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縫補別人的褲子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作者:浙江師範大學文化創意與傳播學院教授 黃鐘軍

今年春節檔,七部大片一起爭奪這個年度最紅火的檔期市場,各種數據不斷刷新中國影史紀錄,彰顯了中國電影市場的巨大空間。在這七部電影的“江湖廝殺”中,《你好,李煥英》不僅在各平臺口碑最好,票房表現上也是一路逆襲,上映12天突破42億元。憑借該片,首次執導電影的賈玲,成為中國影史票房最高的女性導演。一部緬懷自己母親的電影,為何能夠在闔家團圓的春節期間引發大眾的共鳴,獲得票房、口碑雙豐收?

眾所周知,電影《你好,李煥英》改編自賈玲的同名小品。在2016年東方衛視《喜劇總動員》第一季競賽時,一向在舞臺上以戲仿、雜耍為手段的賈玲一反常態,聯合搭檔張小斐、陳赫創作了一個關於自己母親的小品《你好,李煥英》,火遍全網。雖是喜劇小品,賈玲在舞臺演得涕淚交織,觀眾也看得潸然淚下。小品大受歡迎,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也為日後順理成章地將其改編成電影打下了基礎。電影《你好,李煥英》的成功,體現了賈玲對市場的良好判斷和對大眾審美的把握,也證明了一個擁有廣泛基礎的IP對於一部電影成功的重要性。

近年來,華語電影市場不乏這樣的成功案例:例如中國臺灣地區的導演黃信堯,將自己之前的短片《大佛》拍成長片,取名為《大佛普拉斯》(即《大佛》plus之意),廣受好評;去年,中國臺灣地區電影票房冠軍《孤味》,改編自導演許承傑三年前的30分鐘同名短片;同樣,不久前在中國大陸地區上映的電影《吉祥如意》,也是導演大鵬的短片《吉祥》的plus版。這些短片、紀錄片跟賈玲的小品《你好,李煥英》一樣,都是電影的前期IP,為日後電影的成功提前造勢。

但擁有一個優質IP,或者說一個擁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小品、短片,將其改編成電影,就一定會成功?並不盡然。IP小品、短片可以說是前期的試水,是獲取資金挹註的重要基礎,但要改編成電影,卻不能簡單理解成為其註水。我們仍要按照一部電影長片的創作規律來構思框架、設計人物,用專業精神打造精品。例如前文提到的電影《孤味》,就是在同名短片基礎上,增設人物、鋪陳更多的情感線,緩慢且有力地拆解著家庭關系,一針一線細細交織出許多家庭無法言說的故事,後勁十足。

同樣,電影《你好,李煥英》也並非是小品的擴寫版本。除了幾位演員以及故事的基本框架相似外,電影劇本增加了很多新的喜劇包袱,是在內核不變的情況下做出的新創作。從2016年小品火出圈後到電影開拍前,劇本幾乎打磨了3年多。正是因為有了更為紮實的劇本,才能夠讓觀眾滿意,為其深深地感動,從而讓影片在春節檔激烈的競爭中獲得良好的口碑。

小品中,賈玲穿越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回到母親的年輕時代,她絞盡腦汁哄母親開心。而現實生活中,賈玲的母親李煥英因意外去世,這讓賈玲深感“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無力和痛苦,希望自己穿越到過去,讓母親過得更幸福快樂一些。小品結尾,隨著穿越的倒計時響起,賈玲從小到大與家人的點滴幸福瞬間快速閃過。

電影的前半部分也講述了相似的故事,賈曉玲在經歷母親車禍後穿越到了1981年母親年輕時工作的工廠,幫助母親改變她的命運,這部分的情節與小品大同小異。但影片與小品的不同之處在於最後的反轉,巧妙地形成了情感的升華:賈曉玲發現自己褲子的破洞處有母親親手縫補的可愛圖案,隨後意識到母親也與她一起穿越到了過去。原來母親心裏什麼都清楚,她之所以樂呵呵地配合女兒,也是為了讓女兒開心,而她不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目的還是為了能夠擁有賈玲這個善良可愛的女兒。

這個改編中的反轉較之同名小品,構思精巧,情感力度更大,更彰顯出母愛的偉大。賈玲從自己的母親出發,卻講出了全天下母親的故事,也因此,能夠引發觀眾的集體共鳴,體現了藝術創作講究真情實感的重要性,這是最樸素的方法論。正如導演易小星所言,賈玲拍出來一部“核彈級”的喜劇,用人類最樸素的情感作為橋梁,跨越了一切技法和手段。事實證明,無論是小品還是電影,所有的藝術作品,只要用心去創作,秉承著內容為王的態度,就能夠獲得觀眾的認可,這就是《你好,李煥英》能夠獲得高口碑的重要原因。(黃鐘軍)

來源: 光明網-文藝評論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