹菜才能湊夠需求量,但就算經歷如此困難的過程,收來的芹菜質量還是良莠不齊,菜葉子中間經常混著爛菜,一車菜都得折價賣。

而現在 “代辦一天就能湊齊需求,那些亂開價的、以次充好的、答應了送菜臨時放鴿子的越來越少了,市場越來越規範了。”

05

千裏之外的故事

熬過了2019年,2020年是菜農、代辦、菜老板都大豐收的一年,趕上行情好,菜價一斤能高達三四塊錢。劉盛全家每天早上四五點就會起床,忙到淩晨,最忙碌的階段還要雇30多個人同時幹活。

也是這一年,劉盛決定將他原來70畝的芹菜地擴張到200畝。今年的行情看起來不錯,劉盛保守估計年收入在300萬元。

“你的堅持是對的。”最近,劉盛驚訝地聽到,固執了一輩子的父母對他說了這句話。兩位老人現在安心在家養老,再也不操心他種菜這件事。

菜農們在快手上記錄豐收圖景

返鄉的不止劉盛一人,最近十年,不少在外打工的人都回來種地。以前,菜不好賣,現在,菜不愁賣,只要肯吃苦,家家戶戶都能掙到錢。劉盛說,“你種多少代辦收多少,有時候還不夠收,要高價菜。”

如今,定西下面的小鎮沿途數十公裏都種滿了芹菜。這些年,當地蔬菜產業正在高速發展,為了蔬菜保鮮,定西小城還建了冷庫,將運輸車改裝成了冰車,菜運到廣東,朝發夕至,小城的蔬菜年吞吐量達100萬噸以上。每天這些經過劉盛們、王東平們之手的蔬菜會長途跋涉,出現在北京、上海、廣東、浙江城市的餐桌上。

互聯網的疆域可以拓展得無限廣,在快手上,互相關註的用戶數累計已達126億對。同時,互聯網的疆域也可以聚攏到一個偏遠小城那麼小,王東平有近4000位粉絲,其中一大半都是菜農,他們互相關註,幾乎每一個粉絲,王東平都能叫上姓名,能說出跟誰交易過多少菜、喝過幾次酒。他們固然是生意夥伴,也是共同奮鬥的戰友。這幾年的中秋節,王東平都是和劉盛一起過的,菜農們和代辦們一來就是三十幾人,包個場地聚在一起喝酒、吃月餅,互相鼓勵。

孩子們在田野中奔跑,四周滿是芹菜

如今,每天夕陽西下,全定西的菜農們都會打開手機,不管是正在地裏收菜的,開車在路上送菜的,抽空吃飯的,都會先停下手頭的活兒,聽王東平們在直播間報菜價。

在為了生活奔忙之外,這群人還一起做過很多有情有義的事。河南水災,王東平發了一條快手視頻,他要捐菜。王東平在市場外立了一個牌子:支援河南,收包包菜。劉盛第一個響應,隨後不斷有菜農看到這條視頻,主動打電話來捐菜,一天時間,就湊齊了26噸,連夜送到了河南。

這是在幾千裏之外,

關於芹菜,

不為人知的故事。

(圖片來自快手、unsplash)

作者:常錦露

設計排版:李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