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在籬笆墻上走路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鄭板橋曾說過,平生所願,欲築一土墻院子,門內多栽竹樹草花……清晨日尚未出,望東海一片紅霞。薄暮斜陽滿樹,立院中高處,便見煙水平橋。家中宴客,墻外人亦望見燈火。

小院之美,只因它兼顧了世人的念想:一半煙火,一半詩情。

我們愛小院,只因它安放著向往的生活:無論歲月變幻,只願心有所住,手忙心閑,歡喜從容。

有個小願,有個小院。

走在勞累了一天的路上,在城市的萬家燈火裏,只想問:什麼時候,我也能擁有一個小院?

院子簡單,有樹就好

老舍說過,自己的院子要有樹:“靠墻有幾株小果子樹。”

還要種些花草:“沒有一種珍貴費事的,只求昌茂多花。”

平時在樹下打打太極,整理花木,過一種恬淡的生活。

魯迅的院子裏,“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

兒時的他,在肆意生長的草木之間,聽蟲鳴,捕鳥雀,日子千奇百怪,從不煩悶。

張恨水的院子,當種一棵槐花樹。春天,潔白的花瓣掉了一地。有人來,他馬上停筆招呼:“往旁邊走,別踩著花。”

明人文震亨曾說道:“石令人古,水令人遠。園林山石,最不可無。”

中國人最好的生活狀態,當居於山林之間。

院子不必大,但一定要有樹木,成全我對四季最美的想象:春來花開爛漫,夏日綠蔭涼涼,秋釀萬果繁華,冬日靜默成詩。

有了小院,四季不再是古人的詩詞,而是仰頭的風景,觸碰得到的光陰,是一種具體而豐盈的生活。

院子樸素,自在從容

白居易的院子,是廬山腳下的草堂。

不過三間屋子,原木築成,紙糊窗,竹做簾,不漆色染白,但置了兩張素屏,一張琴,儒、釋、道書各三卷。

閑時仰頭望山,低頭聽泉,斜看院中竹樹雲石。

他說:“物誘氣隨,外適內和。”

樸素之境,仿佛能引人心變得恬淡,住一晚身心安寧,三晚之後心曠神怡,物我兩忘。

對中國人來說,小院不是為了向別人證明什麼,而是為了安住自己的心。你的心什麼模樣,你的小院便是如何。

陶淵明的院子,不過幾圈籬笆,便有了悠然南山的從容自在。劉禹錫的小院,只是一方陋室,但無礙它有草色入簾,往來風雅。

梁實秋的院子,只是山坡上幾間破屋,但是月光灑下,友人相談,光風霽月,這一生又有幾回如此景致?

我們這一生,誰不曾走馬觀花,也見過他起高樓,又樓塌,才漸漸明白,那些外在的繁華,其實都沒有那麼重要,內心的安定從容才是我們在這世上行走的依靠。

有個小院,不必多奢華,只要能吃飯喝茶,看月聽風就好。

世事總有紛擾,所幸回到小院,落得一身自在從容,只生歡喜不生愁。

有個小願,有個小院

我有一願,就是小院。

小院小院,唯願如願。

汪曾祺曾說:“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獨門獨院。”

院子,首先是一處居住空間,容納著一家老小,光陰深情,盛滿家的溫暖。

文震亨說過營造的原則:“須門庭雅潔,室廬清靚,亭臺具曠士之懷,齋閣有幽人之致。”

院子,是一方美學空間,栽樹種花,移山置石,門窗檐角,長物美器,無一不是審美,它承載著主人的美學生活。

梁思成說:“對於中國人來說,有了一個自己的院落,精神才算真正有了著落。”

院子,它更是一處心靈樂園,我們在其中可放松、可愜意、可從容,亦可什麼都不做,躲進小院,做最真實的自己。

但也有人說,想擁有一處院子,可太難了。

我想,如果它不難,為何會成為許多中國人的念想?

小院也不必大,簡單就好。小院不必繁華,樸素最宜。

小院,是個小願。

有的人將它藏在心裏,等著有一天,歸園隱居,找個院子養老去。有的人將它付諸實踐,從年輕時,一步步添磚加瓦。

在被社會價值體系裹挾著的日常,慶幸人間有小院,感恩有人告訴我,生活還有另一種可能:

你不必永遠朝九晚五,也能擁有清晨與日落。

小願,是個小院。

也許,小院的生活更真實。

也許,生活本該如此。

那麼,別問是什麼時候,讓我們努力成為一個有院子的人吧!

作者:物道君。物道,使物有悅人之美,人有惜物之心。每天早上8:00,用文字訴說美好生活方式,為你搜羅全世界匠心好物。在這裏,找回你想要的精致生活,微博@物道3。