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周公解夢上柳樹搖樹葉的信息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大地的泉眼》《心的方向》《閱讀的季節》

彭程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一次為作家彭程推出三本散文集:《大地的泉眼》《心的方向》《閱讀的季節》(2021年7月版),從題材上大體歸為三類,即生活、行走和閱讀。這套書可謂彭程多年散文創作的精品選本,是其散文風貌和審美訴求的整體呈示。

彭程浸洇散文多年,算不上高產,卻也成果豐碩。他是最早提出“有難度的寫作”的作家,“不懼怕難度,甚至是主動尋求難度,便是一切嚴肅文學藝術家別無選擇的宿命。因為他十分明白,難度的背面正是進步,這是一枚硬幣的兩面。難度的等級不同,對應著的是不同的收獲、不同成色的獎牌。”(《寫作的難度》)這樣一來,想寫快些便變得不可能,對題材的挑選,對文字的撚攏,對意義的追尋,對以往的超越等,都會煞費苦心,絕不肯輕松敷衍成篇。這種嚴謹、自我為難的寫作使得彭程散文能夠自出機杼、水準齊整,這一點令他在文壇頗有口碑。《在母語的屋檐下》《家住百萬莊》《心的方向》《地圖上的中國》《當地名進入古詩》《對坐》等精品佳作就是這樣寫出來的。讀彭程散文的整體審美印象,仿佛面對一片浩渺寥廓的湖水,沒有大海的巨浪滔天,也沒有溪流的澄澈清淺,而是曠遠安寧,靜水流深。彭程善於將感性與理性結合,將感受與思考結合,不管寫什麼,都不局促,不拘泥,不黏滯,即使從小處落筆,也能跳蕩開來,納須彌於芥子,橫處拓展,縱處掘深,雲蒸霞蔚,氣象萬千。

在尋常中發現奇崛。宋人王安石《遊褒禪山記》一文中有句名言:“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清代李漁《閑情偶寄》中也雲:“千人共見,萬人共見,絕無奇矣,焉用傳之。”但是,能在普通尋常事物中披沙揀金,有所發現,有所創造,如平原之上兀然一峰陡峭,凸現奇崛之美,那才是對作家功力的真正考驗。彭程散文雖然擅長在日常生活中取材,故鄉,童年,鄉野,城市,父母,旅行,讀書,等等,但他很少做一般性的敘事和抒情,也很少像《返鄉記》那樣完整地敘述一件事的前後過程,他寫作的著力點是“題中應有之義”中的“義”,如火中之焰,糖中之精,即發現和挖掘尋常事物中的不尋常之處,及其背後被遮蔽的真相和生命的意蘊。諸如《漂泊的屋頂》《尺度》《連續》《物證》《招手》《對坐》《高處》等文,從標題就可看出高度的概括性和抽繹性,賦予血肉、骨骼、軀體以靈魂的統攝,又如一根紅線串聯了散亂的珠子,而奇妙的發現就在文本之間。以《對坐》為例,家裏客廳一長一短L型沙發,對坐著年邁的父母和“我”,有一搭無一搭地看電視,有一句無一句地聊閑篇,這樣的“對坐”是不是我們每一個家庭日常常見、習焉不察的場景?作者卻有一個“觸目驚心”的領悟,“生命是一個緩慢的流程,在成長、旺盛和衰頹之間,他們進入了最後一個階段,漸行漸遠。”與父母“對坐”,在生命歷程中只是一個時間的駐留,而必然會喪失,終會是永久的分離。這種感覺真實到殘酷,又充滿了荒謬感。極少有人如此清醒地寫父母親情,所以我視之與朱自清的《背影》和陳福民的《與你遙遙相望》一起為親情散文的範本。

精微獨異的生命感受。從本質上來說,散文是一種側重表達內心體驗和生命感受的文體。然而不少寫作者易陷入三個誤區,一是粗枝大葉,千人一面,二是淺嘗輒止,流於表相,三是同質化,缺乏獨異性,甚或寫出的是間接的別人的感受。人稱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沒有一模一樣的兩張面孔,寫作者就是要有一雙望遠鏡和放大鏡觀察到事物的細微差別,從而寫出屬於自己的獨到體驗和感受。其實,越有獨異性,就越有公共性。正如彭程所說:“文學的重要作用,正是通過差異性而反映共同性,經由個別而抵達一般,建立起不同生命之間的聯結和融合。”(《我們為什麼喜歡散文》)在這方面,彭程既有天生的敏感,善於敏銳捕捉事物細微的變化,譬如聲音、色彩、光影、滋味等對自己各種感覺的觸動;也有後天的技巧,他把這些詳細記錄下來,並加以品咂揣摩。我們隨手翻開《童年鄉野》,看他寫不同季節的樹:“初春,柳樹新綻枝條的鵝黃最為悅目,掐一段柳枝,捋開外表的皮,可以做成柳哨,噙在嘴裏有苦澀的味道。”“稍後便到了柳絮飄飛的時節。白色絨毛紛紛揚揚,像是一場大雪,在碧藍的天空和溫暖的風中飄灑,臉頰經常會感到極其細微輕柔的碰觸。”“樹木中唱主角的應該是高大的白楊了,半透明的碧綠葉片,金箔一樣閃光,在風中嘩啦啦地響動。”這裏調動了視覺、味覺、觸覺、聽覺,不啻一場感覺的盛宴。而且還有“鵝黃”“白色”“碧藍”“碧綠”“金箔”多彩的呈現。彭程在《漂泊的屋頂》中這樣說:“我意識到自己的感覺出奇地敏銳、清晰,幾乎是懷著一種貪婪的熱情,看著、聽著、嗅著,想把一切印象都吸收進來,儲存在心中。”這不僅體現在對外在事物的觀察,更有對內在生命的體悟,這無疑是一種藝術的自覺。

深邃開闊的人生思考。王國維嘗言:“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對一個作家作品判定其優劣高下的最高標準是有無思想,如果只能出乎其內而不能出乎其外,只有形而下而沒有形而上,那顯然只停留在表象而沒有抵達本質,就缺乏深度而輕飄飄的沒有力量。在當今散文家中,彭程顯然是善於思長於思的一個。我曾註意到,他的思考是基於對生活的感知而生發的看法,而非終極的關懷,更沒有陷入純思辨的玄學,眼睛盯住竹子“格物致知”。他的思考源自大地、人間、日常,意在破譯其中所蘊含的“歷史的密碼、社會的玄奧、生命的意味”,關註此岸,而無意彼岸,故毫無淩空蹈虛的晦澀枯燥之感。彭程讀書量奇大,中外書籍的智慧已化作血液流淌在他的身體裏,這使他在書寫自己的人生感受和生命體驗之外,能夠升華出如美學家蘇珊·朗格所說的“他認識到的人類情感”。讀彭程散文,常常有一種感覺,他對某一個事物敘寫和思考你覺得寫到三就可以了,結果,還有四、五、六……仿佛一個平靜的湖面,其深不可測。正如他說:“我的心的方向,朝著四面八方,無窮無盡。”(《心的方向》)在我眼裏,彭程屬於這樣的作家,才氣充盈,但從不使才弄氣、嘩眾取寵般炫技;學識淵博,但無“獺祭”之疾、死於前人句下,他將才子的才氣與學者的嚴謹結合得相當完美。他的散文多取材於生活,卻無煙熏火燎的市井氣和世俗氣,而是精神的高蹈和雅致沛然其間,更有詩意流淌醉人的芳香,如巴烏斯托夫斯基所言:“就像蘋果飽含果汁一樣。”彭程的散文寫作構建了屬於他的審美世界——寥廓而幽深的審美世界。在這個世界裏,傳統美學的感染力不再是孜孜追求的目標,而是以喚醒和照亮人們意識和精神的現代美學為鵠的,展示了散文寫作一個新的方向。

(作者:劉江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