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紅布布滿路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以前父親巡邊的時候,一路走一路掛國旗,按照他當年的習慣,我們也一直這樣做。”半個多世紀以來,卓嘎一家三代人就是這樣守護著祖國西南邊陲的神聖土地——玉麥鄉。6月29日,卓嘎獲頒黨內最高榮譽“七一勛章”。

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位於祖國西部邊陲,喜馬拉雅山南麓,海拔3600多米,一年有一半的時間大雪封山。這裏也是中國邊境最難抵達的地方之一。2001年公路修通之前,當地人想要走出玉麥,需要穿過布滿沼澤的原始森林,翻過海拔5000多米的日拉雪山,再越過陡峭險峻的山谷。

就是在這樣的地方,卓嘎一家三代人,已經堅守了半個多世紀,以抵邊遊牧、巡邏的方式,保衛著神聖國土。

卓嘎從小目睹了父親桑傑曲巴守家衛國的壯舉。上世紀60年代,印度士兵突然飛至雪山,強行將國旗插在玉麥山頭,並設置關卡,盤查過往行人。向印軍抗議無果後,桑傑曲巴毅然只身穿過沼澤,翻越高山,花了整整4天的時間摸爬滾打,終於請來了解放軍,趕走了印度軍隊。後來,桑傑曲巴便把家搬到了谷底,向南推進了5公裏多,這便形成了現在的玉麥。

其實,黨和國家考慮到玉麥鄉環境的艱苦,曾在日拉山另一側的曲松鄉為鄉民蓋了新房,並分了糧食和牲口。但搬過去不久後,卓嘎一家卻又回到了玉麥。“只有人在,家才能看好……這是國家的土地,我們得在這守著。”父親十分堅定。

只剩下一戶人家之後,要在玉麥鄉生存便更加艱難。卓嘎的母親正是因為交通不便,生病後死在了翻越雪山去就醫的途中。而卓嘎10多歲的小妹,也是在翻山時掉隊,在暴風雪中去世。

之後,玉麥鄉變成了別人口中的“三人鄉”。父親桑傑曲巴、卓嘎和妹妹央宗看著玉麥村這個大“家”,一看,就是30多年。

3人走到哪裏,就把國旗帶到哪裏。升國旗是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儀式。父親用做衣服的紅布和黃布縫制國旗,先後做了4面。在國旗下,父親告訴姐妹倆,“這就是國家,有國才有家”。

後來,父親老了,卓嘎便接過國旗和牧羊鞭,成為了新一任鄉長。

1996年,她和央宗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玉麥有了鄉黨支部。而同年,玉麥鄉回遷了兩戶人家,結束了長達34年的“三人鄉”歷史。

1997年,“三人鄉”的故事被媒體報道之後,來自全國各地的信件源源不斷地寄來。其中,給姐妹倆的“求愛信”就足足有7麻袋。姐妹倆卻向父親保證:只會嫁在玉麥,一生守護玉麥,“讓五星紅旗永遠在我們祖祖輩輩放牧的土地上飄揚”。

到了2001年,通往鄉外的公路終於修通。第一輛“鐵牦牛”開進來時,桑傑曲巴跑上前獻上了潔白的哈達。後來,他坐著車如願去了拉薩,卓嘎則到了湖南韶山瞻仰毛主席故居。

交通便捷之後,玉麥的發展越來越快。先是通上了電話,然後家家都有了Wi-Fi,微信和支付寶也逐漸流行起來。越來越多的人聚集在這裏,“三人鄉”變成9戶32人。隨著國家固邊富民戰略的實施,鄉民的收入也逐年增加。有的鄉民開起了家庭旅館、小賣部、快遞站等,自制竹器、藤鐲售賣,這些貨物十分搶手。

“希望你們繼續傳承愛國守邊的精神,帶動更多牧民群眾像格桑花一樣紮根在雪域邊陲,做神聖國土的守護者、幸福家園的建設者。”2017年,卓嘎姐妹給習總書記寫信,講述玉麥多年來的發展變化。而總書記的回信不僅激勵了卓嘎姐妹繼續守家衛國,還鼓舞了更多人前來駐紮雪域邊陲。正是看到了習總書記的這封回信,在大學畢業之後,央宗的兒子索朗頓珠決定回到玉麥,報考當地的公務員,成為這個家庭守護玉麥的第三代人。

“放牧就是巡邊,隔段時間不去走走,心裏不踏實!”還有兩個月就60歲的卓嘎依然保持著巡山的習慣。看著整齊的“別墅樓”、新建的公共設施和標語“家是玉麥、國是中國”,卓嘎依舊會想起父親:“阿爸,今天的玉麥如您所願。”

實習生 陳慧琦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寧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