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切菜洗菜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部分居民在集中安置點暫住12天後,乘坐新絳縣政府安排的中巴返家。 韋亮 攝

部分居民在集中安置點暫住12天後,乘坐新絳縣政府安排的中巴返家。 韋亮 攝

中新網運城10月19日電:題:山西新絳南關村民:因洪水離開家的日子

中新網記者 陸祁國

被子、褥子、棉馬甲、襪子、純凈水、方便面、洗澡票、香腸、碗團、榨菜、衛生紙……孫彩霞領取了居民安置點發放的返家過渡物資,登上山西新絳縣政府安排的回遷中巴。

10月7日淩晨,位於汾河邊沿的南關村因洪水即將進村,新絳縣委、縣政府果斷決策:立即組織南關村2330名村民轉移,確保不發生任何人員傷亡。

18日下午,投親靠友以及被集中安置的2252名村民,相繼回到了日思夜想的家中。

村民成友安的院子地勢較低,而且地下室存放著收購回來的大量物品。

10月6日當天,成友安一直在密切關註有關汛情的所有信息,遲遲沒有入睡。

南關村民領取純凈水。 韋亮 攝

“淩晨時分,大概就是兩點多吧,聽到村裏的大喇叭通知人員撤離。”成友安第一時間響應,帶著家人去了妹妹家暫住。

人在外,心在家。在外暫住期間,成友安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房子。不知多少次,他通過電話和村裏的值班人員保持聯系。

“南房出現明顯裂縫,正房也有小裂縫,地下室還有積水。”17日上午,完成村內積水道路積水抽排、清淤、消殺工作後,南關村允許每戶派一人回家察看。雖然設想過無數次,眼前的景象還是讓成友安心疼不已。

“現在最重要的是把損失降到最低。”兩天來,成友安一直忙著清理地下室的積水和淤泥。存放在地下室的物品,部分已被搬到院子裏晾曬。

“夥食保障太好了,遠比在自己家裏吃得好。”村民楊小娥說,在新絳中學安置點暫住期間,一天三頓飯,頓頓三個菜,雞蛋、牛奶、面包足量供應。

拉上救災過渡物資回家。 韋亮 攝

暫住期間,楊小娥身體有點不舒服,新絳縣政府安排在安置點的醫護人員為其檢查、提供藥品。和她一樣,不管是誰,只要有個頭疼腦熱,都能得到及時診療。

“心裏挺溫暖的。”楊小娥說,18日下午返家前,當地政府按人頭發放的被子、褥子、毛毯、棉馬甲,自熱食品、方便食品、飲用水帶了一大堆。回到村裏,又補充發放了一批過渡物資。

7日至18日,孫彩霞一直暫住於集中安置點。“縣裏、鎮裏、村裏、學校,都有工作人員全程服務。每天除了一日三餐還發放兩次零食。”

看到安置點廚師一天到晚忙個不停,孫彩霞坐不住了。“人家那麼累,咱哪能坐在那兒吃現成飯?”

在西關學校安置點暫住期間,孫彩霞從第二天開始就變身“幫廚人員”。擇菜、洗菜、切菜,只要是她能幹得了的活兒,從來都是主動上手。

孫彩霞中途搬到新城小學安置點後,因為每天都是異地供餐,無需再做飯,無需再幫廚的她還能找到活幹:幫著工作人員分發盒餐,清理安置點衛生。

7日淩晨,村民李亞東把母親送到西關學校安置點,妻子回了娘家。按說,他可以在外暫住,等待洪水退去之後返家。但是,他主動把自己的“被安置人員”身份變成了“抗洪誌願者”。

“我有一個三輪車,積水淺一點的地方能開過去。”7日當天,李亞東就開著自己的三輪車,頻頻往返於救援指揮部到汾河堤壩之間。編織袋、鐵鍬、水泵、帳篷……“只要我的三輪車能拉得了,有啥拉啥”。

“縣裏、鎮裏、村裏那麼多幹部都在抗洪一線,一身水兩腳泥,組織力量安置群眾,排水、清淤、消殺,真是不容易。還有那麼多外地來的增援力量都在努力,我才40多歲,不出點力能對得起良心嗎?”19日上午,正在忙著幫村委會拉運物資的李亞東,撂下一句話匆匆離去。

南關村幹部文生,被村民稱為“守在村裏卻顧不上自己家的人”。

文生的房子地勢較低,積水1.2米。7日淩晨,家人搬到另一個住處後,他一直堅守在抗洪一線。確定水泵安裝位置、安裝水泵、接通電源,哪兒需要應急,他就組織人員往哪裏跑。

“家裏進水的村民,大多數人都把水排了,他家排水屬於晚的。”村民介紹。

從18日下午到19日上午,暫住在集中安置點的最後78名村民,又有40多人返家。

團結一心,著手重建美麗家園,是當下南關村民的“最大公約數”。(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