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手指被割破流血不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文 陸九奇

電影劇照《蘇菲的世界》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以小說的形式來講述西方哲學史的暢銷書,作者是北歐挪威的一名世界級作家喬斯坦·賈德。書中既有文學故事,又有哲學和神學,影響了全世界的讀者。

古希臘的自然主義哲學

在西方哲學發端之前,人們是以神話故事來解釋世界的。天上落雨和發出的雷電等都是神造成的,為了平衡整個世界。神有善惡,進行著各種戰爭。隨著時間的發展,古希臘的自然派哲學家終於登上了歷史的舞臺!他們著力探索的一個問題——世界的構成,他們給出的結論常常基於經驗。

為什麼他們被稱之為自然派哲學家呢?因為他們觀察大自然上的變化,渴望從中探索出亙古不變的法則。

世界公認的第一位哲學家叫做泰利斯(泰勒斯),提出了水是萬物之源的哲學觀點。據說他曾經出遊過埃及,所以艾伯特也猜測他見識過尼羅河岸在洪水退去之後,出現各種生長的大好局勢,包括青蛙和各種蟲子在雨水過後的頻繁出現。

提出水是萬物之源的泰勒斯,古希臘第一個哲學家

第二個哲學家叫做安納克西曼德,認為世界是由無限構成的;第三位哲學家叫做安那西梅尼斯,認定了世界的本源是空氣或氣體。這些理論雖有不同,但都是圍繞自然展開的,他們也都來自希臘在小亞細亞的殖民地叫做米雷特斯。

一系列世界著名的早期哲學家便陸續出現在了蘇菲的眼前,比如認為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流動的,這個哲學家叫做赫拉克利特斯,與之在認識上相反的是帕梅尼德斯,認為世間沒有一件事物會改變。而恩培竇可裏斯贊同赫拉克利特斯的說法,相信我們的感官所感受到的經驗,流動的、相對的、變化的。他提出了世界有四個根,就是土、氣、火、水。全世界是這四種物質的聚散離合。

探究哲學的智慧,讓古人的認識從具體逐漸向抽象。安納薩戈拉斯認為世界是由肉眼看不見的微小粒子構成的。古希臘最後一位自然派哲學家德莫德裏特斯,認為世界是由微小的積木構成的,這個積木叫做原子。在德謨克利特斯眼中,人的靈魂也是由靈魂原子構成的。人一旦死去,他的靈魂原子便會四散,然後變成了另一個新的靈魂的一部分。這個觀點似乎和我們古人的一些觀點相似,正所謂魂飛魄散。

在蘇格拉底之前,存在著一批詭辯學派的學說,他們被稱之為智者,以教導雅典的市民。著名的詭辯學家普羅泰戈拉強調說: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他覺得生命短促,對古希臘的諸神難以搞清楚,被稱為不可知論。

偉大的先哲蘇格拉底:我一無所知

蘇格拉底之死

蘇格拉底出生在公園前470年,死於公元前399年。像孔子一樣,他述而不作,沒有留下任何著作。此人長相醜陋,最終因探討哲學問題而被判死刑。後人能認識他,是通過他的學生柏拉圖的作品。

蘇格拉底的智慧首先表現在強調自己一無所知,而不是智者那樣的姿態。據說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雅典一個廣場中和人交談中讀過的。他覺得自己的談話就像母親給人接生一樣,產婆本身不生孩子,只是幫忙接生而已。在蘇格拉底看來,只有通過你自己內心的生成,才能真正得到智慧。

當時詭辯學家是通過販賣、教授各種所謂的知識來獲利的,但哲學家蘇格拉底卻宣稱: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無所知。這是他核心的智慧所在。

蘇格拉底有不少學生,最著名的要屬柏拉圖。

在蘇格拉底服毒而死的時候,柏拉圖29歲。老師的死對他的觸動很大,他寫了一本書《自辯》,書中對蘇格拉底的思想做了記錄。柏拉圖創立了專門學園,並以傳說中的希臘英雄阿卡戴慕士(academic)為名,英文後來發展成的學院就是這個。

哲學家柏拉圖

柏拉圖反對智者,他認為:世界存在永恒不變的是非觀念。我們運用自己的常識就可以把握。他一方面關心大自然中永恒不變的東西,一方面也關心人類社會生活中永恒不變的東西。所以,他提出了在世界上有形的東西是流動的、變化的,但構成這些流動的、變化的東西的模子和形式卻是永恒不變的。但這不是一種基本物質的概念,而是一種內在的精神模式。

認識世界有兩個維度,一個是感官,一個是理性。就柏拉圖哲學而言,人能通過感官和理性來認識世界,但通過感官認識的人人可能不同,透過理性認識的世界是一致的。就像每個人眼中的白馬和燒餅盡管各有不同,但理念上的白馬和燒餅必須是一樣的。所以柏拉圖覺得:人們認識的世界不過是理念世界的一個倒影,這個倒影固然是清晰可見的、具體的,但並非世界的本質,本質和永恒在於理念世界本身。所以世界是什麼?

柏拉圖用一個洞穴理論、或者洞穴的故事來闡述,這是哲學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個故事。

假設有些人住在洞穴當中,背對洞口,沒有自由被束縛著,因此只能看到整個洞穴的後壁。在他們的身後有一堵高墻,墻上有一些人形的生物走過,手中是各種人偶,人偶高過了墻頭,墻壁和洞穴之間有一把火炬,所以洞穴中的人們看到的唯一事物就是這種皮影戲。所以他們的感官感知到的、認識到的世界就是這些皮影戲而已。如果其中一個人掙脫了鎖鏈,可能看到真正的真相,當他回去告訴洞穴中的人們:你們看到的不過是皮影戲而已!並非真相。然而洞穴中的人不僅哂笑他,還會責罰他,甚至殺了他。

其實,柏拉圖的老師蘇格拉底就是一個掙脫了洞穴鎖鏈的哲人,他告訴人們真相,卻最終被雅典的民主制而殺掉了。

這個寓言其實是說:可見的外在世界就是理念世界的一種倒影,他想說明的是那個理型世界的存在。基於這樣的理念,柏拉圖將城邦的治理進行了角色上的劃分,以打造一個理想國,就是所謂的烏托邦。這個城邦應該由哲人王來進行統治,在這樣的國家當中,統治者和保衛者都不享有家庭生活,而投身公共事務,更沒有私人財產。

在柏拉圖的理型觀當中,世界上每一個具體的事物都是一種不完美的影子或復制品一樣,所以當某個事物、生物對你有深刻印象之後,你頭腦中牢記的其實是那個抽象的理型。

柏拉圖學園

在柏拉圖的學園當中,勢必出現新一代的哲學大家,這就是亞裏士多德!

他曾在柏拉圖學園中學習了20年之久,由於老師柏拉圖更多關註變化背後永恒的不變,探究其內在的理型,而亞裏士多德則對大自然中的具體事物更感興趣。所以,亞裏士多德的哲學對自己的老師柏拉圖有著相反意見,甚至就是顛覆式的看法。

柏拉圖覺得世界有了理型的馬的概念,才有了現實世界中的理型倒影——具體的馬,各種各樣的馬。但亞裏士多德運用自己的感官去觀察,覺得他的老師把概念弄反了,人是在看到各種各樣的馬之後,得出了馬的概念的。所以他覺得馬的理型或形式就是馬的特征而已。

柏拉圖認為:世界中最高層次的事物是用理型思考得出的事物,而學生認定:我們自己用眼睛看到的、用感官察覺的就是最高的事物。我們也因此有了各種意識。也許正是如此,亞裏士多德對事物的分類方面很擅長,也是生物分類學的專家,甚至是鼻祖。

但亞裏士多德不否認人的理性,覺得有理性是人最大的特征,所以沒有天生的觀念。同時,他提出世界上的事物都有一個目的,就是所謂的目的因。在倫理學方面,認為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是說人不能不過一種在社會中發展的生活,不能不組織國家的生活,不能局限在家庭生活當中。但亞裏士多德的一個壞看法是:女人是未完成的男人。這觀點影響極壞,尤其整個中世紀,這個觀點很流行,就是他造成的!

犬儒學派、斯多葛學派、伊壁鳩魯學派和新柏拉圖主義學派

古希臘歷史發展有三個階段,一是自由城邦時期,二是馬其頓統治時期,三是羅馬統治時期。在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各地建立馬其頓王國之後,希臘文明伴隨著他的征戰而向外擴散,但當時的社會包括後來羅馬統治時期,整個社會都是動蕩不安的,人變得卑鄙起來,固有的哲學沒有更大發展,人更關註在世俗生活中如何獲得快樂。這個階段,陸續出現了幾個有名的學派——犬儒學派、斯多葛學派、伊壁鳩魯學派和新柏拉圖主義學派。

犬儒主義代表 第歐根尼。

你可能聽過第歐根尼的故事,當亞歷山大大帝詢問坐在木桶旁的他需要什麼的時候,他說:請不要擋住太陽光。犬儒主義,其實就是像狗一樣生活,不在乎世上的一切風俗,概不在乎!只在乎自己的內心生活,他們的生活不依賴外部良好的物質條件,所以可以將其視為一種不在乎的人生態度。當然,對別人的眼光不在乎,對別人的痛苦也不在乎。

如果說犬儒主義是一種具有排他姿態的滿不在乎,那麼斯多葛學派則不是,他們在思想上更開放,對現實似乎是一種擁抱的態度,有著更豁達而理性的一面。和斯多葛學派不同,伊壁鳩魯學派對政治生活不感興趣,他們選擇邊緣的生活,勸人要離群索居。

另一種叫做新柏拉圖主義,是對柏拉圖洞穴理論中的理念論而來的,代表人物是普羅提諾,他的哲學是三位一體的,最高的太一,其次是精神,最低是靈魂。他的哲學是成體系的,後來也被基督教神學所接受。

新柏拉圖哲學的代表普羅提諾差點把柏拉圖說成是人類的救星,但在這樣的過程當中,在希臘地區以外的被視為人類的救星誕生了,這就是耶穌。這期間基督教逐漸傳播和發展起來,滲透進入了包括希臘在內的很多地方。和希臘的多神文化不同,基督教文化屬於一神文化,這也是印歐文化和閃族文化的不同。

統治中世紀的基督教文化

在亂世當中,人們總是渴望救世主的出現。耶穌的出現就是這樣,被當時視為救星的他,可以使猶太人脫離羅馬人統治之苦。他的天國思想與愛你的鄰人等思想,令人們得到心靈的救贖等思想,以免遭上帝的懲罰。

耶穌去世後數年,法利賽人保羅——這是一個對基督教發展有重大貢獻的人,在希臘羅馬等地區傳教,他做到了一件事:讓雅典人認同了他的言論。

對基督教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人 保羅

這樣,基督教逐漸滲透到了希臘和羅馬地區。許多城市建立了基督教會,以至於在三四百年的時間裏,基督教文化充滿了希臘和羅馬地區。這樣一來,已經走過一千年之久的古希臘哲學逐漸式微,歷史逐漸進入了以基督教文化為中心的中世紀。整個階段維持了有一千年之久。

準確的說,公元313年基督教被羅馬帝國所接受;公元380年,基督教成了羅馬帝國的國教。到了公元529年,教會關閉了雅典的柏拉圖學園,聖本篤修會城立,這一年開始基督教會開始徹底鉗制希臘哲學,從此,修道院壟斷了所有的教育和思想。在政治上,羅馬帝國早已一分為二,西方帝國以羅馬為中心,東方帝國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整個中世紀是一股以基督教文化來統一歐洲的一股力量。

最著名的兩個基督教哲學家

基督教哲學家 聖奧古斯丁

在中世紀當中,有兩個哲學家最有名,影響力最大,一個是聖奧古斯丁,一個是聖多瑪斯。其中,聖奧古斯丁堅持認為上帝創造了世界,這是他的信仰,同時可能因為年輕時受到一些二元論觀點的影響,他對希臘哲學中的柏拉圖學說中的永恒理型也持贊同態度,所以在哲學和神學兩者之間他有很好的融合思維。他覺得上帝在創造世界和人類之前,其內心就已經擁有了理型存在。他也把人分作兩種,一種是可以救贖的,一種是不可以救贖的。

這之後有一件事值得關註,就是阿拉伯人將亞裏士多德的著作影響擴大了,其中有許多早期科學的東西,所以隨著時間的發展,科學、哲學、神學三者之間的共存和彰顯,對人的思想發展是越來越大。當然,這時候的哲學和神學之間的區隔還不很鮮明,不少神學家本身就是哲學家,如聖多瑪斯。

聖多瑪斯和聖奧古斯丁一樣,需要面對古希臘哲學在基督教文化環境中的解釋問題,他認為:亞裏士多德對了一半,亞氏采用理性和感官可以推測真理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則是上帝通過聖經向世人透露的。

歐洲迎來文藝復興

佛羅倫薩,被譽為文藝復興的心臟

人在宗教的壓制中逐漸感覺到壓抑,自然有了透口氣的念頭!這樣一來,歐洲在千年之後終於迎來了文藝復興。文藝復興是將文化精神恢復到古希臘那種健康的精神當中,其重點在於人本身的價值被重新發現。也可以說人的思想從上帝、神學等向人自身進行了一種回歸。各個領域都迎來了蓬勃的發展勢頭,但也造成了一些負面的影響,比如對環境的破壞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文藝復興讓科學揚眉吐氣,有了很大的發展,比如寫成了天體運行論的哥白尼,他在書中的觀點是:地球圍繞太陽轉,而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前一個觀點是正確的,後一個則是錯誤的。但這種進步是具體的,改變了人們的視野,以前的人們認為地球是中心,太陽圍繞地球轉的。

偉大的物理學家伽利略也自己的實驗精神,推導出了慣性定律,這也為後續牛頓的各種定律起到了啟蒙作用。牛頓以科學的力學原理,將整個太陽系的運行做了科學分析,天文學的發展告訴人們:宇宙是沒有所謂絕對中心的。宗教領域的改革也在快速發展,以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最有名。和文藝復興的精神相符合的,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也是回到基督教早期的經文上來,向它的源頭回歸。

巴洛克時期

巴洛克思想,在觀念上是把握今天,享有今天,今朝有酒今朝醉。在藝術等領域有著鮮明的對比,在特點上多少有些浮華的感覺,人們覺得美好的東西總有消逝的一天,生命是會死亡的。

巴洛克時期主要是集中在十七世紀,早點的地區在十六世紀,結束晚的延續到十八世紀,也就是一百來年的時間。

巴洛克建築代表 西班牙聖地亞哥大教堂

世界文豪莎士比亞就生活在1564年—1616年,所以他是橫跨了文藝復興和巴洛克時期的。他的一些戲劇也講到了人生如戲這樣的觀念,他最有名的一個劇本中的臺詞,就是Tu be or not to be ?就是典型的對人生無常的一種認識。當時的許多詩人也認為人生不過是一場夢,一場遊戲罷了。

巴洛克時期是一切對比都很鮮明的一個時期,所以在哲學上也是對比鮮明:一種叫做理想主義,一種叫做唯物主義。理想主義認定人的靈魂的價值具有崇高的特質,而唯物主義認為人的思想不過是各種感官得來的。

所以對當時重要的哲學家而言,勢必要對物質和精神所深入的思考,甚至形成異常鮮明的、截然相反的哲學觀。

這時出現了一個叫做哲學體系的概念。在古希臘有柏拉圖、亞裏士多德等創建了自己的哲學體系。在中世紀有聖多瑪斯在基督教和亞裏士多德哲學之間建立體系聯系,但在文藝復興時期,各種思潮此起彼伏,一直到了17世紀的巴洛克時期,笛卡爾第一個出來建立自己的哲學體系,以期解決全部的哲學問題。

當然最重要的一個哲學主線是:人的肉體和靈魂之間的關系。因為當時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在牛頓等人的影響下,許多人建立了機械的唯物主義哲學觀點,所以所謂人的靈魂何在呢?當時的人們甚至認為人的肉體既然是物質構成的,必然是一種機械的反應過程。

笛卡爾想要構建一個新的哲學體系,他就要不受前人的任何幹擾。所以他從0開始思考,懷疑一切。在懷疑的過程中他發現,只有懷疑本身是確定的,於是提出了“我思故我在”著名的哲學命題。

我思故我在的笛卡爾

笛卡爾發現人是一種會思考的生物,人經過理性的思考比感官認識的東西更有確定性。人是思考令人確定存在人的不完美,而在不完美的人背後一定有一個完美的上帝。當時的哲學家需要對肉體和靈魂的問題給出意見,而笛卡爾在這方面是一個二元論者,認為靈魂和肉體都是實體,而靈魂的實體是有意識的實體,肉體等物質是沒有意識的實體。因此人和動物之間也有這樣的差別,人有靈魂的實體,而動物只有肉體的實體沒有靈魂。肉體可以老化和腐朽,但靈魂不會,所以靈魂是更高級的存在。

笛卡爾的觀點影響到另一位大哲學家,這就是斯賓諾莎,但斯賓諾莎是一個一元論者,只認上帝。覺得大自然就是上帝本身,或者上帝透過自然法則而存在。他以一種永恒的觀點來認識世界。強調人想擁有自由意誌而不得,終其一生其實都無法實現,因為人不能超越上帝而存在,他的精神、潛質等各方面都是上帝造就的,因而人沒有自由的靈魂,他的思考他的靈魂是被囚禁在軀體之內的,所以他強調自己的一元論見解,這是和笛卡爾完全不同的看法。

英國的經驗主義

到了18世紀,人們覺得:如果人不是透過各種感官來認識世界的話,那麼我們心中註定啥也沒有。所以以感官體驗為主的哲學思想,在批判理性主義哲學的情況下開始擡頭。這叫做經驗主義。代表人物有洛克、柏克萊和休姆,幾個人都是英國人,所以被稱之為英國的經驗主義。

洛克出版了一部作品,提出兩個問題,一是我們的概念從何而來?二是我們能否信賴感官獲得的經驗?我們常說的一句話,或者這樣的觀念,兒童是心理不過是一張白紙而已,這就是洛克第一個問題的關鍵點,既然兒童的心理是一張白紙,那麼他們後來的概念從何而來?還不是後天學習的結果啊!

英國哲學家洛克

這種學習一方面是感官感知的結果,一方面是人思考的結果,所以洛克提出了“思維”的概念,當然洛克認為:人的心靈不是簡單的直接接收,不是一部機器那樣的東西,而是對這些感覺進行分類、梳理綜合而成了概念。人的感官感知事物的時候,這種感知可以有兩種特質,一種成為主要性質,一種成為次要性質,比如一個蘋果,其重量是固定的,無法改變的,不因人的感受而變化的。但這個蘋果的滋味是酸的還是甜的,它看起來是深紅還是不那麼深紅,卻是因人而異。關於蘋果的重點是其主要性質,而因人而異的特點是其次要特點,他們共同被人的感官所感知。

經驗主義的另一個重要的人是休姆。休姆較之其他的哲學家,對人的日常生活關註的更加強烈和多。他覺得人有兩種知覺:一種叫做印象,一種叫做觀念。

印象是直接的感受,而觀念是對印象的一種回憶造成的。對人來說,印象比觀念在感受上更加強烈,而分析印象和觀念,他們都可能既是單一的,也可能是復合的。所謂符合你可以理解成概念的拼接造成的,比如天使、飛馬等概念,這種復合概念中的單一概念,我們的心靈都曾經有體驗,所以我們對這種復合概念容易理解,但這些事物可不是我們的心靈創造的,實際上我們創造的只是一個虛假的觀念而已。

哲學家休姆

休姆主張以清理人心的方式,讓人回到原初的認識世界的層面上來。這讓人起一部電影,叫做《十二公民》。十二個公民以陪審團資格商討一個問題:那個富二代是否是兇手?其中11個人都說富二代有罪,需要嚴懲。只有一個人例外。就是何冰扮演的角色,他通過對現有證據的理性分析,看這個富二代是否有罪。經過反復引導,討論,一再的舉手表決,最終人們的思想都轉變過來,覺得以現有的證據看,這個富二代不能被證明是兇手,只好釋放。

我想說:在何冰這個角色的思維當中,他看世界、看事物的視角和休姆我覺得很相似,我們眼中看見的、聽到的未必就是真相。只有當我們剝離了各種固有的成見,我們才能真正找到真相。

休姆其實是一個不可知論者,他的心中沒有成見,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不被固有的成見,包括以往的各種哲學觀點所左右,以這樣的立場去看問題、看世界。休姆覺得,比如一個孩子和成年人看到魔術表演,成年人肯定更加的感興趣,覺得是一種神奇的事情,但孩子眼中不會覺得是奇跡,因為孩子的心沒有被習慣性的期待所支配,也就是孩子的心靈沒有成見。

作為一個經驗主義者,休姆反對理性主義者說的人天生就帶著某種理性而來,能夠透過理性而明辨是非。其實不是的,休姆覺得人的各種言行不是理性支配的,而是感情支配的。比如你同情某人的遭遇而伸出援手,他還說:一個人寧願看到地球被毀滅也不想看到自己的手指被割傷,所以支配人的是感情,而不是理性。

另一個經驗主義的哲學家是愛爾蘭的柏克萊,也被譯成貝克萊。他是愛爾蘭的一個天主教的主教。他的經驗主義走的更遠。貝克萊認為我們不能、沒有能力認識事物的本質,只能感受到事物的一些性質,另一方面說所有感知到的都屬於心。所以,我們的靈魂可能是身體各種概念的原因,對蘇菲和艾伯特教授而言,他們的靈可能就是席德的父親,所以人真的可能是一場夢境!蘇菲和艾伯特教師之間的哲學交流的確是席德父親所安排的。所以蘇菲意識到這一點時,她和艾伯特其實都希望他們能溢出少校也就是席德父親的心靈。

偉大哲人康德

哲學家康德

康德精通哲學史,對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的紛爭看的清楚。這兩種紛爭到了康德這裏,終於有了和解的可能。

康德采取折中主義態度,認為兩者都有對的一面,也有錯誤的一面。在康德看來,你看到的事物只是你認為的事物,是你眼中的事物,跟事物的本質有什麼關系?所以當你帶著有色眼鏡來觀察事物的時候,人的感官和理性同時在發生作用,從而促使我們去認識眼前的事物。因此,你透過感官看到的是知識的材料,而通過內心感受的才是知識的形式。而一個人面對眼前的事物,總是會湧起為什麼的疑問。這也是為什麼人會詢問各種哲學問題的緣故,但人的理性認知能力有限,所以人永遠不會得到最終的確定性的答案。

也許正是如此,人們對一個問題常常有兩種相反的想法,並且兩種想法其實體量相當,難以說服另一方。所以如果我們想通過人的理性證明上帝存在或上帝不存在,都是徒勞的。所以理性和經驗的有限性,這種能力上的不足,導致只有通過宗教信仰來實現。

康德是一個新教徒,強調信仰本身的重要性,康德就這樣打破了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之間的僵局,從而開辟了一條哲學的上的新路。

浪漫主義時期

在康德的知性主義過後,歐洲哲學開啟了浪漫主義時期,他們從康德的哲學重負中緩過神來,提出了感情、想象、經驗和渴望的口號,許多人還自認是康德哲學的傳人,既然康德哲學中的人對物的認知是有限的,強調自我的作用,那麼人就可以盡情的以自己的方式詮釋生命。

人自然可以進行自我的崇拜,並歌頌藝術天才。就像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以強有力的音樂來表達內心的情緒和渴望等。浪漫主義走到過火的地步甚至,人可以結束自己的生命,他們甚至以盧梭的“回歸自然”的口號,表達對大自然的向往和探究大自然的神秘。浪漫主義時期主要的哲學家是謝林,他主張心靈和物質合一。浪漫主義的傳人是黑格爾。

哲學家黑格爾

而世界上所有的哲學家當中,黑格爾是最令人感到難懂的一個。他通過對哲學歷史發展的研究,覺得人能把握的只是歷史的河流。人類的思想、文化和精神的演進過程就像是一條流動的河水那樣,是不斷變化和動態的,而這種延伸、這種奔向大海的過程,就是世界精神的自我實現過程。

黑格爾發現了辯證法,並用它分析很多事物的發展的內在規律。一方與另一方、一種觀點與另一種觀點的辯證存在。而在黑爾格眼中,哲學是最高的知識,是世界精神的一面鏡子。

存在主義哲學和馬克思哲學

隨著浪漫主義的發展到了極致,也就出現了與之相反的觀點,這就是以祁克果為代表的個人主義哲學。他認為在黑爾格等人的哲學中,對個人的價值做了抹殺。所以他覺得黑格爾所謂的客觀真理跟人有什麼關系?毫不相關。他甚至說黑格爾幾乎忘記了自己是一個人。當然這不是道德責備,而是哲學思想上的不同意見。

哲學家祁克果

祁克果將人生的階段做了細致的劃分,認為人有三個不同的階段,這就是美感階段、道德階段和宗教階段,這是人生的三種不同的形式。所謂美感階段是活在眼前,我理解是一種感性的存在。而道德階段的人,則對人生抱持一份責任和認真,到了宗教階段,就是尋找精神的救贖。毫無疑問,這樣的階段是有層次感的,是不一樣的境界。這是他對人生三種形式的界定,不意味著所有人都會沿著這樣的階段上升,有些人終其一生都活在其中一個階段當中也可能。所以這樣的祁克果最終變成了一個存在主義者。

和祁克果受到黑格爾的影響不同,馬克思也是深受黑爾格影響的人,但是兩人走的哲學道路是不一樣的。祁克果是一種存在哲學,而馬克思是行動哲學。馬克思哲學是有著很強的對社會的實踐性的,在實踐層面,沒有一個哲學家能勝過馬克思。同時,和黑格爾認定的世界精神,就是說推動歷史向前發展是世界精神這一點不同,馬克思認為世界精神對物質改變沒有絲毫的價值,而是相反的,物質決定精神、物質決定意識。

達爾文、弗洛伊德

達爾文通過對生物界的各種生物做了深度觀察之後,發現了進化在生物發展過程中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而弗洛伊德則是探究人心和環境的偉人。弗洛伊德覺得人和環境之間總是存在著某種緊張關系,所以非理性對我們的想法、行為等具有很強的支配作用。

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對人在成長過程中,尤其是童年等幼小時的心理創傷等,有著十分深刻的探究。這樣的傷痛始終存在於人的心中,除非找到並剔除它,人的心病才能得到解決。他提出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理論影響深遠,所謂本我是人與生俱來的,是一種快樂的原則。

隨著人的成長,人能學會與環境相處,從而衍生出自我的概念,這種自我主要用來協調人與環境之間的緊張關系,而在我們長大成人之後,一種叫做超我的東西會成為我們的一部分,它是在我們長大後對各種道德律例的一種遵守,同時弗洛伊德也提出了關於人的潛意識和解夢等思想,對人類心理學的發展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蘇菲的世界》這本耐讀的小說,把西方哲學貫穿起來,讓她成為一個女孩的精神食糧,就這一點而言,本書堪稱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