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大全原版夢見出喪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作者:官子旅行

說說這次旅行

我是以候選身份入圍這次活力浙東南五城攝影采風活動的,接到通知時已是4月的最後一天,當時我正在新沂市,連夜返回蘇州。第二天正值五一小長假,因為一個月前已經約出去了,五一期間好友兩家要去徽州,而浙東南的采風活動要在5月10號前結束,因此時間上沒有更多的回旋余地。

此次,我的采風地是浙東明珠、歷史文化名城寧波。或許是我與寧波的緣分還不夠深,當我從黃山回來查詢寧波的天氣時,得知未來一周都是雨,不是大雨就是小雨,這對於拍攝過程會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尤其是航拍。而圖片的畫面效果也是灰蒙蒙。

既來之則安之,盡力而為,用心拍好片,拍出美麗來。

盡管寧波地區新冠疫情管控的非常好,但畢竟還在疫情期,出於安全考慮,也為了更加便於拍攝,這次我選擇的是自駕方式,這是一次非常正確的選擇。目前階段,旅遊拍攝最方便最安全的交通方式是自駕遊。

與朋友從黃山回到蘇州已是下午3點,雖然是連續開了5個小時的車,沒有什麼疲勞感,於是又有了新的想法,今天是高速免費的最後一天,莫不如連夜趕往寧波溪口住一晚,這樣也可以避開早高峰出城時的擁堵,也可以搶出半天的拍攝時間。省下的高速費就作為一天的住宿費,要麼第二天走也需要花高速費,總之這筆錢是省不掉的。於是,給愛車加滿油,所走就走,這就是自駕遊的靈活性。

下面,我就按照拍攝順序以攝影攻略的形式向大家做一分享,當然,會涉及到此行景點的大量實用信息。

溪口,看蔣氏故居建築

寧波奉化溪口鎮

到寧波旅遊,其中必打卡的地方一定要去奉化區的溪口鎮。溪口鎮是華東旅遊主幹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在漢代就有“海上蓬萊”之稱。近代,又因為是歷史人物蔣介石、蔣緯國的出生地而增添了神秘色彩。

溪口古鎮東靠武嶺,南瀕剡溪,北靠雪竇山,水繞山環,景色秀麗。雖然提前到溪口一晚是想拍個溪口的日出,但是老天爺沒給面子,沒下雨就很不錯了。溪口鎮目前對航拍還沒有限制,周圍視野開闊,空中沒有電纜,周圍沒有禁飛區域。上帝視角下的古鎮新城盡收眼底。

武嶺門,是過去進出溪口古鎮的門戶。為1929年仿古城樓,兩層3間,飛檐翹瓴。額書"武嶺"兩字,面東為於右任所書,面西系蔣介石所題。

武嶺頭,剡溪旁,綠樹掩映中,有兩棟別致的建築,一棟為中國古典灰瓦二層建築,叫文昌閣。在文昌閣一側,有一棟平頂的二層歐式小樓,當地人稱小洋樓。這兩處建築都是溪口蔣氏建築的一部分。1924年春,蔣介石從廣州回鄉,見原文昌閣行將傾圮,乃托史蔣介卿鳩工重建,次年9月竣工。系兩層樓房,建築面積500平方米,塊石臺壘,青磚砌墻,飛檐翹角,梁架雕人物花鳥,四周圍廊飾花窗,閣頂懸掛宮燈。蔣介石取名"樂亭",作《武嶺樂亭記》。蔣與宋美齡回溪口時下榻於此,作藏書處。1939年12月,遭日機炸毀。1987年4月,政府撥款按原樣建復,現為兩樓三底宮殿式建築,分正殿、配殿,重檐或單檐歇山頂,建築精巧,具濃厚民族色彩。

若想將兩棟建築拍在一個畫面中,需要繞道河對岸。當然,借助無人機的視角那就非常完美了。

如果想參觀文昌閣以及蔣氏建築裏面的情況則需要購買門票,蔣氏故居加雪竇山聯票是180元。受疫情影響,蔣氏故居在五一前夕剛剛開放,參觀時間:8:10-17:00。

文昌閣二層按原貌恢復了會客室和臥室,除了這架立式鋼琴,座椅茶桌也都很普通。由於是室內,適合用大廣角鏡頭。

過去總以為小洋樓是蔣、宋夫婦回溪口的住所,其實,這裏原為蔣介石侍從文牘、警衛人員住所。1937年初夏,蔣經國從蘇聯歸來,偕夫人方良與長子愛倫(孝文)居此,課讀古文。蔣經國之母毛氏1939年12月死於日機轟炸,蔣經國奔喪時所書"以血洗血"碑,現移置於此。

從文昌閣步行下來去古鎮,你會看到一座亮閃閃的白色電鍍景觀塑像,畫面內容是一位女子在彈鋼琴。身材婀娜,腰板挺拔,彈姿優雅。據導遊介紹,畫面的主人公是宋美齡。以中焦端鏡頭拍攝為最佳,白天晚上都可以拍攝,也是遊人打卡留念的地方。

繼續前行不到百米,是溪口的蔣氏宗祠,不是蔣介石的家族宗祠。宗祠是溪口蔣姓進行宗族活動的傳統場所,祭祖、慶典、嫁娶、出喪等都在此舉行。這裏供奉著蔣家自元末蔣士傑始祖遷居溪口後的歷代祖宗神位,600多年的家族史在此濃縮。祠堂門口牌樓上的橫匾“忠孝傳家”四字是蔣介石的親筆所書。

由宗祠繼續前行有一棟黑漆大門,門額上是黑漆匾額上書“蔣氏故居”四個金漆大字,這裏是蔣介石、蔣緯國在溪口的居住地,又名豐鎬房。

故居於五一前夕剛剛開放,疫情期,故居大門的地上標有等候點的標誌和提示語,還配有非常先進的體溫測試儀器。

豐鎬房在溪口中街,占地4800平方米,建築面積共1850平方米,大門、素居、報本堂、獨立小樓系原有,為清代建築,原有祖屋6間,1935年經改造擴建,有房49間。後堂為家祠,名"報本堂",系吳敬恒(稚暉)所題,上"寓理帥氣"匾及跋文,系1949年4月15日蔣介石為長子經國40歲生日所書,跋文曰:"每日晚課,默誦孟子'養氣'章。十五年來,未嘗或間,自覺於此略有領悟。

報本堂庭內精雕細繪,浮彩鏤金,富古典藝術風格。屋頂堆塑"三星高照"、"雙龍搶珠"。左右五馬散墻,廊壁柱頭繪刻"八仙過海"、"姜子牙釣魚"、"文王求賢"、"劉備招親"、"嶽母刺字"等。1949年5月溪口解放後,人民政府妥加保護,1980年撥款整葺。豐鎬房大到建築,小到木雕,沒有任何損壞,這與解放溪口時,毛主席的特別指示有關。

拍室內,適合大廣角,拍木雕,必須用長焦,由於室內光線較暗,需要使用三腳架。目前疫情期,遊人不多,可以使用三腳架。

遊覽完豐鎬房繼續前行,在一棟灰墻處有一不大的門院,上有清廬二字,石門襤墻角處為紅色立石,上刻有“玉泰鹽鋪原址、中正立”字樣。

蔣氏故居系群體建築,它包括豐鎬房、小洋房、玉泰鹽鋪。現在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玉泰鹽鋪系蔣介石祖父蔣玉表開設。店面3間,後置作坊,樓上居家。以售鹽為主,也釀酒,兼營大米、菜餅、石灰、雜貨等。以後傳給兒子蔣肅庵經營。1887年(光緒十三年)夏歷九月十五日午時,蔣介石出生於樓上右側的屋子。蔣介石父親去世後分家,此屋分給長子蔣介卿。1919年前後,因蔣介卿外出謀事遂歇業。曾二次失火,1948年拆建,改建為石庫墻門院落。蔣介石書"玉泰鹽鋪原址",勒石置西首墻腳,今存。

玉泰鹽鋪院落面積不大,如果需要拍建築,大廣角鏡頭是必不可少的。

出玉泰鹽鋪繼續向西行看到這處石牌坊,遊覽溪口古街就算到頭了。這處牌坊是後恢復的,我上次來的時候還沒有。古鎮不大,長約一裏地,有多家以經營千層餅的店鋪。溪口千層餅是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具有香、脆、酥、食而不厭的特點,頗受人們喜愛。此餅雖僅4—5厘米見方,約2厘米之厚,卻內有27層,“千層餅”之名由此而來。

【交通信息】

1,蘇州到溪口自駕車:蘇州工業園出發,走常臺高速至嘉興樞紐,轉乍嘉蘇S11高速至海鹽樞紐轉至G15沈海高速,經杭州灣特大橋,到寧波西樞紐轉至S36甬金高速在在溪口東互通下高速就可以到達溪口鎮。(全長車程大概二個多小時,高速費97.5元)

2,寧波到溪口:從寧波到溪口是從寧波汽車南站坐汽車,每天10班,最早7:25,最晚:16:25,基本每小時一班,行程約40分鐘。

3,出租車服務:因為溪口鎮上的景點都比較集中在武嶺路上,且溪口鎮商業區的範圍就不大,所以遊客一般如果在鎮上無需叫出租車,叫輛人力三輪車人比較方便。如果去雪竇山遊覽,有旅遊公交車。

溪口大山中的巖頭古村,看毛氏

去巖頭古村采風是規定內容,古村坐落在大山之中,距離溪口鎮有11公裏,因為是鄉村公路,又是山區,路窄彎多。快到村口時,遠遠的就可以看到巖頭村高大的石牌坊,為近些年新立。一側是巖溪清澈的溪水,一側是巖頭青翠的山巒,綠樹掩映中是造型時尚的聽溪客棧和山嶼海度假酒店、童話樂園度假村。

升起無人機飛過白象山山峰,在群山環抱、溪水兩岸邊是一棟棟青瓦覆頂的老屋,這裏就是巖頭古村。

巖頭古村歷史悠久,這要從古村的第一大姓毛氏說起。史料記載,公元前900年左右,姬文王第八子鄭食采於毛地,故賜姓為毛,至毛氏第五十九世孫毛元瓊,南北朝梁武帝大同年間(公元535-546年)遷入衢州江山清漾村。至唐末,傳毛氏第八十九代,毛氏第三子毛旭隨父來慶元(當時的寧波府)上任時,毛旭遊覽了奉化剡溪之源,見山清水秀,土厚地靈,遂蔔定居於此。

巖頭現村落始建於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民居老宅多為明清時期的建築,青瓦木柱白色馬頭墻,四重馬頭墻、五重馬頭墻比比皆是,由此可見其富有,自1920年以來一度稱巖頭鎮。

巖頭毛姓,淵源流長、根深葉茂,其源於衢州江山清漾村,而同出此村的毛氏另一支後裔則遷移至湖南的韶山,《韶山毛氏族譜》中“毛氏祖居之衢”既有明確記載,為同宗。

巖頭村的漂流非常有名,初夏時水量雖不大,但非常清澈。鴨子在水中自由的遊蕩,偶爾會有村婦挎著籮筐到溪水邊洗洗涮涮,好一幅古村古韻景象。

一百多年前,古村溪水兩岸有各種店鋪、學堂,這裏是遠近聞名的商埠,各種商品順著豐沛的巖溪運到這裏,遠近十裏八村的都要來這裏購貨,那個時候的溪口人也要來這裏做買賣,送子求學。

來巖頭古村除了看這些充滿滄桑的老建築,還必須要了解古村的第一大姓毛氏。毛思成是古村的一位私塾先生,在他眾多的學生中有一位蔣姓學生後來成為了中國現代歷史的風雲人物,由此可見,一百多年巖頭村的教育水平是遠遠高於溪口的。

在古村的毛氏中,有一位叫毛福梅的女性的命運也是與溪口蔣氏有著密切關系的,因為她的兒子叫蔣經國。從巖頭村龐大的毛氏家族可見,當年毛氏要比溪口的蔣氏大的多,也富有的多。

靈泉古井,俗稱大井潭,千年不竭。泉有兩眼,一眼直徑過米清澈為飲用,一眼直徑不足米為洗菜洗衣用,約定俗成,被一代又一代村民遵守,這也體現了古村淳樸的民風。蔣介石曾拿溪口的巖溪水以及雪竇山的隱潭水作比較,最後得出答案:“還是我們巖頭大井潭。”

村頭的廣濟橋建於清同治年間,距今已有130多年。過去,它是村中陸路咽喉,如今已成為歷史文物。寬敞的公路讓鄉村經濟發展插上了翅膀,也讓古村旅遊更加便捷。

近幾年來,村裏開發了3000多畝雷竹、1200畝水蜜桃和800畝楊梅林基地,使得村裏的生態環境得以恢復。曾經的“癩頭山”,如今又重新披上了綠裝。每年春暖花開時,滿山的桃花盛開煞是好看,而蒼翠的竹林還能長出大量的竹筍,成為村民的一大經濟收入。每到水蜜桃、楊梅成熟的季節,山裏山外果香陣陣。

雪竇山看山看水看彌勒佛

來溪口並非只有蔣氏故居可以遊覽,還有更美的自然山水,這就是雪竇山。雪竇山海拔高度800米,但是在國內名山大川中非常有名氣。因山上有乳峰,乳峰有竇,水從竇出,色白如乳,故泉名乳泉,竇稱雪竇,山名亦由此得名。

由於是疫情期,雪竇山景區連同蔣氏故居門票160元/人。遊人不多,自駕車可以直接開車上山到三隱泉停車場。這是一段崎嶇的山路,彎路較多,對駕駛技術是一個小考驗,控制車速,註意力集中,即便是新手也應該駕馭輕熟。看到這組建築恢弘的寺廟群,上山的目的地就到了。

雪竇寺,因山得名。始建於唐代,千百年來,香火旺盛,高僧輩出,在我國佛教界將它與杭州中天竺天寧萬壽永祚寺、南京蔣山太平興國寺等9寺並稱“天下禪宗十剎”,有極高地位,據《寺誌》記載:在唐宋時期,雪竇寺先後受幾代皇帝的41道敕諭,至今寺內尚存“欽賜龍藏”的經書5760本、玉印、龍袍、龍缽、玉佛等。宋宗賜“雪竇資聖禪寺”額匾,理宗追書“應夢名山”。寺屢興屢廢,最後一次毀於1968年,現存清順治年間所建廂房7間。

整個宗教寺廟在疫情期都是不對遊人開放的,只能借助無人機的上帝視角來進行記錄。由於一直在下雨,我們在車裏足足等了二個小時才如願拍到彌勒大佛。

雪竇寺號稱彌勒佛的道場,大佛像於2008年落成,為國內最大露天彌勒佛像。像高33米,趺坐於高9米蓮花座上,座蓮之下是三層高14.74米的天壇形圓丘,總高度為56.74米。圓丘上層直徑為36米,下層為88米,整座大佛用500多噸錫青銅制造,內部有1000余噸鋼架支撐,與整個巖體連成一體,穩固堅實,宏偉壯觀,氣勢非凡。

在雪竇寺的西側,有一個小院落,這裏是幽禁愛國將領張學良的地方。

遊雪竇山當然要看自然風光,其標誌地就是千丈巖景區,千丈巖的精華就是瀑布。拍攝千丈崖有兩個角度,一是從山下仰拍,以仰止橋、午雷亭為前景,拍水氣彌漫,余沫撲人,仰望飛瀑,驚心動魄。由此,可乘坐纜車,借助緩緩而上的角度變換,拍攝千丈巖瀑布的全貌。

纜車票需另付費,單軌幸福快車+單程纜車票50元,纜車往返50元,單程35元。

雪竇寺向南,崇巖壁立,高千仞,故名千丈巖。有水流自千丈巖頂瀉下成瀑,噴薄如雪崩。瀑高186米,飛珠濺玉,五彩紛呈,蔚為壯觀,宋真宗趙恒曾賜名“東浙瀑布”。

千丈巖瀑布水源來自雪竇寺東西兩澗水,相匯於寺前伏龍橋,流經錦鏡池畔,穿關山橋出崖口,勢如玉龍騰空奔瀉,至半腰撞擊突出巨巖,頓時水花四射,再折而崩瀉,如銀簾倒掛,經陽光折射,如夢如幻。

午雷亭、飛雪亭都是在山上觀賞飛瀑的絕佳點,但也只能是看一個側面,如果要想拍攝正面的飛瀑,一個是到山下,另一個就是借助無人機的上帝視角。飛雪亭視野開闊,信號絕佳。

唐宋時期,千丈巖瀑布名冠江浙,到了北宋時期,文人雅士對千丈巖更是吟詠不休。

飛雪亭旁,有一人物石像,為宋朝宰相、唐宋八大家王安石,石像前有一立石,上刻有文字,介紹王安石賦詩千丈巖的簡介,由於塗漆為綠色,很多油漆脫落,又是行草書體,實在不好辨認。

王安石在知鄞縣任職時,曾遊千丈巖,他在崖頂飛雪亭賞瀑,賦詩曰:“拔地萬重青嶂立,懸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機絲掛,映日還成五色文。”詩文開篇描寫了千丈巖的險峻和瀑布的秀美,把噴泄而下的瀑布比喻成掛在掛在織布機上的銀絲,形象生動,通俗易懂。最後的“五色文”,贊譽了瀑布與眾不同的景色。

在瀑布口,有紅漆千丈巖三字十分醒目,拍攝需用200以上長焦鏡頭才能拍好局部。字體為楷書,蒼勁有力,與飛瀉轟鳴的瀑水相映成趣。很多遊客都要問這字是誰寫的?有人說千丈巖地處溪口,蔣介石每次回溪口來妙高臺住都要來此地觀瀑,留下墨寶詩句也屬正常。但是蔣氏的書法功力還達不到此種境界,經了解,此題字為現代書法家,中國書法家協會秘書長黃綺先生所題寫,於1992年鑿成,每個字高達10余米。

浙江是中國山水詩的發源地,千丈巖瀑布更是歷代文人賦詩吟誦的絕佳地,舉不勝舉。繼王安石之後,北宋大文學冢曾鞏、宋朝宰相、大詩人叫鄭清之都曾對千丈崖瀑布留下傳世詩作。奉化藉著名詩人戴表元.他把“千丈巖”與廬山的“香爐峰”瀑布進行比較,認為後者遠遠不及前者,於是寫下“匡廬亦有千尋瀑.無此淩空翠玉臺;身倚老松天上立.眼看飛雪下雲來;山神禁肅難投唾.木客魂清得浣埃;見說下巖堪對望。道人臨壑翦蒿萊”的七律詩。

1937年4月。馮玉祥來到溪口,登上雪竇山,觀看千丈巖。他先從上往下看,又走到“仰止橋”從下往上看,揮筆寫下別具一格的詩句:“走到四明山,先看千丈巖;若能發水電。更能開我懷。”文筆十分淺顯,抒發了詩人賞景情懷和美好願望。

如今,這裏已成為攝影人拍攝自然山水的網紅打卡地,用慢門來表現水的妙曼和夢幻效果,三腳架、長焦、減光鏡、快門線,一個都不能少。

由飛雪亭沿著石階繼續前行不到500米,就是著名的妙高臺,也是雪竇山的最高峰。“妙高”是梵語“須彌”之意譯,東西南三面均是峭壁,雲霧四合,如置仙境。雲霧初開,憑欄四眺,爽風迎面,松濤盈耳,近巒遠崗,儀態萬千。

清初,妙高臺北首,建棲雲庵。1 7 2 6 年(雍正四年)築石奇禪師舍利塔。1 9 3 0 年蔣介石建中西合璧別墅,大門內兩旁平房各1 間,平頂陽臺。天井後 3 間 2 層樓房,樓上水泥走廊與陽臺相連,中門置白底黑字匾,“妙高臺”三字,系蔣介石手書。蔣介石每一次下野都回到這裏居住,修有專線連接外界,遙控全國局勢,因此這裏曾一度是整個國家的政治中心。

走進滕頭村,看窮則思變的旅遊示範

從溪口鎮去滕頭村只有12公裏,寬敞的國道自駕車用不了半個小時就可到達。來到滕頭村遊客中心廣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高的城樓和翹脊廊橋,你怎麼也無法把“窮”字與這裏聯系到一起。曾經,這裏是遠近聞名的窮村,當地有個民謠說的就是滕頭村的過去:“田不平,路不平,畝產只有二百零,有囡不嫁滕頭村。”

改革開放以來,村裏先後邁出改土造田、舊村改造、興辦企業、發展三產四大步,首先實現了由溫飽到小康,由小康到富裕的跨越式發展。近十年裏,滕頭村又進入了農村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村民們靠聰明才智和勤勞雙手,在村班子的帶領下,以“艱苦創業,永不滿足,兩手過硬,一犁耕到頭”的精神,撐起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成了“一年一個樣,年年都變樣,越變越像樣,全國做榜樣”的小康示範村。

發展生態農業的同時,村裏依靠地域優勢和自然條件,開展鄉村旅遊,成為國家首批“AAAA”級生態旅遊區,被聯合國評為“全球生態500佳村莊”,“世界十佳自然村”。“青山碧水勝桃源,日麗花香四季春;人間仙景何處覓?且看奉化滕頭村”,這是詩人對今日滕頭村最好的贊頌。

生態旅遊景區不收門票,是人們休閑度假的好地方,這裏距寧波市區也不過27公裏,因此,周末節假日許多城裏人都喜歡來這裏看看新農村的發展變化,體驗農家樂的生活。

2008年,滕頭村從全球113個申報案例中脫穎而出,以“生態和諧實踐”成功入選上海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成為全球唯一入選的鄉村案例。滕頭景區突出人與自然、人與文化的互動式體驗,以全新的景觀營造理念,創造面向未來的新旅遊模式。別出匠心的村莊規劃和園林營造,自然與人類的巧妙結合,演繹成現代都市的一首田園牧歌。

快樂無需去迪士尼的奢華和巨額消費,快樂和喜悅同樣會洋溢在人們的臉上。這就是滕頭鄉村旅遊帶給人們的旅行生活。

今天,滕頭村的歌謠是這樣唱的:“田成方,樓成行,綠樹成蔭花果香,清清渠水繞村莊。”

在滕頭村的國家級生態示範園裏,滕頭人把高雅的園林藝術與生態旅遊,農業觀光旅遊有機的融為一體。將軍林、柑橘觀賞林、綠色長廊、鄉村文化廣場、盆景園等30多處景觀,使諸多賓客在觀賞中領略到江南風韻的田園樂趣,感受到返樸歸真、崇尚自然的生態特色。村裏新建村民別墅群,花樹綠坪環繞其間,假山盆景錯落有致,同樣成為一道引人註目的宜人景觀。

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因為綠樹青山就是滕頭村的金山銀山。

伍山石窟,千年采石留下的絕世奇觀

天地悠悠,初顯洪蒙。如果不是這次自駕攝影采風,或許我永無機緣目睹古人留給我們的這一幅壯美丹青長卷。

出寧海縣向東南25公裏就可以看到天地之間的大海了,在海邊灘塗地,自北向南排列著五座山,分別松嶴山、道士巖、不周山、聰明山和石蘭山。五座山外表皆松竹覆蓋,絕世奇觀就在蒼翠之下。“山中瑤草今人識,洞裏桃花更盛開。”

一千多年前,這裏還是一片汪洋,堅硬的石壁擋去了海水的前行。從宋開始,至元、明、清時代的千余年,這裏的先民用一種超高的智慧和技術,用傳統的豎井開采工藝,先是爬到山頂,開一豎井往下采石,歷經幾百年的采掘,形成了800余坑洞。

這些坑洞因風與鳥獸將種子通過豎井口子帶入洞窟,經過雨露的滋潤,形成了洞窟內野生花樹藤蘿援壁淩空、風姿各異的奇異景觀。千百年來,大自然與古代工匠共同在伍山石窟創造了藝術家難以想象的神奇壯美世界。無花果等洞窟的植物奇美,洋洋大觀。

伍山石窟主景區包括不周神山與聰明山水,不周神山景區由長亭懷古、半壁江山、劍門雄風、石泄龍呤、瑤池染翠、重門秀水、石破天驚、瓊臺問天、禺谷追日和滄海桑田等十個主要景點組成。

進入景區,首先是虛懷若谷景點,這裏曾拍攝過《天龍八部》電視劇。再往前行,一處石壁下刻有醴泉二字。此井之水清如春釀,故命名為醴泉,“醴”意為甘甜之水,醴泉在當地極為多見。按當地習俗,出海之人歸來所飲的第一口水必出自醴泉,有去除鹹腥,洗去風塵,賀平安歸家之意,所以當地人還親切地稱呼其為“救命泉”。

伍山一帶的山石為凝灰巖構造,采石人先在山頂附近挖開一個“天窗”,由這個天窗慢慢往下挖掘,石匠們往往多人合作,利用杉樹或人工搬運將石頭運出該地。據說石材一見光和水就會變硬,石塊巨大完整,硬度均勻,疏松有孔,便於開采,是建築用的好石材,現在寧波等地還能見到用這樣的石頭建造的道路、橋梁、房屋、雕塑等,從采出的石材就是利用水運銷往各地的。

伍山石窟除了奇在洞中,還有的就是洞中、石壁到處都可見的郁郁蔥蔥的翠綠。這是風與鳥給大自然帶來的造化,讓堅硬的石壁也能生機勃勃充滿活力,這是生命的怒放帶來的神奇。

城在港上,山在城中的石浦古街

寧波是我國最早對外開放的12個口岸城市之一,海岸線縱長,風光秀麗。如果問最具特色的海岸風光,除了舟山群島,還有最南端的石浦鎮。

石浦鎮位於浙江省象山半島南端,現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六大中心漁港之一,國家二類開放口岸,以漁業、海岸、海鮮為特色的旅遊業是石浦鎮的一大特色,同時也是海峽兩岸交流的基地。

石浦鎮是我國海洋漁業的發源地之一,秦漢時即有先民在此漁獵生息,唐宋時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漁商埠、海防要塞,這裏的人世世代代以海為生,以海為商,蘊涵出了神奇的漁商文化。在唐代以前為鄞縣屬地;《漢書·地理誌》已有內容涉及先民在此耕海牧漁,生息繁衍。

大凡有海的地方,就有海防,但是象石浦一樣具有嚴密防禦系統的,在國內屈指可數。

明洪武二十年(1387),因地處海防要衝,調昌國衛守禦置前、後二千戶所,築堤捍守。石浦所城“東南面海,西北依山”,“高二丈,廣六尺,周六百有七丈。辟西、南、北三門。辟水門於(西)北,南二門之側。羅以月城,城上雉堞一千九百六十,警鋪二十九,敵臺十三。”東南開“濠一百十丈。”下轄石浦巡檢司和大金山、後山、前山、下嶴、松嶴、土灣六烽堠。逢汛期,衛撥遊哨兵船防守。清順治,改置石浦陸、海二汛。康熙二十三年,仍設官防守,重築所城。東、北面相接,長約700米。

石浦古城沿山而築,依山臨海,它一頭連著漁港、一頭深藏在山間谷地,城墻隨山勢起伏而築,城門就形而構,居高控港是“海防重鎮”石浦古城雄姿的主要特征。老屋梯級而建,街巷拾級而上,蜿蜒曲折。2005年開發成為中國漁港古城景區,有甕城、港城滄桑、耕海牧漁等十多個場館。

等了大半天,暮色來臨時,雨漸漸小了,趕緊開車來到古城,拍下了最迷人色調。疫情期間,又逢下雨,有古城的人寥寥,很多店鋪也早早的打烊了。

夜晚,古樸的街巷,充滿了神秘感。走在石板路上,可以強烈感受到神奇的漁文化和漁風情,跟隨古城滿街遊動的魚兒,徜徉在青石鋪就的起伏老街中,依然可以體味到明清建築的依稀風貌,淡淡的海的氣息和漁商文化以及海防重鎮的雄姿。

清晨,雨停,我迫不及待的用上帝視角來鳥瞰一下古城的風采。兩山夾持中,以城樓為龍頭伸向大海,古街就像是一條龍身向後向寬延伸著,發展著。

“蜃雨腥風駭浪前,高低曲折一城圓。人家住在潮煙裏,萬裏濤聲到枕邊。”清人陳秉元這首《石浦竹枝詞》,生動地描繪出漁港古城石浦的地形特征,也準確地道出了古城的文化特色。

石浦古城沿山而築,依山臨海,其主街,空間封閉連續,臺階高低曲折,樓宇民宅多門多路,方向相反。街巷拾級上下,蜿蜒曲折,又在街巷交接處構築了數十個月洞門式的封火墻,封火墻沿巷跨街,既切換了街道的空間,又可阻止火勢的蔓延,盜賊進入。

古城的建築也是以“重防”為主,城墻隨山勢起伏而築,城門就形而構,據高空港,組成了環島海岸線的一張巨大的防禦網,於是有了“城在港上,山在城中”之稱。

石浦是古明州海商文化的橋頭堡。唐宋時明州(寧波)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之一,象山從北至南的200裏航道,是這條絲綢之路的黃金水道,而石浦是其間重要的中途港。由此發展起來的商賈文化,繁榮了數個時代。

石浦以甕城為標誌,分城裏、城外。城內甕城又稱月城座落於古城碗行街、福建街、中街交匯口,始建設於明代,清光緒年重修。古城墻保存完好,入口設城門,上置門挺,出口為城樓重檐,由鍘門組成。城內的關帝廟是漁民為了祈求風調雨順、阻擋海盜而建立。

幽深的老街裏散發出充滿海洋腥鹹的氣味,木結構的老屋裏海風穿堂而過,生意人談起買賣淡定自若,然而,真正能直觀體現精髓的漁民文化則是在當地熱烈非常的民俗活動中。

石浦人重節慶,一年12個月,月月都有節日。

正月十四鬧元宵、二月二,龍擡頭、三月三,踏沙灘、六月六迎神賽會、七月半放海燈等等,每個節日都有不同的寓意。

其中以“中國開漁節”最為有名。經過三個半月的伏季休漁期,漁民重新起航出海捕魚。每年的9月,幾千艘大馬力漁輪,在鞭炮和鑼鼓聲中,浩浩蕩蕩地駛向大海,氣勢恢宏壯觀。

古城仍住著人家,他們隨著古城老去,也傍著古城新生,市井生活依稀可現。5月份古城推出穿漢服免費遊古城活動,古城的街巷內非常適合拍攝古裝照,一定會是美女們的最愛。

石浦中國漁村,一邊是漁港,一邊是沙灘

石浦港是中國六大中心漁港,由於港臺形曲折似吸酒器,又稱酒吸港。又名荔港,呈東北-西南走向,是著名天然避風良港,在避風補給、生產休整、養殖、加工、貿易流通、休閑漁業六大功能上都是超一流的。港域27平方公裏,由東門、對面山、南田、高塘諸島圍列成天然屏障,形成四島屏羅、五門環列的“月牙”狀封閉型港灣,風平浪靜,可泊萬艘漁輪。有銅瓦門、東門、下灣門、蜊門及三門等五個水道與外海相通。

去過幾個中心漁港,感覺石浦港的漁船特別多。遇到有臺風,不僅會有國內各地的漁船,還有臺灣、香港、澳門以及日本韓國的魚村來此避風,是一個國際大港灣。

初聽中國漁村這個名字我還以為是一個魚村,其實這裏是一個以沙灘浴場為特色的海濱度假村。五月初,海水的溫度還不適宜下海遊泳,但是隨著氣溫的升高,來這裏大海中暢遊的人們一定會越來越多。

"漁村"裏建有一幢幢漁家小樓,遊客們在樓中推窗見海,臥床聽濤,也可以隨船出海打魚,或觀看各種漁家的傳統民間文化活動。

在漁文化民俗街,遊客將直面一座座古老的漁業作坊。在漁網作坊裏,工人一邊織網一邊教授編織技巧;在工藝品作坊裏,人們可以親自動手制作沙雕和漂流瓶;去船作坊,人們將會學到處理海上遇險的問題和一些日常修船的方法。

憑借得天獨厚的“山、海、島、礁、崖、灘、港、漁”等優勢,石浦具有良好的旅遊環境,秀麗的山海風光,千姿百態的島嶼礁石,“黃如金屑軟如苔、澎湃濤聲瀕卷雪”的廣袤沙灘,色澤鮮艷、鮮嫩賞口的各檔海鮮;漫步其間,獨特的漁家風情,濃厚的漁商文化,清新的空氣讓人流連忘返;宛如一座都市人下海上島,領略漁港、品味海鮮、遊覽古城、休閑度假的“海上花園”。

一邊是聞名海內外的漁港和海鮮,一邊是蔚藍的海水和金色沙灘,石浦的一切都是都市人們的最愛,也是海濱旅遊的亮點。

象山影視城,圓你一個明星夢

到石浦時,朋友們就向我推薦去影視城轉轉,說不定會遇到某位大明星。我笑著答道:都多大年齡了。追星是不可能了,不過遊覽影視城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說到影視城,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總會有一種神秘感,由此也就多了一份吸引力。

影視城以當地靈巖山為大背景,結合了自然的山、巖、洞、水、林等景觀,圍繞遊客體驗性、影視趣味性、旅遊互動性,是實景電影主題樂園。

遊客在影城中可親身體驗電影聲音合成制作,木偶戲、皮影戲、勵誌魔幻劇、“天地英雄”情景劇、影視夢工廠體驗劇等,一天36場輪番上演,免費觀看。除了常規演出,過年期間有影視廟會,早春時節有踏青節、風箏節,“五一”、“十一”有影視嘉年華,暑期盛夏有萬人狂歡潑水節等等。

進入景區大門廣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由金庸先生題寫的神雕石雕,這也是遊人合影留念的地方。象山影視城為何立此塑像,這是因為影視城的第一部電影就與金庸的作品有關。

2003年5月,張紀中為了拍攝《神雕俠侶》,在浙江新橋鎮象山投資建設“神雕城”(象山影視城一期項目)。一期項目由神雕俠侶總建築師錢運選總規劃設計,完全按照宋代風格建造。神雕俠侶城占地面積40萬平方米,設大門區、引景區、襄城區、山景區、湖景區、搭景區等六大分區,形成了古戰場、作坊區、村街區、歸雲莊、活死人墓、陸家莊、襄陽城、蒙古包等八個景區和160多個單體建築,同時又布置了五大府院,另建有中國最大的人造榕樹林,覆蓋面積達1400平方米,人造溶洞3500平方米,總投資1.2億元。

2009年,象山影視城籌建春秋戰國城,陳凱歌電影《趙氏孤兒》入駐開拍。該城於2009年10月開工建設,占地面積152畝,建築面積43000平方米,總投資1.2億元,2010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二期項目投資2.4億元,占地面積490畝,包括“春秋戰國城”“西遊記樂園”“經濟型賓館”“攝影棚”。其中“春秋戰國城”占地面積152畝,建築面積43000平方米,是以春秋戰國為時代背景的影視拍攝基地;“西遊記樂園” 占地90畝,是張紀中導演的新版《西遊記》的重要取景地,包括水簾洞、蟠桃園、白骨嶺、白骨洞等場景。

近兩年,紅遍熒屏的《羋月傳》、《長安十二時辰》等多部電影、電視劇均在此地完成拍攝,在影視業不景氣的大環境下,這裏會不斷的產生出具有影響的作品,吸引眾多劇組來此拍攝,除了硬件環境,還有良好的口碑和軟件服務。

迄今為止,象山影視城共形成了六大功能區:江湖小鎮、玄幻世界、星夢工場、武俠天地、唐城、民國城。建築風格獨特,拍攝場景豐富,遠可拍秦漢、唐宋時代的場景,近可攝明清、民國時代的風貌。官府、民居、街肆等等,不同時代的場景均可在這裏入鏡;市井、武俠、大戰等等,不同體裁、不同風格的影視巨片均可在這裏拍攝。

新落成國內首家高科技數字攝影棚,實現了拍攝影像實時合成、同步成像,不受環境、氣候、轉場等因素的限制,不僅縮短影視拍攝周期,還極大地降低拍攝成本。此外,影視城還建成了亞洲最大的水下攝影棚、電影拍攝標準攝影棚,攝影棚擁有量居全國第一。

近期,由楊紫領銜的某電視劇正在影視城拍攝,故事背景為清末民國時期的內容,具體名稱我居然給忘了!

受疫情影響,影視城館內部分不對外開放,各種嘉年華表演也被迫取消。而外部拍攝區即便是走馬觀花沒有大半天時間也是很難一一走到。不僅面積大,內容也多,很多影視劇的經典取景點會讓你目不暇接。

江南明清時期的民居原版,不是水鄉勝似水鄉

前童鎮位於浙江省寧海縣西南,始建於南宋紹定六年(公元1233年),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地理環境獨特的江南古鎮。前童給我們更多的,是它那滄桑的、憔悴的美麗,最完美的寧靜。

“回字”結構的八卦街巷說到江南古鎮,總不免要和小橋流水相連。似乎唯其如此,才相匹配。前童也是小橋流水人家,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景致。

街徑卵石鋪就,屋基也大多為卵石壘成。街巷異常狹小,建築異常密集,身處其中就如走迷宮一般。

浙江省第一個村級自籌資金建立的省級民俗博物館就坐落在此院,原為童保暄叔父之宅,解放後改為糧倉,。館內布置了家具、服飾、燈具系列和陶罐、打火石、煙燈等日常用具500多件,展現了這一地區從古老向近現代發展的農村文明史。

這件精美的雕花木床又名“千工床”,是十個高超的木工匠用了整整一百天精心制作而成。其精美程度就是皇宮也沒有見到過,堪稱國寶。

前童,是一座不凡的江南明清時期的民居原版,是一幅古韻濃重的鄉村畫,一段優美動人的江南絲竹調。前童以民居布局奇特,明清古建築群保存完善以及人才輩出而聞名遐邇,始建於宋末,盛於明清,至2005年仍保存有1300多間各式古建民居。這裏,“家家有雕梁,戶戶有活水”。白溪水緣渠入村,汩汩溪水挨戶環流,為江南集鎮獨特之奇觀。

前童經歷了760余年的發展,留下了一批明清時期完整的古建築群。這批古建築群以古祠、舊宅和老街為主體構成。其中童大宗祠建造於明初洪武18年,占地1.2畝,檐頭四柱,兩廊發閣,南設戲臺,北存祀室。其他環村而築的“儼思祠”、“永言祠”、“崇本祠”等數十座小祠,分別建於明天啟、清順治、乾嘉年間,歷經數百年輪廓依舊。古祠周圍是黛青粉墻的道地(四合院),“群峰簪笏”、“職思其居”、“欣所寄”等40余個道地,幾乎完整無損地保留著清代乾嘉年間的風貌。

老街兩旁都是長板門面的店鋪。緊鄰老街是一幢幢至今保存完整的古建築群,梁枋門窗上滿是雕飾,精巧的躍魚馬頭墻和脊塑墻花具有獨特的地方風格。

馬頭墻是古代江南富戶官宅威勢的象征,據說級數越多,職位越高。墻面嵌著雕花石窗,外墻上塑浮雕文字,墻尖塑著衝天而起的躍魚和飛龍,寓含“鯉魚跳龍門”之意。門柱上那兩只活動的倒掛獅子,門墻上一對瓷盆中各飾有5只飛舞的蝙蝠,象征著五福臨門。大祠堂建於明洪武十八年。大廳有32根大圓柱,好比32顆象棋子,隱含全局一盤棋之意;每根柱子中間大,兩頭小,是典型的隋唐風格明式建築。

小橋流水、粉墻黛瓦、卵石小徑構成了古鎮的神韻,是人與自然和諧的典範。自始至終,鹿山村民都一直開展各種有效的保護措施,保持這一神韻不失。他們對小溪按期清淤、修繕,不向溪中傾倒垃圾、汙物,保持水流的清潔。2006年,有關部門在溪流裏放養了紅錦鯉、鯉魚等,村民沒有一個去抓捕的,反而自發地放養一些魚類,魚兒成群暢遊的溪流也成了古鎮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前童是一個活著的生動小鎮。路邊是幽碧的流水,身旁是青磚墨瓦,腳下是嵌圖道地(天井),它們歷經風吹日曬而古貌猶存。看那寂靜屋檐上那些風中瑟瑟搖晃的野草枯莖,耳邊仿佛傳來遠古的聲息。

從溪水中遊蕩的魚就可以看出古鎮民風淳樸,雖也有各種商鋪,卻沒有嘈雜的吆喝聲、討價還價聲,即便是交流,也是和風細雨般的而溫柔和甜美。古鎮的水好,從古鎮特色的“三寶”就可以找到答案。老豆腐、空心豆腐和香幹,再配上一杯香濃的豆漿,價格20元,這才是舌尖上健康又綠色的美味。

古鎮的夜晚才是一天最美的,寧靜中隱約可聞的溪水聲,給人一種深沈的寂寥感,這正好可以細細體驗心靈凈化的旅程。至此,我的五天拍攝圓滿結束。如果圖片沒能打動你不是景色不美,而是我拍的不夠好。

從遼寧家鄉出發,至此前童古鎮,我們已經自駕6700多公裏,一路駕駛安全、疫情防控安全,我們的萬裏自駕遊不僅很安全,也很快樂!

【貼士】

古鎮門票:60元。疫情期遊客不多,自駕車可以進到古鎮內停車場。平常時需要從遊客中心乘景區車,距離古鎮入口還有一段距離。

住宿:古鎮內有民宿可住,現在的價格不到二百元。

氣候與旅遊季:前童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溫暖濕潤,年降水日150-169天,存季偶有臺風登陸,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北風。一年四季除臺風登陸時不太適合遊覽外,其他時間皆可前往遊覽參觀。

自駕車導航:寧波或寧海縣前童古鎮遊客中心停車場,先到遊客中心購票。

其它交通方式:乘高鐵或其它方式到達寧海縣,然後轉乘去前童的中巴車,車次非常多,十分鐘一班。

疫情期:進入景區需要測體溫,查驗健康碼。

溫馨提示:

後續修改時,會把制作好的視頻分享給大家,這樣會更直觀的了解旅途的實景和動態,歡迎關註!

遇見亦是美好,塵封便已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