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陰處開花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2018年最後一天,《地球最後的夜晚》終於乘著「一吻跨年」的營銷狂潮上映,並不出意外地取得了單日2.6億的超高票房。與此同時,影片在各大購票平臺的評價也不出意外地跌入谷底。

回到影片本身,這部在戛納與金馬載譽歸來的作品,為什麼經歷了如此跌宕起伏的評價變化?

為什麼在影迷群體和普通觀眾以及影迷群體內部拉開了如此巨大的輿論鴻溝?

這部成本相比畢贛前作翻了上百倍的大制作藝術電影,有何進步又有何缺陷呢?

本期風影院線,我們請到21位影迷,一起來聊聊這部《地球最後的夜晚》。

綜合評分:7.3

汪金衛

9.5分

制作、技術各方面都鳥槍換炮,比《路邊野餐》提升一大截。《路邊野餐》與《地球》的相同點,也是最觸動我的地方,都是裏面的那場夢境長鏡頭。那都是男主角對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並且現在都已不在身邊的親友的重逢與告別。是彌補遺憾,是完成一個心願。每次看到羅纮武哭的戲份,都忍不住落淚。

不知道為什麼,自從11月在臺北第一次看,到40天後在北京二刷,再到今天整理出電影劇情時間線並寫了篇4000字的稿子的現在,我對這部電影的記憶,或者說這部電影對我情緒的影響,與日俱增。它仿佛有什麼神奇而可怕的魔力。當然,在過去的幾十分鐘裏,確實也有第三方因素,對我的情緒猛然給予強烈的衝擊。我感覺到,我的記憶、現實、想象與夢境的片段被狠命揉到一塊。腦子就像一顆被捏出汁液的野柚子。或許我實在是太受感性所影響。但我已經不敢想象三刷該片時,會帶著怎樣的心情。或許需要吃下一整顆蘋果,或許我最希望的,是和羅纮武一樣,在電影院遁入夢境,再不醒來。

芋丸君

9分

成人助眠童話SPA~正因為迷影電影的上線,電影才更可能進一步成為譜拳畫腿的獨立藝術。

北投少年他

8.5分

見不到《路邊野餐》裏那種帶著潮濕感的詩意,但畢贛把浪漫發揮到極致,在時空交錯的回憶之後構造出一個解密式的夢境。電影本來就是一場夢,在於我們是否信仰,是否願意走進這場夢。

冰紅深藍

8.5分

1.延續了《路邊野餐》的時空交錯敘事與沈溺於記憶與夢境中的主題,但完成度更上一層樓,在影院中戴上3D眼鏡和觀眾一起進入迷夢長鏡頭的創意值得贊賞,魔幻感也的確時而能夠浸入心間。

2.空間方面,導演著力營造一種末世廢墟的惆悵氛圍,而前半部分大量透過玻璃、門窗、雨水拍攝的鏡頭亦彰顯出了亦真亦假的朦朧感,煙花與表的剎那永恒及旋轉房屋中的吻別也別有詩意。

3.無論形式、意象還是情緒上都漫布著塔可夫斯基的印跡,如橫搖長鏡、漏雨的房屋、燃火老宅、池水中的水草、桌邊跌下的水杯(《潛行者》)、神跡般的飛空(《犧牲》《鏡子》)、」飛向太空」、鄉愁等,甚或連劇本規劃外的偶然事件——受驚的馬匹與跌落一地的蘋果亦如老塔靈魂附體般入鏡。

4.奈何卻終究缺了老塔的精氣魂,畢贛的詩/咒語尬到令人出戲,而突兀的對鏡吃蘋果段落則與《鬼魅浮生》中的吃派長鏡頭差之千裏。

哭之笑之

8.5分

畢贛拍電影,而且以電影做夢。電影呈現的是一個過程,現實中破碎的記憶,通過夢的縫補,成為一部浪漫的電影。現實中破碎的意象與願望,在夢中實現。電影中黃覺一夢,以永恒換煙花;現實中畢贛以惡評換一天的票房,無異於此。只是電影可以結束在夢裏,現實卻總會繼續。

所以這部電影是畢贛一次盛大的造夢,哪怕這夢如煙花只有一夜。電影結束了,煙花結束了,畢贛的夢也做好了,甚至賺錢了。惡評預料之中,好評預料之中。我只有佩服。

第七大陸

8分

畢贛對自己的電影進行加減法,用更成熟更華麗的視聽去講一個路邊野餐式也是畢贛式的故事,家鄉與尋找的問題在夢境、記憶與現實的交織中對感情進行了強化,對敘事則變得逐步虛無。反而在畢贛自己的長鏡頭和符號的使用上,更明晰更有針對性了,尤其是蘋果。這是一種處在時間漩渦中的浪漫,只不過這種浪漫是「他」想追求而未得到的東西。

嘟嘟熊之父

8分

很妙,畢贛大概是華語圈最適合拍《三體》的導演。他所做的是對人物碾碎成泥化作塵的破壞,而他鏡頭中層層疊疊的空間則如同一個個風洞,風將塵吹向陽處,塵便失去重量,奮不顧身的撲火,風將塵吹向陰處,塵便找回重量,暴雨中重重落下。人在夢中是沒有比例尺也沒有距離感的,所以最殘缺的卻往往最具生命力,越是拋棄行動意識,便越能靠近答案。

寒枝雀靜

8分

畢贛似乎從詩人變成了科學家,用對照組做了一番時間實驗。但缺陷也恰恰在於,變換中的他墜入了兩種身份交戰的裂縫中,無法在繁復確鑿如程序代碼的文本和鏡頭構造的凝滯回環空間感之間完成更出色的調和,反而是配樂發揮了至關重要的濁化作用。他想在影片的每一部分都獲得精致的勝利,最終卻殘余了太多機械的精致;太執著於「像」夢,而疏於探索「夢」本身的質地。不過就個人看來,這一場角力中那些靈性的部分還是稍占上風。

小宇

8分

工業社會現代化垃圾堆積起來的符號結構和影像裏拼接的符號內容,積攢在一起化作頭腦風暴式的錯亂和不嚴謹,整個作品都顯得復雜又簡單,無疑是一次笨拙的嘗試,形式致死的拙劣效果。一次影像碎片的隨意拼湊,最終化為一吻跨年的泡沫。

P.S.林強的音樂真的是雙刃劍,第一次看的時候會覺得特別融入,第二次看的時候回覺得太強過畫面。

伊夏

8分

詩意不如《路邊野餐》,故事更加直白,輕微失望。但畢贛這樣的作家型導演仍然重要,他也有別於其他多數偏小說家的作家型導演,真的是比較純粹在寫詩,他拍出這類電影本身就是一種獨特。唯一擔憂的是這種虛浮的凱裏幻夢能夠被言說多少次,會不會很快到盡頭。

掉線

7.5分

畢贛幾乎創造了一種新的電影片種:藝術類型片。簡直就是藝術電影屆的邁克爾貝,表達全然消失,只剩形式留下,再把形式像類型片的特效場面一樣填充進去,「畢贛風格」成了「機器人互毆」性質的存在。六十分鐘長鏡頭之外,其實全是細碎的故事邏輯在組接,而看似自我重復的元素則是為了吸引原有受眾。是不是覺得我這是個差評怎麼還給了四星,因為即便內容變成了這樣讓人意外的模樣,它依然是有力量的,幾個場面證明了畢贛的影像想象力依然不俗,也能讓坐在影院的我為其感動,我如果能給一部爆米花類型電影好評,那我也有理由給這麼一部非典型類型電影好評。

荰萇葓

7.5分

卡司和技術都全面升級,但其本質卻還是畢贛的自我復制,碎片化的敘事,昏暗的燈光,濕漉漉的凱裏,亦真亦假的名字,虛實交錯的現實與夢境,鐘表的永恒,煙花的須臾,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影片層面代表著畢贛對藝術片的追求,將自己所擅長的長鏡頭發揮到極致,掩蓋了文本的一成不變。相比之下,更有意思的是宣發層面對市場的討巧。你以為這是結束?其實它只才開始。

歡樂分裂

7.5分

以黑色電影的類型外殼書寫了一次升級版的《路邊野餐》,在延續「時間與記憶,空間與夢境」的主題下,對視聽語言進行了一次精致升華。前半部分的寫實與後半程的寫意,核心元素的對應與映照、敘事碎片的彌合、時間線的捋順與延展,俱得到和順的統一,可以清晰地將前後人物對比並歸位,或許解讀空間反而不如野餐,但在觀賞的親和度上更進一步。記憶是夢境的接駁口,3D段落如深潛的夢境,演繹現實之不可為,長鏡頭契合夢境的視點自由轉移屬性,那些欲望的深淵、無法挽回的過往、卑微的希望與苦苦的追尋,在愛的咒語魔力下,如美麗的讖言,將我們腦海中回憶的廢墟迷宮逐一還原,停滯鐘表指代的兒時定格記憶,波光反射的幻夢一場,時間永遠是最偉大最殘酷的魔法師。

徐若風

7分

前半部的現實碎片並非真實發生,而是虛實相並、進行表層的邏輯建構。後半部的夢境沈浸則把主角打進時間的深井裏,撈起自我鏡像並與之對話,在幻覺裏追尋逝去的時光。於我而言,全片最佳的一場戲,是紅發張艾嘉與黃覺「再也不見」的相視。

渡口無邊

6.5分

更好的制作完成度,卻有些喪失靈氣,故事的形式與路邊野餐相仿,但故事的容器衰弱得像失了魂,文本表述也淺顯得多。依舊是對碎片的拼貼,長鏡頭是對前面碎片化線索的重組和解釋。潮濕的環境、鐘表、摩托,這些元素不斷地形成畢贛對自己的互文。但這次的長鏡頭像是為了長而長,整個過程中,不斷讓人感到攝影機「在場」,不管是走位還是運鏡都有太強的排布感和設計感,缺失了《路邊野餐》虛實想接的、未知的穿梭感,缺失了那種能觸及到夢境的極為貼近的知覺體驗。人物的設置用了黑色電影的外衣,也沒有了路邊野餐那種出自凱裏渾然天成的味兒。有太多《潛行者》和《飛向太空》的影子了,這次的臨摹也沒有像上一部對南國南國那樣來的舒服。我不知道敘事是不是畢贛的短板,兩部電影像是把他掏了個空,這種過度自我重復和意象拼貼,是有理由讓人產生懷疑的。

YQY-Vader

6.5分

觀感呈倒V型,前面2D的段落談不上特別喜歡,至少時不時有幾場戲給人眼前一亮(探監、電影院刺殺),片名出來的時候,整個人激動不已,抱著見證奇跡的心態,結果對3D長鏡頭無比失望,從未見過如此笨拙的長鏡頭,尤其對比前段時間補過一些卡隆的片子,可以感受到整個長鏡頭並不流暢,在一些搖和跟拍鏡頭的時候有明顯卡頓或滯後(尤其一些上樓梯的跟拍),最讓人尷尬的是航拍部分,首先航拍機飛行的感覺與人飛行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導致視點與情感立馬與人物脫節隨著航拍機莫名飛向天空,而航拍機落地時明顯感覺是重重地摔在地上,鏡頭有明顯抖動(技術失誤),所以說也別管什麼幕後揭秘這個長鏡頭多復雜了,也別管你們出品人怎樣的至暗時刻了,拋去此類帶情緒的東西,這個長鏡頭就是不夠好,然而也沒必要做更好,而是考慮其必要性。

天馬星

6分

畢贛儼然已經成為奇觀創造大師,將《路邊野餐》做了一次360度升級,不同於《路邊野餐》的輕盈靈巧,《地球最後的夜晚》更加雍容華貴,這一轉變的內在原因我自己覺得是創作者的焦慮。《地球最後的夜晚》是一部很焦慮的電影,它有著畢贛作者風格的外殼,但內裏卻是一個焦慮逃避的畢贛,當然這不一定是壞事,因為保持焦慮是創作者創作的來源之一,這樣說來我倒是期待下一部畢贛將做出怎樣的系統升級。

奧利

5.5分

內核上與路邊野餐如出一轍,但這次操作上過於明顯的人工化完全束縛了環境自帶可能性的發揮,這讓碎片的疊加遠小於整體並觸摸不到夢境。大量符號基本都淪為解密的道具,不曾真正燃燒進人物內心。文本露骨的相互照應讓遊移的鏡頭加強了理性並另之蒙上一層虛假神秘,觀感僵化而苦澀。

OreoOlymLee

5.0分

一面呼喚碎拆,一面卻又要將情緒和經驗整體化。不認為是對《路邊野餐》的復刻,因為相比前作,不僅是自然景觀,那些私人的回憶也隨之消散,對記憶與夢進行解構的母題需要從角色嘴中不斷以口述方式點出是笨拙的。不斷疊加的文本互文與意象,何嘗不與那個把人物吞噬在時間洪流中的長鏡一樣,以解謎化影像為偵探遊戲。最終的體驗是乏味而苦澀的,男主角數次自問身在何處,我也和他一樣迷失了。

楊清宇

5分

我們應不應該對故事ask why,這有待商榷,更何況這真的不是一個故弄玄虛反而是在文學史周期性發生的文本,不問也罷。但我覺得看一部電影應該始終追問影像的動機,為什麼鏡頭會動,為什麼帶著話外音從天而降的情侶要從側門出現,為什麼我們總是看到不被視點包裹的事物,那究竟是記憶還是為多情的你量身定做的彩蛋?鏡頭運動和人物動作的分離在《海上花》和《父與子》中達到了交相輝映趨於完美的狀態,而《地球》給我的感覺則是笨重和言不由衷,是一個尚未成熟的心智對新鮮玩具的研究與拆解。正如友鄰所說,畢贛著實是一個極具文青浪漫色彩的聰明人,而那些無比肉麻的臺詞頻頻出現也化作一道道白光扼殺了黃覺在黑暗中探索與猶疑的完整體驗。

猶在鏡中

4.5分

當凱裏第二次登上銀幕時,卻是一副依靠技術嫻熟搭建的「異托邦」面貌,被用來玩他的長鏡頭藝術裝置。當兩位主角旋轉乒乓球拍飛起時,我的思緒飛到了盧布廖夫的熱氣球俯視,於是乎發現這部電影除了壓路機之外,把老塔剩下的電影全部「致敬」了一番(落地蘋果、水杯、中空的廢墟庭院、漏水的屋子、男女旋轉裝置)。其余不屬於appropriate來的部分,靈氣盡喪,讓人完全無法融入。是真的不知道去觀看這種毫無感染力的電影,有什麼意義,解夢嗎?你把夢敞開一點啊。經此一役,也許我「抖音用戶」的真實身份才開始明朗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