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小雞上炕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面炕雞 資料圖

按語:春節來臨,過年回鄉,沸騰策劃了以“家鄉的食物”為主題的系列“食評”。接下來的春節假期,我們會邀請新京報評論部同事和作者們,為大家講述屬於他們家鄉的“舌尖上的記憶”。

這段“記憶”,或許是一種食物被創造的過程,或許是一個故事,一段歷史,一種傳統與習俗。我們希望,我們的記憶也能勾起你的記憶。無論你在鄉抑或在他鄉,都能在舌尖上或腦海中升騰出家鄉的味道。

疫情蔓延之際,天南海北,在家人團聚的餐桌上,想必都會談及這個話題,這也註定將成為我們別樣的春節記憶。

但願疫情早日止息,開春之際,疫除花發,萬象更新,眾生安好。有美食供朵頤,有溫熱在內心。

春節快樂。

足球界有一句名言:真正的高手,不是用一千種方法過你,而是用一種方法過你一千次。家鄉的面炕雞於我,大概就是屬於後者,吃了二十多年,依然一見到就流口水。

我的家鄉,處在一個尷尬而幸運的位置。

之所以說尷尬,印象最深的是中學時代上地理課的時候,連地理老師也常常因為我們到底是暖溫帶還是亞熱帶而頭疼。因為我們正處於秦嶺淮河一線中的淮河兩岸。是的,沒錯,兩岸都有。

在行政區位上,我的家鄉是河南省信陽市息縣,淮河從縣域穿過。中國人地理概念上最強烈的南北之分,便在我們這裏模糊了。

以至於,南方人覺得我們是北方人,北方人覺得我們是南方人。

總是有很多朋友問我,“你是不是喜歡吃面”或者“你是不是喜歡吃米”,我的回答往往是“都可以”,然後給他們解釋一番,我真的不是隨意或客氣。

因為我們那個地方,水田和旱田一壟之隔,既種小麥也插水稻,想不到吧?

也正因此,關於吃面和吃米,在我們那均衡到令人發指。於是乎,幾乎每個息縣人都知道一句諺語,“有錢難買息縣坡,一半米飯一半饃”。

好了,鋪墊那麼久,正式開始介紹面炕雞。顧名思義,這道菜和面有關,而吃面炕雞,最好的搭配主食當推米飯,尤其是把湯拌入米飯,是不是也很神奇?

面炕雞 資料圖

我查了很多資料,發現面炕雞的來源,只有一個不甚精確的傳說。

話說北宋時期,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團練副使,也就是現在的湖北黃岡。東坡這個人,大家都很熟悉,不僅好詩,還好吃。以“東坡”命名的美食,據說高達60余種。

有一天,蘇軾遊於淮水,到了當時蔡州境內。彼時息縣稱新息,屬蔡州,東坡在此駐足流連後,腹中隨饑,便到一戶人家就食。

蘇軾乃是當時的頂流大明星,主人一見,激動不已,為愛豆打call之余,才發現自家太窮,只有兩只小雞和一些白面,而蘇軾不僅自己肚子大,還帶了經紀人和助理。

材料有限,如何做出美味?

主人靈機一動,將小雞宰殺洗凈,剁成核桃大小的肉塊,然後和上面粉,倒油入鍋,油熱後將雞塊置鍋中炕成金黃色。隨後,加入水和佐料燉開,便做出了滿滿一鍋香噴噴的面炕雞。肉香四溢,入口嫩滑,令東坡贊不絕口。

據說,後來蘇東坡再貶惠州,所作的“父老喜雲集,簞壺無空攜,三日飲不散,殺盡村西雞”中的“雞”,便是要用來做面炕雞。

必須承認,面炕雞是難得的美味,但是很遺憾,蘇軾這個梗,我並未找到具體的文獻來源。

近年來,不少地方為了打出名氣,復建了不少古跡,也編排了不少故事。以上傳說,或有附會之疑,在此不做定論。

不過,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大致可以看出了面炕雞似有“雞肉不夠,面粉來湊”的出發點。也正因為這個特征,也有一種說法是,古時家戶人丁多,一頓宰殺一兩只雞可能不夠吃,便有了面粉加持,這一做法經過效仿,逐漸傳了下來。

據《信陽日報》的一篇文章描述,諸如面炕羊肉、面炕魚、面炕青椒圈、面炕葫子湯等面炕菜系,其靈感均來自於息縣面炕雞。

面炕辣椒 資料圖

我咨詢了幾位故鄉人,包括老年人,他們對於這一道美食,似也說不出個所以然,更不記得有蘇軾什麼事。每個人都只知道自己記事起,媽媽就會做,而且好吃到爆。代代傳承,便在尋常百姓家紮下了根。

是的,真正的美食,不需要東坡加持,自然香溢四海。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面炕雞的制作方法也越來越精細化。比如,最好要挑不大不小的本地紅冠公雞;拌面或澱粉時最好要攪成糊狀,以不滴水為準;輔料除了常規的鹽、味精、蔥、姜外,還要有胡椒面、八角、紅幹椒等。

如今,面炕雞也已經有了前綴名號的品牌,以及相應的工業化生產。但是,我從來沒有吃過家中之外的面炕雞,而幾乎每次回家都能吃上媽媽做的面炕雞。

那是家的味道,永遠鮮美,永遠熱香盈眶。

□與歸(媒體人)

編輯:狄宣亞 實習生:孫文靜 校對:李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