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和家人再河邊玩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受疫情影響,北京的小學提前放寒假。響應疫情防控的要求,大部分家長選擇了離校不離京,原地過年。

在這個超長寒假,是讓孩子再次陷入無窮無盡的在線網課之中,還是讓孩子過一個更有意義的假期?體育運動、社會實踐、公益活動……有些家長選擇在這段難得的時光,抽出更多的時間,全身心地陪孩子一起玩,一起成長。

2月4日,“散養群”的家長帶著孩子們一起去戶外玩沙包、打橄欖球。 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

創造機會讓孩子“好好玩”

“傳球傳球,趕快傳給隊友!”“你抱錯人啦,我們是一隊的!”2月4日,一場激烈而烏龍百出的小型“橄欖球賽”在北京市東城區的一塊草地上上演,小隊員們笑著鬧著在草地上滾成一團。

這些孩子年齡從5歲-13歲不等。不止橄欖球和各項體育活動,他們在這片草地上打滾、撒歡兒,自在地跑、跳。學期已經結束,別樣的寒假生活也在這裏展開。這些孩子的家長秉承一個共同的教育理念——“散養”。

2月4日,“散養群”的家長帶著孩子們一起去戶外玩沙包、打橄欖球。 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

“要邊跑邊互相傳球,另一隊要想辦法把球搶到,不許撓人、不許踩人,可以把人抱倒,哪一隊先抱球跑進球門裏,誰就算贏。”場上的裁判不放心地一遍遍重申遊戲規則。

做裁判的是董輝,他是帶孩子來玩的家長之一,也是“散養群”的群主。四五年前,董輝帶女兒到這邊玩,碰到同齡的小朋友,大家慢慢認識,再後來,加入的家長越來越多,“散養群”就這樣自發地形成了。

就這樣,體育愛好者董輝就成了散養群活動組織者,不僅帶自己的女兒,還帶著所有孩子一起玩。每到周六周日,在群裏吆喝一聲,願意參加的孩子就會“老地方集合”,每次都有七八個孩子積極響應。

2月4日,“散養群”的家長帶著孩子們一起去戶外玩沙包、打橄欖球。 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

董輝稱這個群為“松散聯合體”,活動全部為免費、公益性,體育器材也都是家長們“眾籌”,每次玩什麼都是隨機決定。

遊戲的種類很多:足球、籃球、橄欖球、二人拔河、接力跑、折返跑、跳大繩……家長們也會把自己的童年遊戲復刻過來,比如跳皮筋、丟沙包等等。有時,帶孩子來玩的家長們也會加入遊戲,“如果有大人參與到遊戲裏,氣氛完全不一樣,孩子們玩得更開心。”

常“混跡”於此的小知之,成了“小體育明星”。剛滿9歲的她,仰臥起坐連續做100個,平板支撐保持5分鐘,10米跳臺往下跳毫不膽怯,還因為出色的體能被學校足球隊選中。

小知之的父親孫先生告訴記者,女兒從三四歲開始就在這邊玩。“這群孩子,都是打小一起長大,經常一塊到草地裏打滾撒歡,出一身汗,回家吃飯也香;還能結識一群好朋友,有個快樂的童年,有這樣的機會很難得。”

的確如孫先生所言,孩子們在這裏得到了寶貴的友誼。慢慢地,孩子們都願意約上群裏的小夥伴們一起過生日,帶個蛋糕來到“活動基地”,大家一起唱生日歌,把蛋糕分給所有的小朋友。

“散養群”裏的家長們似乎都有點“心大”。“我們都不怎麼管,孩子們有必要接受一點挫折。”董輝說,遊戲輸掉,不小心摔倒了,或者夥伴們之間打打鬧鬧,都是很正常的。

對於學習成績,很多家長也比較“佛”。孫先生會拿出盡量多時間讓孩子玩、發展體育愛好,從未給孩子報名學科補習班,而對於學習成績的要求,僅僅是“只要功課不落下就行”。而事實上,小知之的學習成績並沒有因花太多時間玩而受影響。

變身“小河長”“小理發師”

“我是潮白河‘小河長’,今天我們來巡河了。”2月4日上午11點,經過兩個小時的車程,李嘉均在爸爸的陪同下來到潮白河北段,一起巡河。

一下車,李嘉均就熟練地拿著提前準備好的夾子、垃圾袋,沿著河岸一直往北走,找尋垃圾。有的垃圾“藏身”在河岸邊的枯草叢裏,李嘉均需要用手撥開枯草,才能用夾子順利撿起。冬日正午,李嘉均幹得熱火朝天,索性只穿T恤和棉馬甲,在河邊邊走邊撿垃圾。“有礦泉水瓶、有零食的塑料袋、還有煙盒,還撿到了一只拖鞋。”半小時內,李嘉均就撿了一袋子垃圾。

2月4日,李嘉均在爸爸陪同下去潮白河撿拾垃圾。 受訪者供圖

對李大承和李嘉均而言,潮白河有著特殊的意義。李大承的老家就在潮白河北段附近的古北口鎮,他在這裏出生,並在這裏度過了童年。2020年疫情期間,李大承在老家待了很長一段時間,沒事兒就帶著孩子來看潮白河,“這麼漂亮的河邊,有些地方卻還有垃圾,感覺不好。”此後,每隔一兩個月,李大承就會帶著兒子到河邊看看,還經常錄小視頻發到微信群裏,號召大家一起保護環境。

在李大承看來,給兒子安排這樣的假期活動,可以讓他更好地理解環保這件事,“我還給他封了個潮白河‘小河長’,鍛煉他的責任心。他自己也很喜歡當這個‘官兒’,也在努力做個好河長。”

這個寒假,李嘉均還當了回“小理發師”。“以前都是爸爸理,我在旁邊當小助手。現在我已經可以自己給爺爺理發了,爸爸在旁邊指導我就行。”李嘉均告訴記者,這個寒假,他還為小區裏一位80多歲的老爺爺成功理了發。

1月19日,李嘉均在爸爸的指導下獨立給小區裏的老爺爺理發。受訪者供圖

李嘉均口中80多歲的老爺子是同小區同樓棟的一位老人,和80多歲的老伴兒一起生活。因行動不便,老爺子的理發成了難題。疫情前,都是家人直接請理發師到家裏來。因為疫情,理發師上門成了難題。

老爺子的家人向李大承“求助”,請他幫忙理發,李大承一口應下。“我們家兩個孩子,都是我自己給理的。”李大承去給老人理發時,就帶著李嘉均,“鄰裏之間本來就應該互相幫助,也想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此後,李大承和李嘉均就承擔起了給老爺子理發的任務。這個寒假,李嘉均已經可以獨自給老爺子理發了。“以前都是爸爸理發,我當助手。我覺得給爺爺理得還不錯,爺爺很開心,還誇我理發理得棒!”

現在孩子們學習壓力大,普遍缺乏體育運動,學校的體育課,出於學生安全考慮,組織活動較為謹慎。孩子真正能玩的時間很少,我也不願讓女兒僅有的課余時間都被電子設備、動畫片填滿。

家長聲音

我的初衷其實有點自私,只是單純地想讓女兒好好玩,能有體育愛好。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況且還能結識這麼多誌同道合的小夥伴,何樂而不為呢?——董輝

希望他不只是學習好,還要身體健康,做一個有愛心的人。我認為,培養孩子的愛心十分重要,希望他能有一種大愛的精神,愛身邊的人、愛我們的環境,在別人有需求的時候能主動伸把手。 ——李大承

新京報記者 馮琪 楊菲菲 攝影記者 王飛 編輯 繆晨霞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