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踩上梯子上房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東四六條胡同,鄒立明在收拾鴿子窩。 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影報道

清晨六點多,東四六條胡同,鄒立明像往常一樣熟練地架起木梯子,三兩下就爬上了四合院的屋頂,矯捷的身手完全看不出他已經65歲了。

清理完鴿子窩,鏟完鴿子糞,打開鴿子籠的木門,近百羽鴿子爭先恐後地衝出去,迎著太陽展翅起飛,鴿子群圍繞著院落,在藍天灰瓦間一再盤旋,漸飛漸高,直到雲霄。

胡同養鴿人的一天開始了。

一拍視頻 | 胡同養鴿人

養鴿回憶

鄒立明打小就住在東四,院子北屋的老房東是他養鴿子的啟蒙老師。“老房東家裏有九個孩子,但他單單喜歡教我養鴿子。經常騎著車帶我去叔叔大爺家看鴿子,一來二往就喜歡上了。”

老北京養鴿子的風雅之氣源於晚清的八旗子弟,後逐漸傳到了民間,成為北京文化特色之一。

清晨,鄒立明打開鴿子窩的木門,幾十對鴿子爭先恐後地飛向藍天。

回憶起兒時,那景象仿佛就在眼前。“放學後走在胡同裏,看見鄰居家的鴿子站在房檐上,不停地咕咕叫,有時候都能看出了神兒!小時候沒少因為養鴿子挨父母的打。”

如今鄒立明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姥爺,除了幫女兒帶孩子,時間都被鴿子占得滿滿的。

鄒立明每天早晚兩次把鴿子趕到院子上空盤旋。只見他手持掛著紅布黑布的竹竿將鴿子轟上天,心滿意足地指揮著鴿群隨著自己手上的動作忽東忽西、忽上忽下。

鄒立明正在“盤鴿子”。養鴿子的樂趣在於“盤鴿子”。

清晨,鄒立明的鴿子掠過彎月。盤鴿子,24只鴿子叫一撥,盤鴿子至少得在兩撥以上。早上打開鴿子窩放出鴿子叫起盤,幾撥擺著陣勢在天空中列隊飛翔,這樣的風景北京獨有。

高光時刻

鄒立明回憶,以前許多住在四合院裏的北京人都喜歡養鴿子,一條胡同裏養鴿子的至少也有三五家。那時候雖然條件艱苦,鴿子窩簡陋,但每天蹬梯子上房養鴿、放鴿,樂此不疲。

在胡同裏養鴿子,有條件的在前庭的跨院裏坐北朝南搭上個鴿子房,沒條件的就在自家房上搭起個簡單的鴿子窩。

鄒立明鴿棚裏充滿年代感的信鴿協會棚號牌,這間鴿棚陪伴了他五十多年。

鴿棚內有近百羽鴿子,花色品種各不相同。

鴿子窩裏,兩只剛剛出生的小鴿子依偎在母鴿子身下。

鄒立明在給小鴿子摸骨,一個月來,小鴿子的成長速度驚人。

鄒立明在鴿棚的鐵絲網上綁上了兩塊碎玻璃以方便觀察剛剛學習飛翔的雛鴿子狀況。

“現在玩鴿子講究血統,很多人花重金引進純種鴿子打比賽。但咱老百姓經濟能力有限,就圖個高興”,鄒立明說。

鴿友老李最近新添了幾只比賽鴿,鄒立明前去掌眼。養鴿子的講究很多,選種、訓練必不可少。

鄒立明在幫鴿友老李的雛鴿摸骨,通過這種手法可以辨別鴿子的身體素質。

雖說是圖個高興,但老鄒的養鴿生涯也有高光時刻——在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老鄒的30羽鴿子參加了天安門廣場和平鴿放飛。

“那天我看著電視直播,等鴿子一放飛我就爬上了房,大約五六分鐘功夫就有15羽鴿子到家了。誰讓咱東四離天安門近吶,當時我心裏那叫一個美!”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10萬羽和平鴿飛翔在天安門廣場上空。

鄒立明手捧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和平鴿放飛榮譽證書,興奮地描述當天鴿子飛回家時的情景。

鄒立明的鴿子還參加過國慶五十年、六十年、七十年慶祝活動和第十一屆亞運會等多項重大活動的和平鴿放飛。說起這些,他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鴿哨悠揚

“在京城,曾有多少個清晨,人們會聽到從空中傳來央央瑯瑯之音,它時宏時細,忽遠忽近,亦低亦昂,倏疾倏徐,悠揚迥蕩,恍若鈞天妙樂,使人心曠神怡……不知道底細的人可能想不到這空中音樂竟來自系佩在鴿子尾巴上的鴿哨。”

這是王世襄在《京華憶往》中對鴿哨的描述。鴿哨聲無疑是老北京的標誌性聲音。

由於夏天的清晨鴿子飛得早,老鄒怕影響鄰居休息,便把鴿哨全取了下來。

鄒立明坐在門洞裏邊喝茶邊和鄰居聊天。

鄒立明在把玩上了年頭的老鴿哨。

聊起鴿子哨,老鄒滔滔不絕。“制作鴿哨的材料是葫蘆和竹子,葫蘆做圓形鴿哨,竹子做管狀鴿哨。”“鴿哨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把幾種鴿哨組合在一起用。”“鴿哨懸掛的位置不一樣,聲音也不一樣,不同的鴿子翅膀煽動的頻率不一樣,出來的聲音也會不一樣。”“我們胡同還有清朝時的老哨子,但沒我的哨子響,你聽聽……”

聊起每件鴿子哨鄒立明都如數家珍。以前為了分清是誰家的鴿子,都會帶著各種葫蘆哨。

從孩童到年近古稀,鴿子陪了老鄒一輩子。“我們養鴿界有一句話——踩上了鴿子糞,一輩子洗不幹凈,還真是不假。如今養鴿子的人越來越少啦,一去鴿子市,全是老頭子。這是北京的一個景兒,可不能絕嘍。”

鄒立明在“盤鴿子”。

傍晚,鴿子從四合院上空飛過,時遠時近,襯托出北京胡同的寧靜閑適。

(本文圖片拍攝於 2021年5月16日至7月3日)

圖文: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視頻: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責編:賈悅

本文編輯:李凱祥

校對: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