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紅小豆窩窩頭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來源:廊坊雲報

工人展示做好了的窩頭。

廊坊日報訊大城縣裏坦鎮以薛家窩頭而享譽廊坊。清朝道光年間,大城縣裏坦(古)鎮,薛氏獨辟蹊徑,以其精湛工藝和獨特的選材配方,制作的薛家窩頭,清香四溢,綿甜可口而遠近馳名。

時光飛逝,手藝代代相傳。如今,臨近春節,大城裏坦薛家窩頭已成為走親訪友必備佳品。那流淌在舌尖上地道的百年滋味,承載著一個地方的人文和歷史,留存著人們對過往歲月的記憶和感慨。

八代人堅守傳統技藝

傳承了八代人、有上百年歷史的裏坦薛家窩頭百年老店,坐落在大城縣最南部的裏坦鎮。臨近春節,是百年老店一年中最忙的時候。

150多平方米的店面,裝修考究。包裝精美的裏坦薛家窩頭、年糕、雜糧、窩頭面、小棗、驢肉等土特產琳瑯滿目,顧客們紛至沓來,拎走一箱又一箱。生產車間裏,身穿白色制服的工人們,認真地團制窩頭,一個個窩頭形狀如“金字塔”一樣。

裏坦薛家窩頭第八代傳人薛飛,笑著端出一屜窩頭,剛出屜,熱氣騰騰,窩頭外面好像包了一層透明的膜,光亮滑潤,色澤金黃,清香四溢,咬一口,綿甜可口,濃濃的年味兒彌漫開來。

裏坦薛家窩頭以糜子米、大黃豆為主要原料,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分、粗纖維、細口感的特點。

制作精良工藝考究

“無論是選材配方,還是制作工藝,裏坦薛家窩頭都是從老祖宗那裏傳下來的,傳到我這是第八代。”說起裏坦薛家窩頭的歷史淵源,薛飛興致勃勃,講述起老輩傳下來的趣事。清光緒末年,太監總管李蓮英回大城老家省親,把薛家窩頭作為貢品獻給慈禧太後,慈禧太後品嘗後很高興,稱之為“黃金塔”,並親書匾額賜給薛家,從此,裏坦薛家窩頭更是聲名遠揚。

粗糧細作是裏坦薛家窩頭的一大特色。從選料、磨面、和面、團制到蒸制,裏坦薛家窩頭的制作工藝講究純手工,特別註重火候把握。

“上竈蒸制對火候的把握最講究,大火上屜蒸十分鐘,約九分熟時出鍋,窩頭靠著自身熱量形成口感松軟又格外筋道的獨特風味,豆香醇厚誘人,從外觀上看,薄厚均勻,捏起來很有彈性。”薛飛介紹。

在傳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結合現代人的飲食口味和營養學理論,薛飛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大膽采用綠色新原料,開發出白高粱燕麥窩頭,黑香米燕麥窩頭,紅小豆窩頭等系列產品,還研究出江米面年糕、黍子面年糕、黑糯米面年糕等新品種,品種繁多,深受喜愛。目前,薛家窩頭共有窩頭、菜團子、年糕三大系列,20多種產品。

薛家窩頭聲名遠揚

臨近春節,薛飛一家每天從早上6點忙到深夜,每天生產制作1200多箱的窩頭、菜團子、年糕。

為方便外地顧客選購,薛飛在外包裝上也下了很大功夫,精致的禮包禮盒,讓裏坦薛家窩頭成為饋贈佳品。薛飛新開發的春節大禮包深受歡迎,“這個春節大禮包,包括菜團子、窩頭以及年糕等10多種產品,每天銷量達數百箱,銷往全國各地。”

2019年,“裏坦窩頭”入選第四批河北省“燕趙老字號”名錄,目前已申請成為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時光飛逝,光陰荏苒。如今,裏坦薛家窩頭已經不僅僅是給人以一道美味,更重要的是,它成為大城旅遊的又一張名片。“作為百年傳統美食,裏坦薛家窩頭更是老祖宗傳下來的一份沈甸甸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把它打造成一份家鄉的特產送往全國各地,我很驕傲。”薛飛說。

(記者 張泰源 通訊員 相恩余 文/圖 編輯 李雨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