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希特勒是什麼意思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過於執斷案”和“韓復榘訓話”

——判斷要恰當

作者按:在生活中,常常看到這種情況;有的人說話或寫文章條理清晰、層次分明、組織嚴密,而有的人則顛三倒四、雜亂無章、羅羅嗦嗦、矛盾百出。這是為什麼?這和他們個人的邏輯修養有直接關系。

形式邏輯是研究思維形式和規律的一門科學。人們思考和分析問題,說話或寫文章,都在自覺不自覺地運用著形式邏輯。因此,學一點邏輯知識,懂得一些邏輯的方法和規律,可以使我們變得聰明,可以提高我們分析問題和表達思想的能力,可以使我們的思維更加嚴密、條理,因而更有邏輯性。

從本篇開始,以下五篇文章結合生活中的小故事,生動有趣地向你介紹點通俗的邏輯知識。

五十年代譽滿全國的昆曲《十五貫》,寫的是糊塗官過於執草菅人命和清官況鐘平反冤獄的故事。屠戶尤葫蘆酒後被殺,丟失了十五貫銅錢;他的女兒蘇戍娟因不願被賣深夜出走,在路上恰好碰到了熊友蘭。兩人正在同行之際,被追趕來的鄰居們和差役截住,並抓住縣衙聽審。無錫知縣過於執一向憑“想當然”辦案。他一不勘察現場,二不聽取被告申辯,只根據熊友蘭身上帶的錢正好也是十五貫,熊友蘭又和蘇戍娟一路同行,就作出了“熊友蘭與蘇戍娟一定是通奸謀殺”的判斷。過於執以這個錯誤的判斷為根據,把蘇、熊二人定成死罪,如果不是後來況鐘在判斬時發現了疑點,並且冒著丟烏紗帽的危險平反了冤獄,那麼,這兩個無辜的青年就要成為刀下之鬼了。

現實生活中因判斷錯誤而造成惡果的事例更是比比皆是。如我國的“十年浩劫”,如果沒有做出“十七年有一條修正主義路線”、“有一個以劉少奇為首的資產階級司令部”這樣的錯誤判斷的話,那也就失去了發動這場“史無前例”的政治運動的理論依據了。由此可見,正確判斷是正確行動的必要前提,而錯誤的行動也往往是錯誤判斷的必然結果。因此,人們在對客觀情況作出判斷的時候,千萬不可掉以輕心。企業家判斷錯誤,可能使企業走入困境;文學家判斷錯誤,可能要寫出脫離實際的作品;科學家判斷錯誤,可能導致荒謬的結論;醫生判斷錯誤,病人要受不該受的苦;政治家判斷錯誤,會使國家經濟崩潰。可見學習判斷的知識是多麼重要。

(一)什麼是判斷

判斷是反映和說明事物處在什麼狀態中,事物有或是沒有某種性質,事物之間有或沒有某種關系,等等。如:“火車在運行中”,這個判斷肯定了火車處在運行狀態;“自然科學是沒有階級性的”,這個判斷否定了自然科學具有階級的屬性;“中國人民和日本人民是友好的”這個判斷肯定了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關系。

判斷是對事物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維形式。肯定和否定都是判斷。

判斷有真假之分。如果一個判斷如實地反應和說明了客觀事物的情況,就是真實的判斷,否則就是虛假的判斷。判斷的真假只取決於是否合乎實際,而不取決於任何人的主觀意願。中國歷史上“卞和獻壁”的故事,有助於我們領會這個道理。

楚國卞和得到一塊未經雕琢的玉石,拿去獻給楚厲王。厲王叫玉匠來鑒定,玉匠說是石頭。厲王認為卞和欺騙他,就砍掉卞和的左腳。厲王死後,武王繼位,卞和又去獻璞玉。武王又砍掉卞和的右腳。武王死後,文王登位。卞和捧著那塊璞玉,在楚山下哭泣,淚盡之後眼裏流出血來。文王派人去問原因,卞和說:我不悲自己無辜受刑,而是悲寶玉被稱為石頭,忠實的人被當成騙子!文王叫玉匠雕琢,果然得了一塊價值連城的寶玉。據說這就是後來“藺相如完璧歸趙”故事裏講的和氏璧。

真的假不了,盡管兩位國王和兩位行家都認為卞和獻的璞玉是石頭,但事實終於證明他們的判斷是虛假的,“卞和獻的是塊寶玉”這個判斷才是真實的。

因為判斷的真假只能以是否符合客觀實際情況為標準,所以,在人們做出判斷時要尊重客觀事實,從實際出發,防止主觀主義。

(二)判斷和句子的關系

概念使用詞語來表達的,而判斷則是用句子來表達的。當人們對客觀事物有所認識,要對它做出斷定時,就要通過句子的形式表達出來。因此,邏輯上的判斷同語言上的句子有密切關系。但判斷和句子二者之間又有差別。搞清二者的聯系和差別,有助於我們從多樣的語言形式中找出每一個句子所表達的判斷來。

二者的差別有三點:

第一、並非所有句子都表達判斷。

陳述句一般表達判斷。如“他是教師”;祈使句(要求別人做什麼事時用的句子)一般是不表判斷,如“請你參加我們的晚會”、“你們不要再說了”等等都不表達什麼判斷;感嘆句在大多數情況下不表達判斷,只有帶感嘆語氣的陳述句是表判斷的,如“他真是個新時代的好青年啊!”就是一個判斷;疑問句中的正問句是不表達判斷的。反問句是表判斷的。如“你能不能勝任這項工作呢?”是正問句,不表判斷。“你怎麼不能勝任這項工作呢?”是反問句,就表判斷。

第二,不同的句子可以表達相同的判斷。

在阿凡提故事裏,有一個叫《解夢》的故事:皇帝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人把他的牙齒全拔光了。第二天,皇帝把夢講給群臣聽,問何人能解。丞相說:“陛下全家將比陛下先死。”皇帝聽了大怒,把丞相處了死刑。這時,正好阿凡提來到皇宮。皇帝又把夢說給阿凡提聽,問他主何兇吉。阿凡提說:“陛下將比你所有的家人都長壽。”皇帝非常高興,獎勵了阿凡提。皇帝以為丞相的話是詛咒他的全家,又認為阿凡提的話是在為他祝福。其實“皇帝的全家比皇帝先死”和“皇帝比皇帝的家人長壽”,只是語言形式不同,內容都是一回事,這兩句不同的話表達的是同一個判斷。

宋朝有則“滑稽才子”孫山的故事:孫山和一個同鄉一起去考舉人,孫山考中了,名列倒數第一。孫山回家後,同鄉的父親就問自己兒子考中了沒有。孫山不好意思說沒考中,就念了兩句詩:“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意思是說:你兒子沒考中,兩句詩卻說,我是最後一名,你兒子還在我之下。從此人們能把榜上無名稱為“名落孫山“。孫山在這裏用的是修辭上的婉轉法,用婉轉法表情達意的都可歸於不同的句子表達相同判斷之列。

第三、相同的句子可以表達不同的判斷。

西德影片《神童》裏有這樣的兩段對話:

薇拉的父親(科學家、反法西斯戰士):“你讀過希特勒的《我的奮鬥》嗎?”

漢斯:“沒有。”

薇拉的父親:“應該讀讀,它可以使你明白許多事情。”

……

布魯諾(法西斯分子):“你讀過希特勒的《我的奮鬥》嗎?”

漢斯:“沒有。”

布魯諾:“應該讀讀,它可以使你明白許多事情。”

同樣的話,出自不同人之口,可以有不同的含義。薇拉的父親是反法西斯戰士,他的意思是:“讀了《我的奮鬥》,可以識破希特勒的反動面目。”法西斯分子布魯諾的意思卻是:“讀了《我的奮鬥》,可以認識希特勒的偉大。”話是一字不差,而意思卻完全相反。在邏輯上就叫相同的句子表達不同的判斷。

(三)怎樣才能做到判斷恰當

要做到判斷恰當,起碼要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要合乎實際,即判斷的內容要真實。

黑是黑,白是白,黑白分明;丁是丁,卯是卯,不誇大也不縮小。才能做到判斷恰當。有一只蛤蟆坐在井裏說:“天有一個井大。”這個判斷不恰當,因為不合乎實際,事實上天比井口大得多。抗日戰爭時期,蔣介石反動集團中有人大發感慨說:“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魯迅在《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中痛加駁斥,指出:“說中國人失掉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則可,倘若加於全體,那簡直就是汙蔑”,因為“我們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反動派的判斷是錯誤的,因為他不符合實際情況;魯迅的判斷是正確的,因為它完全符合實際情況。

第二、要合乎邏輯,即判斷的形式要正確。

傳說山東軍閥韓復榘鬧過不少笑話。有一次,他到濟南某中學訓話,開頭幾句是:“今天是我講話的天氣,我看人來的很茂盛,沒有到的請舉手!”前兩句是文詞不通,後一句是思想自相矛盾,沒有到的人怎麼能舉手呢?像這樣邏輯混亂、自打耳光的判斷,哪裏談得上恰當?

恰當地安排判斷各個成分之間的先後順序,準確地使用量詞和連接詞,也有助於做到判斷恰當。在有轉折關系的判斷中,轉折後頭的話,正是做判斷的人要強調的意思,這一點也是不能忽視的。據說在舊社會有一個法官判案,他先寫下判詞:“情有可原,理無可恕”,後來受了被告的賄賂,他就拿起筆來,一字未改,只將前後次序顛倒了一下,成了:“理無可恕,情有可原。”原判詞強調的是:“理無可恕”,被告就要被判刑或判重刑;次序顛倒後的判詞強調的是“情有可原”,被告就可以免於判刑或判輕刑。又如,什麼情況下該用“如果……那麼……”,什麼情況下該用“只有……才……”,都要弄清楚,用得合適,判斷就恰當,否則,就不恰當。例如,說“如果摩擦,就會生熱”是恰當的;而說“只有摩擦,才會生熱”就不恰當了。又如,說“如果不合乎邏輯,那麼就不是好文章”是恰當的,而說“如果合乎邏輯,那麼就是好文章”就不恰當了。

第三、要適應和滿足實踐需要,即判斷要有針對性。

判斷是人們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工具,它是來自實踐又服務於實踐的。因此,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判斷,根本不能算是恰當的判斷。例如,有的社員問幹部:“我們這裏可以不可以實行‘包產到戶’?”這個幹部回答:“如果包產到戶符合馬列主義就可以實行,如果不符合馬列主義就不實行。”這樣的回答盡管冠冕堂皇,卻根本沒有解決社員提出的實踐問題,只是一句空話而已。由空話組成的判斷,內容並不一定都不真實,形式也不一定都不正確,人們之所以討厭它,是因為空話不能滿足實踐的需要,說了也等於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