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見別人看我學生證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在廣州,人們可以找到藏於鬧市中的美術館,歷史文化街區正經歷活化蝶變,藝術裝置頻繁現身繁華CBD、大批藝術創作者聚集在江邊村落、舊工業區化身成為藝術小鎮……這些藝術空間中,有些深度融入社區,有些則是年輕人喜愛的潮流勝地,有些已成為藝術創作者的靈感空間,盡管風格迥異,但都共同面向普通市民,傳遞美感。“家住美術館”系列,將探訪散布在廣州城區中各式藝術空間,構建一場藝術與千萬市民的對話。

廣東時代美術館:從1樓到19樓的“奇遇”

以番薯換取社區居民的一個夢,然後根據夢境創作藝術畫作,並在社區展出;開放空間給老阿姨廣場舞隊伍活動,請外國藝術家一起設計新的節目……當美術館建在了社區,從空間到人,藝術如何走入尋常百姓家?記者探訪了融入在居民樓的廣東時代美術館。

時代美術館的大門,曾被誤認為是個高大上的俱樂部。

廣州市白雲區黃邊地鐵站D出口,成群的小攤販吆喝,摩托車大軍在招攬客人,黃邊北路來往車輛不時地一擁而上,人流便見縫插針地穿行。廣東時代美術館(下簡稱“美術館”)就在這鬧市附近。視線掃過一排商鋪,記者看到美術館大門,擡頭望高一點,卻是飄著晾洗衣服的家居陽臺。

2005年,荷蘭建築師庫哈斯應邀來到廣州市白雲區黃邊村,他在社區周邊逛農田、進小區,看工地,最終決定把美術館分散建在居民樓的不同層面裏。2010年,美術館正式對外開放,主要展出各種當代藝術展覽,還定期舉辦話劇表演、親子讀書會、電影放映、藝術工作坊等活動。

美術館首層入口面向街道,設有臨街櫥窗、咖啡廳和公共多功能廳。美術館首席公共項目策展人王莉莉介紹,臨街櫥窗對所有人開放,主要展出藝術家駐紮周邊社區後創作出來的藝術作品。一樓多功能廳是免費開放的公共空間,市民可在此閱讀、休息、舉辦活動。大廳擺放有兒童繪畫讀本、攝影等雜誌,提供軟墊椅、嬰兒車、無障礙專用衛生間等便民設施。

核心區域是展廳,電梯穿過18層居民樓才可到達。

展廳像一個巨大的白盒子,空間被簡明流暢的幾何線條分割開,隨便站定一個位置,視覺上都可形成強烈的縱深感。當代藝術的展覽作品形式多樣,可以是大幅鋪設在地面上的圖片,一段寫在白墻上的文字,或者一件藝術裝置。展廳內有兩三間放映廳,關了燈,只有投影的影片打在墻上,觀眾可以在黑暗中安靜下來。

東、西展廳分別是兩個玻璃房,四方環繞的均是大面落地玻璃窗,望出去,一片動態的城市化面貌呈現在眼前,由近至遠,是大片已被鏟平正待建設的工地,鱗次櫛比的樓房,和只剩朦朧輪廓的摩天高樓。2018年,落戶白雲區鶴龍街道的廣州設計之都項目正式啟動,啟動區正在美術館對面。

走到展廳外,一個大露臺正對著城市遼闊的高空,一戶戶飄窗近在咫尺,美術館又是充滿生活氣息的。露臺免費對外開放,到了周末,廣州本地的獨立音樂人還會被邀請在此處表演,假日裏人們可以躲上高樓,逃離日常,看看日落,聽一場不常規的音樂會。

王莉莉坦言,美術館雖然拉近了與社區的物理距離,但是要真正走進社區生活和大眾群體,並不容易。

與居民樓緊鄰的玻璃房展廳。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袁瑾教授研究當代城市文化,2016年,她在美術館附近社區展開調研,發現美術館雖建在社區鬧市,但來訪的周邊社區居民數量只有1%。而且美術館一樓即使是開放的空間,使用率也很低,經常被閑置。

“當時的居民對美術館是不太熟悉的,比如對面商鋪大概知道這裏有美術館,但是從來不會進來。”王莉莉回憶起美術館最初開放時的情景,美術館的門口並不臨街開放,而是一扇關起來的笨重的鐵門。“路人走過可能就以為是個高大上的俱樂部。”她自嘲。所以面向社區的第一步,她選擇將美術館的大門向街邊行人敞開。

為了邀請市民進入館內,美術館舉辦了許多體驗活動,比如夜宿、派對等吸引年輕人的社交項目。另一方面,美術館也舉辦社區藝術節等公共項目把美術館“帶出去”,藝術家直接到居民家裏做客、聊天,在街邊演出,吸引大家來觀看。從去年開始,美術館對外開放一樓的公共多功能廳“人民公園”,為非營利性活動免費提供場地。附近小區居民劉阿姨告訴記者,自己所在的老阿姨廣場舞隊伍,每天早晨都會到一樓空間跳上一小時,而且美術館還請來外國藝術家和她們一起創作即興舞蹈,在社區遊園表演。王莉莉介紹,美術館也曾請來專業樂隊,和一支常在地鐵口演奏的社區老人樂團討論、創作音樂,幫助社區老人實現晚年興趣。

從玻璃展廳可俯瞰廣州未來設計之都。

“觀眾不習慣當代藝術的抽象語言,如果解說詞太專業,當代藝術和觀眾之間就相當於隔了一道又一道溝。”在袁瑾的調研中,“看不懂”是許多社區居民不願走進美術館的原因之一,這促使王莉莉思考美術館應如何向觀眾詮釋當代藝術。

“簡單而言,當代藝術討論的是當代的社會生活,比如家庭、改革、環保等人們當下的社會生活。”王莉莉認為,要把當代藝術的概念轉換成觀眾容易接受的角度和語言,除了導覽工作,還應通過不同媒介和角度讓觀眾進入,並且開發相應的學習工具。

王莉莉介紹,展覽期間,美術館會與舞者合作,通過肢體表演藝術引導觀眾,也可以舉辦讀書會,以文字形式啟發觀眾,甚至可以展出策展人創作的手稿、閱讀的書籍,向觀眾呈現展覽形成的過程。一些與環保相關的展覽,可以組織居民參加廣州河湧水質考察測試的活動,通過實地調研看懂展覽。

學習開發工具方面,美術館可為親子家庭提供一個展覽包,幫助家長引導孩子觀看展覽,並提供彩筆、貼紙等輔助孩子創作的工具。

主展廳可見居民樓頂。

美術館周邊社區是典型的城中村形態。在王莉莉看來,這個社區的人口流動頻繁,土地空間也在不斷發生變化,社區文化不顯著。“在這樣的社區裏,重要的不是留下項目,而是留下融合社區的方法,鼓勵居民彼此交流、融入。”王莉莉說道。

美術館組織了所在小區的居民家庭到黃邊村開展社區經濟調研。一些從未去過黃邊村的小朋友因此對城中村有新的認識。“有小朋友看到村中的菜市場會很驚奇,他們平時去超市多,但是對菜市場沒有印象。”王莉莉回憶。

王莉莉介紹,美術館曾經邀請藝術家進入周邊社區,以番薯換取社區居民的一個夢,然後根據夢境創作藝術畫作,作品最終在社區的公園中展出。“無論是小區還是城中村的居民,大家都很積極和我們交換自己的夢。”收回來的夢境中,有些原村民夢見了以前的農田,有些新居民夢見了自己發家致富,有些小朋友則夢見家附近正在動工的工地。

主展廳。

廣東時代美術館參觀指引

地址:廣州市白雲大道北黃邊北路時代時代玫瑰園三期公交站:黃邊北路站地鐵:地鐵二號線黃邊站D出口

開放時間:展覽期間19樓展廳 周二至周日10:00—18:00.周一休館,法定節假日除外/如遇特殊節日或特別活動,開閉館時間另行公告

門票:展覽全票20元/張,特展門票另行公告(1.1米以下兒童、憑老人證或殘疾人證免票;在讀學生和教師憑學生證和教師證購票可享5折優惠;10人或以上團體購票可享5折優惠)

近期展覽:《忘憂草:考古女性時間》展期:2019.9.14—11.17地點:19樓展廳

門票:普通票30元/人,學生/教師以及團體(10人以上)優惠票15元/人

主題:“忘憂草”是一種路邊常見的野生植物,同時也是一位普通女性的網名,是你我身邊都能找到的一種典型女性。“忘憂草”的命名暗示了具有女性特質的人在面對內在衝突時的處理方法:來自外界的憂愁只能靠主觀意誌的遺忘來自我消化。展覽通過女性的時間感知、所處家庭環境這兩個角度去重新閱讀這種自我指向和書寫。

統籌:遊曼妮 采寫:南都見習記者 王瑜玲

圖片:時代美術館 視頻:實習生 周予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