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掉了一顆小牙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文/牛荷

看牙貴!相信太多人對此深有同感。

牙科通常被認為是一個能與眼科媲美的高利潤行業。一顆小小的種植牙,價格動輒上萬元,如果按全口牙(28-32顆)來算,保守估計也要30萬元上下,這讓許多人在看牙的路上望而卻步,也由此發出“失去看牙自由”的呼聲。

與此同時,人們的口腔健康狀況亦不容樂觀。據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高達97%的成人正在遭受口腔問題的困擾,尤其是20-39歲的中青年已成為接受種植牙手術的主力軍。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種植科主治醫師鄒士琦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種植牙的費用之所以居高不下,除了昂貴的進口材料費外,更重要的原因在於種植牙的技術壁壘很高,國內種植牙嚴重依賴海外技術,國產替代率低。雖然目前有一些國產種植牙,但是原材料、生產技術、耗材、高精尖設備等都是從國外進口,國外市場處於絕對優勢地位,我們實際上沒有價格話語權。”

種植牙的成功取決於種植體和骨頭的整合,開發先進的鈦金屬種植體表面處理技術是關鍵。在鄒士琦看來,國產種植牙與進口種植牙存在巨大差距。“沒有個三五十年很難迎頭趕上,哪怕讓患者自己做選擇,他也寧願選更貴的進口種植牙。所以大環境其實並不太樂觀,現在更重要的是提升種植牙技術。”

市場價格參差不齊

繼乳牙、恒牙之後,種植牙被稱為“人類的第三副牙齒”。通俗來說,種植牙就是將人工材料制成的種植體(人工牙根),植入缺損部位的牙槽骨中,待骨結合完成後,再在其上方安放定制的人工牙冠,基本組成是種植體、基臺和牙冠3部分。

種植牙過程簡圖。圖/圖蟲創意

種植牙之所以備受熱捧,主要是其可獲得與天然牙功能、結構以及美觀效果十分相似的修復效果,這對於缺牙患者來說,著實是福音。

不過,種植牙高昂的費用始終是人們心中不能言說的痛。

3年前,“第一批90後已經因為看牙破產了”的話題曾竄上微博熱搜,時至今日,這個話題仍不斷被提起。今年3月份,全國人大代表李小莉建議“將種牙納入醫保”,該話題一出便引發眾多網友熱議並迅速搶占熱搜榜前列。

鄒士琦認為,歐美一些發達國家可能比國內種植牙的價格還要更高一些。“相比他們而言,國內種植牙價格不算高,但相對國內平均收入來說,價格肯定算高了。”

對於走醫保的呼聲,鄒士琦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事實上,不僅種植牙,牙科其他大部分材料和器械都是進口的,因此種植牙走醫保有點“名不正言不順”;另外,如果將種植牙納入醫保體系的話,會給國家醫保帶來較大負擔,在目前看來,不太切合實際。

醫院種植牙的費用主要包括種植體、種植基臺、牙冠、修復材料、手術費用、麻醉費用。北京協和醫院無痛牙科治療中心副主任醫師景泉曾披露,公立醫院種植體費用在3000元-12000元、種植基臺1500元左右、牙冠300-2500元(烤瓷牙300元-1000元、全瓷牙1000元-2500元)、修復材料1000元-3000元、手術費及麻醉費用3000元-5000元,總價格大部分在7000元- 22000元。這其中的每一項費用基本在公立醫院都明碼標價,根據患者不同的口腔狀況及品牌選擇,還會上下浮動。

鄒士琦告訴記者,在公立醫院看牙,一顆種植牙的普通材料進口費可能需要8000元,更好的材料費用要1萬多元。“在最終的種植牙費用中,材料費、治療費各占一半。其實,治療費占一半比例並不算高,因為種植牙的技術含量很高,對於好的醫生來說,這個價格真的不算貴。因為培養一名合格的口腔醫生,成本也是極高的。”

不同於公立醫院的明碼標價,民營口腔醫院的定價顯得更“隨意”一些,也沒那麼透明,除了種植體、基臺、牙冠、設計方案等費用,有的還包含一定的額外費用,比如“手術難度費”。

記者在美團上查詢了多家民營口腔醫院的種植牙價格,發現不同進口品牌(韓國、美國、瑞士等),種植牙的總費用波動範圍較大,而相同品牌,不同口腔醫院的種植牙總費用也各不統一。

例如,以韓國進口種植牙(品牌:登騰)為例,同樣的進口種植牙,一家口腔醫院的現標價格是3799元,而其他多家口腔醫院的價格均不統一,還有高至7599元的價格,價格差異3800元;而在同一家口腔醫院裏,同是韓國品牌的“登特斯”和“登騰”種植牙,價格差異更被拉大到4820元。

一家口腔醫院的工作人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其實主要是看患者的牙齒骨量情況,骨量情況好的話,患者的選擇性可能會更多一些。“韓國、美國、瑞士等進口的種植牙價格差異主要在於‘表面處理’、‘骨頭結合度’、‘出廠到臨床時長’上。有的口腔醫院種植牙價格比較便宜,可能是這個價格並非是總費用,僅是其中種植體的價格,後期可能還會一步一步再收其他額外費用。”

同一家口腔醫院不同韓國進口品牌種植牙價格差異。圖/美團

業內人士認為,就種植牙價格來看,國內市場確實有些混亂。從種植體的質量、醫療技術、醫院運營消耗三方面考慮,種植體(指進口種植體)的價格在未來市場很難降下來,有可能還會提高。和國外種一顆牙的價格相比,國內的價格實際上並不算高。

在鄒士琦看來,未來隨著科技的發展,成本降下來之後,還要考慮通貨膨脹等因素,種植牙的價格有可能也會出現下降,但也只是小範圍波動,不會出現大的變動。

那麼不同價位的種植牙效果有何差異呢?鄒士琦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效果差異其實在醫生這邊感覺還是比較明顯的,患者這邊可能感覺不太到。“具體而言,選擇材料更貴的種植體,醫生在操作上會更容易,患者的並發癥會更少。便宜的種植牙可能堅持個3-5年沒問題,而質量更好的種植牙可能10-20年都是沒問題的。”

鄒士琦還表示,“不同醫療機構和醫生的技術水平參差不齊,而他們的收費又不和技術完全匹配。所以,選對醫生才是最重要的。”

技術壁壘“破冰”難

“種植牙需要牙醫比較高的操作技術,所以總費用中我認為技術費比材料費要占比更高。”曾經做過種植牙的一名消費者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我當時選擇的是美國進口種植牙,因為種植的是口腔側面的一顆小牙,所以價格其實還好,總費用8000元左右,在我的預期範圍內。”

為何不願選擇國產種植牙呢?這名消費者表示,種植牙技術是最先從國外發展進來的,可能以後慢慢國產的會好一些,但現在國內的種植牙技術、材料等方面可能還沒有成熟。“主要是基於這個考慮,所以我寧願選更貴的進口種植牙,會更安心一些。”

如果未來國產種植牙可以做起來,這名消費者稱自己還是會考慮國產種植牙的,但可能在初期仍會對此持觀望態度。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持上述觀點的並非個例。在國產種植體技術還不算成熟時,出於“更安全、更長久”的考慮,很多人會首選進口種植牙。

業內人士表示,國產種植牙目前知名度還沒打出來,就國內大眾態度來看,對進口種植牙的趨勢更大一些,而對國產的信任度較低,特別是種植體這塊,寧願選擇更貴的進口產品。

實際上,國內種植牙的市場空間是巨大的,這可從國內種植牙滲透率中窺見一斑。

受限於可支配收入和種植牙手術價格,國內目前種植牙滲透率較低。發達國家種植牙滲透率普遍在100-200顆/萬人,最高的如韓國和以色列能達到600顆/萬人,而中國2020年對應25顆/萬人。據預測,國內有望達到100-200顆/萬人,總共達到1400-2800萬顆(2020年達到約380萬顆),以治療費用1萬元/顆測算,種植牙終端空間在1400-2800億元。

然而,面對巨大的市場紅利,國產種植牙並不占優勢。

太平洋證券分析師盛麗華認為,從全球市場來看,歐美和韓國的種植系統占據主導地位,按照收入規模來算,前六大品牌市占率75%。在國內,種植體市場競爭格局和國際競爭格局類似,90%以上被外資品牌(包括歐美和韓國品牌)所占據,國產品牌的市場份額10%不到。

鄒士琦在回復中國新聞周刊時表示,“種植牙等口腔材料屬於尖端科技,目前基本上完全依賴進口,國內相關的材料技術和制造工藝與歐美相比差距巨大,比航天科技、飛機制造、汽車制造等領域的差距還要大得多。每一個種植牙,還有其他各種假牙的制作過程都是個性化的,或者說世界上沒有任何兩個牙是完全相同的,每一個牙都是由醫生和技師單獨定制的。一個假牙的加工過程可能需要幾十道工序,而其中所用的材料和設備基本上都是國外進口的。”

為什麼國產種植牙發展不起來?鄒士琦稱,主要是受制於材料和技術方面的限制,想要迎頭趕上很有難度。大家都知道種植牙的原材料是鈦,但具體如何處理和加工才是核心技術。“比如,一塊鋼鐵,你如何才能把它加工成有用的零件,這本質上還是一個技術問題。”

盛麗華則認為,種植體真正的進入壁壘在於國產種植體臨床數據缺乏,破局需要實踐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