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天上一個碗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便橋會盟圖》局部。這一部分展示的是馬球比賽,馬球比賽是唐朝一項十分流行的運動。(資料圖片)

《雪夜訪普圖》局部。畫中上首坐者是宋太祖趙匡胤,他側耳傾聽一旁的趙普的談話,趙普的妻子侍立在門後。雪夜訪普日後成為禮賢下士的美談。(資料圖片)

宋人摹本《女史箴圖》局部。畫中展現的是一個正在對鏡梳妝的人,旁邊的文字說“人鹹知修其容,而莫知飾其性”,提醒觀者不能只重視修飾外貌,更要關註內在修養。《女史箴圖》是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的作品,原作已佚。(資料圖片)

故宮博物院正在文華殿內展出院藏歷代人物畫特展第一期“廟堂儀範”,呈現歷史上享有聲譽的帝王將相以及為家為國做出貢獻的偉大女性的形象,我們選擇了其中幾幅畫,講述它們背後的故事,共同感受其“廟堂儀範”。

1 《便橋會盟圖》:以心理攻勢退兵百萬

渭水,一條見證了無數中國歷史重要時刻的河流:“文王夢熊,渭水泱泱”,在渭水旁,周文王遇見了姜太公,姜太公輔佐文武二王滅商興周;“我送舅氏,曰至渭陽”,秦康公送舅舅重耳到渭水之北,重耳此去將就晉國國君之位,是為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

元朝畫家陳及之的長卷《便橋會盟圖》講述的故事,也發生在渭水畔。文中節選出的這個畫面,即是渭水上的便橋,又叫西渭橋。楊柳依依,渭水悠悠,一騎馬者躍上橋,在這幅看似寧靜的畫面背後,其實隱藏了一個情節緊張的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唐朝武德九年(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不久。

突厥頡利可汗、突利可汗合兵十萬,入寇唐朝西北重鎮涇州(今甘肅涇川),之後頡利可汗更是引兵至便橋北,此地距長安城只有四十裏,朝野為之震動。頡利可汗派出心腹執失思力出使唐朝,想窺探其虛實,伺機而動。執失思力佯稱兩位可汗將兵百萬之眾,而且已經集結在便橋北了。李世民知道唐朝決不能示弱,對要回去復命的執失思力說:“我與突厥面自和親,汝則背之,我無所愧,何輒將兵入我畿縣,自誇強盛?”說罷,令人扣留執失思力。

李世民對突厥此時發兵進逼長安的心理了如指掌。隋朝末年,各路豪強競起,到李世民即位時,除了梁師都之外,其余勢力都已肅清,梁師都與突厥勾結,不斷慫恿其南侵。要使突厥退兵,決不可閉門自守,而應該出其不意,在氣勢上先戰勝他們。李世民與高士廉、房玄齡等人乘六匹馬到便橋南,隔渭水與頡利可汗對話,斥責他破壞此前的和親之約。突厥大軍未曾料到李世民只帶少數幾人面對百萬敵軍,這擾亂了他們的心理,不久唐朝大軍陸續進駐,旌旗蔽天,頡利可汗見唐軍軍容整肅,自己派出的使者又被扣留,於是大懼,向唐朝請和。李世民與頡利可汗就在這便橋之上,斬白馬而盟。

李世民便橋會盟,不戰而屈人之兵,又能以和為貴,堪稱歷史佳話,唐人編纂的《貞觀政要》卷九《論征伐》中將此事置於首位。

這幅《便橋會盟圖》長卷,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繪各類馬上運動和馬戲表演,有騎手站在馬上舉大旗,還有騎手在馬上倒立,這一部分還能看到在唐朝風靡社會的馬球比賽;第二部分仿佛是騎手們累了正在歇息,馬兒隨意在稀疏的樹間閑走;第三部分就是便橋會盟的場景,便橋北聚集了一小群人,按照史實,這群人應是突厥人,但陳及之這位元朝畫家,卻讓他們穿上了蒙古人的服裝,他們望向對岸,而便橋南是盛大的儀仗,李世民端坐在華蓋下,莊重威嚴,整個長卷到此為止。

這幅《便橋會盟圖》始於輕松自如,而終於恢弘莊重,長卷正如一場電影,觀眾在欣賞時也能體會到其中的情緒起伏。

2 《雪夜訪普圖》:演繹禮賢下士美談

中國歷史上有不少君臣相得的故事,如劉備與諸葛亮,唐太宗與魏徵,宋太祖與趙普等。展覽中有一幅明朝畫家劉俊的《雪夜訪普圖》,觀眾在欣賞這幅立軸時,會自然地首先聚焦於宋太祖趙匡胤,他衣服的顏色在全畫用色中最為突出明顯,他身材魁梧,氣度不凡,正側耳傾聽面前趙普的話。趙普的妻子也出現在了畫中,她雙手托碗,侍立在門後。

雪夜訪普並非民間故事,歷史上確有其事。《宋史》記載,趙匡胤喜歡微服私訪功臣家,趙普每次下朝回家後,不敢隨意換上居家衣服。有一夜,趙匡胤冒雪拜訪趙普家,並且還約了晉王趙光義。屋外大雪紛飛,屋內炭火烤肉,三人圍爐聚談,商定了宋朝“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統一方略。

《宋史》還提到趙普晚年喜歡讀書,手不釋卷,下朝回家後,他總是關上自己的房門,從書箱中取出一本書讀很久,第二天上朝處理政事如流水一樣順暢。他死後,家人發現書箱中的書是《論語》。大概由於這個事實,竟使後人演繹出了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奇談。

《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經典。南宋時,理學集大成者朱熹將《論語》與《大學》《中庸》《孟子》定為“四書”,並作《四書章句集註》。元朝以降,官府將四書及朱熹的註定為科舉考試必讀之書。隨著《論語》地位的提升與影響的擴大,也出現了不少本源於《論語》故事的畫作。本次展覽中有一幅《問津圖》,講的是《論語》中子路問津的故事。

這幅《問津圖》是明朝有“畫狀元”之譽的吳偉的作品。畫面中端坐在牛車上的人是孔子,車後有三位孔子弟子,車前執鞭者應為子路。在他們面前是一片田地,兩個農人正在勞作,他們的名字分別叫長沮、桀溺。

這是發生在孔子周遊列國期間的一個故事。孔子派弟子子路詢問過河的渡口在哪,子路找到了長沮、桀溺。面對子路的問題,長沮並不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問坐在牛車上的人是誰,在得知是魯國大名鼎鼎的孔子後,他說道:“他肯定知道渡口在哪”,言下之意是,孔子既然通曉世間萬物,怎麼會不知道一個小小的渡口在哪。在長沮這裏碰了一鼻子灰後,子路又轉向桀溺,他也不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問你又是誰,在得知眼前這人就是孔子的弟子子路後,桀溺忍不住發了一通牢騷:“這天下已如滔滔洪水一般,誰能夠改變它?你與其跟從孔子四處碰壁,還不如跟從我們逃避亂世。”子路將這話轉述給孔子聽,孔子悵然若失,感嘆自己與這些消極避世者“道不同,不相與謀”,並表示倘若天下有道,又何須自己出山做出改變呢?

在《問津圖》的背後,是消極避世與積極入世兩種人生態度的對比,孔子的選擇是積極入世,這種堅定的承擔意識、廣大的天下觀念,歷來為中國的仁人誌士所推崇。

3 《女史箴圖》:告誡重視修養勝於容貌

在中國古代,許多清廉正直、為民分憂的官員在離任後,當地百姓或立碑或畫像以紀念,這揭示了人物畫不僅具有藝術價值,也因其所繪人物的事跡而具有一定的教化價值。在不同時代,對於一幅人物畫的這兩方面的價值的強調是不同的。本次展覽中最受關註的一幅畫是《女史箴圖》,今天我們強調的更多的是其藝術價值,而在它問世的年代,則呈現出明顯的教化意圖。

要講清《女史箴圖》的源流,我們需要跨越好幾個時代。西晉時,有一位叫張華的大臣寫作了《女史箴》一文,箴是一種以勸誡為主要功能的文體,文章講述宮廷女性應具備的道德修養。東晉時,著名畫家顧愷之將《女史箴》中提到的故事繪制成《女史箴圖》。可惜,顧愷之的原畫已不存於世,存世的是唐人和宋人的摹本。唐人摹本,在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時被英國人從圓明園中盜走,今存大英博物館。宋人摹本,今藏故宮博物院,也就是本次展覽展出的本子。

《女史箴圖》原有12段,無論是唐人還是宋人的摹本都有缺失,唐人摹本存9段,宋人摹本存11段。宋人摹本多出來的2段,分別講述了樊姬、衛女的故事。兩個故事都體現出對欲望的克制:樊姬是楚莊王夫人,她以不食禽獸之肉勸誡丈夫不要耽於遊獵;衛女是齊桓公夫人,她拒絕聽鄭國和衛國的音樂,因為鄭衛之音被認為是靡靡之音,孔子就批評過鄭聲“亂雅樂也”。

這些故事體現了當時通行的一種觀念,今天的觀眾在欣賞《女史箴圖》時更容易為畫家精湛的筆法而吸引,尤其是畫家描繪人物衣飾的線條,簡約、流暢、飄逸。這種繪法有一個特定的名稱,叫“高古遊絲描”,又有“春蠶吐絲描”的形象說法。

唐人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評論顧愷之的畫作:“緊勁連綿,循環超忽,格調逸易,風趨電疾,意存筆先,畫盡意在,所以全神氣也。”圍繞在顧愷之這個名字周邊的,是一些頗具傳奇色彩的故事。據說東晉興寧年間(363年-365年),南京的瓦官寺向社會各界人士募捐,顧愷之在募捐冊上大筆一揮,要捐贈百萬,眾僧均極感訝異,因為顧愷之不可能有這麼多錢。眾僧請顧愷之不要食言,兌現自己的承諾,他要求在寺中找一塊幹凈的墻壁,他要在上面繪維摩詰像。維摩詰是佛教中一位居士,在當時極有聲譽,也許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喜愛維摩詰的要數唐代詩人王維,他把維摩詰的名字拆開,維做自己的名,摩詰做自己的字。顧愷之繪好維摩詰軀幹後,只剩眼睛沒有點出,按照顧愷之的觀念,畫人物最難的是畫眼睛,等了一個多月後,他才點出眼睛。第二天,寺廟開門迎接信眾,人們驚異於如此精妙的畫像,紛紛布施,很快就達百萬之多。

倘若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原本能留存至今,那該是何等的驚艷?(羅慕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